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是顺应人们普遍使用手机所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而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趋势。其实质是运用手机这一现代媒体,使思想政治工作得以新演绎、新发展。它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需求,也是思想政治工作自身变革发展的内在诉求。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性与思政学科的学理性耦合度高,手机的双向便捷和即时快速,与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性和时效性高度契合,运用手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与人们的人文需求和心理基础高度吻合。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既具有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社会功能的应用属性,也具有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法理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学科属性,还具有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大众化的功能属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手机;方法论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4.018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4-0087-04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运用新媒體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手机是当前普及率最广的新媒体之一,积极开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占领手机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大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现代手机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既是高校乃至社会各界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大前沿问题。当前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三个理性层面,即何为手机思想政治工作?为什么要开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是否合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律性?特此展开学科逻辑的系统思考。
一、本质要义
何谓手机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所谓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以手机为工作平台,运用手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工作对象和社会生活所产生的积极独特的作用或影响的活动。常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若干基本功能,主要包括导向功能、保障功能、育人功能和开发功能等。[2]一般而言,上述四大常规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手机思想政治工作都能实现。当然,手机思想政治工作还有其自身的特殊功能。换句话说,所谓手机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赋予手机媒体,以手机媒体为载体,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多种功能的活动。其本质要义,就是通过现代手机,积极开展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其具体内涵和外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其一,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是以手机媒体为基础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手机媒体是其开发的物质条件,它是现代传媒之一,具有思想政治信息承载和传递的基本功能,能够为人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新型便捷的硬件支撑。将手机媒体作为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是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趋势。手机媒体亦被称为“第五媒体”,是继广播、报纸、电视、网络之后的新兴媒体,它集音、像等传统媒体与因特网等现代媒体于一身,是一种信息传递功能十分强大的现代传媒。自手机普及以来,我国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高度重视手机的传媒作用,不断研发其新颖功能,在思想交流、心理咨询、情感抚慰等方面,正在使手机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积极效应,业已成为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其二,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活动。事实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手机,许多人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手机进行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等活动,说明运用手机可以发挥出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但是,大多数人并不是积极、主动地运用手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甚至对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有“本能”的逆反心理,客观上忽视与阻滞了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显然,运用手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活动,是其核心旨归,是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一种现代创新活动。运用手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起到创新手段、增强实效的积极效应。
其三,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过程可分解为三:第一,科学创制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以便能在手机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活动,这是开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条件。第二,充分利用手机媒体传递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卓有成效地开展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这是开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第三,如何在手机媒体上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怎样用思想政治工作占领手机媒体,是开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
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由手机现代信息的特殊性能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定要求所共同决定的。其实质是借助手机这一现代信息工具,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现代拓展,使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手机得以新演绎、新发展,其本质要求是要开创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新的范式。
其一,从手机的功能拓展视角,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是立足服务现代思想政治工作,将手机的现代媒体功能向意识形态领域拓展。手机的现代媒体功能原本就是以通话、通信为核心的移动通讯功能,一旦将其信息传递功能向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等方面转化,手机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移动通信工具,而是已经成为人际交往、思想沟通、精神享受的现代生活时尚品,其根源就是因为手机被赋予了思想意识形态功能。正如徐建军教授多指出的,“现实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上的延伸和发展。”[3]手机思想政治工作则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形态功能向移动的无限时空中做了进一步拓展。因此,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实质涵义,就是拓展手机在现代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功能。
