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韵飞灵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m506910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石,作为财富的象征、美德的标志,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的玉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有玉器出土,经过几千年的淬炼和洗礼,玉器已经成为世界艺术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玉器承前启后,以其精美的造型、精湛的技艺达到玉器发展史上又一个新高峰。2021年,河北博物院与徐州博物馆合作推出了“天工汉玉——徐州汉代玉器精品展”,笔者从礼仪用玉、丧葬用玉、装饰用玉和生活用玉四个角度介绍徐州境内出土的精美汉玉,以飨广大读者。
  一、礼仪用玉
  礼仪用玉是古代祭祀、朝聘、会盟等活动时所用礼器。《周礼》中记载祭祀天地四方的礼器合称为“六器”,即璧、琮、圭、璋、璜、琥。汉代礼仪玉器基本上延袭了周代的传统,但使用方式有所改变,品类也逐渐减少,主要有璧、圭、戈、钺等。
  1.出廓龙纹玉戈(图1)
  戈本为攻击性兵器,多为铜铁等金属质地。玉戈无法用于实战,故为仪仗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商周时期数量增多,春秋战国时期零星可见,汉代以后基本消亡。这件玉戈出土于狮子山楚王墓,白玉质地,戈体两面均装饰有勾连云纹,援、胡下出廓透雕龙纹。刃部未见使用痕迹,当属玉礼兵器,可能是楚王专门用做祭祀或出行的仪仗用品。
  2.龙纹青玉璧(图2)
  玉璧的功能主要為祭祀、殓尸、佩戴、装饰。用作祭祀的玉璧早期光素无纹,汉代采用苍绿色玉料进行琢制,璧面多用浅细阴线刻划几何纹、兽面纹、鸟纹等,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这件青玉璧出土于狮子山楚王墓,根据尺寸和质地推测应为楚王殓尸用玉。以同心圆绳纹相隔分内外两区,内区为涡纹,外区为变形龙纹,雕琢有龙头、龙身等,线条流畅,雕刻细致。
  二、丧葬用玉
  丧葬用玉是古人为了实现长生之梦,专门制作用以保护逝者的殓尸玉器。汉代是殓藏玉器最完备、最兴盛的时期,主要有玉棺、玉衣、玉枕、玉覆面、玉琀、玉握、玉塞、玉璧等。
  1.金缕玉衣(图3)
  玉衣是汉代帝后、诸侯及高级贵族特有的殓葬用具,由头套、上衣、裤筒、手套、鞋套五大部分组成。目前我国共出土较完整的玉衣20余套,缕属有金缕、银缕、铜缕、丝缕等。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这套金缕玉衣复原后长175、宽68厘米,使用玉片4248片,穿缀金丝重1576克。最小的玉片不到1平方厘米,厚度仅有1毫米。墓葬因遭盗掘,玉衣的金丝被抽走,玉衣片散落在墓道中。2001年,徐州博物馆对玉衣进行修复,是目前出土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制作工艺最精的金缕玉衣。
  2.鎏金铜龙架玉枕(图4)
  玉枕在河北满城、定县北庄、徐州奎山等汉墓中多有发现,形制主要分为板凳形、U形、长盒形等。这件鎏金铜龙架玉枕出土于后楼山汉墓,分枕架和枕身两部分。枕架质地为鎏金青铜,四角装饰昂首的龙,龙前爪挺立,龙身及龙尾相交铸于枕架底部。枕身由木芯、装饰玉片、鎏金铜构件、金箔等构成。枕身和枕架以铆钉固定,可以随时拆装,设计别出心裁。
  三、装饰用玉
  汉人尚玉,比德于玉,玉器是文人君子标榜高贵身份、高尚品行的重要载体。汉代的装饰用玉品类多、工艺精、造型纹样华美,既有璧、环、韘等单佩,也有由不同形制的玉器杂糅而成的组佩,纹样有龙形、虎形、兽面形、鱼形、人形等,彰显出王室贵族高雅的精神风貌。
  1.S形玉龙佩(图5)
  汉代的龙形玉佩既承袭前代,又突破创新。其中S形玉龙分横式和竖式两种,横式S形玉龙流行于战国至西汉早期,竖式S形玉龙流行于西汉中期及以后,应为新创。这件玉龙佩出土于狮子山楚王墓,白玉琢制,龙体蜷曲呈S形,通体饰涡纹。玉龙眼睛下方有一钻孔,佩戴时作竖立状。器物整体采用了阴线刻、透雕、浮雕等技法,工艺精巧,匠心独运。
  2.雷纹白玉环(图6)
  玉环的形制与玉璧近似,但孔径大于边缘或与边缘相等。汉代玉环出土数量较多,造型、纹样多样,除常见的谷纹、涡纹、素面玉环外,还有龙凤纹、勾连云纹、透雕龙纹、螭纹、貘纹等。这件白玉环出土于狮子山楚王墓,由上等白玉琢制而成,环面装饰有多组雷纹。环身的中脊较厚,截面呈扁平的椭圆形。整体造型简洁、素雅大方。
  四、生活用玉
  汉代生活用玉形式多样,使用广泛。皇室贵族喜欢使用莹泽温润的玉器制品,除了奢华的炫耀,还与流行的思想、文化等观念相关。汉代人认为玉器具有驱邪防祸的神秘力量,因此将其作为饮食器具和其他玉制品。这些玉器精雕细琢、金玉交辉,是汉代玉器中的佳作。
  1.勾连纹玉卮(图7)
  卮是盛酒的器皿,产生于战国时期,流行于秦汉。造型为杯子的形状,杯壁的一侧多有环形耳柄,底部有三矮足,大部分有盖。卮多以铜、玉、漆等质料制成,玉卮是战汉时期高级贵族最为钟爱的酒器。这件玉卮为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由和田白玉琢制,温润光亮。器盖呈淡青色,器身青色泛黄,以子母口相扣合。盖钮为五瓣花形,器身为筒形,有三个兽形矮足,主体纹饰为勾连纹,造型精美,高雅别致。
  2.玉耳杯(图8)
  耳杯主要用于盛酒或羹,产生于战国时期。外形为椭圆形,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秦汉时期耳杯质地多样,有漆、陶、玉等材质,其中以玉耳杯最为稀有珍贵。这件玉耳杯由整块青玉琢制而成,局部有褐色沁斑。耳杯表面没有纹饰,通体抛光,质朴简洁。
  玉器,不仅是物质财富的象征,也是精神世界的体现,它与中国古代的政治、礼仪、宗教、审美等密切相关,影响着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典章制度,影响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观念和习俗。当下,玉器制作呈现出国际化、科技化、人文化等鲜明时代特征,依旧是美化生活、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
  (作者简介:马小颖,工作单位:河北博物院)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亦曾历经众多坎坷,但更多的是惊喜——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不断壮大。  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金银纪念币  2008年12月10日,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铭记30年来中国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央行特别发行了“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这套纪念币共有3枚,包含金币2枚、银币1枚。  其中的1/4盎
