对接信息产业的高职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标准与课程体系构建探析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garetclou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使课程建设与职业需求更有效地接轨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文章对与信息产业相关的高职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标准与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产业能力标准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首珩(1966- ),女,湖南浏阳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自动控制。(湖南株洲412001)陈维克(1964- ),男,浙江东阳人,湖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湖南株洲412000)刘志成(1972- ),男,湖南攸县人,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软件工程。(湖南株洲412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高职装备制造类专业群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ZJGA2009009)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17-0145-02
  
  如何使课程建设与职业需求更有效地接轨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目前,我国高职信息技术类专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能力标准和基于能力标准的课程体系,下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高职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标准与课程体系构建的意义
  1.探索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的新途径和新方法。选择软件技术专业开发一批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和教材,研究成功后,可为开发信息技术行业其他专业的能力标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充分发挥多方专家的优势,共同制定能力标准,指导课程体系的重构和课程开发。行业企业专家熟悉本行业的知识、技术及其发展动态;职业教育专家熟悉职业教育的规律;一线教师熟悉教学环境和学生现状。充分发挥各方专家的优势,可以更好地指导课程体系的重构和课程开发。
  3.寻求企业个性化人才需求与学校适应性专业定位的结合点,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企业用人需求的人性化与学校专业定位的灵活性可能通过能力标准较好结合,能力标准能兼顾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人才需求,具有普遍性、全面性。学校专业定位根据各个学校的优势对应于能力标准某些能力单元,间接地反映了市场的人才需求。
  4.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兼顾企业和学生两方面需求,使课程设置适应职业岗位需求,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满足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和不确定性,学生的素质也有差别,因此学校专业定位、课程设置需要兼顾企业和学生两方面需求。
  5.保证各个职业院校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根据知识更新、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进行动态调整。信息技术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人才需求多变。各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师资、生源和实训等条件各不相同,故不应采用相同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职业能力标准、学校的专业定位和课程设置应适时地进行调整。
  二、高职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标准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一,应由多部门共同建立高职信息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标准。由行业、企业、教育行政部门、职业教育研究机构、国外和国内职业院校等组织或机构共同研究、制定信息技术行业的能力标准框架体系,根据框架体系组合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能力标准,建立该专业的职业能力标准。第二,应开发与行业技术对接的课程体系。制定以能力标准为基础的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方案,开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实施方案,使标准与课程体系实时与行业技术对接。第三,应开发优质课程。课程目标应兼顾社会需求、行业企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课程结构力求做到理论和技能相结合,关键职业能力和通用能力相结合,当前的就业需求与未来的职业发展相结合;课程内容应注意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相衔接,同企业员工素质相衔接,同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考试内容相衔接。
  三、对接信息产业的高职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标准与课程体系的特色
  第一,多元化。多元化是指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考虑了企业的用工、专业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来源等多方需求,课程体系的开发由专业、行业和企业三方合作完成。第二,真实化。以真实的产品作为教学载体,教师具有真实企业的工作经验,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顶岗实习。在软件技术专业中是指以合作企业的真实的软件项目为基础,提炼出典型系统作为教学载体。课程教学的教师就职软件企业中真实的开发人员,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完成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他们完成的作品就是企业真实的软件产品。第三,标准化。标准化是指从能力标准到课程标准再到教学标准的过程。第四,职业化。全程的暑期社会调研、适应性顶岗实习、生产性实习和对口顶岗实习等能为学生了解社会、适应企业、加强职业素质做好准备。
  四、高职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标准与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
  第一,成立多方参与的“信息技术技能委员会”和能力标准、课程体系评审委员会。由信息技术的行业专家、企业现场专家、职业教育研究专家、职业教育主管领导、能力标准研究专家、赴澳学习人员、一线教师、优秀毕业生、在校学生共同组成“信息技术技能委员会”和能力标准、课程体系评审委员会。第二,面向职业岗位定义信息技术工作领域的能力单元。依托信息技术技能委员会,制定能体现信息技术行业需要的信息技术能力框架体系,能力框架体系主要涉及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软件开发、数据库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与维护、网站设计、信息技术应用、电子商务、计算机硬件及外设的组装等职业岗位,为这些职业岗位定义若干个能力单元。第三,根据工作领域的能力单元和能力要素组合成学习领域的能力标准。从信息技术能力框架体系中抽取必要的能力单元组合成“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能力标准等级框架,重点研究与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相关的能力单元和要素,在每个能力单元中对学习的内容、结果、方法和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内容进行详细描述,最终形成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职业能力标准及能力单元。第四,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开发课程标准。根据专业能力标准构建多媒体专业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课程,开发课程标准。第五,开发各种教学资源。根据整体设计的课程实施方案,开发各种教学资源,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各种可资利用的条件。第六,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评估教学效果。认真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记录实施的过程,并通过数据对比,评估教学的效果。