其二,从思想政治工作拓展视角,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是借助手机这一现代化信息工具,建造现代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演绎的新型舞台。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舞台,主要是结合岗位工作、学习生产、生活实践来开展,如果这种渗透不自然或稍有过当,人们便会认为其虚而不实,甚至当作多余的累赘。而手机的出现,则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带来了崭新而美妙的空间,它将温馨的导向、提示寓于通话呢喃之中,将深刻的哲理、警醒寓于短信彩信之中,将高尚的举动、操行寓于影音视频之中……显然,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个实质性涵义,就是打造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演绎的现代舞台。 其三,从社会价值视角,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既是对手机社会价值的一种新彰显,又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价值的新开掘。手机与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价值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服务功能,都具有为社会主体——人的服务功能。而如何拓展他们的社会价值,如何将其为人类服务的功能最大化,一条有效的途径,就是将二者的功能有机结合、协同施展,使单一的手机通讯服务变成富有思想深度和人文情趣的社会服务。因此,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个实质涵义,就是使二者的社会价值在整合、共振的基础上,得以新的开掘和彰显。
二、价值意蕴
价值意蕴是关于为什么要开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须全面考察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进而切实增强运用手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随着手机的快速发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明显。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中央媒体时,亲自过问了人民群众使用微信的情况。[4]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对手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5]中央领导的殷切期望,对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使用与研发,指明了方向,给予了巨大鼓舞。
文献调研发现,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开发具有两大社会背景:一是我国手机的普及率高,二是信息全球化与多元意识形态的博弈,为其功能开发铺垫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刻的时代意蕴。
自20世纪90年代起,手机逐渐进入我国的千家万户。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手机成为了目前使用量最大、普及率最高的媒体工具,截止到2017年2月,手机用户已达13.3亿。[6]时代发展为开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客观需求,也为开发手机思想政治工作功能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手机的运用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行为的影响日趋强烈。手机是现代信息社会中受众最多的新媒体,它最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手机自然而然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可谓达到寸步不离的境地。伴随手机的日益普及,人们头脑中相应的思想心理问题也变得日益凸显,客观需要大力拓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诸如手机幻听症,往往使人过度紧张、烦躁、甚至焦虑。还有手机强迫症,有些人一刻也离不开手机,对手机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一旦哪天手机不在身边或停机,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总觉得缺了什么,甚至觉得生活索然无味。
加强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必然性不仅仅限于国内,来自国外的思想、政治、文化等信息冲击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通过手机,外来思潮对我国人们思想的侵袭日益广泛。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方面的优势,也利用手机加紧了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中国更是其渗透的主要对象。多种形形色色的社会文化思潮,诸如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经济私有化思潮、殖民文化思潮、利己主义思潮、拜金主义思潮、享乐主义思潮等等,都通过手机在中国得以传播和蔓延。因此,我们必须增强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意识,提高利用手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
如何应对手机媒体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如何适应时代需要,大力拓展手机的现代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无疑是当今思政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題。开发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拓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积极开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主动占领手机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其一,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手机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理应成为组织和开展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平台。积极开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应对当今时代新的社会问题的客观需要。诸如多元思潮难以辨别的问题、意识形态干扰的问题、手机交流中的思想碰撞思想矛盾问题,人们长期不见面产生的思想隔阂问题、手机交往带来的困惑和心理孤独问题、手机信息受骗上当问题等等,均需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和调控。
其二,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需求。党和国家的事业客观需要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党的十八大至十八届六中全会,都强调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并明确要求“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7]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8]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9]同时,党的事业需要最大限度地关爱人民,热切关注和助力人们使用手机,积极运用手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化解生活中的疑惑与困境,理所当然就是党和国家进行人文关怀的迫切需要。人文关怀是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一再强调的政治主题[10],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利用手机展开人文关怀工作,从思想灵魂深处释惑、导引和提示,无疑也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创新主题之一。
其三,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变革发展的内在诉求。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传统政治优势,是引领思想方向、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根本保障,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顺应时代不断变革发展,而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正是创新现代思政工作方法、载体、途径的一个鲜亮突破口。它在学术上的理论价值重大,是推进思政学科功能原理发展的重要生长点,对于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播理论、载体理论、机理理论,个别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理论、思想意识形态驾驭的方法理论等,均具有重大的学术创新和理论贡献。
三、学科属性
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科属性,是指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层面的理性反映。探讨其学科属性,事关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科归属及其行为理性。学科属性是指学科所表现出的内在联系性和逻辑性,是反映学科最一般、最本质的特性。[11]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科属性究竟如何?必须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在规定性视角展开探讨。 其一,手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社会功能的属性。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功能原理,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等,都能在手机上得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目的指向性,其核心是人的政治社会化问题,直接目的是通过人的政治社会化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社会功能。手机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功能,人们常见的家长使用手机指导小孩逐渐实现个人思想品德的社会化,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脚。
