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不仅远低于这些资源大国,也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资源的制约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巨大障碍。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国实施了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努力扩大国外市场份额和参与开发利用国外资源。目前已有相当多的国有和民营企业实现了跨国经营,在许多国家开展了不同规模的国际合作和对外投资并且 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不仅有效增加了我国有关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也为保障国家建设需要的多种产品和资源的供应做出了很大贡献。
但是,随着国家现代化事业的进一步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关重要资源的短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已经越来越突出,特别是石油、天然气、铁矿砂、铜等主要能源、矿产品的供应已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因此,我想就加强我国同拉美地区在能源领域的投资和合作提出来一点粗浅的想法。
一、中国和拉美地区经济有较强的互补性
拉美地区包括南美洲大陆、中美洲、加勒比地区和北美的墨西哥,总面积近2200万平方公里,约相当于中国国土面积的2.3倍,但人口仅五亿左右,不到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仅有大面积的沃土良田——曾经被称为世界“粮仓、肉库、酒窖”的阿根廷和有“21世纪世界粮仓”之称的巴西这两个拉美大国同处南美大陆;而且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其中尤以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的石油,巴西和破利维亚的铁矿,智利和秘鲁的铜矿,牙买加的铝土矿著称;享有“地球之肺”之誉的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及其流域和委内瑞拉南部的原始森林,还拥有巨大的林业资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几年前巴西在其大西洋水域的专属经济区海底发现了大量的石油资源,其储量大约为500亿桶以上,使得巴西由原来的石油进口国一跃变成石油大国。从上述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拉美地区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及其他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非常高,南美地区在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及其他资源方面相对于中国有很大的优势。
拉美地区不仅地大物博,而且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准也比较高。但是,在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债务危机和九十年代的私有化浪潮的冲击后,拉美地区多数国家的经济长期处于停滞不前或低速增长的状态。在进口替代政策指导下发展起来的民族工业本来就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和很高的技术水平,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裹胁下和跨国公司的倾轧下,不仅没能拓展发展空间,也无法提高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反观中国,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通过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对内抛弃僵化的单一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并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实行全方位开放,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材。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已经越过了几个台阶,不仅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很多重要工业品的产量均已占世界第一位,中国已经成了有名的“世界工厂”(严格说来应为“世界加工厂”),目前正在努力实现由made in china到 made by china的转变。
通过正反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在制造业方面对拉美地区有很大的优势。综上所述,中国有必要和可能加强同拉美地区国家的各种合作和相互投资,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盈和共同发展。
二、中国石油企业应当在拉美地区有更大作为
中国同拉美地区可以在能源、矿产、农业、制造业、交通运输、商业物流等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我这里重点强调的是石油天然气方面的合作。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1.拉美是全球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虽然该地区的储量和重要性不及中东、海湾地区,而与中亚——俄罗斯地区、非洲和南亚区域相比,其储量和重要性,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仅委内瑞拉和墨西哥两国的已探明储量就超过1000亿桶。若算上巴西海域近年发现的500亿桶油藏和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的3000多亿桶超重油,该地区在未来全球能源供应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将日渐突出。
2.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中国石油企业是最早进入拉美地区开展投资和合作的中国企业。早在1994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有关机构就获得了秘鲁塔拉拉油田几个区块的作业权,随后又相继获得了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国有关油田区块的作业权。目前我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均以不同形式进入 拉美其地区,在当地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
3.和全球其他 跨国石油公司在拉美地区的经营开发和投资相比较,我国石油公司在当地的投资开发,不仅历史短,规模也比较小。且不说美孚、BP、壳牌等老牌石油公司,而知名度曾远不及中石油的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也在1999年以100多亿美元 获得了阿根廷国家石油公司YPF的绝大部分股权。目前该公司在南美市场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2010年中海油以31亿美元获得了阿根廷BRIDAS公司50%的股权,但中石油、中石化这两大公司并没有什么大的举措。而和中国石油企业在全球其他产油区域,如中东海湾地区、非洲地区、中亚——俄罗斯的投资开发相比,在拉美地区的投资规模和力度也显得不足。但前述地区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政治不稳定因素和政局变数,特别是中东地区。而拉美地区的政局则相对稳定。