  五、基于能力标准的课程开发与实施
  1.能力本位的“螺旋推进式”课程体系。在湖南铁道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中,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为中心,形成了“螺旋推进式”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螺旋推进式”课程体系借鉴了软件工程领域螺旋模型的概念,以综合项目驱动实现编程技能从易到难的螺旋推进。课程体系以项目开发能力为核心,形成“三纵四横”的格局。纵向以项目为中心形成“程序设计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软件工程技术”的软件开发技术模块,以适应软件行业程序员和数据库管理员等不同岗位的需要。横向以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项目牵引,形成一个课程链路,并以过程考核和项目综合考核替代原来单一的课程终结性考核。
  2.源于职业岗位的能力标准。对于软件技术专业所面向的Web程序员岗位,借鉴澳大利亚职业培训包和课程开发的方法,源于职业岗位,形成了Web程序员的能力标准。以《JSP程序设计》课程为例,这门课程的开发借鉴了澳大利亚TAFE基于培训包的课程的开发方法,首先根据软件开发市场、软件企业、行业对Web开发程序员的需求情况,确定了“中级Web程序员”的职业岗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对Web程序员的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并由此得到能力标准。根据能力标准制定《JSP程序设计》的课程标准,然后进行主教材、教师指导书、学生指导书以及配套资源的开发。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培养Web程序员应具备的能力。
  3.符合专业特点和满足学生需要的课程标准。在Web程序员能力标准的基础上,根据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4.实践形成的教学标准。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形成标准教学环节,使用标准教案。标准化教案是课题组集体智慧和经验的结晶,课题组成员将教学过程中积累的授课技巧、授课方法加以总结,精心设计每次课的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和教学用例。对于每一个教学单元的标准化教案进行认真的研讨,先是说课,即教师对某个教学内容按上课的过程进行设计,然后把自己设计的教学内容(教什么)、教学方法和授课用例(怎样教)、理由(为什么这样教),按上课的过程逐步进行说明,大家共同进行探讨,研究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讲授方法、教学案例和教学手段。通过多次研讨、实施、修改和论证,形成标准的环节和教学方法。然后通过教学实施中的教学反馈和督导意见,再研讨新的标准化教案,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标准化教案是一套完整的授课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具体体现,并以标准化教案为核心,制作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使标准化教案、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有机结合,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提供了保证。课堂教学标准化教案保证了不同的教师使用标准的教案、电子课件、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从而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
  5.全过程、多方位的考核标准。依据课程特点和课程标准,面向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并改革课程评价策略,制定了遵循“675模式”的课程评价标准,如表2所示。
  “675”模式中的6是指6个方面相结合,包括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训练与态度习惯相结合,笔试、口试、操作相结合,校内教师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学生之间他评、自评互评相结合,以此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7是指7个评价项目,包括学习态度、组织纪律、课堂实践、单元实践、期中考试(笔试)、期末考试(笔试)和期末考试(项目);5是指评价结果要符合5性目标,即有效性、可靠性、一致性、公平性和客观性。“675”模式的标准化课程评价方法打破了过去单一的理论评价、结果评价的方式,也改变了过去教师主观评价不公平、不客观的局面。
  六、结语
  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中,笔者所在学校以澳大利亚的TAFE课程开发理论为基础,尝试在信息技术类专业(软件技术专业为例)进行了基于能力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所形成的由职业岗位→能力标准→课程标准→教学标准和考核标准的开发思路对于信息技术类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开发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三年的实践和推广,证明了该思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相信在政府、行业、学校等多方参与下,高职信息技术职业能力标准与课程体系的构建能得到逐步优化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邓泽民,王宽.现代四大职教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吴雪萍.国际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肖化移.审视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李光.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彭勇,刘志成.基于项目的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石油管道高技能人才是石油管道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是石油管道行业持续前进的推动力。文章通过对石油管道高技能人才培训与鉴定工作的经验总结,提
福建省教育厅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中职学校、高职高专院校均要全面推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经费可从职业院校学费中列支,免除学费的可从免学费补助资金中列支,或由相关合作企业
目的:观察绩效管理在医院药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5月该院药剂科实施常规管理的20名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2020年6-10月实施绩效管理的20名工作人员作为研
利用加替沙星自组装环荧光显微成像技术,建立一种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的加替沙星固相检测方法.在pH3.60的HAc—NaAe缓冲溶液和聚乙烯醇-124存在下,加替沙星能够在二氯二甲基硅烷(DM
随着网络技术和相关学科的发展,入侵检测技术日趋成熟.对SOM算法和K-Means算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SOM和K-Means的使两类算法优点相结合并克服各自不足的聚类算
讨论了单相融化问题热平衡积分细化解的收敛性.证明在将空间变量n等分的剖分条件下,若选取分段线性多项式作为温度场近似函数.当Stefan数β大于等于1时,该问题的热平衡积分细化解
提出了一种采用FPGA可编程芯片实现对不同长度数据的CRC并行算法的设计思想,并用VHDL语言在EPF10K10LC84-4芯片上完成了循环冗余校验模块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块具有很好
在构建小鼠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和小鼠跨膜蛋白类型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离散增量结合协变判别函数分别对小鼠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和小鼠跨膜蛋白类型进行了预测.对小鼠蛋白质亚细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