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包括能力、气质、性格、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诸方面因素。个性发展,不同于现实教育中存在的规划化、标准化的传统观念,而是以每个学生不同的兴趣、能力、素质和性格特点来因材施教,使其在思想品德、智力水平、劳动习惯和身心素质等方面得到生动活泼、健康协调的发展,形成自己的个性特长。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不是矛盾的,而是一致的;二者统一于生命个体的可持续发展过程的始终。而传统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单一僵化,内容目标陈旧,已无法满足现在学生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丧失了应有的现代教育价值,培养目标也就无从体现。因此,构建现代化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创新个性,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关键。
一、“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性
1.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目的是为了师生互动有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这种为师生、生生交往起到了良好的心理预期作用,也使所有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安全感。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表达自己的看法或展现自己的作品创造机会,可以与每一个学生对话。对话的实质是互动。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以达到心灵沟通的基本途径。特别是课堂上问题解决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对话,充满了智慧的挑战,这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2.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智能优势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智能优势可以帮助他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掌握数学。数学虽然是抽象性较高的一门学科,但这不是说数学等于抽象思维,数学中许多内容都与形象思维、视觉思维分不开。那么,在数学课上如何把学生的智能优势、学习兴趣和数学学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呢?教师可以结合学习内容,创设有利于发挥每一个学生智能优势的问题情景,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解决问题。还可以将美术与数学教育融为一体,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具有空间与视觉智能优势的学生展现才能,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用画图等方式来帮助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将其作为提高学习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3.通过自主学习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自主性的,决不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叫干什么学生就干什么,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确定学习的任务和目标,自己选择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自己控制和调节学习的速度。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具有个别化特征,教师不再是支配者、统治者,而是支持者和帮助者。探究性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用自己方式去探索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改变了只注重教师教,忽视学生学的传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着力于学生的学,强调学生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能力的养成,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异步指导,自主乐学”是将教师的三种指导形式(全体指导、分类指导、个别指导)与学生的四种学习形式(独学、对学、群学、请教)有机地统一在一个教学过程中,把“乐学”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有效地促进各类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个性。
二、学生探索需要时间
在教育中真正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重视生命的价值,尊重和善于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正是学生的个体差异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要把学生的个体差开作为一种教育资源予以开发和运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个性特征差异大、能力倾向参差不的生命体,这就注定了课堂教学过程的非直线性。可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往往“一相情愿”,教学时太过于注重教学过程的“圆满”,课堂上本应该为学生提供思维空间的地方,反而怕耽误教学的顺利完成,就不敢冒课堂“风险”。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学生能一环扣一环扎实地完成练习,最后圆满的完成教学流程,可是,学生的训练也只能在教师“齐步走、立定”口号的命令下被动、机械地进行着。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充分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的时间,在交流的热情中无意之间就会产生思维的火花。尽管一节课没有完成预设的流程,但足以让这节课精彩了。教学过程能尽情地让每位学生得到满足,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地体现了“让不同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理念,使学生的在自主学习中,个性得到发展。
三、对以往教育行为的反思
反观我们的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充斥的是行为规范、处罚条例、奖惩细则,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都是千人一面,一条条,一项项,不可谓不具体全面,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常常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落实不到行动上。往往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为了文明班级的评比能够多一点分数,有的班主任默许学生弄虚作假,假好人好事,假捐款,实际上是戕害了学生的幼小的心灵。我们过分强调了科学管理,强调了量化考评,以严格的制度、冷冰冰的数字去约束学生,使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挫折,这种管理本质上还是一种非人性的管理,是见物不见人的表现。眼下流行的量化管理在校园里大行其道,数字化的评比已经渗透到常规检查的方方面面,校园里带红袖章的人越来越多,行政领导,值日教师,巡逻学生,他们都带着一个目的——扣分。行为出格的除了滥用层次不同的处分外,似乎再也找不到合适的办法。有的班主任上行下效,在班上让班干也以记分的形式来测评同学的操行,某某上课讲话,一次扣1分,某某课间大声喧嚷扣2分,结果害得班干没心思学习,只顾着扣你扣他的分数。我想,太多、太明显的监督气氛使人有不受尊重的不悦之感,不利于教育、教学的进行。当务之急是彻底改变改变这种毫无人性化的现状,让班级管理制度深入人心,变他律为自律。建立符合本校本班特色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模式,用那些以精神引导和价值取向为特征的管理理念来共建师生发展的新家园。
