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专门的思维训练工具,具有很强的可视化特点,运用在语文阅读课上,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文以散文阅读课教学为例,探讨思维导图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高效的运用路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思维导图;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24-0054-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导图在思维激发和整理方面有着重要优势。本文主要从搭建支架思维导图,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巧妙美化思维导图,创设阅读情境;梳理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掌握行文脉络;课中生成语言图式,整合思维导图四方面探析初中语文散文教学高效运用思维导图的路径。
一、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的优势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具有一定优势,即能够实现散文阅读教学与语文学科特点的密切结合,改变散文教学散乱的状态,让学生看到散文的内在逻辑,改变学生对散文的固有认知,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和阅读教学效果。明晰了这些优势,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设计思维导图运用于散文阅读教学路径[1]。
课前,教师要先预设散文教学的目标以及基本的教学环节。课中,即思维导图的具体运用。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将思维导图引入课堂,一方面能帮助教师整理好教学思路,确保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抓住重点,并顺利地攻克教學难点。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文章结构,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更好地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涵,实现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课后运用思维导图能促使教师反思教学成效,帮助教师判断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达成,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知识,方便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检测学习效果。
二、思维导图在散文教学中运用时存在的问题
首先,师生缺乏对散文的深入认识。一直以来,教师提到散文教学经常说的一个词就是“形散”,认为这一文体比较自由,而这其实是对散文最大的误解,同时也是导致很多语文教师和学生在散文教学和学习时很少使用思维导图的原因[2]。其次,师生缺乏运用思维导图的专门训练。一些教师对散文的理解有一定的误区,因而在教学中很少使用思维导图。而要想见到运用思维导图的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训练过程,既要懂得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实践操作。
三、初中语文散文教学高效运用思维导图的路径
(一)搭建支架思维导图,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支架”一词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即由教师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使其达到一种更高的学习水平的教学方法。将支架式教学法与思维导图结合起来,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搭建支架,以问题支架为例,在散文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调动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3]。
以《背影》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提问的侧重点,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呈现问题支架。如本课主要从作者独特的写作角度出发剖析背影的深层意蕴,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品味父爱动作的“不容易”,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父亲的复杂情感。遵循这一思路,笔者将教学过程设计为①探究“感动”的原因,把握父亲背影的特点;
②依据作者写作的原因和写作背景,体会父子间的微妙关系;③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情感的变化。针对这三个主要任务设计相关的问题,考虑到问题的数量较多,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见图1),这样学生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核心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更快速地记忆知识,教师也能够更好地掌控课堂。
以上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问题支架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探究“背影”的深意,体会父亲的难处和生命的短暂,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巧妙美化思维导图,创设阅读情境
对散文阅读课来说,创设恰当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课文内容中,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阅读情境的创设同样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实现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抽象的语言形象、简洁地呈现出来。
以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为例,课文中作者描绘了五幅春景图。在教学之初,笔者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每幅春景图的特点,再引导学生将文章内容用图片呈现出来并绘制出思维导图,然后同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在交流分享后,出现了很多“好作品”,如图2中以“春”为中心词,然后分别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作为五个一级分支的主题词,在二级分支上展示相应的图画。这张思维导图绘制得有美感,春草图上主要展现小草刚刚生发出嫩芽的样子,更能展示出生命力之美。春花图主要描绘了鲜花争奇斗艳的场景,展现出明艳之美。春风图主要描绘了春风的和煦,从触觉、嗅觉、听觉等多个角度,展现出春风柔和之美。春雨图主要描绘出春雨的细密,还描绘了雨中房屋的静谧、植物的青翠、行人的悠闲,展现出一种静谧之美。迎春图则主要描绘了季节的变迁给人带来的感受的变化,展现出希望之美。
(三)梳理线性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掌握行文脉络
这里所说的线性结构散文是指散文从开头到结尾呈现出一种变化和发展,情感也呈递进式,这种结构在写人记事类的散文中较为常见。以《阿长和<山海经>》一文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根据课文结构绘制线性思维导图,将文中与“我”的情感有关的词语为主题词,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从上到下排列,以此更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的行文脉络,从而走进作者的内心,体会文章情感。课文中共写了关于阿长的八件事,如阿长称呼的由来、阿长给“我”讲长毛故事、阿长谋害“我”的隐鼠、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等。每件事情中作者对阿长的情感都是不一样的,根据作者前后的情感变化这一线索,教师可以呈现线性结构型思维导图,以此来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与阿长的真挚情感。
(四)课中生成语言图式,整合思维导图
语言图式是图式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这一理论的应用对散文阅读教学具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将课文中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系统的知识框架,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语言图式理论与思维导图的应用目的不谋而合,因而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在课中的文本解读环节,基于语言图式来绘制思维导图,优化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
以《济南的冬天》为例,课文开篇就描写了济南的天气和地域特点,然后描绘了济南的山水景色,教师可以先以知识树图的方式总结出济南冬天的天气特征。当学生完成知识树后,基本就能掌握现代散文语言赏析的基本图式,并仿照教师的思路自主阅读学习后面的内容,画出关于济南山水特点的知识树图,进一步加深对济南的冬天特点的理解。这一过程也是训练学生阅读思维品质的过程,也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语言图式。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深入分析散文文本内容特点、写作线索的基础上,运用合理的方法和学生一同绘制、完善思维导图,从而借助思维导图实现高效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散文,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下自主阅读散文的过程中能够正确运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检测自己的散文阅读能力,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文本阅读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梁燕.思维导图在初中散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20.
[2]田畅.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散文选编特点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20.
[3]王冬梅.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智力,2020(12).
