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城市主义与生态城市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xia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深层意义上讲,建设生态城市是对人类文化本体论的一种回归,也是对人居环境过分强调现代化的一种反叛。广义的生态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但生态城市论不能泛化,要落实到实处。应借鉴新城市主义所倡导的生态主义思想、经济性原则、与自然和谐相处、限制城市边界等理念,继承新城市主义的精髓。
  
   关键词:生态城市;新城市主义;土地资源
  
  
  一、绪论
   古代,人类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秉承一种自适应的朴素理念。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人类表现出极强的发展欲,不再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认为自己是自然界的主人,采取主宰自然、凌驾于自然之上的态势大肆开发利用资源,致使环境出现危机。以石化能源为基础的现代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剧了人类的生存危机。目前,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迅速城市化的进程中仍然重复着西方国家城市化的老路,即城市无限扩张、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城市环境污染加重、自然生态被破坏。当人们对此有所觉悟后,开始治理环境,恢复生态,而在这一过程中却又出现了一些泛生态城市的现象,这种现象虽然有它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一些生态城市“泡沫”。
  二、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泛化,是指被泛化的生态环境,既包括自然,也包括社会和人文领域所倡导的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方式、程式、思想及所形成的“范式”。所谓生态城市论泛化,是指某些社会、个人或团体对“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在称谓或应用方面的随意化、标签化、口号化等现象。目前,生态城市成为城市管理者、经营者乃至学者共同追求的目标。我国很多城市或社区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或“生态社区”的目标,许多政府管理者也将建设生态城市列为自己首要的任职目标,有的提出“在5年、10年内将某市建设成生态城市”,房地产开发商也打出“生态”的旗号。笔者认为生态学的实质是“研究生命(生存)与环境(存在)关系的一门学科”,说白了还是研究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众所周知,城市是环境与人的综合体,这里的“环境”可以被认为是城市中除主体—“人”以外的一切“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或者说孜孜以求的所谓“生态城市”,无非是把作为硬件的“存在”做得好一些,而另外两个方面:一是“人”自身,二是“人与环境的关系”却往往被忽视了,这也是目前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一个误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或生态社区,应该是在加强除环境“存在”方面的建设外,更加重视人的“生存之道”,倡导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可见,大凡涉及生态城市问题,若缺少人(生命、生存)、环境、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三者之一,都将是不完善的“生态城市”。以追求生态城市、生态社区为目标而进行的生态建设均值得倡导,但若只满足生态意义上的个别或某些指标,都算不上生态城市建设。就此意义而言,人们常常提到的绿化、水环境、空气质量等方面的指标无非是生态城市或生态社区必要的客观条件(存在),但并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并不是具备了这些条件就可成为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具有動态性与多样性的特征,生态城市的建设是实现生态城市的一个动态过程,“生态城市建设”与“生态城市”,前者是行动和措施,后者是目标和结果,现实中我们很多人把两者混为一谈,导致城市建设中所谓的“生态城市”比比皆是。严格地讲,
   生态城市不是“城市”与“生态”的简单叠加。城市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如果用牛顿拉普拉斯决定论的观点来研究城市的运动规律,并用一个方程式来表达的话,其中每个参量所涉及的自由度的个数将非常之多,况且很难对每个参量进行定量描述。因此,假设存在一个描摹城市的方程式,恐怕也是很难求解的。尽管人们为建设生态城市作了不懈的努力,但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专门测度生态城市的标准,也许这个所谓的标准永远也不会有,因为生态城市具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地域性。尽管目前已有不少国家出台了《绿色住宅设计导则》《生态建筑设计规范》之类的文件,但对生态城市的量化测度指标仍难以制定齐备。在实践中,建筑师通过节约资源、循环利用资源,通过选择非污染性和再生性原料,
  或通过对自然的模拟、对生物的仿生等多种方式,将当代建筑推进到了一个革命性的阶段,这是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的。但是,这只是一个开始。共生或生态意识与实效性的生态行为并非一回事,同样,建筑师的生态思维与业主的生态思维也并非一回事。虽然开发商或业主付出了较高的投入,但生态建筑不能给开发商或业主带来对等的、可触摸的即时利益,这种投入和产出的不对等,自然会大大影响生态建筑的进一步推广。
  三、生态城市与新城市主义的共性
   20世纪初的二三十年,美国城市以紧凑的、功能混合的社区形式进行开发,但二战后随着现代建筑的出现、城市分区规划的实施和汽车数量的增加,一种功能严格分离的常规郊区开发(Conventional SuburbanDevelopment,简称“CSD”)模式代替了传统的社区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或称为“城市蔓延”(Urban Sprawl),或称为“现代主义”。今天,大多数美国人都生活在过去50年里建造的远郊社区中。“现代主义”形成的城市典型生活模式是人们居住在郊区,工作在城市中心。
   “新城市主义”即是对城市蔓延的一种反应,力图通过限制城市边界、建设紧凑型城市和回归充满人情味的传统社区矫正“现代主义”开发所带来的城市问题。“新城市主义”主要包括传统邻里社区开发(Traditional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简称“TND”)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 Orien-ted Deve1opment,简称“TOD”)。“新城市主义”虽然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但并没有完全否定“现代主义”。“新城市主义”不仅继承了“现代主义”诸如城市效率观念等合理性主张,还兼收并蓄了古典主义的规划秩序、中轴对称、因形就势等城市建设理念。
   目前,“新城市主义”的设计思想已进入了中国。位于北京昌平小汤山镇的麦卡伦地别墅被认为是我国第一个以“新城市主义”理念规划的别墅项目。
   建设城市与农村和谐发展、人文关怀与生态关怀兼具的人居环境,无疑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城市化的重要内容。如今,在“生态城市”的旗帜下,生态的居住环境和“绿色楼盘”已成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趋势。众所周知,“现代主义”导致的土地浪费、大量耗用资源和能源、污染环境等问题,使城市的再生能力和可持续发展遭到了严峻的挑战。而“新城市主义”所强调的提高土地开发密度、节约土地资源、减少私人交通工具、节约能源、增加步行系统、降低环境污染等主张,有利于增强城市的活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城市如能汲取这两者失败的教训,总结成功的经验,把建设生态城市落实到生态与人文关怀上,则将是生态城市建设中的最大成就。
   由此可知,新城市主义与生态城市的生态视野及其所描绘的生态图景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它们的目标和宗旨是一致的,例如,在节约资源、生物多样性、生态修复与保育等方面都有相似的积极主张,即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主导思想是一样的。只是他们的思想范畴、实现途径有所侧重而已。在我国建设生态城市,营造生态人居环境的今天,我们应积极吸纳新城市主义的合理思想,结合我国人多地少、生态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借鉴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前车之鉴,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化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苏晶.新城市主义:现代城市的人文回归[EB/OL].中国房地产报国际网站,2005-09-02.
  [2]理查德·瑞吉斯特.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曹伟.城市生态安全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刘昌寿.“新城市主义”的思想内涵及其启示.
  
