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转化对策分析

来源 :当代体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小康社会建设逐渐的深入,小康体育、终身体育一系列思想影响着人们对于体育实践的认识。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既是独立又是相互融合的关系。学校体育构成社会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之间也能够相互补充。本文以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的转化为分析对象,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的转化对策,旨在实现全面体育、终身体育的目标。
  关键词:学校体育 社会体育 转化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4(a)-0000-00
  1 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区别
  1.1 概念区别
  从概念上来说,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有本质上的区别,学校体育是指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有规范的教学方法和整体性的教学课程。在学校范围内,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增强学生体质与健康”为目标,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培养。社会体育从教育范围、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等方面都与学校教育不同。社会体育是指群众体育,是面向社会大众的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对应的是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对于教育对象没有具体的要求,是全社会范围内的教育全体,由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民为了实现健身、娱乐和医疗的目的而开展的多种多样、形式灵活的锻炼活动。
  1.2 内容区别
  学校体育的教育内容是按照教学实践安排来设计的,有其固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培养目标,并且根据学生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实践,教育内容具有倾向性。学校体育包括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教育环境也主要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教学条件。社会体育的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更具灵活性,形式也是丰富多彩的。目前社会教育的场所不固定,社会体育的内容也不固定,有健身的活动,有娱乐性质的活动,按照区域划分也可以分为城市体育和乡镇体育、农村体育。按照年龄划分也有少儿体育、青年体育、中老年体育等。活动内容有广场舞、球类运动、竞技类运动等等,社会体育的活动时间、活动内容都非常的丰富。
  1.3 活动形式区别
  学校体育的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是为学生服务的,对学生的体质和身心健康服务的,在教育形式上主要是课上教育,有具体的教学任务安排,例如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站、立、坐的正确姿势,有促进学生灵敏度、速度和耐力反应力的活动形式,也有重视对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教学设计。社会体育活动形式就较为多样,有以家庭为单位的、以企事业单位组织为单位的,也有以自发性的团队为单位的,活动形式包含娱乐性和竞赛性的活动,活动形式可以以大众的意愿和兴趣点出发进行调整,社会体育的自由程度更高、灵活性更强,更能够发挥大众体育参与的主动性。
  2 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转化的可行性
  2.1 体育实践教育的环境更具开放
  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的转化是指以社会体育丰富学校体育的内容、形式和体育实践方式,以社会体育的优势性发挥去影响学校体育的开展。学校体育之所以能够转向为社会体育,是因为体育本身就是全民性的活动形式,需要大众的广泛参与。从主观意识上来说,学生需要有较为开放的体育教学环境,需要超出课本内容的限制参与到学校体育的实践中。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是互补的、也是相通的,因而学校体育在教学环境上可以实现向社会体育的转向,以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2.2 体育参与的参与主体更多样
  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的转向能够吸引更多的体育参与主体。学校体育的参与者是学生,互动的对象也是教师和学生范围内人。而社会体育却有着极大的不同,社会体育则没有限制,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到其中,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内容。从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的转向可以是学生融入到社会环境中的体育学习,接触到的体育参与者更多,可以在学习经验上有更多的交流和丰富。而教学实践的老师也不仅仅局限为体育教师,社会专业的体育教练、体育活动爱好者都可以给学生很多的建议。主体的参与性增强,参与的人数变多,这都更有利于学校体育教学学习效果的深化。学校体育转向到社会体育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更能够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而且能够逐渐的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从而提升对于体育学习的重视程度。以参与主体的互动和影响,以社会体育的娱乐、竞技和健康性的熏陶和影响,学校体育的教育目的更容易实现。
  2.3 体育教育的实践意义更丰富
  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的转向能够提升体育教育现实价值,体育强国已经成为大众广泛的认知,从身体素质和体育精神上提升全民的综合性发展,以健康的体魄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以顽强的毅力去探索和创新,将学校体育的教育目标上升到社会体育的高度,让学生们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的目的,通过体育参与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对自我的不断超越。体育教育的社会转化能够让体育强国的目标更进一步,能够从身体素质到德育教育上实现统一,从学校教育出发,以社会体育的方式培养社会需求性的人才,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的转化对策
  3.1 重视对学校体育内容的扩展,体现体育活动的丰富性