其二,手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法理论的属性。学科属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服务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需要大力拓展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方法理论。手机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通过手机的信息优势,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信息方法,通过手机的对话优势,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疏导方法,通过手机的视频优势,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感染激励方法等。
其三,手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工具性、应用性学科属性,是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应用性学科。其应用性决定了载体使用的必然性,客观要求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而手机的使用,正好顺应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这一属性的诉求,能从多方面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诸如手机既是情感沟通的有效载体,又是情绪调节的高效载体,还是思想交流的长效载体。
其四,手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大众化的功能属性。手机顺应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社会化的客观要求,能够全面推动思政活动的日常化、大众化,能够使每个使用手机的人及时、便利、精准地接收思想政治工作信息,从而显现出手机思想政治工作大众化的强劲功能。
从实践论视角审视,手机与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高度的契合性。手机固有的便携可移动的特性,可使人们及时获得丰富的社会變革和发展的信息,及时了解国家大政方针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就可以利用手机,以丰富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工作内容及时有效地传送给工作对象,对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事实上,手机作为一个信息载体,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可通过手机这一渠道,潜移默化地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间接的、自然的。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针对工作对象进行影响其思想、行为的活动,这种影响是直接的、人为的。二者在对人们的影响和作用方式上,完全可以实现功能互补、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1-134.
[3]徐建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3.
[4]腾讯科技.习近平问:现在群众用微信的多吧?[EB/OL].[2016-2-21].http://tech. qq.com/a/ 20160221/019754.htm.
[5]新华社.政府工作报告(全文)[EB/OL].(2017-03-16)[2017-04-17].人民网.http://lianghui. people.com.cn/ 2017/n1/2017/0316/c410899-29150065-2.html.
[6]运行监测协调局.2017年1-2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EB/OL].(2017-03-28)[2017-04-1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http://www.miit.gov.cn/n1146290/n1146402/n1146455/ c5556110/content.html.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23.
[8]徐京跃.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EB/OL].(2013-08-20)[2017-04-30].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c_117021464.htm.
[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J].求是,2015(21):7.
[1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15.
[11]刘新庚,高超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属性新论[J].思想政治教育,2013(8):19-24.
[责任编辑:庞达]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手机;方法论
DOI:10.15938/j.cnki.iper.2017.04.018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4-0087-04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运用新媒體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手机是当前普及率最广的新媒体之一,积极开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占领手机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大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现代手机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既是高校乃至社会各界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大前沿问题。当前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三个理性层面,即何为手机思想政治工作?为什么要开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是否合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律性?特此展开学科逻辑的系统思考。
一、本质要义
何谓手机思想政治工作?这是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所谓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者以手机为工作平台,运用手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工作对象和社会生活所产生的积极独特的作用或影响的活动。常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若干基本功能,主要包括导向功能、保障功能、育人功能和开发功能等。[2]一般而言,上述四大常规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手机思想政治工作都能实现。当然,手机思想政治工作还有其自身的特殊功能。换句话说,所谓手机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赋予手机媒体,以手机媒体为载体,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多种功能的活动。其本质要义,就是通过现代手机,积极开展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其具体内涵和外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把握:
其一,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是以手机媒体为基础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手机媒体是其开发的物质条件,它是现代传媒之一,具有思想政治信息承载和传递的基本功能,能够为人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新型便捷的硬件支撑。将手机媒体作为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是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趋势。手机媒体亦被称为“第五媒体”,是继广播、报纸、电视、网络之后的新兴媒体,它集音、像等传统媒体与因特网等现代媒体于一身,是一种信息传递功能十分强大的现代传媒。自手机普及以来,我国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高度重视手机的传媒作用,不断研发其新颖功能,在思想交流、心理咨询、情感抚慰等方面,正在使手机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积极效应,业已成为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其二,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活动。事实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手机,许多人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手机进行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等活动,说明运用手机可以发挥出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但是,大多数人并不是积极、主动地运用手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甚至对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有“本能”的逆反心理,客观上忽视与阻滞了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显然,运用手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活动,是其核心旨归,是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一种现代创新活动。运用手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起到创新手段、增强实效的积极效应。
