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稻田的吴华平

来源 :党员生活·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c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是一年白露至,在天门市石家河镇姚岭村,一望无际的稻田中,收割机轰鸣着穿梭作业,金黄饱满的谷粒“哗哗哗”地从收割机流向满载的卡车,一幅丰收的景象徐徐展开。
  不到20分钟,10余亩稻田里的水稻就变成了高高堆起的稻谷。这在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时代是不可想象的。如今,这已经是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近8.6万亩农田的常态,合作社理事长吴华平就是这场农业机械化变革的领头人。
  让利于农民,创造种田新模式
  十几台大型器械在稻田里作业,这样的景象在东北十分常见,在中部丘陵地带的湖北却并不多见。丘陵地形塑造了传统农业的耕种形态,也限制了农业规模化的发展。
  成立于2006年的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268人,机械480台(套),流转省内土地8.6万亩,省外土地3万多亩,管理的农田遍布湖北、河南、湖南、安徽、黑龙江、上海6个省市。
  从只有9个人的农机服务队,到成长为获得“湖北省五强合作社”和“全国示范社”的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性合作社,吴华平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吴华平出生于石家河镇石庙村的一个农民之家。“小时候,我一家9口人,每天人均只有几两米,经常饿肚子。我永远都记得,因为拿不出18.6元的学费,高中时,我不得不辍学。”
  这些回忆深深地刻在吴华平的脑海里,也让他对土地和粮食有了深厚感情,“让大家都有饭吃”成为他一辈子投身农业的“初心”。
  1983年,分田到户,吴华平一边种好自己的田,一边做起了农资生意,终于摆脱了贫困,建起了小洋楼;2002年,吴华平购买了一台亚细亚手扶式插秧机,在农业机械化领域崭露头角。
  2005年,当时正值国家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抓住机遇的他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响应号召,成立了湖北省内第一家专门从事农机插秧的服务队,专门为附近村里的人服务。
  然而,由于插秧机维修技术掌握不到位和管理不善,在运行了一年多后,成员们纷纷退出。这次深刻的教训让吴华平意识到,空有农业热情,没有成熟的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合作社的发展很难走得远。
  2006年11月,吴华平主动前往江苏学习农机技术,又自费报名参加武汉大学组织的工商管理培训班,每周在天门和武汉之间来回奔波。在他看来,学技术、学管理都是在弥补自己的不足。
  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出台,2006年底,吴华平再次成立了农机插秧专业合作社,以农业机械入股的方式,组织周边及外地18台大、小插秧机入社。
  合作社成立之初,吴华平就十分坚定:“要走规模化发展、规模化管理的发展道路。”
  江汉平原土地肥沃,好种多打粮。
  然而,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和进城经商,种田逐渐沦为中老年人的生計。吴华平意识到:“只有新的种田模式才能破局。”
  吴华平开始大规模流转土地。2013年,当周围以200、3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土地时候,吴华平却给农户开出了1128元每亩的“天价”流转费。
  “这简直是吃亏不讨好,”合作社副理事长兼财务部长沈社青算起了经济账,“一年到头,合作社赚的钱可能还不够支付农户的流转费。”
  吴华平却给他算了一笔规模账:农村里,田地大量抛荒或交给亲戚种,假如只是按照低价格流转,那么可能流转的土地是分散的,不成规模的。如果能把农民小规模耕种所能产生的最大效益让利给他们,就能实现成片的大规模流转。“我们就是要把最大的利益让给农民,从规模化、机械化中找效益。”
  在这种观念的驱动下,吴华平创新了土地流转、种植方式,对“全托”的农田实现规模化种植,为“半托”农田提供全程机械化服务或季节性流转,做到“人闲田不闲”。
  这种模式既保留了现有的农村产权制度,又解决了农村无人种田的难题,还解决了农业小规模不经济的问题。
  2013年,“华丰模式”被写入省委1号文件在全省推广,吴华平获得了2019年湖北改革奖个人奖。
  向科技要效益,让种地也能挣钱