  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的转化需要从教育的本身出发,以教学内容的扩充,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通过社会体育的影响提升学校体育的灵活性,通过社会体育内容的学科设计,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实践,并且随着社会体育的变化对学校体育实现不断的调整,体现与时俱进的体育教学。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的转化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阶段性特点,社会体育的内容有很多是值得学校体育学习的,通过社会体育的转向能够增长学生的见识,让社会体育的实践过程成为学生拓展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能力的过程。
  3.2 提升体育活动的吸引性,实现体育参与主体的全民性
  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的转向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体育实践并非强制性的,而是需要通过习惯性的养成带动学生的发展,从而逐渐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重视体育的参与性,将娱乐、健身和竞技看成是体育活动的形式,以主动性的思考,自主性的选择提升社会体育的吸引力,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学校阶段就能够接触到社会体育的熏陶,从而在走出校园之后能够更好参与到社会体育中。学习体育教育应脱离学校的范围,通过参与到社会性的体育活动中,让学生能够融入到社会体育的氛围,在活动参与中完成教学培养的目标。
  3.3 强化体育的活动设计,重视体育实践的终身性
  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的转化要依靠灵活的活动设计,以全民都能够参与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社会体育活动内容丰富,这就给学校体育更多的选择,在学校体育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以小组互动、团体互动等方式,参与到多样的活动中去,将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营造和谐的体育氛围。在活动设计上需要体现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和年龄特点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和判断,从而更好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以终身教育为目标,以社会体育的模式促进学生的参与。
  4 结论
  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的转向既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也是对学校教育的突破。将终身教育和终身体育作为教育理念,将体育行为渗透到生活习惯的当中,发挥体育对于人的身心多重影响。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以社会体育的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小康体育的氛围为大众创设更为健康的生活环境,从而提升社会体育的现实影响力,为人们的生活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马彦萍.从终身体育看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1).
  [2] 罗潇.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相互关系及互动发展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5).
  [3] 陈春阳,郭显彬,胡光霞.学区体育模式:体育强国战略下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进路[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1).
其他文献
创先争优活动是学院巩固和拓展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学院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务实
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金融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的爆发,对其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本文通过分析这三次危机爆发的原因,总结前人的经验与教训,对当今中国经济的发
文章以可拓聚类的原理和一般预测过程为依据,结合我国西部地区公路货运周转量预测的特点,在分析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完成对西部地区公路货运周转量的预测.基于GDP和进出口
本文针对当前经济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经济数学教学引入MATLAB的必要性,并运用MATLAB的中函数解决了教材中的部分习题,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摘 要:通过采取不同难度的目标设置进行分组(A、B、C、D组),以明确测定上述学习方案会对不同难度下网球运动员各项影响的实验研究。所以,该文通过探讨目标设置对运动员发球准确率及运动自信心的影响,利用目标设置训练得出数据,并进行细致的讨论,以确定影响所在。希望通过目标设置的研究对我国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进步基础,推进在网球运动训练中针对性地运用目标设置训练,以更好地促进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  
文章通过验证长洲水利枢纽坝下至界首河段河床存在的明显下切现象,指出河床下切的原因及持续下切造成的危害,提出协调好河砂资源开采与西江航运事业发展之间关系,以综合利用资源的建议。
文章结合湖北武汉市江汉五桥的工程实例,分析钢管拱肋的加工制作和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长度变化原因,提出钢管拱肋长度变化的控制方法.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4.039  摘 要:为了响应《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基本要求,更好地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和实施,笔者对普通高校健美操课进行了课程改革。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课程改革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健康水平,增强综合能力有显著作用。另外,也在一定程
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治理模式既有纯国家公权治理模式,即国家行政管理,亦有公私合作治理模式和市场、社会组织等非公权力治理模式。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层群众自治两者的目标统一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