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一些青少年出现失落、迷茫、悲观、抑郁、消沉等心理问题,且生命意识较为薄弱。笔者所在的嵊州市崇仁中学曾对近2000名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42.73%的学生做事容易紧张,55.92%的学生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担忧,47.4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冷漠,67.26%的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48.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同时,我们又设计了20个以情境设置为特征的选择题对学生开展了生命教育测试,选择题围绕生命意识、生命关怀、生命价值和生命质量等设计。结果显示,选对16~20题的学生只占25.68%,选对11~15题的占38.32%,选对10题以下的占36.00%。这暴露出学校教育中生命教育的不足。
一、从教育失语到对话生活:放归生命教育
(一)当教育缺失生命关爱
当下,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价值信仰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而家庭、学校教育奉行知识和成绩至上原则,对部分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下降负有一定的责任。我们的学校教育忽视了教育应该承担教人如何认识外部世界、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展自己的神圣使命的能力培养。由于超时、超量的教学以及显性的体罚与隐性的心理惩罚等,使得师生的自然生命时常处于支离破碎的境地,不能成为有血有肉的正常人。所以说,让每一个学生懂得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引导每一个学生去认识生命的意义,认真对待生命中的每一天,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二)当教育期待生命发展
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的生命质量绝不仅仅取决于其知识、智力,更取决于其人生价值观,取决于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意识。这种生命意识,涉及人的知识、智力、情感、意志、态度、人格等多个方面。如果把这些方面看作一个个的“分力”,那么生命意识就是这些“分力”的“合力”。缺少其中一些重要的“分力”,或者某些“分力”在大小和方向上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因此,生命教育必须是培养全面素质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发展和丰富。
(三)当学校呼唤生命教育
虽然近年来学校非常重视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的教育。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在“人”的发展与管理上,我们缺乏确立“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在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过程中,难以真正体现出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关爱;在教师发展与管理过程中,缺少挖掘和提升及展现教师素养的生命价值。而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对“生命”的理解和掌握为基本价值取向,在于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在于对时代精神的剖析和呼应。那么,如何将生命教育这一真善美的教育落到实处?如何挖掘和展现个人的生命价值,体现生命的尊严与欢乐?我们希望通过研究与践行,从根本上反思我们学校教育的缺失,促使生命教育富有理性的发展,由应然走向必然,让生命教育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
二、从传统灌输到艺术引领:向生命邀智慧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第三大批判《判断力批判》中深刻揭示:凡具有深厚文化教养、具有丰富审美判断力的人,在道德与功利的两难抉择中往往能够牺牲功利而选择道德的行为;而缺乏文化教养和审美判断力的人则相反——他们追逐无穷无尽的物质欲望和眼前利益。他由此阐发的美学和美育观,把美作为沟通真与善的桥梁,从人性和教育的广阔视野论证了美育的价值与功能,至今仍然留给我们深刻的启迪。
培养个体情感的手段和途径之一是美育或广义的艺术教育。从文明个体道德自律、追求生命卓越的崇高境界中,人们体验到艺术对个体品德行为和社会道德风尚的巨大陶冶作用。
我校的艺术特色教育日益走向成熟、自觉的境界,社会辐射面日渐扩大。学校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着浓厚的艺术文化底蕴,有着高雅的艺术氛围,有着高素质的艺术师资队伍,并在艺术教育育人目标上实现了由培养“艺术精英”向“提升全体学生艺术素养”的转型。基于此,学校开展了“艺术与生命教育”相关性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结果显示,94.68%的学生认同运用艺术教育的形式来培养自己的生命意识,丰富生命情感。因此,学校抱定了这样的宗旨和目标:立足资源优势,寻找切入口,以艺术教育引领生命教育的开展,以期使“引领”由形体转向实体,为生命教育的后续研究提供范式。
(一)确立从生命的视角发展学校的价值取向
学校在办学理念上发生了三个质的转变。一是确立了每个人都是好学上进、追求卓越的,无需过多的制度约束和外在控制的价值取向;二是树立了这样的信念:每一个教师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只要提供适宜的环境,他们能学得更好,干得更出色;三是抱定“伟大的团队是通过学习创造惊人的效果而产生的”的宗旨。
