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美食家?

来源 :课堂内外(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j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档《风味人间》综艺,再次勾起了全民的食欲。我们垂涎于节目里的美食的同时,不禁也为节目对美食文化的介绍触动,朴实而真挚的视角,讲美食,也在讲述一个个故事。
  作为天生爱吃之人,我闲暇时常常邀上三五好友,亲自备些好菜,和朋友边吃边侃。谈及菜肴时,我总能说出不少“干货”,不少朋友把我奉为“美食家”。每及如此,我总是一笑置之。在饮食文化方面,我仅算是个入门者,和美食家还差得远呢!
  看梁实秋、蔡澜等作家谈及美食文化,能把一道菜一餐饭的故事讲得如此动人,才觉得他们是接近美食家的人。当然这不妨碍我们去尝遍天下美食,了解食材的特性,挖掘美食背后的故事,写就一篇篇关于人间百味的文字。
  01 像洪七公一样懂食材
  《射雕英雄传》里有这样一段描写:洪七公惊喜交集,细看之下,原来每条牛肉都是由四条小肉条拼成。洪七公闭了眼辨别滋味,道:“嗯,一条是羊羔坐臀,一条是小猪耳朵,一条是小牛腰子,还有一条……还有一条……”黄蓉抿嘴笑道:“猜得出算你厉害……”她一言甫毕,洪七公叫道:“是獐腿肉加兔肉揉在一起。”黄蓉拍手赞道:“好本事,好本事。”郭靖听得呆了,心想:“这一碗炙牛条竟要这么费事,也亏他辨得出五般不同的肉味来。”
  洪七公对食物的认知绝对赶超绝大部分爱吃之人,所以才成就了他“好吃”之名。大部分烹饪,都十分重视原料本味的表现,围绕着原料的一系列努力,都是为了更加突显食物原料的本味。
  在食物原料上,至少可以将基础原料分成三类:动物性原料、植物性原料和调味原料。动物性原料简单说来就是各种肉类、乳及乳制品等。植物性原料主要是粮食、蔬菜和水果。调味原料品种繁多,同一种味道不同食材的表现也大相径庭。
  02 做菜要用心更要用技巧
  电影《食神》里周星驰提到:做菜最重要的是用心。但仅靠一颗心,并不能做出优秀的美食,也不能只靠一颗心完成美食鉴赏,还得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才行。
  作为美食家不仅要懂食材,还得要懂烹饪技巧。拿扬州小吃烫干丝来说,一碟上桌后,懂行的美食家会从刀工、调味、制熟、装盘这四个方面来鉴赏。
  地道的烫干丝通常选用扬州白干,用平刀法将豆干片成薄片,再用直刀法将片切丝。成丝粗细、厚薄将直接影响后续的调味成败。调味就是给食材赋味的过程,去掉不好的味道,将食材的本味凸显出来。豆干本身有豆腥气,所以在做烫干丝时,往往会选用生姜来去腥。制熟对烫干丝则相对简单,毕竟白干本就是熟食,只需要开水冲烫保证为生即可。装盘则看烫干丝是扣碗而成的馒头状,还是挺立的柱状,主辅料是否主次分明、和谐统一。
  03 美食家就是一个侦探
  对美食的品鉴也有三种境界:这道菜好吃、这道菜为什么好吃、这道菜的内涵是什么。而这第三重境界,对应的其实是食客的文化修養。美食家在品鉴美食时,其实更像一名侦探,破解厨师在菜肴上精心留下的谜题,与厨师在不同时空进行对话。
  譬如四川名菜“推纱望月”,呈现在食客面前的仅仅是一盘竹荪炖鸽子蛋,但在品尝过程中,筷子挑开网状竹荪、露出鸽蛋的过程,恰似推开纱窗望见皎洁明月,一边品尝美食,一边在脑海中浮现美轮美奂的画面,味蕾与精神都得到美的享受。
  胡适曾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做学问如是,做美食家亦如是。只要你怀揣对美食的热爱,乐此不疲地去尝试各种口味与风格的食物,时刻以美食家的要求来品尝食物,不断扩充相关的知识,一定能够感受到胡适所言的“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其他文献
基于视频的目标检测中,现有流行的高斯混合模型GMM(Gaussian Mixture Model)目标检测的效果最好,但是其计算量很大,而简单的帧间差分方法和背景差分方法计算速度快,但是检测效果较差。提出在改进聚类方法基础上的基于自适应域值混合差分的目标检测方法,能够一方面具有很好的运动目标检测效果,另一方面具有很快的计算处理速度。同时该方法具有自适应能力,免除人工设置域值的麻烦,因而在实践中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