  如今,华丰合作社提供机械化服务面积累计超过了50万亩。2019年,合作社粮食产量达到了1.8亿斤,社员连续五年人均收入近6万元,最高时人均达到了8万元。
  农业发展仅有规模还不够,还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在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随处可见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从耕整机、插秧机、收割机到灌溉、喷洒用的大型远程遥控无人机,从智能温室育秧大棚到“智力种田”展示区,无一不让人感觉到现代科技农业的气息。
  除了设备的科技化,在管理上,吴华平也在合作社推行“企业化管理”。如今的合作社社员,有着相对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每天早上7点社员集中,安排当天生产,中晚餐统一到食堂吃免费餐,吃晚餐时汇报一天农活。
  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单打独斗的农民,转变为了有组织、有科技、有管理的现代农业从业者。
  “我想让农民靠种田也能挣到钱,过上好日子。”吴华平用行动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初心和目标。
  然而,农业科技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种植技术和自然灾害仍是发展路上两大难题。
  2010年初,华丰合作社受天门熊望台农场委托,为2.13万亩土地提供水稻种植机械服务。然而,熊望台农场地处汉江边,土壤为青沙壤。
  当时,农业专家普遍认为,青沙壤保水保肥性差,秧苗盘根性差,培育健壮秧苗难度非常大。要实行机械化种植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吴华平选择迎难而上。“要实行机械化操作,就必须攻克这个难题。”正月初六,吴华平就奔赴熊望台,20多天的时间里,连续开展了6个批次的青沙壤育苗实验。然而,前几个批次的秧苗实验都以失败告终。
  接连的失败挫伤了社员的积极性。2010年2月28日,合作社作业组50多人到达熊望台。了解情况后,有人拍桌子说要退出。   吴华平却不甘心。他说:“实验我一定要做下去,损失由我一人承担。”
  “两万亩农田,不能机械插秧,这损失得有多少?”社员听罢摇起了头,纷纷离开……
  几天后,第6批秧苗实验结果揭晓。看着秧苗繁茂的根须和紧密盘结的青沙结块,吴华平知道,自己成功了。
  “你们快来看,看青沙壤到底能不能育秧,秧苗插秧机能不能用得上?”打电话告知社员试验成果时,吴华平底气十足。
  这项技术的发明打破了行业内既往认知,也填补了国内软盘育秧技术的空白。2013年8月,吴华平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青沙培育机插秧秧苗的方法”的发明专利,并于2016年正式获批。
  做一辈子“稻田守望者”
  今年57岁的吴华平,仍保持着每天到田里看一看的习惯。早晨第一缕阳光撒进稻田,吴华平就沿着田间地头查看水稻的生长情况,仔细观察病虫灾害。他说:“我看一眼,就能知道水稻有没有问题。”
  自2006年成立合作社以来,吴华平带领17名党员坚守着确保农民收益、带领大家致富的承诺。合作社积极发展农业相关产业,遇到连年的自然灾害,也坚持做到不减农户土地流转收入,农田损失由农业产业项目来补。
  20多年来,“全国种粮大户”“全国十佳农民”等诸多荣誉加身的吴华平,始终坚守在粮食种植一线。不论是发展瓜稻、富硒稻、再生稻,还是创新虾稻共作、稻鳅共生等,他都坚持不放弃粮食的种植。
  吴华平对粮食和土地的热爱,也延续在农民和农村上。华丰合作社的社员里,大多都是附近的村民,辐射周边16个村。村民在社里工作,不僅能拿到工资,年底还有分红。
  第二作业组的林凯是小组里唯一的90后,2011年加入合作社后,在社里学到了各项农机的操作。从驾驶到维修,技能掌握得十分熟练。如今不用外出打工,在村里种田一年工资加分红就有7、8万,日子过得舒服又惬意。
  在华丰合作社的统一设计规划下,社员们还集体搬进了新型农民社区——华丰小区。小区位于合作社旁200米,黑瓦白墙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门前的休闲门廊三两相聚。入住小区后,社员们生活环境改善了,腾出的土地又能继续整合为规模化耕地,“社村共建”让农民变成了“有地的市民”。
  合作社发展起来后,吴华平着力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发展的成果。
  石庙村12组原来的土路弯弯绕绕、杂草丛生,抽水到田地需要4个小时。合作社把沟渠硬化后,如今抽水到地只要半个小时。7组原来道路不通,种稻收割都是肩挑手提,一段段搬。合作社开展田边硬化后,现在车可以直接开到田边,运输起来十分便利。提起吴华平,村民们都说:“老吴这是在给我们做好事啊!”