学校在教育管理上解决了三个问题。第一,解决学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重机构、重权力、重章法而没有从根本上真正重视人的问题,通过管理创新,营造人文和谐环境,最大限度地使教师焕发活力,活出生命的意义;第二,解决学校管理与文化建设相脱节的问题,形成了以“学习+激励”为本质特点的文化氛围;第三,解决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现行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相冲突的问题,通过制度“生命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好,我才好”已成为全体教师矢志不渝的一种信念和追求。
(二)搭建学校德育与生命教育融通的设计平台
1.德育理念的更新
学校德育实践水平的不断提升,从整体上构建了农村普高的德育教育体系,包括切合实际的目标体系、科学的内容体系、形式多样的方法体系、行之有效的工作体系和激励发展的评价体系。学校以创新的德育载体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实现德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与活动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同时又构建了“打动心灵的德育活动心育模式”。学校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打造学生心目中的德育——学生最后能自己教育自己、完善自己。此外,学校成功开发了具有农村普高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课程内容以“关爱自己,关爱生命成长”为主题,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公开讨论、分享心得,促使学生对生命、人生价值观展开思考。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有这样的体会: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从容适切地面对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道德教育内化为生命,促进学生生命健康地成长,由此获得心灵的震撼、生命的感动和情感的回报。有了这种真切、深刻的生命体验,学生的生命智慧、健全人格才能得以真正形成。这就是新时期崇仁中学道德教育的基本理念。 2.德育目标的超越
在爱父母、爱教师和爱家庭等教育中,我们引入学生最能直接体验到的关于生命形成、生命发展的经典故事,设计了“在感恩教育中励才”“在教师、父母的呵护下走向成功的彼岸”“感谢学校的培养熏陶”等主题活动,唤起了学生体察自己生命成长的主观感受,体悟父母、教师对自己生命的珍爱。
学校德育树立了两大新的目标。一是敬畏生命,让道德教育成为爱的教育。只有从生命层次上产生的爱,才能与其他生命产生爱的联系,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每个生命存在的价值。二是敬畏生命,让道德教育承担更大的责任。通过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意识到人是世界上唯一能认识到各种危机的生命,也是唯一能承担这些责任的生命。每个人都应以生命来承担这个责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些危机。
(三)形成以人的发展和人性陶冶为指向的课程观
学校的整体氛围,带动着一线教师对教学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是树立了“关注生命是教育的目的,知识只是促进生命发展的手段”的理想信念。二是树立了新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教育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的完整意义在于他有思想和生命、有智慧和个性特质以及自由发展的权利;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应尊重和倡导学生个性化学习。三是不断探索“生命对话”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教学中科学与人文的整合,指导学生形成关注自然、关注人自身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意识。
三、从心灵规诫到感性悦纳:为生命谋幸福
社会有制度,学校有纪律。很多时候,我们会用种种不同的戒律来规范学生的身心和言行。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正向引领,亦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校构建了“培养生命意识的运行机制”,在实践中取得了理想成效。
(一)认识生命之可贵
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日常生活,学校开展“探讨自杀原因及预防”活动,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为老人演出,与老人面对面交流,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生命发展历程。
(二)珍惜生命之存在
学校收集了有关“义无反顾”“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案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其中一则典型的材料是这样描述的:美国某小学发生火灾,许多孩子从火海中逃离出来,但老师发现少了两名学生,于是命令所有的孩子到火场外去寻找他们,但一位来自中国的学生却奋不顾身地冲进火海去救那两个小伙伴。结果我们的“小英雄”牺牲了,而他要救的那两个美国学生早已顺利逃生。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个“小英雄”不仅没有得到任何表扬和赞誉,相反,校方因没有教会中国学生如何逃生而受到地方当局的严厉处罚。对此,学生围绕着“人的生命观”“人生价值观”与“道德价值观”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明白了生命是唯一的,即使输掉了一切,也决不能输掉对生命的信念。
(三)欣赏生命之美好