期刊
摘要:传统文人山水画创作的文化意涵,从未曾离开湘楚意象语境,拥有丰富的潇湘美学意象,其中最典型的渔隐意象贯穿整个文人山水画创作历史,呈现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特定的美学基调,“潇湘”母题涵盖政治隐喻、文学审美需求、哲学思想表达和诗意优雅的生存之道。  关键词:湘楚意象;潇湘;文人山水  ● 传统湘楚意象语境下“潇湘”成为文艺创作的母题  “瀟湘”,较早出现在《说文解字》《山海经·中山经》、东汉无名氏的《
期刊
陈逸飞(1946—2005)是位多才多艺的文化名流。他1965年毕业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现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油画训练班,后进入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现上海油画雕塑院),曾任油画组负责人。1980年旅美后,他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与创作。尽管他以“大美术”的理念在诸多方面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就,但其创作的一系列美术作品,还是被誉为中国现实主义绘画的一座高峰,其中就包含红色题材的绘画。  在这些已成
期刊
电影海报又称电影宣传画,通过张贴不仅可以起到宣传作用,还给人以美的享受。作为电影的附属品,它在百余年的历史中沉积了很久,且每部电影都是对一段历史的浓缩再现,而电影海报不仅是推介电影的名片,还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善于抓住一瞬间的精彩,来最充分地表现主人公的鲜明个性和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和视觉冲击力,藉此达到画龙点睛、揭示主题的效果。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新中国的
期刊
在我国近现代的画坛上,谢稚柳(1910—1997)是一位非常重要的艺术家。“少耽格律波澜细,老去粗豪是本师”,这是他回顾平生的总结,也是其纵览画史、参悟造化的真知灼见。而他的山水画“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新意成一家”,这是因其山水画先从学习范宽的画格开始,取其雄宽伟美,再转从燕文贵与王诜,领悟其俊爽清峭、含蓄温婉的艺术神髓,走着一条扎实的师古之路。特别是后来对徐熙所创立的“落墨法”,他不仅深入研究,
期刊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长征,不仅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而且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那条“地球上的红飘带”,不但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保存了革命火种,还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多年来,众多艺术家用生动细腻的笔触,记录着长征故事,深情描绘了一幅幅壮美画卷,艺术再现了这段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并在审美创造中传承着长征精神。尤其是此类题材的油画佳作,更是令观者领略到许多关于长征的难忘“瞬间”,且将这些历史瞬间连缀
期刊
摘要:驻马店驿城区出土的北宋钱币窖藏,数量较多,品种齐全,内容丰富,在该地区属首次发现。经清理,该窖藏出土铜钱重1.5公斤,钱币年代跨度较大,上限为唐开元通宝,下限为北宋宣和通宝。其中,北宋钱币占大宗,发现有星月纹、花穿等版别特殊的珍品,为研究驻马店地区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钱币发展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关键词:驻马店;北宋;钱币;窖藏  2003年8月,驻马店市文物考古管理所为配合
期刊
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其指为美化环境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且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它是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与审美理想的艺术。鲁迅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道:“凡是绘画,或者雕塑应该崇敬的人物时,一般是以大于常人为原则的。”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期刊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唐朝是我国古代社会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之一,经济蓬勃发展,文化兼容并包,彰显出雍容大度的时代风尚。唐之一朝,佛教文化及艺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各地佛寺、石窟层出不穷,佛造像技艺精湛纯熟,“唐风”鲜明,极具神韵。其中,河北地区的白石造像细腻润泽、生动传神,兼具雍容华贵与潇洒飘逸的风格,颇具唐代佛教造像的艺术精髓。文章撷取河北唐代白石造像精品,探究其浑然天成的艺术神韵,以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文物活起来”做出了系列重要指示,这为新时期做好博物馆及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让文物活起来”已然成為了当前博物馆担负的责任和任务,我国各地区的博物馆都向着这个方面而努力。大型博物馆在馆藏资源、资金支持、群众基础等方面占据优势,可以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推进“让文物活起来”,而地市级、县级的一些中小型博物馆因为条件有限、资金不足、缺乏人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