其三,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过程可分解为三:第一,科学创制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以便能在手机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活动,这是开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条件。第二,充分利用手机媒体传递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卓有成效地开展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这是开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的。第三,如何在手机媒体上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怎样用思想政治工作占领手机媒体,是开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
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是由手机现代信息的特殊性能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特定要求所共同决定的。其实质是借助手机这一现代信息工具,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现代拓展,使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手机得以新演绎、新发展,其本质要求是要开创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新的范式。
其一,从手机的功能拓展视角,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是立足服务现代思想政治工作,将手机的现代媒体功能向意识形态领域拓展。手机的现代媒体功能原本就是以通话、通信为核心的移动通讯功能,一旦将其信息传递功能向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等方面转化,手机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移动通信工具,而是已经成为人际交往、思想沟通、精神享受的现代生活时尚品,其根源就是因为手机被赋予了思想意识形态功能。正如徐建军教授多指出的,“现实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上的延伸和发展。”[3]手机思想政治工作则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识形态功能向移动的无限时空中做了进一步拓展。因此,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实质涵义,就是拓展手机在现代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功能。
其二,从思想政治工作拓展视角,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是借助手机这一现代化信息工具,建造现代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演绎的新型舞台。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舞台,主要是结合岗位工作、学习生产、生活实践来开展,如果这种渗透不自然或稍有过当,人们便会认为其虚而不实,甚至当作多余的累赘。而手机的出现,则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带来了崭新而美妙的空间,它将温馨的导向、提示寓于通话呢喃之中,将深刻的哲理、警醒寓于短信彩信之中,将高尚的举动、操行寓于影音视频之中……显然,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个实质性涵义,就是打造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演绎的现代舞台。 其三,从社会价值视角,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质,既是对手机社会价值的一种新彰显,又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社会价值的新开掘。手机与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价值上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服务功能,都具有为社会主体——人的服务功能。而如何拓展他们的社会价值,如何将其为人类服务的功能最大化,一条有效的途径,就是将二者的功能有机结合、协同施展,使单一的手机通讯服务变成富有思想深度和人文情趣的社会服务。因此,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又一个实质涵义,就是使二者的社会价值在整合、共振的基础上,得以新的开掘和彰显。
二、价值意蕴
价值意蕴是关于为什么要开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问题。须全面考察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进而切实增强运用手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随着手机的快速发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日益明显。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调研中央媒体时,亲自过问了人民群众使用微信的情况。[4]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对手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加快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5]中央领导的殷切期望,对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使用与研发,指明了方向,给予了巨大鼓舞。
文献调研发现,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开发具有两大社会背景:一是我国手机的普及率高,二是信息全球化与多元意识形态的博弈,为其功能开发铺垫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刻的时代意蕴。
自20世纪90年代起,手机逐渐进入我国的千家万户。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手机成为了目前使用量最大、普及率最高的媒体工具,截止到2017年2月,手机用户已达13.3亿。[6]时代发展为开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客观需求,也为开发手机思想政治工作功能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手机的运用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行为的影响日趋强烈。手机是现代信息社会中受众最多的新媒体,它最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手机自然而然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可谓达到寸步不离的境地。伴随手机的日益普及,人们头脑中相应的思想心理问题也变得日益凸显,客观需要大力拓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诸如手机幻听症,往往使人过度紧张、烦躁、甚至焦虑。还有手机强迫症,有些人一刻也离不开手机,对手机滥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一旦哪天手机不在身边或停机,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反应,总觉得缺了什么,甚至觉得生活索然无味。
加强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必然性不仅仅限于国内,来自国外的思想、政治、文化等信息冲击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通过手机,外来思潮对我国人们思想的侵袭日益广泛。某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经济、科技方面的优势,也利用手机加紧了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中国更是其渗透的主要对象。多种形形色色的社会文化思潮,诸如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经济私有化思潮、殖民文化思潮、利己主义思潮、拜金主义思潮、享乐主义思潮等等,都通过手机在中国得以传播和蔓延。因此,我们必须增强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意识,提高利用手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
