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丛生竹鲜笋中主要营养成分及风味的研究

来源 :四川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cu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延长鲜笋的食用周期,丰富笋用竹的种类,提高资源利用的附加值。选择麻竹、绵竹、佯黄竹和鸡爪竹等的竹笋为研究材料,对其中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单宁、三萜类、膳食纤维物质)及其鲜笋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绵竹笋、佯黄竹笋、鸡爪竹笋、麻竹笋具有丰富的氨基酸,在口味上均以鲜味为主,苦味次之。在呈鲜味的谷氨酸上,绵竹笋、佯黄竹笋、鸡爪竹笋的TAV值均大于麻竹笋,适宜鲜笋食用。四种竹笋在单宁、三萜类、膳食纤维物质含量比较接近。在风味物质分析上表现出较大差异,如绵竹笋和麻竹笋的醇类物质最多,分别有36和37种
其他文献
粤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有助于大学生思政工作进一步展开,这对于粤北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也十分有利。先从粤北地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认知现状作为切入点,基于大学生对粤北红色文化资源认知现状,从学生对红色文化资源活动参与情况,基于粤北红色文化旅游景区与促进作用认知等几个方面。接下来分析新时期大学生对粤北红色文化资源认知差距原因,分别是红色文化与学生之间距离感,外部思政环境新变化,红色资源融入思政教育不充分。充分运用粤北红色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路径,分别是着重弘扬粤北红色文化树立大学生正确文化观;借助多种
为了厘清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的小型兽类区系及多样性调查,2020年4—9月利用铗日法和陷阱法对白水河自然保护区的小型兽类开展了调查,涵盖了8个海拔段共10个调查样方,海拔跨度为1400 m到3350 m,共采集到小型兽类26种。参考本项目组采集历史记录和发表的文献资料,确定白水河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共计44种,分属4个目,13科;其中,啮齿目最多,有23种;食虫目其次,有12种;翼手目、兔形目各5种。通过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表明1400 m海拔段物种多样性最
POA教学法在许多学科教学中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应用优势在于通过系统性教学的方式来保证教学质量,对于汉语国际教学而言,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基于此,本文就探讨在汉语国际教学过程中有关POA的应用情况,需要能够加深对于该项教学方法的认知,从而更好地推动汉语国际教学质量水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