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对枣庄市市民中心一期工程BCDE区地下商业项目施工图设计中遇到的难点及解决方案的回顾,展示了项目如何从概念到落地。
【关键词】 地下商业;设计落地;难点
枣庄市市民中心一期工程所在地理位置:位于新城庐山路以东、金沙江路以南,处在新城中轴线的最南端,是中轴线的压轴建筑。随着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枣庄迎来新一轮的城市建设高潮,中心城“两区、两团”的城市结构已初具规模。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业主方提出为满足枣庄城市发展需要,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建设具有国内一流的城市新区,要将枣庄市民中心建成不仅是城市公共体,也是城市的经济体的发展目标。
项目基地地势由南至北逐步降低,高差将近4米,由东向西逐步降低,高差将近12米。相对标高±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80.500。一期工程中所有单体共一个±0.000。据规划要点要求,拟建建筑退北侧金沙江路道路红线36米,退西侧l庐山路30米。基地南侧及东侧与未来的二期工程用地——文体中心毗连。
本工程由一栋99米高的广电大楼裙房及塔楼、裙房(博物馆及科技馆、剧院、图书馆及城市规划馆、活动中心)、地下室(商业、超市、餐饮、地下车库及设备机房等)所组成。一期红线范围内用地面积为21117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5630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9812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58181平方米。其中,B,C,D区地下商业部分约占6.38万平方米、地下车库及设备机房约3.6万平方米。
由于用地基本上是三面临街,交通顺畅,北侧、西侧及东侧道路均设置机动车出入口,商业的机动车出入口设置在北侧道路以缓坡连接;西侧设置直下地下二层停车场区的机动车坡道;东侧利用黄山路设置货运出入口,与文化中心车流分开,人车不混流。各地上单体功能之间在地面层通过室外广场相联系,地下则通过下沉庭院A、C区相互连通。
B,C,D区位于本项目绿化景观市民广场的地下,其中地下一层为商业及配套用房,层高为6.0m,局部设地下二层,主要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层高控制为3.9m。其中B,C区以商业零售、主力店为主,部分为餐饮店铺,D区以餐饮休闲娱乐为主,北侧联系城市干道与地下商业的景观坡道区域则包含了自行车库、入口广场。设计的出发点是希望能够在市民中心公园的地下建成颇具规模的,能够完全承担起枣庄新区市民生活、购物、娱乐等多重需求的商业中心。方案的设计现代、灵动,充满了想象力,既有高端物业的气质,又有商业浓厚的氛围。呼应文化中心屋面上的“石榴子”设计,地下商业顶板也大大小小散落了若干的“石榴子”,这每一颗“石榴子”便是一个联系公园与商业的下沉庭院。围绕下沉庭院,希望能够引入墙面流水、瀑布的概念,将商业变为公园的一个景点。
但是,由于商业单层平面体量巨大,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做法,且因其与A区地下室的衔接、二期体育馆的衔接预留、上部为市民广场景观公园等诸多因素交互影响,该区域的设计落地变得尤为困难。
首先,由于文化中心部分为椭圆形平面,与其轴线对称的东侧二期体育馆在规划上亦为椭圆形,南侧与地下商业毗邻的二期体育场也为椭圆形平面,综合因素决定了整个地下商业部分的形状为不规则异形平面。整个地块东西向长度约为600米,地下商业要跨越整个地块,其东西向商业东线几乎是常规的商业动线的10倍左右。故在设计中,设计师所考虑的,结合上部的市民广场,通过多个下沉式庭院作为动线节点,一来可增加客流来源,二来作为休憩景观节点,同时避免地下冗长压抑的空间感觉,且可藉此修正地下空间的不规则性,尽可能使店铺较为规整。
其次,因该区域上部为市民广场,设计有丰富植被与水体,综合考虑到梁高的经济性和设计的可实现性,本区域顶板上考虑覆土为1.6m。该处顶板上室外地坪标高为东高西低,有将近12m的高差,所以为减少挖方量,地下商业设计结合地面景观的场地设计,将从D区到C区部分的建筑顶板从东向西依次跌落10m左右,以保证上部1.6m覆土厚度基本不变,从而减少土荷载对室内净高的影响;同时底板随之跌落,以确保商业室内6米层高的有效性。同时,文化中心区域椭圆外罩外尚有一条消防车道,鉴于其荷载的加大,该区域的地下梁高需加高,故在此区域设计上尽可能处理为后勤货运通道,不影响店铺的使用。
