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患者呼吸模式调整的预警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ARDS患者入科24 h内接受不同呼吸模式的临床资料,收集入科时的22项定量指标及5项分类变量。呼吸模式以能维持24 h为准,分为有创通气组及无创通气组。结果7 d及28 d死亡率在有创通气组分别为46.1%(12/26)及65.3%(17/26),高于无创通气组的0(0/23)及13.0%(3/23)。两组基本资料中是否需要血管活性药物、肺内外因素、心率、GCS评分、APACHEⅡ评分、肌酐、乳酸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二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以上8项指标对调整为有创通气具有预测价值,但并非独立预警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ROC)曲线,计算出其中6项定量指标的参考阈值为APACHEⅡ评分>17分、GCS评分≤13分、心率>123次/min、乳酸>3.6 mmol/L、血小板≤191×109/L和肌酐>66 mmol/L。结论8项预警因素提示机体存在失去代偿风险,无创通气往往无法满足需要,需尽早调整为有创通气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