学校采取文化艺术熏陶和课程传授策略。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当面对着高山流水、潮涨潮落、繁星皓月,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当站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罗丹的《思想者》面前,当听着贝多芬的交响曲、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时,能发现艺术之美。这些都让学生进一步懂得:世界之美、生活之美是生命赋予的。
(四)尊重生命之个性
学校采取了“师爱感染策略”,构建了“德育教育目标、分层个性化模式”和“课堂教学差异教育模式”,让每一个学生在三年高中生活中体悟到自己的个性健康发展。
(五)创造生命之价值
学校还采取了“文化艺术熏陶策略”,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生命的图书资料与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收集名人、伟人论述生命的言论,以及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和行为,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生命科学的影视片,了解生命的相关知识。
四、从本位认知到后续发展:促生命以滋养
作为一所农村普高,我校的生命教育虽已具备较坚实的基础,但也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如教师的课堂教学价值观尚未真正转型,生命教育的系统培训机制和评价考核体制缺乏,教师科研品位尚需提高等。这需要我们根据科学发展观对学校的生命教育发展作更进一步的理性思考。
(一)生命教育应植入整个教师团队
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不仅仅是部分课题研究人员的工作,而是每一个教师个体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内在需要和动力。教师需要树立学校发展的“远景”目标,能在生命教育实践中自觉地加强合作的团队精神。只有教师具有了这种发展性理念,我们开展的生命教育才能进一步落实到学校的每一项制度、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个体的内心深处,才能营造一种和谐的生命教育环境。
(二)生命教育应启用发展性评价
一方面,生命价值、生命质量等具有潜隐性特点,外部不容易观察到,比较难以测量;另一方面,学生对自己在高中三年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涉及生命情感丰富、生命价值实现等问题的思考,更多从是否实现自己理想目标来评价学校开展的生命教育活动,缺乏从个体生命发展的持续性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来进行深层次分析评价。同时,学生在走向社会、完善人生的过程中,如何再以科学的态度来评价学校开展的生命教育,还缺乏操作方案和评价的指标。因此,对生命教育实践中的发展性评价问题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究。
(三)生命教育应循序渐进地推行
我校在理论上把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根基,立足于农村普高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在实践中明确了三个出发点。一是利用学校艺术教育、道德教育丰富的资源,从生命的视角去深化内涵、拓展空间;二是充分考虑到农村普高教师整体素质和实施生命教育的能力水平,考虑到学生生命意识、生存能力、生命持续发展理念等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三是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点。虽然如此,但在现实中我们体会到,在创建农村普高生命教育特色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与实践。
一、从教育失语到对话生活:放归生命教育
(一)当教育缺失生命关爱
当下,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价值信仰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而家庭、学校教育奉行知识和成绩至上原则,对部分学生的道德自律能力下降负有一定的责任。我们的学校教育忽视了教育应该承担教人如何认识外部世界、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展自己的神圣使命的能力培养。由于超时、超量的教学以及显性的体罚与隐性的心理惩罚等,使得师生的自然生命时常处于支离破碎的境地,不能成为有血有肉的正常人。所以说,让每一个学生懂得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引导每一个学生去认识生命的意义,认真对待生命中的每一天,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二)当教育期待生命发展
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的生命质量绝不仅仅取决于其知识、智力,更取决于其人生价值观,取决于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意识。这种生命意识,涉及人的知识、智力、情感、意志、态度、人格等多个方面。如果把这些方面看作一个个的“分力”,那么生命意识就是这些“分力”的“合力”。缺少其中一些重要的“分力”,或者某些“分力”在大小和方向上出现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因此,生命教育必须是培养全面素质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发展和丰富。
(三)当学校呼唤生命教育