第三,在商业公共空间的设计上,设计师考虑店铺退后,留出至少4m净宽的行走通道,并要求店铺全部为玻璃幕墙包住店铺内柱子,不允许外露;下沉庭院周边亦不允许立柱。这样处理可以保证将来使用时商业界面的连续和完整,并使空间更加纯凈,但也因此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玻璃幕墙如完全包住室内的柱子,考虑到柱体宽度、装修和幕墙施工要求,玻璃幕墙至少应与柱子中心保持1.2m的间距,除此之外,为保证4m净宽的商业通道,下沉庭院边缘与店铺边第一排柱子的间距就将达到5.5m左右,因顶板上有1.6m厚的覆土,其荷载较大,故该处悬挑梁高将非常大,加之有暖通管线穿越,吊顶后的高度将使下沉庭院侧边看起来比例失调,极不美观。后经过图示、建模,与方案设计师反复推敲,最终方案设计师同意在中庭边缘增设柱子。我们在设计中与结构设计师一起反复推敲,尽可能减少结构柱的使用数量,尽可能保证柱间距不会过密,并通过建立模型直观确认柱子的尺寸及位置使用得当。同时与暖通工程师进行协商,使主风管尽可能避开外侧商业通道,该区域尽量使用支管,减小风管截面尺寸,以达到降低下沉庭院边缘厚度的目的,使建成效果更接近方案设计师的理想尺寸。
第四,从平面布局上来看,由于业主尚未有招商意向,故平面功能布局迟迟未定。平面功能的不确定,严重影响到图纸的深化与落地。为了顺利推进项目,我们与商业策划团队共同分析平面布局与客户群分析,结合现有平、立面效果,考虑在靠近出地面建筑附近的位置局部预留1/3的餐饮面积,而远离建筑主体的部分尽可能避免设置餐饮区域,以服饰主力店、文化零售、商业零售等为主。同时协同暖通工程师将临近区域的油烟井在屋面板以下尽可能合并,再与送风、排风井在满足管井间间距的前提下尽可能围绕楼梯间位置成组布置。与方案设计师讨论,通过背漆玻璃、百叶、镜面玻璃、植物等多重手段,将管井变为场地中的景观小品或者直接融入绿化景观之中。
第五,消防设计是单层面积如此大的商业体量设计中的难中之难。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5.1.13之第五条规定:当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时,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选择采取下列措施进行防火分隔:①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场空间;②防火隔间;③避难走道;④防烟楼梯间。如上所述,作为总建筑面积为6.38万㎡的地下商业体,本项目刨除卸货区、设备用房区之外应划分为4个防火单元。因商业建筑的使用性质决定,最佳的分隔手段首选采用下沉式广场分隔,在功能联系较弱、且不便于开挖下沉庭院的零售与超市(属于二期项目)之间,预留防火隔间作为防火单元划分手段。在作为防火分隔区域的下沉庭院两侧,通过不开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将两侧功能区完全断开,既不影响使用和美观,亦符合规范要求。
第六,如此大的商业面积,人员疏散势必带来数量众多的疏散楼梯。如何使疏散楼梯对商业平面和上部市民中心公园部分造成最小的影响,同时又符合国家规范的的要求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种手段。一种是尽可能利用下沉庭院作为疏散安全区。遵照上海市的规定,我们与当地消防部门进行沟通,达成一致,确保每个庭院能达到有13m见方的安全区域,达到此要求后下沉庭院中的景观楼梯可计入疏散宽度。因下沉庭院往往是位于几个防火分区的共享位置,由此可大大减少周边各区域另设疏散楼梯的数量。另一个办法则是,将疏散楼梯尽可能以剪刀梯形式布置,并采用不出地面的开敞形式,楼梯平台处增设地漏,梯段末端平台设置排水沟,尽可能使人在公园中难以发觉疏散楼梯的存在。同时,在进行楼梯的布局时尽可能考虑设置在不影响店铺布局、且居于几个防火分区相交接的位置,使楼梯的使用具有灵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疏散宽度的损失,从而减少楼梯数量。
上述问题,仅仅是从概念方案到落地设计过程中诸多问题的一部分,通过与概念方案设计师、结构专业、机电专业的工程师们通力配合,通过与规划局、消防局的密切沟通,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枣庄市市民中心一期工程BCDE区地下商业部分从概念到落地的顺利转身。