根据以上三点理由,我认为中国石油企业应该加大在拉美地区的投资和开发力度。比如,研究加大参与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储量无比的稠油的开发和提炼(目前来说,技术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但从长远看,随着开采技术和提炼技术的进步,技术难关会逐渐攻克,成本会不断降低)的可行性;研究以合适方式参与墨西哥湾和巴西海域巨量油气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参与阿根廷大西洋专属经济区海底油气资源风险勘探和拉美其他陆上和水域风险勘探的可行性;研究参与和扩大在下游的石油炼制、石化产品生产和销售领域合作投资的可行性。投资项目不一定越大越好,关键是要看项目的可行性。前些时候有报道称,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曾拟以200多亿美元的要价向中石油出售其拥有的阿根廷YPF股权,最终因要价太高等原因未果。我认为这是我总公司作出的审慎明智决策,因为过去10年雷普索尔公司的主要注意力放在了开发已探明资源上,而轻视了风险勘探,致使后备资源不确定。
三、加强在拉美地区投资合作的有利因素
1.目前,全球经济尚处于脆弱的缓慢复苏之中,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而美国债务上限危机和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增加了人们对世界经济前景的担忧,也引发了人们对西方政治经济制度和全球治理模式的反思。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大环境下,我国经济虽然也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但却始终维持着几十年来快速发展的态势,GDP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高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加,关注和研究中国的人因此也越来越多。欧美发达国家更希望加强同中国的政治沟通和经贸合作,探讨和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和争取吸引更多的中国投资。这种趋势和环境对于中国企业加强国际化经营,促进其扩大对外投资和合作是一种积极的有利因素。
2.经过30多年的努力奋斗,我国经济已经取得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和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扩张和提升,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量已位于世界前矛,我国已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这些成果将为我们国家成功应对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可能出现的各种国内、国际危机提供重要的物质和财力保证,也为我国的各类企业加强国际化经营和扩大对外投资,特别是涉及投资金额大、投资周期长的能源、矿业企业的对外投资和合作,提供有力的物质技术和资金支持。而我国的油气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国际化经营实践,不仅在业务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而且积累了宝贵的国外经营经验,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为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拉美国家和中国同属发展中国家,曾经有过相似的历史遭遇,如今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共同任务,彼此之间有较多的共同点,也比较容易沟通。虽然在意识形态领域,他们属于西方范畴,在二战后他们普遍选择了不同于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并且曾经取得过可喜的经济成就,较早达到了我国称谓的“小康水平”,但在经历过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曲折以后,都在探索摆脱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振兴民族经济和改善民生的新路径。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拉经贸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双边贸易总额由10年前的不足100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2000多亿美元,双向投资特别是中国对拉美的投资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这主要和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外汇储备充裕有关,也与拉美国家更加重视发展同中国的经贸关系和对中国投资的需要与普遍欢迎有关。在其传统的重要贸易伙伴和主要外资来源地的美欧国家目前都面临经济困局和债务危机的情况下,拉美国家欢迎和希望更多的中国投资,为我国企业特别是能源、矿业和交通领域的企业扩大在该地区的投资和发展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但是,随着国家现代化事业的进一步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关重要资源的短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已经越来越突出,特别是石油、天然气、铁矿砂、铜等主要能源、矿产品的供应已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因此,我想就加强我国同拉美地区在能源领域的投资和合作提出来一点粗浅的想法。
一、中国和拉美地区经济有较强的互补性
拉美地区包括南美洲大陆、中美洲、加勒比地区和北美的墨西哥,总面积近2200万平方公里,约相当于中国国土面积的2.3倍,但人口仅五亿左右,不到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仅有大面积的沃土良田——曾经被称为世界“粮仓、肉库、酒窖”的阿根廷和有“21世纪世界粮仓”之称的巴西这两个拉美大国同处南美大陆;而且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其中尤以委内瑞拉和墨西哥的石油,巴西和破利维亚的铁矿,智利和秘鲁的铜矿,牙买加的铝土矿著称;享有“地球之肺”之誉的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及其流域和委内瑞拉南部的原始森林,还拥有巨大的林业资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几年前巴西在其大西洋水域的专属经济区海底发现了大量的石油资源,其储量大约为500亿桶以上,使得巴西由原来的石油进口国一跃变成石油大国。从上述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拉美地区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及其他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非常高,南美地区在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及其他资源方面相对于中国有很大的优势。
拉美地区不仅地大物博,而且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准也比较高。但是,在经历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债务危机和九十年代的私有化浪潮的冲击后,拉美地区多数国家的经济长期处于停滞不前或低速增长的状态。在进口替代政策指导下发展起来的民族工业本来就不具备很强的竞争力和很高的技术水平,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裹胁下和跨国公司的倾轧下,不仅没能拓展发展空间,也无法提高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反观中国,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通过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对内抛弃僵化的单一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并逐步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实行全方位开放,大力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材。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已经越过了几个台阶,不仅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我国的工业发展水平,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很多重要工业品的产量均已占世界第一位,中国已经成了有名的“世界工厂”(严格说来应为“世界加工厂”),目前正在努力实现由made in china到 made by china的转变。