虽然近年来学校非常重视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的教育。但是,不容否认的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在“人”的发展与管理上,我们缺乏确立“生命关怀”的价值取向;在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过程中,难以真正体现出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关爱;在教师发展与管理过程中,缺少挖掘和提升及展现教师素养的生命价值。而生命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对“生命”的理解和掌握为基本价值取向,在于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在于对时代精神的剖析和呼应。那么,如何将生命教育这一真善美的教育落到实处?如何挖掘和展现个人的生命价值,体现生命的尊严与欢乐?我们希望通过研究与践行,从根本上反思我们学校教育的缺失,促使生命教育富有理性的发展,由应然走向必然,让生命教育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
二、从传统灌输到艺术引领:向生命邀智慧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第三大批判《判断力批判》中深刻揭示:凡具有深厚文化教养、具有丰富审美判断力的人,在道德与功利的两难抉择中往往能够牺牲功利而选择道德的行为;而缺乏文化教养和审美判断力的人则相反——他们追逐无穷无尽的物质欲望和眼前利益。他由此阐发的美学和美育观,把美作为沟通真与善的桥梁,从人性和教育的广阔视野论证了美育的价值与功能,至今仍然留给我们深刻的启迪。
培养个体情感的手段和途径之一是美育或广义的艺术教育。从文明个体道德自律、追求生命卓越的崇高境界中,人们体验到艺术对个体品德行为和社会道德风尚的巨大陶冶作用。
我校的艺术特色教育日益走向成熟、自觉的境界,社会辐射面日渐扩大。学校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着浓厚的艺术文化底蕴,有着高雅的艺术氛围,有着高素质的艺术师资队伍,并在艺术教育育人目标上实现了由培养“艺术精英”向“提升全体学生艺术素养”的转型。基于此,学校开展了“艺术与生命教育”相关性问题的调查研究工作,结果显示,94.68%的学生认同运用艺术教育的形式来培养自己的生命意识,丰富生命情感。因此,学校抱定了这样的宗旨和目标:立足资源优势,寻找切入口,以艺术教育引领生命教育的开展,以期使“引领”由形体转向实体,为生命教育的后续研究提供范式。
(一)确立从生命的视角发展学校的价值取向
学校在办学理念上发生了三个质的转变。一是确立了每个人都是好学上进、追求卓越的,无需过多的制度约束和外在控制的价值取向;二是树立了这样的信念:每一个教师也都是天生的学习者。只要提供适宜的环境,他们能学得更好,干得更出色;三是抱定“伟大的团队是通过学习创造惊人的效果而产生的”的宗旨。
学校在教育管理上解决了三个问题。第一,解决学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重机构、重权力、重章法而没有从根本上真正重视人的问题,通过管理创新,营造人文和谐环境,最大限度地使教师焕发活力,活出生命的意义;第二,解决学校管理与文化建设相脱节的问题,形成了以“学习+激励”为本质特点的文化氛围;第三,解决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现行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相冲突的问题,通过制度“生命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组织好,我才好”已成为全体教师矢志不渝的一种信念和追求。
(二)搭建学校德育与生命教育融通的设计平台
1.德育理念的更新
学校德育实践水平的不断提升,从整体上构建了农村普高的德育教育体系,包括切合实际的目标体系、科学的内容体系、形式多样的方法体系、行之有效的工作体系和激励发展的评价体系。学校以创新的德育载体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实现德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与活动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同时又构建了“打动心灵的德育活动心育模式”。学校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打造学生心目中的德育——学生最后能自己教育自己、完善自己。此外,学校成功开发了具有农村普高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课程内容以“关爱自己,关爱生命成长”为主题,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公开讨论、分享心得,促使学生对生命、人生价值观展开思考。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有这样的体会: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从容适切地面对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道德教育内化为生命,促进学生生命健康地成长,由此获得心灵的震撼、生命的感动和情感的回报。有了这种真切、深刻的生命体验,学生的生命智慧、健全人格才能得以真正形成。这就是新时期崇仁中学道德教育的基本理念。 2.德育目标的超越
在爱父母、爱教师和爱家庭等教育中,我们引入学生最能直接体验到的关于生命形成、生命发展的经典故事,设计了“在感恩教育中励才”“在教师、父母的呵护下走向成功的彼岸”“感谢学校的培养熏陶”等主题活动,唤起了学生体察自己生命成长的主观感受,体悟父母、教师对自己生命的珍爱。
学校德育树立了两大新的目标。一是敬畏生命,让道德教育成为爱的教育。只有从生命层次上产生的爱,才能与其他生命产生爱的联系,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每个生命存在的价值。二是敬畏生命,让道德教育承担更大的责任。通过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意识到人是世界上唯一能认识到各种危机的生命,也是唯一能承担这些责任的生命。每个人都应以生命来承担这个责任,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些危机。
(三)形成以人的发展和人性陶冶为指向的课程观
学校的整体氛围,带动着一线教师对教学的认识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是树立了“关注生命是教育的目的,知识只是促进生命发展的手段”的理想信念。二是树立了新的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教育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的完整意义在于他有思想和生命、有智慧和个性特质以及自由发展的权利;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应尊重和倡导学生个性化学习。三是不断探索“生命对话”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课堂教学中科学与人文的整合,指导学生形成关注自然、关注人自身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意识。