【关键词】 地下商业;设计落地;难点
枣庄市市民中心一期工程所在地理位置:位于新城庐山路以东、金沙江路以南,处在新城中轴线的最南端,是中轴线的压轴建筑。随着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枣庄迎来新一轮的城市建设高潮,中心城“两区、两团”的城市结构已初具规模。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业主方提出为满足枣庄城市发展需要,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建设具有国内一流的城市新区,要将枣庄市民中心建成不仅是城市公共体,也是城市的经济体的发展目标。
项目基地地势由南至北逐步降低,高差将近4米,由东向西逐步降低,高差将近12米。相对标高±0.000相当于黄海高程80.500。一期工程中所有单体共一个±0.000。据规划要点要求,拟建建筑退北侧金沙江路道路红线36米,退西侧l庐山路30米。基地南侧及东侧与未来的二期工程用地——文体中心毗连。
本工程由一栋99米高的广电大楼裙房及塔楼、裙房(博物馆及科技馆、剧院、图书馆及城市规划馆、活动中心)、地下室(商业、超市、餐饮、地下车库及设备机房等)所组成。一期红线范围内用地面积为21117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5630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98124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约158181平方米。其中,B,C,D区地下商业部分约占6.38万平方米、地下车库及设备机房约3.6万平方米。
由于用地基本上是三面临街,交通顺畅,北侧、西侧及东侧道路均设置机动车出入口,商业的机动车出入口设置在北侧道路以缓坡连接;西侧设置直下地下二层停车场区的机动车坡道;东侧利用黄山路设置货运出入口,与文化中心车流分开,人车不混流。各地上单体功能之间在地面层通过室外广场相联系,地下则通过下沉庭院A、C区相互连通。
B,C,D区位于本项目绿化景观市民广场的地下,其中地下一层为商业及配套用房,层高为6.0m,局部设地下二层,主要为停车库及设备用房,层高控制为3.9m。其中B,C区以商业零售、主力店为主,部分为餐饮店铺,D区以餐饮休闲娱乐为主,北侧联系城市干道与地下商业的景观坡道区域则包含了自行车库、入口广场。设计的出发点是希望能够在市民中心公园的地下建成颇具规模的,能够完全承担起枣庄新区市民生活、购物、娱乐等多重需求的商业中心。方案的设计现代、灵动,充满了想象力,既有高端物业的气质,又有商业浓厚的氛围。呼应文化中心屋面上的“石榴子”设计,地下商业顶板也大大小小散落了若干的“石榴子”,这每一颗“石榴子”便是一个联系公园与商业的下沉庭院。围绕下沉庭院,希望能够引入墙面流水、瀑布的概念,将商业变为公园的一个景点。
但是,由于商业单层平面体量巨大,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商业做法,且因其与A区地下室的衔接、二期体育馆的衔接预留、上部为市民广场景观公园等诸多因素交互影响,该区域的设计落地变得尤为困难。
首先,由于文化中心部分为椭圆形平面,与其轴线对称的东侧二期体育馆在规划上亦为椭圆形,南侧与地下商业毗邻的二期体育场也为椭圆形平面,综合因素决定了整个地下商业部分的形状为不规则异形平面。整个地块东西向长度约为600米,地下商业要跨越整个地块,其东西向商业东线几乎是常规的商业动线的10倍左右。故在设计中,设计师所考虑的,结合上部的市民广场,通过多个下沉式庭院作为动线节点,一来可增加客流来源,二来作为休憩景观节点,同时避免地下冗长压抑的空间感觉,且可藉此修正地下空间的不规则性,尽可能使店铺较为规整。
其次,因该区域上部为市民广场,设计有丰富植被与水体,综合考虑到梁高的经济性和设计的可实现性,本区域顶板上考虑覆土为1.6m。该处顶板上室外地坪标高为东高西低,有将近12m的高差,所以为减少挖方量,地下商业设计结合地面景观的场地设计,将从D区到C区部分的建筑顶板从东向西依次跌落10m左右,以保证上部1.6m覆土厚度基本不变,从而减少土荷载对室内净高的影响;同时底板随之跌落,以确保商业室内6米层高的有效性。同时,文化中心区域椭圆外罩外尚有一条消防车道,鉴于其荷载的加大,该区域的地下梁高需加高,故在此区域设计上尽可能处理为后勤货运通道,不影响店铺的使用。
