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是《纲要》中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也是当前幼儿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幼儿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是与语言环境分不开的,因此,要十分重视语言环境的创设,为幼儿营造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够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那么。什么是真正有效的环境创设?老师应如何为幼儿创设和谐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呢?根据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准确把握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原则
幼儿教师要掌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语言领域的指导要点。一是要明确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二是明确发展幼儿豫园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各领域的互相渗透的教育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不仅仅局限于正课、室内的集体活动,要注意时时、事事、处处为幼儿创造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
二、在爱心和耐心中平等交流
(1)幼儿教师要与孩子平等交谈,接受孩子的语言方式。受生活经验、词汇量和思维特点的限制,以成人的标准来说,有时幼儿语言表达的意思不一定正确或准确,对待孩子用词不当的现象,教师应给与理解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保护幼儿运用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孩子想上厕所会说“小便老师”,其实他的意思是向老师报告,请求老师批准自己去小便,只是语言表达错了。因此,教师应该明白,孩子正尝试用语言作为交流工具,他们能用语言交流、表达及解决问题比正确地使用语言更为重要,相信孩子会在交往的过程中说的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完整,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是愉快的,也是允许出错的。
(2)幼儿教师要耐心等待,满足孩子言语交往的需要。耐心等待,意味着教师不能代替、包揽孩子应做的一切,同时也意味着对语言反应较慢的孩子,教师需要耐心等待。例如,有时孩子要告诉你什么事情,却不知如何开口,这时老师应设法引导幼儿:“你好像有什么心事,能告诉老师吗?让我们一起解决吧。”要是遇到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可是适当的增加引导时间,老师可蹲下身来,给孩子一个微笑,摸摸孩子的头,给他充分的信心,等待孩子开口说话。面对孩子在语言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教师的耐心等待也是一份宽容,也是对孩子的尊重;教师的耐心、巧妙的评价,会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信任,从而愿意与你沟通,接受你的教育。
三、做幼儿语言学习的榜样
教师是幼儿生活中的老师和学习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尽量有良好的言语习惯,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便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教师平时说话时应发音正确,用词恰当,语句要符合语法规范,声调要自然而流畅,态度也要大方,这样会对幼儿的口语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不仅要在平时与幼儿交流时注意自己的语言规范,同时在与他人说话时也应注意语言的规范。
四、在练习中提高幼儿语言能力
新入园的孩子对于新环境新朋友都感到陌生,有种恐惧感,教师应先主动与其交流,如每天早上幼儿来幼儿园时,教师应主动向幼儿问好,并亲切地问问孩子是谁送你来的,坐什么车子来的等等,多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回答欲望,并尽量让其大胆清晰地说话,使他们乐于表达自己,从而学会准确表达。语言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必须让幼儿多练习,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让幼儿根据自己认识和掌握的词汇、语法,创造性地组织语句,讲述情节。比如,我们在午餐后的休息时间要将故事、讲述图片、编故事结尾等语言活动,给孩子创造说话的机会。在活动中允许他们无拘无束、自然的交谈。教师也要经常参于幼儿间的谈话,以朋友的身份在自然的氛围中引导孩子谈话,纠正他们语言上的错误,如发音问题、语言的规范等。
五、使家庭环境成为发展幼儿语言的沃土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入园前受到的语言教育大部分来自于父母,而在入园后,也有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中渡过的,因此,家庭中语言环境的创设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不可缺少的途径。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模仿最多的就是父母及其他长辈的语言。所以,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要提醒家长注意和孩子说普通话、规范话、文明话,说话完整流畅,吐字清晰,发音准确,不说粗话脏话等,从小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父母应尽量将语言教育活动游戏化。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交际能力,努力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其他人交谈,使其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让幼儿在接受教育内容的同时也能喜欢上语言教育活动,并主动去学习语言。