  作者简介:池腾龙,男,汉族,出生于1986年2月3日,目前是沈阳建筑大学2009级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在读研究生,本科学习生态学专业(生态规划方向),主要研究方向是景观生态规划方向。
  
其他文献
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为了有效预防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师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举措,强化资金投入力度.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法
期刊
作为一名一线体育教学工作者,“安全第一”的思想必须要牢固树立.校园内存在许多的安全隐患,我们要善于发现和解决,做到防患于未然.除此之外,课堂是我们最为重要的舞台和阵地
期刊
摘要 :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是整个工程总成本中最重要的部分。做好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不仅影响着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和经济效益,也同时决定着施工企业是否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下文作者主要谈谈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成本管理要点。  关键词 :工程项目投标阶段施工过程设计变更成本管理       一、前言  所谓成本控制,一般而言就是项目管理主体为保证在变化的条件下实现成本目标,按照事先拟定的计划和标准,通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数学基础”的理解掌握.理解掌握“数学基础”,要从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计算以及解题的步骤、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掌握简单的逻辑推理入手.在教学中
期刊
期刊
传统的作文教学和无端地设置各种条条框框的作文训练,会严重挫伤小学生的写作兴趣,制约了孩子们写作水平的提高.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我从孩子们的“内心需要”入手,激发学生写
期刊
学生的阅读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优化语文教学的切入点.如何优化阅读教学的方法,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小学生的阅读素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