【作者简介】
奚昕(1983~),女,汉族,江苏镇江人,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
【关键词】初中语文;散文教学;思维导图;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24-0054-0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导图在思维激发和整理方面有着重要优势。本文主要从搭建支架思维导图,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巧妙美化思维导图,创设阅读情境;梳理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掌握行文脉络;课中生成语言图式,整合思维导图四方面探析初中语文散文教学高效运用思维导图的路径。
一、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的优势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具有一定优势,即能够实现散文阅读教学与语文学科特点的密切结合,改变散文教学散乱的状态,让学生看到散文的内在逻辑,改变学生对散文的固有认知,从而提高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和阅读教学效果。明晰了这些优势,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设计思维导图运用于散文阅读教学路径[1]。
课前,教师要先预设散文教学的目标以及基本的教学环节。课中,即思维导图的具体运用。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将思维导图引入课堂,一方面能帮助教师整理好教学思路,确保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抓住重点,并顺利地攻克教學难点。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文章结构,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更好地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内涵,实现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课后运用思维导图能促使教师反思教学成效,帮助教师判断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达成,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巩固所学知识,方便学生课下自主学习,检测学习效果。
二、思维导图在散文教学中运用时存在的问题
首先,师生缺乏对散文的深入认识。一直以来,教师提到散文教学经常说的一个词就是“形散”,认为这一文体比较自由,而这其实是对散文最大的误解,同时也是导致很多语文教师和学生在散文教学和学习时很少使用思维导图的原因[2]。其次,师生缺乏运用思维导图的专门训练。一些教师对散文的理解有一定的误区,因而在教学中很少使用思维导图。而要想见到运用思维导图的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都有一定的训练过程,既要懂得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实践操作。
三、初中语文散文教学高效运用思维导图的路径
(一)搭建支架思维导图,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支架”一词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即由教师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使其达到一种更高的学习水平的教学方法。将支架式教学法与思维导图结合起来,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搭建支架,以问题支架为例,在散文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调动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考[3]。
以《背影》一课为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提问的侧重点,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呈现问题支架。如本课主要从作者独特的写作角度出发剖析背影的深层意蕴,教学时,要着重引导学生品味父爱动作的“不容易”,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父亲的复杂情感。遵循这一思路,笔者将教学过程设计为①探究“感动”的原因,把握父亲背影的特点;
②依据作者写作的原因和写作背景,体会父子间的微妙关系;③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对父亲情感的变化。针对这三个主要任务设计相关的问题,考虑到问题的数量较多,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见图1),这样学生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核心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更快速地记忆知识,教师也能够更好地掌控课堂。
以上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问题支架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学生深入到文本中,探究“背影”的深意,体会父亲的难处和生命的短暂,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巧妙美化思维导图,创设阅读情境
对散文阅读课来说,创设恰当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课文内容中,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阅读情境的创设同样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实现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抽象的语言形象、简洁地呈现出来。
以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为例,课文中作者描绘了五幅春景图。在教学之初,笔者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每幅春景图的特点,再引导学生将文章内容用图片呈现出来并绘制出思维导图,然后同其他学生分享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在交流分享后,出现了很多“好作品”,如图2中以“春”为中心词,然后分别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作为五个一级分支的主题词,在二级分支上展示相应的图画。这张思维导图绘制得有美感,春草图上主要展现小草刚刚生发出嫩芽的样子,更能展示出生命力之美。春花图主要描绘了鲜花争奇斗艳的场景,展现出明艳之美。春风图主要描绘了春风的和煦,从触觉、嗅觉、听觉等多个角度,展现出春风柔和之美。春雨图主要描绘出春雨的细密,还描绘了雨中房屋的静谧、植物的青翠、行人的悠闲,展现出一种静谧之美。迎春图则主要描绘了季节的变迁给人带来的感受的变化,展现出希望之美。
(三)梳理线性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掌握行文脉络
这里所说的线性结构散文是指散文从开头到结尾呈现出一种变化和发展,情感也呈递进式,这种结构在写人记事类的散文中较为常见。以《阿长和<山海经>》一文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根据课文结构绘制线性思维导图,将文中与“我”的情感有关的词语为主题词,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从上到下排列,以此更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的行文脉络,从而走进作者的内心,体会文章情感。课文中共写了关于阿长的八件事,如阿长称呼的由来、阿长给“我”讲长毛故事、阿长谋害“我”的隐鼠、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等。每件事情中作者对阿长的情感都是不一样的,根据作者前后的情感变化这一线索,教师可以呈现线性结构型思维导图,以此来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与阿长的真挚情感。
(四)课中生成语言图式,整合思维导图
语言图式是图式理论的重要组成内容,这一理论的应用对散文阅读教学具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将课文中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系统的知识框架,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建构。语言图式理论与思维导图的应用目的不谋而合,因而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在课中的文本解读环节,基于语言图式来绘制思维导图,优化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
以《济南的冬天》为例,课文开篇就描写了济南的天气和地域特点,然后描绘了济南的山水景色,教师可以先以知识树图的方式总结出济南冬天的天气特征。当学生完成知识树后,基本就能掌握现代散文语言赏析的基本图式,并仿照教师的思路自主阅读学习后面的内容,画出关于济南山水特点的知识树图,进一步加深对济南的冬天特点的理解。这一过程也是训练学生阅读思维品质的过程,也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语言图式。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深入分析散文文本内容特点、写作线索的基础上,运用合理的方法和学生一同绘制、完善思维导图,从而借助思维导图实现高效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散文,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下自主阅读散文的过程中能够正确运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检测自己的散文阅读能力,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文本阅读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梁燕.思维导图在初中散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20.
[2]田畅.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现代散文选编特点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20.
[3]王冬梅.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智力,2020(12).
【作者简介】
奚昕(1983~),女,汉族,江苏镇江人,本科,中教一级。研究方向: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