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為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我国的基础教育正进行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它必然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作为历史教师,在这种新课改的形势下,要认真学习,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含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还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利用主动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营造探究式学习环境
我们可以布置好教室并进行一番点缀。这是探究式学习法应用的第一步。为此,可把学生座位调整为多种形式,便于师生间的互相合作与交流;对教室的点缀,可充分利用图表、文字、挂图、多媒体动画等,创设新环境,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表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此外,活动课和实践课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我们还根据需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历史教学资源,把学生带到历史博物馆、美术馆、革命圣地等去体验身边的历史,从体验中去领会、探索、学习。
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进发出最大的学习主动性,以满腔热情和坚强的意志努力获取知识,学习中的艰辛不再感到苦涩。然而对学习兴趣并非每个学生都有,学习中的挫折、困难使一些学生由害怕变为厌学。教师应善于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竞争的新形式,学好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既是自身价值的需要,又是社会生存的需要,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真正的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习也就会从畏难发愁、望而却步转变为跃跃欲试、知难而进。例如:我在讲《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当学生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进行自学,对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有了较深了解后,我及时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启发学生编小故事,条件是与本课内容相符,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也可以以一个美国人的身份,还可以以美国总统华盛顿的身份……通过编故事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既对本课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也使学生得到了快乐,并且还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因此,在轻松、自然、和谐的气氛中,教师应放下"师"的架子,以学生的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才能真正体现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行为幽默,性格开朗,并注重语言艺术,往往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只起一个导向作用。如讲美国在西方推行的冷战政策时,可这样设计间题:(1)什么是“冷战”政策?(2)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3)如何推行"冷战"政策?这样就把这一知识点的重点、难点全盘托出,体现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教学魅力,并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语言上教师与学生间要常用礼貌用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当学生的答案与我们的标准答案不一致时,请换个角度来评价,或许学生有他的道理。如学生说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北洋军阀政府的腐败无能,难道我们就一定要说他错了吗?难道教师就不能说:你的思路是对的,只是与正确答案只差一点,那就是当时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的合法要求遭到拒绝,以后再努力,你一定会想出正确答案的。
三、指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中学历史课内容繁多,时间跨度大,学生反映记忆困难,特别是记忆历史问题涉及的时间。历史知识的传授,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并尽量引导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帮助他们发现和总结学习方法。课堂教学可运用对比、数字归纳等方法,以适应教材内容的要求,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如讲日本的明治维新,可与中国的戊戌变法就社会历史背景、资本主义发展程度、领导者、群众基础、具体措施等方面迸行对比分析得出一成一败的原因。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是创造的动力。北宋张载曾说“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不难看出,任何知识的取得,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需要由有疑到无疑,再由无疑到有疑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再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要求题目难易适中,深浅适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点到面。例如,学了《法国大革命》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17、18世纪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想一想他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在思维上马上活跃起来,立即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对革命的每一个方面进行比较,积极回答问题,并且提出新问题,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
四、要反向设问,发散思维,使学生善于探究
我在讲新航路的开辟时,不单讲四位航海家的航行时间、路线,并且设计这样一些问题:麦哲伦的东西航行证明了什么?这是他航行的最初目的吗?假如他是南北航行,会证明这一点吗?逆向提问,别开生面,学生易于接受,兴趣较高,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单一思维习惯。
总之,探究式学习是历史课改的基本理念,放之课堂,课堂生机无限。对于课堂问题的结果,教师还必须进行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既掌握系统知识,实行"知识储存",又培养、发展创造性学习能力。
一、营造探究式学习环境
我们可以布置好教室并进行一番点缀。这是探究式学习法应用的第一步。为此,可把学生座位调整为多种形式,便于师生间的互相合作与交流;对教室的点缀,可充分利用图表、文字、挂图、多媒体动画等,创设新环境,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直观表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此外,活动课和实践课是学生们最喜欢的,我们还根据需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历史教学资源,把学生带到历史博物馆、美术馆、革命圣地等去体验身边的历史,从体验中去领会、探索、学习。
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进发出最大的学习主动性,以满腔热情和坚强的意志努力获取知识,学习中的艰辛不再感到苦涩。然而对学习兴趣并非每个学生都有,学习中的挫折、困难使一些学生由害怕变为厌学。教师应善于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竞争的新形式,学好知识培养多方面的能力,既是自身价值的需要,又是社会生存的需要,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真正的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习也就会从畏难发愁、望而却步转变为跃跃欲试、知难而进。例如:我在讲《美国独立战争》一课时,当学生按照老师教给的方法,进行自学,对战争爆发的原因、经过、结果有了较深了解后,我及时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启发学生编小故事,条件是与本课内容相符,可以以旁观者的身份,也可以以一个美国人的身份,还可以以美国总统华盛顿的身份……通过编故事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既对本课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也使学生得到了快乐,并且还训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因此,在轻松、自然、和谐的气氛中,教师应放下"师"的架子,以学生的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才能真正体现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行为幽默,性格开朗,并注重语言艺术,往往会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只起一个导向作用。如讲美国在西方推行的冷战政策时,可这样设计间题:(1)什么是“冷战”政策?(2)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3)如何推行"冷战"政策?这样就把这一知识点的重点、难点全盘托出,体现了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教学魅力,并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语言上教师与学生间要常用礼貌用语,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当学生的答案与我们的标准答案不一致时,请换个角度来评价,或许学生有他的道理。如学生说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北洋军阀政府的腐败无能,难道我们就一定要说他错了吗?难道教师就不能说:你的思路是对的,只是与正确答案只差一点,那就是当时中国政府在巴黎和会的合法要求遭到拒绝,以后再努力,你一定会想出正确答案的。
三、指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中学历史课内容繁多,时间跨度大,学生反映记忆困难,特别是记忆历史问题涉及的时间。历史知识的传授,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并尽量引导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帮助他们发现和总结学习方法。课堂教学可运用对比、数字归纳等方法,以适应教材内容的要求,从而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如讲日本的明治维新,可与中国的戊戌变法就社会历史背景、资本主义发展程度、领导者、群众基础、具体措施等方面迸行对比分析得出一成一败的原因。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是创造的动力。北宋张载曾说“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不难看出,任何知识的取得,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需要由有疑到无疑,再由无疑到有疑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再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要求题目难易适中,深浅适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点到面。例如,学了《法国大革命》后,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17、18世纪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想一想他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问题一提出,同学们在思维上马上活跃起来,立即联系前面所学的知识对革命的每一个方面进行比较,积极回答问题,并且提出新问题,既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能力。
四、要反向设问,发散思维,使学生善于探究
我在讲新航路的开辟时,不单讲四位航海家的航行时间、路线,并且设计这样一些问题:麦哲伦的东西航行证明了什么?这是他航行的最初目的吗?假如他是南北航行,会证明这一点吗?逆向提问,别开生面,学生易于接受,兴趣较高,同时也改变了他们的单一思维习惯。
总之,探究式学习是历史课改的基本理念,放之课堂,课堂生机无限。对于课堂问题的结果,教师还必须进行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既掌握系统知识,实行"知识储存",又培养、发展创造性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