三、从心灵规诫到感性悦纳:为生命谋幸福
社会有制度,学校有纪律。很多时候,我们会用种种不同的戒律来规范学生的身心和言行。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正向引领,亦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校构建了“培养生命意识的运行机制”,在实践中取得了理想成效。
(一)认识生命之可贵
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日常生活,学校开展“探讨自杀原因及预防”活动,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为老人演出,与老人面对面交流,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生命发展历程。
(二)珍惜生命之存在
学校收集了有关“义无反顾”“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案例,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其中一则典型的材料是这样描述的:美国某小学发生火灾,许多孩子从火海中逃离出来,但老师发现少了两名学生,于是命令所有的孩子到火场外去寻找他们,但一位来自中国的学生却奋不顾身地冲进火海去救那两个小伙伴。结果我们的“小英雄”牺牲了,而他要救的那两个美国学生早已顺利逃生。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个“小英雄”不仅没有得到任何表扬和赞誉,相反,校方因没有教会中国学生如何逃生而受到地方当局的严厉处罚。对此,学生围绕着“人的生命观”“人生价值观”与“道德价值观”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明白了生命是唯一的,即使输掉了一切,也决不能输掉对生命的信念。
(三)欣赏生命之美好
学校采取文化艺术熏陶和课程传授策略。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当面对着高山流水、潮涨潮落、繁星皓月,能感受到自然之美;当站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罗丹的《思想者》面前,当听着贝多芬的交响曲、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时,能发现艺术之美。这些都让学生进一步懂得:世界之美、生活之美是生命赋予的。
(四)尊重生命之个性
学校采取了“师爱感染策略”,构建了“德育教育目标、分层个性化模式”和“课堂教学差异教育模式”,让每一个学生在三年高中生活中体悟到自己的个性健康发展。
(五)创造生命之价值
学校还采取了“文化艺术熏陶策略”,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生命的图书资料与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收集名人、伟人论述生命的言论,以及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和行为,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生命科学的影视片,了解生命的相关知识。
四、从本位认知到后续发展:促生命以滋养
作为一所农村普高,我校的生命教育虽已具备较坚实的基础,但也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如教师的课堂教学价值观尚未真正转型,生命教育的系统培训机制和评价考核体制缺乏,教师科研品位尚需提高等。这需要我们根据科学发展观对学校的生命教育发展作更进一步的理性思考。
(一)生命教育应植入整个教师团队
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不仅仅是部分课题研究人员的工作,而是每一个教师个体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内在需要和动力。教师需要树立学校发展的“远景”目标,能在生命教育实践中自觉地加强合作的团队精神。只有教师具有了这种发展性理念,我们开展的生命教育才能进一步落实到学校的每一项制度、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个个体的内心深处,才能营造一种和谐的生命教育环境。
(二)生命教育应启用发展性评价
一方面,生命价值、生命质量等具有潜隐性特点,外部不容易观察到,比较难以测量;另一方面,学生对自己在高中三年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涉及生命情感丰富、生命价值实现等问题的思考,更多从是否实现自己理想目标来评价学校开展的生命教育活动,缺乏从个体生命发展的持续性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来进行深层次分析评价。同时,学生在走向社会、完善人生的过程中,如何再以科学的态度来评价学校开展的生命教育,还缺乏操作方案和评价的指标。因此,对生命教育实践中的发展性评价问题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究。
(三)生命教育应循序渐进地推行
我校在理论上把生命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根基,立足于农村普高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在实践中明确了三个出发点。一是利用学校艺术教育、道德教育丰富的资源,从生命的视角去深化内涵、拓展空间;二是充分考虑到农村普高教师整体素质和实施生命教育的能力水平,考虑到学生生命意识、生存能力、生命持续发展理念等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三是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特点。虽然如此,但在现实中我们体会到,在创建农村普高生命教育特色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