冯恩洪先生有一句名言:教育的真谛在于促进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和谐发展。班级里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都有自己的个性,班主任的工作是使每个学生“成为其人”的教育,不仅是心智的成长,还有情感的浸渍,意志的砥砺,人格的完善。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具有“更健全的身心发展”。班主任燃尽的是生命之烛,点亮的是生命之光。让我们在教育阵地上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每个孩子富有个性,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以人为本”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性
1.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目的是为了师生互动有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这种为师生、生生交往起到了良好的心理预期作用,也使所有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安全感。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表达自己的看法或展现自己的作品创造机会,可以与每一个学生对话。对话的实质是互动。对话是教师与学生互动以达到心灵沟通的基本途径。特别是课堂上问题解决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对话,充满了智慧的挑战,这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火花,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2.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智能优势
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的智能优势可以帮助他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掌握数学。数学虽然是抽象性较高的一门学科,但这不是说数学等于抽象思维,数学中许多内容都与形象思维、视觉思维分不开。那么,在数学课上如何把学生的智能优势、学习兴趣和数学学习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呢?教师可以结合学习内容,创设有利于发挥每一个学生智能优势的问题情景,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解决问题。还可以将美术与数学教育融为一体,这样的练习有利于具有空间与视觉智能优势的学生展现才能,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用画图等方式来帮助思考和解决问题,并将其作为提高学习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3.通过自主学习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因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自主性的,决不是老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叫干什么学生就干什么,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确定学习的任务和目标,自己选择学习的策略和方法,自己控制和调节学习的速度。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具有个别化特征,教师不再是支配者、统治者,而是支持者和帮助者。探究性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用自己方式去探索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改变了只注重教师教,忽视学生学的传统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着力于学生的学,强调学生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强调能力的养成,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异步指导,自主乐学”是将教师的三种指导形式(全体指导、分类指导、个别指导)与学生的四种学习形式(独学、对学、群学、请教)有机地统一在一个教学过程中,把“乐学”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有效地促进各类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个性。
二、学生探索需要时间
在教育中真正树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重视生命的价值,尊重和善于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正是学生的个体差异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要把学生的个体差开作为一种教育资源予以开发和运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面对的是个性特征差异大、能力倾向参差不的生命体,这就注定了课堂教学过程的非直线性。可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往往“一相情愿”,教学时太过于注重教学过程的“圆满”,课堂上本应该为学生提供思维空间的地方,反而怕耽误教学的顺利完成,就不敢冒课堂“风险”。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学生能一环扣一环扎实地完成练习,最后圆满的完成教学流程,可是,学生的训练也只能在教师“齐步走、立定”口号的命令下被动、机械地进行着。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充分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的时间,在交流的热情中无意之间就会产生思维的火花。尽管一节课没有完成预设的流程,但足以让这节课精彩了。教学过程能尽情地让每位学生得到满足,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地体现了“让不同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理念,使学生的在自主学习中,个性得到发展。
三、对以往教育行为的反思
反观我们的教育管理的规章制度,充斥的是行为规范、处罚条例、奖惩细则,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都是千人一面,一条条,一项项,不可谓不具体全面,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常常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落实不到行动上。往往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为了文明班级的评比能够多一点分数,有的班主任默许学生弄虚作假,假好人好事,假捐款,实际上是戕害了学生的幼小的心灵。我们过分强调了科学管理,强调了量化考评,以严格的制度、冷冰冰的数字去约束学生,使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挫折,这种管理本质上还是一种非人性的管理,是见物不见人的表现。眼下流行的量化管理在校园里大行其道,数字化的评比已经渗透到常规检查的方方面面,校园里带红袖章的人越来越多,行政领导,值日教师,巡逻学生,他们都带着一个目的——扣分。行为出格的除了滥用层次不同的处分外,似乎再也找不到合适的办法。有的班主任上行下效,在班上让班干也以记分的形式来测评同学的操行,某某上课讲话,一次扣1分,某某课间大声喧嚷扣2分,结果害得班干没心思学习,只顾着扣你扣他的分数。我想,太多、太明显的监督气氛使人有不受尊重的不悦之感,不利于教育、教学的进行。当务之急是彻底改变改变这种毫无人性化的现状,让班级管理制度深入人心,变他律为自律。建立符合本校本班特色的充满人文关怀的管理模式,用那些以精神引导和价值取向为特征的管理理念来共建师生发展的新家园。
冯恩洪先生有一句名言:教育的真谛在于促进人的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和谐发展。班级里每个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都有自己的个性,班主任的工作是使每个学生“成为其人”的教育,不仅是心智的成长,还有情感的浸渍,意志的砥砺,人格的完善。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具有“更健全的身心发展”。班主任燃尽的是生命之烛,点亮的是生命之光。让我们在教育阵地上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每个孩子富有个性,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