  疫情期间,吴华平更是主动将合作社培训楼60间标准房提供给政府作为新冠肺炎四类人员隔离区,并安排党员轮流值守。他还代表合作社向天门市人民医院捐赠价值10万元的华丰再生稻大米、柑橘。
  面对今年国际粮食现状,他及时响应政府号召,调整水稻种植计划,力争粮食总产10万吨,增产1万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如今的吴华平,身份是多重的。他是党员、是农民、是理事长、也是华中农业大学创业导师、省人大代表。在这些身份中,他最喜欢的还是农民。
  他说,“我作为普通农民,作为一名党员,能够带着广大农民发家致富,共同奔赴小康社会,这是我的心愿。”
其他文献
金秋九月,阳光恬静,微风和煦,乡村里一片宁静。90后返乡创业大学生漆晟杰站在自己的合作社门口,指着远处他承包的600亩山林,看着满山繁花摇曳的红花槐树,说着10年来他带着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的创业之路,感慨自己赶上了一个好时代。  要让家乡变绿水青山  10年前,学习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漆晟杰,暑假实习时,看到新农村建设下的青山耸立、绿水环绕、田畴井然,“我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很多地方荒草满坡,荆棘
期刊
修好理想信念终身必修课,必须在真知、真信、真行上努力,不断激扬奋发向上的精气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永葆初心的本真、勇担使命的本源,是认知之基、精神之脊、行动之源。修好理想信念终身必修课,补足精神之钙,必须正本清源、固本培元、走心走实,在真知、真信、真行上努力,不断激扬奋
期刊
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全面提升党支部建设质量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升党的建设质量的重要内容。中央在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时明确要求,把党支部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这是党中央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部署、新目标、新定位、新举措,也为全面加强机关党支部建设指明了方向。  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
期刊
“小到邻里纠纷,大到村组路怎么修,集体产业发展什么,群众有烦心事儿,家门口先商量。”近年来,十堰市张湾区通过建立“家门口议事”制度,把议事平台搭建在群众家门口,老百姓的大事小情都能在“家门口”协商解决,“有事家门口先商量,家里的事家里解决”正成为全区基层自治的新常态。  为了小区这点事,议事议到“家门口”  7月28日,张湾区车城路街道高家湾社区一排十几年前临时搭建的房屋顺利拆除,收回的公共用地被
期刊
退休校长当起了小区党支部书记,单位“一把手”成了支部委员,私营业主当起了楼栋长,吉他爱好者做起了文体员,邻家大妈变身调解员……置身于红安县金沙社区大街小巷,党的力量随处可见,社区服务时时可享。  这一切的变化,源于去年以来红安县推进党建引领幸福社区建设的实践。  强化组织体系,让党的领导实起来  “30万元贷款,当天交资料当天发放,一刻不耽搁。”红安县王家畈社区水果批发户陈国莲,念念不忘社区的办事
期刊
不断提高发展党员工作质量,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供源头保证。  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党员队伍建设是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党员是源头性、战略性、基础性工作。这就要求我们从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出发,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黨的组织路线,不断提高发展党员工作质量,为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提供源头保证。  确立培养目标要树立政治思维。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色,坚定政治理想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
期刊
产业旺,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产业兴。生态资源富集,素有“华中药库”美誉,因产业化经营不够、销售渠道不多,恩施优质的土特产品“养在深山未人识”,成了发展致富的瓶颈。  近年来,以平台引才、以事业聚才、以产业育才,恩施市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再造产业链条,四大产业集群发力,120万亩富硒产业基地长成好产业、渐成大气候。     产业聚才,硒产业顾问有了上百人  “恩施到处都是宝!”丛欣是中国药科大学的博士
期刊
湖北疫情防控决定性成果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英明指挥和掌舵领航,根本在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科学应对,根本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  党中央一声号令,党政军民学总动员,东西南北中齐发动,全国人民把“最硬的鳞”都给了湖北和武汉,和我们一起打最艰难的战役,“炸酱面”“阳春面”“折耳根”“肉夹馍”等都为“热干面”齐声加油,体现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  “封一座城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论述,将党的领导地位提到前所未有高度,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重要论述的核心内涵,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发展的最新成果,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需深刻认识党的全面领导的内在逻辑及合理性,把党的全面领导内化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中、融汇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中、贯穿于党的建设要求的通篇布局中。
期刊
十堰市抢抓南水北调对口协作契机,先后选派6批次、116名干部赴京挂职,切实当好交流协作的使者、增进感情的纽带、推动发展的骨干、生态建设的先锋、解放思想的头雁,推动京堰对口协作常态长效,共同守好“华北大水井”,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  当好交流协作的使者。在京堰两地领导干部重视推动和挂职干部牵线搭桥下,北京所辖区与十堰各县市区建立“一对一”协作关系。两地互派党政考察团20余批次,乡镇社区、学校医院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