如何应对手机媒体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如何适应时代需要,大力拓展手机的现代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无疑是当今思政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題。开发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拓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积极开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主动占领手机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其一,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是现代社会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要求。手机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理应成为组织和开展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平台。积极开展手机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应对当今时代新的社会问题的客观需要。诸如多元思潮难以辨别的问题、意识形态干扰的问题、手机交流中的思想碰撞思想矛盾问题,人们长期不见面产生的思想隔阂问题、手机交往带来的困惑和心理孤独问题、手机信息受骗上当问题等等,均需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和调控。
其二,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需求。党和国家的事业客观需要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党的十八大至十八届六中全会,都强调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并明确要求“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7]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8]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9]同时,党的事业需要最大限度地关爱人民,热切关注和助力人们使用手机,积极运用手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化解生活中的疑惑与困境,理所当然就是党和国家进行人文关怀的迫切需要。人文关怀是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一再强调的政治主题[10],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利用手机展开人文关怀工作,从思想灵魂深处释惑、导引和提示,无疑也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创新主题之一。
其三,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变革发展的内在诉求。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传统政治优势,是引领思想方向、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根本保障,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顺应时代不断变革发展,而手机思想政治工作正是创新现代思政工作方法、载体、途径的一个鲜亮突破口。它在学术上的理论价值重大,是推进思政学科功能原理发展的重要生长点,对于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播理论、载体理论、机理理论,个别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理论、思想意识形态驾驭的方法理论等,均具有重大的学术创新和理论贡献。
三、学科属性
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科属性,是指其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层面的理性反映。探讨其学科属性,事关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科归属及其行为理性。学科属性是指学科所表现出的内在联系性和逻辑性,是反映学科最一般、最本质的特性。[11]手机思想政治工作的学科属性究竟如何?必须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在规定性视角展开探讨。 其一,手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社会功能的属性。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功能原理,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等,都能在手机上得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目的指向性,其核心是人的政治社会化问题,直接目的是通过人的政治社会化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社会功能。手机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很好地实现这一功能,人们常见的家长使用手机指导小孩逐渐实现个人思想品德的社会化,就是一个很好的注脚。
其二,手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法理论的属性。学科属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服务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需要大力拓展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方法理论。手机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通过手机的信息优势,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信息方法,通过手机的对话优势,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疏导方法,通过手机的视频优势,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感染激励方法等。
其三,手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工具性、应用性学科属性,是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应用性学科。其应用性决定了载体使用的必然性,客观要求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而手机的使用,正好顺应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这一属性的诉求,能从多方面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诸如手机既是情感沟通的有效载体,又是情绪调节的高效载体,还是思想交流的长效载体。
其四,手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大众化的功能属性。手机顺应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社会化的客观要求,能够全面推动思政活动的日常化、大众化,能够使每个使用手机的人及时、便利、精准地接收思想政治工作信息,从而显现出手机思想政治工作大众化的强劲功能。
从实践论视角审视,手机与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高度的契合性。手机固有的便携可移动的特性,可使人们及时获得丰富的社会變革和发展的信息,及时了解国家大政方针的变化。思想政治工作就可以利用手机,以丰富的、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工作内容及时有效地传送给工作对象,对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事实上,手机作为一个信息载体,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可通过手机这一渠道,潜移默化地对人们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间接的、自然的。而思想政治工作则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针对工作对象进行影响其思想、行为的活动,这种影响是直接的、人为的。二者在对人们的影响和作用方式上,完全可以实现功能互补、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1-134.
[3]徐建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3.
[4]腾讯科技.习近平问:现在群众用微信的多吧?[EB/OL].[2016-2-21].http://tech. qq.com/a/ 20160221/019754.htm.
[5]新华社.政府工作报告(全文)[EB/OL].(2017-03-16)[2017-04-17].人民网.http://lianghui. people.com.cn/ 2017/n1/2017/0316/c410899-29150065-2.html.
[6]运行监测协调局.2017年1-2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EB/OL].(2017-03-28)[2017-04-1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http://www.miit.gov.cn/n1146290/n1146402/n1146455/ c5556110/content.html.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23.
[8]徐京跃.习近平: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EB/OL].(2013-08-20)[2017-04-30].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c_117021464.htm.
[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J].求是,2015(21):7.
[1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15.
[11]刘新庚,高超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属性新论[J].思想政治教育,2013(8):19-24.
[责任编辑:庞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