总之,作为幼儿教师,要结合实际,以幼儿为本,创设一个多元的自由宽松的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下交往、锻炼,扩展幼儿的语言经验,促进幼儿语言更好地发展。
一、准确把握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原则
幼儿教师要掌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语言领域的指导要点。一是要明确幼儿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二是明确发展幼儿豫园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各领域的互相渗透的教育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扩展幼儿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不仅仅局限于正课、室内的集体活动,要注意时时、事事、处处为幼儿创造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语言环境。
二、在爱心和耐心中平等交流
(1)幼儿教师要与孩子平等交谈,接受孩子的语言方式。受生活经验、词汇量和思维特点的限制,以成人的标准来说,有时幼儿语言表达的意思不一定正确或准确,对待孩子用词不当的现象,教师应给与理解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保护幼儿运用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孩子想上厕所会说“小便老师”,其实他的意思是向老师报告,请求老师批准自己去小便,只是语言表达错了。因此,教师应该明白,孩子正尝试用语言作为交流工具,他们能用语言交流、表达及解决问题比正确地使用语言更为重要,相信孩子会在交往的过程中说的越来越准确、越来越完整,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是愉快的,也是允许出错的。
(2)幼儿教师要耐心等待,满足孩子言语交往的需要。耐心等待,意味着教师不能代替、包揽孩子应做的一切,同时也意味着对语言反应较慢的孩子,教师需要耐心等待。例如,有时孩子要告诉你什么事情,却不知如何开口,这时老师应设法引导幼儿:“你好像有什么心事,能告诉老师吗?让我们一起解决吧。”要是遇到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可是适当的增加引导时间,老师可蹲下身来,给孩子一个微笑,摸摸孩子的头,给他充分的信心,等待孩子开口说话。面对孩子在语言发展中所产生的问题,教师的耐心等待也是一份宽容,也是对孩子的尊重;教师的耐心、巧妙的评价,会让孩子感觉到你对他的信任,从而愿意与你沟通,接受你的教育。
三、做幼儿语言学习的榜样
教师是幼儿生活中的老师和学习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尽量有良好的言语习惯,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便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教师平时说话时应发音正确,用词恰当,语句要符合语法规范,声调要自然而流畅,态度也要大方,这样会对幼儿的口语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不仅要在平时与幼儿交流时注意自己的语言规范,同时在与他人说话时也应注意语言的规范。
四、在练习中提高幼儿语言能力
新入园的孩子对于新环境新朋友都感到陌生,有种恐惧感,教师应先主动与其交流,如每天早上幼儿来幼儿园时,教师应主动向幼儿问好,并亲切地问问孩子是谁送你来的,坐什么车子来的等等,多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回答欲望,并尽量让其大胆清晰地说话,使他们乐于表达自己,从而学会准确表达。语言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必须让幼儿多练习,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让幼儿根据自己认识和掌握的词汇、语法,创造性地组织语句,讲述情节。比如,我们在午餐后的休息时间要将故事、讲述图片、编故事结尾等语言活动,给孩子创造说话的机会。在活动中允许他们无拘无束、自然的交谈。教师也要经常参于幼儿间的谈话,以朋友的身份在自然的氛围中引导孩子谈话,纠正他们语言上的错误,如发音问题、语言的规范等。
五、使家庭环境成为发展幼儿语言的沃土
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入园前受到的语言教育大部分来自于父母,而在入园后,也有将近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家中渡过的,因此,家庭中语言环境的创设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不可缺少的途径。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模仿最多的就是父母及其他长辈的语言。所以,教师在与家长交流时要提醒家长注意和孩子说普通话、规范话、文明话,说话完整流畅,吐字清晰,发音准确,不说粗话脏话等,从小给孩子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父母应尽量将语言教育活动游戏化。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语言交际能力,努力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其他人交谈,使其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让幼儿在接受教育内容的同时也能喜欢上语言教育活动,并主动去学习语言。
总之,作为幼儿教师,要结合实际,以幼儿为本,创设一个多元的自由宽松的丰富多彩的语言环境,让幼儿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下交往、锻炼,扩展幼儿的语言经验,促进幼儿语言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