通过正反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在制造业方面对拉美地区有很大的优势。综上所述,中国有必要和可能加强同拉美地区国家的各种合作和相互投资,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盈和共同发展。
二、中国石油企业应当在拉美地区有更大作为
中国同拉美地区可以在能源、矿产、农业、制造业、交通运输、商业物流等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我这里重点强调的是石油天然气方面的合作。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1.拉美是全球油气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虽然该地区的储量和重要性不及中东、海湾地区,而与中亚——俄罗斯地区、非洲和南亚区域相比,其储量和重要性,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仅委内瑞拉和墨西哥两国的已探明储量就超过1000亿桶。若算上巴西海域近年发现的500亿桶油藏和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的3000多亿桶超重油,该地区在未来全球能源供应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将日渐突出。
2.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中国石油企业是最早进入拉美地区开展投资和合作的中国企业。早在1994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有关机构就获得了秘鲁塔拉拉油田几个区块的作业权,随后又相继获得了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国有关油田区块的作业权。目前我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均以不同形式进入 拉美其地区,在当地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
3.和全球其他 跨国石油公司在拉美地区的经营开发和投资相比较,我国石油公司在当地的投资开发,不仅历史短,规模也比较小。且不说美孚、BP、壳牌等老牌石油公司,而知名度曾远不及中石油的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也在1999年以100多亿美元 获得了阿根廷国家石油公司YPF的绝大部分股权。目前该公司在南美市场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2010年中海油以31亿美元获得了阿根廷BRIDAS公司50%的股权,但中石油、中石化这两大公司并没有什么大的举措。而和中国石油企业在全球其他产油区域,如中东海湾地区、非洲地区、中亚——俄罗斯的投资开发相比,在拉美地区的投资规模和力度也显得不足。但前述地区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政治不稳定因素和政局变数,特别是中东地区。而拉美地区的政局则相对稳定。
根据以上三点理由,我认为中国石油企业应该加大在拉美地区的投资和开发力度。比如,研究加大参与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储量无比的稠油的开发和提炼(目前来说,技术难度较大、成本较高,但从长远看,随着开采技术和提炼技术的进步,技术难关会逐渐攻克,成本会不断降低)的可行性;研究以合适方式参与墨西哥湾和巴西海域巨量油气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参与阿根廷大西洋专属经济区海底油气资源风险勘探和拉美其他陆上和水域风险勘探的可行性;研究参与和扩大在下游的石油炼制、石化产品生产和销售领域合作投资的可行性。投资项目不一定越大越好,关键是要看项目的可行性。前些时候有报道称,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曾拟以200多亿美元的要价向中石油出售其拥有的阿根廷YPF股权,最终因要价太高等原因未果。我认为这是我总公司作出的审慎明智决策,因为过去10年雷普索尔公司的主要注意力放在了开发已探明资源上,而轻视了风险勘探,致使后备资源不确定。
三、加强在拉美地区投资合作的有利因素
1.目前,全球经济尚处于脆弱的缓慢复苏之中,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而美国债务上限危机和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增加了人们对世界经济前景的担忧,也引发了人们对西方政治经济制度和全球治理模式的反思。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大环境下,我国经济虽然也面临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但却始终维持着几十年来快速发展的态势,GDP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高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加,关注和研究中国的人因此也越来越多。欧美发达国家更希望加强同中国的政治沟通和经贸合作,探讨和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和争取吸引更多的中国投资。这种趋势和环境对于中国企业加强国际化经营,促进其扩大对外投资和合作是一种积极的有利因素。
2.经过30多年的努力奋斗,我国经济已经取得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和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扩张和提升,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量已位于世界前矛,我国已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这些成果将为我们国家成功应对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可能出现的各种国内、国际危机提供重要的物质和财力保证,也为我国的各类企业加强国际化经营和扩大对外投资,特别是涉及投资金额大、投资周期长的能源、矿业企业的对外投资和合作,提供有力的物质技术和资金支持。而我国的油气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国际化经营实践,不仅在业务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而且积累了宝贵的国外经营经验,锻炼了队伍,培养了人才,为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拉美国家和中国同属发展中国家,曾经有过相似的历史遭遇,如今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共同任务,彼此之间有较多的共同点,也比较容易沟通。虽然在意识形态领域,他们属于西方范畴,在二战后他们普遍选择了不同于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并且曾经取得过可喜的经济成就,较早达到了我国称谓的“小康水平”,但在经历过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曲折以后,都在探索摆脱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振兴民族经济和改善民生的新路径。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拉经贸关系有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双边贸易总额由10年前的不足100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2000多亿美元,双向投资特别是中国对拉美的投资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这主要和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外汇储备充裕有关,也与拉美国家更加重视发展同中国的经贸关系和对中国投资的需要与普遍欢迎有关。在其传统的重要贸易伙伴和主要外资来源地的美欧国家目前都面临经济困局和债务危机的情况下,拉美国家欢迎和希望更多的中国投资,为我国企业特别是能源、矿业和交通领域的企业扩大在该地区的投资和发展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