第三,在商业公共空间的设计上,设计师考虑店铺退后,留出至少4m净宽的行走通道,并要求店铺全部为玻璃幕墙包住店铺内柱子,不允许外露;下沉庭院周边亦不允许立柱。这样处理可以保证将来使用时商业界面的连续和完整,并使空间更加纯凈,但也因此带来了诸多问题。比如,玻璃幕墙如完全包住室内的柱子,考虑到柱体宽度、装修和幕墙施工要求,玻璃幕墙至少应与柱子中心保持1.2m的间距,除此之外,为保证4m净宽的商业通道,下沉庭院边缘与店铺边第一排柱子的间距就将达到5.5m左右,因顶板上有1.6m厚的覆土,其荷载较大,故该处悬挑梁高将非常大,加之有暖通管线穿越,吊顶后的高度将使下沉庭院侧边看起来比例失调,极不美观。后经过图示、建模,与方案设计师反复推敲,最终方案设计师同意在中庭边缘增设柱子。我们在设计中与结构设计师一起反复推敲,尽可能减少结构柱的使用数量,尽可能保证柱间距不会过密,并通过建立模型直观确认柱子的尺寸及位置使用得当。同时与暖通工程师进行协商,使主风管尽可能避开外侧商业通道,该区域尽量使用支管,减小风管截面尺寸,以达到降低下沉庭院边缘厚度的目的,使建成效果更接近方案设计师的理想尺寸。
第四,从平面布局上来看,由于业主尚未有招商意向,故平面功能布局迟迟未定。平面功能的不确定,严重影响到图纸的深化与落地。为了顺利推进项目,我们与商业策划团队共同分析平面布局与客户群分析,结合现有平、立面效果,考虑在靠近出地面建筑附近的位置局部预留1/3的餐饮面积,而远离建筑主体的部分尽可能避免设置餐饮区域,以服饰主力店、文化零售、商业零售等为主。同时协同暖通工程师将临近区域的油烟井在屋面板以下尽可能合并,再与送风、排风井在满足管井间间距的前提下尽可能围绕楼梯间位置成组布置。与方案设计师讨论,通过背漆玻璃、百叶、镜面玻璃、植物等多重手段,将管井变为场地中的景观小品或者直接融入绿化景观之中。
第五,消防设计是单层面积如此大的商业体量设计中的难中之难。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5.1.13之第五条规定:当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时,应采用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分隔。相邻区域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选择采取下列措施进行防火分隔:①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场空间;②防火隔间;③避难走道;④防烟楼梯间。如上所述,作为总建筑面积为6.38万㎡的地下商业体,本项目刨除卸货区、设备用房区之外应划分为4个防火单元。因商业建筑的使用性质决定,最佳的分隔手段首选采用下沉式广场分隔,在功能联系较弱、且不便于开挖下沉庭院的零售与超市(属于二期项目)之间,预留防火隔间作为防火单元划分手段。在作为防火分隔区域的下沉庭院两侧,通过不开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将两侧功能区完全断开,既不影响使用和美观,亦符合规范要求。
第六,如此大的商业面积,人员疏散势必带来数量众多的疏散楼梯。如何使疏散楼梯对商业平面和上部市民中心公园部分造成最小的影响,同时又符合国家规范的的要求呢?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种手段。一种是尽可能利用下沉庭院作为疏散安全区。遵照上海市的规定,我们与当地消防部门进行沟通,达成一致,确保每个庭院能达到有13m见方的安全区域,达到此要求后下沉庭院中的景观楼梯可计入疏散宽度。因下沉庭院往往是位于几个防火分区的共享位置,由此可大大减少周边各区域另设疏散楼梯的数量。另一个办法则是,将疏散楼梯尽可能以剪刀梯形式布置,并采用不出地面的开敞形式,楼梯平台处增设地漏,梯段末端平台设置排水沟,尽可能使人在公园中难以发觉疏散楼梯的存在。同时,在进行楼梯的布局时尽可能考虑设置在不影响店铺布局、且居于几个防火分区相交接的位置,使楼梯的使用具有灵活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疏散宽度的损失,从而减少楼梯数量。
上述问题,仅仅是从概念方案到落地设计过程中诸多问题的一部分,通过与概念方案设计师、结构专业、机电专业的工程师们通力配合,通过与规划局、消防局的密切沟通,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枣庄市市民中心一期工程BCDE区地下商业部分从概念到落地的顺利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