鼹鼠的月亮河

来源 :作文评点报·小学三、四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bi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介理由】
  《鼹鼠的月亮河》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成长好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小鼹鼠米加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希望天上有一只和我一样的鼹鼠,因为别人都和我不一样。”是的,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个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能总是将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要像小鼹鼠米加一样有自信心,发扬自己的优点,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这样的成长历程才是彩色的、快乐的。书中有许多有趣的人物:老鹰铁嘴、乌鸦红辣椒、乌鸦黑炭等,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鼹鼠的月亮河》等着你去读呢!
  


  先来认识一下小鼹鼠米加吧。
  【精彩片段一】
  米加是黑色的鼹鼠,整个月亮河唯一的黑色鼹鼠。为了能让他看起来比较明显一些,米太太常常给他穿有条纹的彩色工装裤。他有着尖尖的鼻子,头颈又粗又短,脑袋比一般的鼹鼠要大一些;眼睛亮亮的,很灵活。整个儿看起来,他有些瘦小。
  米加不怎么和哥哥们一起玩。白天,哥哥们爬烟囱、荡秋千的时候,他大多是在睡觉。到了夜晚,他开始到树下看书,到河边溜达,或者就在大石头上画画儿。有时候米加就在月光下堆卵石玩,堆迷宫、堆城堡、筑堤坝。而这个时候,哥哥们已经开始睡觉了。
  


  


  【评点】
  这是一只另类的小鼹鼠。作者通过对小鼹鼠米加长相、习惯、爱好的描写,展现出其与众不同的特点。
  夜晚相遇,感受米加和尼里的内心。
  【精彩片段二】
  有一天,孤独的米加在月亮河边认识了另外一只孤独的鼹鼠,就是这个穿绿花裙子的鼹鼠姑娘——尼里。听,他们在说什么哪!
  “我希望天上有一只和我一样的鼹鼠,因为别人都和我不一样。”米加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睛一直望着天空。
  “哦,不,我希望有一只和我不一样的鼹鼠。”尼里说,“在我之前,我的爸爸已经有十二个可爱的女儿了。他好希望我不一样,是个儿子。”
  【评点】
  片段描写了小鼹鼠米加和鼹鼠姑娘尼里在夜晚相遇的情景,通过“人物”的语言,展现了两只小鼹鼠的内心想法,语言朴实,情感真挚。
  【内容简介】
  鼹鼠米加的家住在月亮河一带,这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地方。
  这只叫米加的鼹鼠出生在一个并不缺乏温暖的家庭里。米加是这个大家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但他与所有的孩子都不一样。米加生来就比别人弱。他是黑色小鼹鼠,不像他的哥哥们有棕色发亮的毛。他又瘦又黑;他爱幻想,爱思考,爱发明创造。米加的爸爸米先生是挖掘工程师,每天带着孩子们练习挖掘技术,只想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挖掘专家。米加却对此不感兴趣。他不喜欢爸爸为他选择的人生道路,他决定离开家乡,闯荡世界,为童年伙伴鼹鼠姑娘尼里发明洗衣机。尼里在河里发现了一块漂亮的卵石,送给了米加。这是一块月亮石,是一块故乡石。米加揣着它上路了。后来发生了许多有趣而又迷人的事,但一切都和尼里有关。米加走进陌生的城市,经受各种磨难而不气馁。他遇到了魔法师咕哩咕,这是一个常常念错魔法的老头,看上去挺有本事的,其实除了魔法他没有别的本领。因为蹩脚的魔法,咕哩咕还得罪了麻雀一家,他可爱的光头常常被啄,因此流落到城市。在米加和魔法师相处的过程中,魔法师越来越意识到魔法总是魔法,真的成不了假的,假的成不了真的。米加也渐渐长大,他的洗衣机终于设计出来了,就在离成功只有一步的时候,意外发生了,魔法让米加变成了乌鸦。在遥远而陌生的乡村,米加遇到了乌鸦红辣椒和乌鸦首领黑炭,并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米加已经不是鼹鼠的时候,鼹鼠的本性反而得到了体现,他的挖掘本领帮助乌鸦战胜了老鹰铁嘴,这让他充满自信。最后他又回到了家乡月亮河,实现了他发明洗衣机的梦想。故事结尾是米加非常怀念做乌鸦的日子,希望能再次见到乌鸦朋友。
  【作者简介】
  王一梅,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签约作家。1970年出生,童年时代在江苏太仓的小镇上度过,从小学四年级起,一到假期,母亲必定每天让她写作文。她的童话作品表现出主题多元化、想象新颖、现代感强、幽默等倾向。从1994年到2004年,王一梅共发表短篇童话300余篇,出版作品80多部,出版长篇童话《鼹鼠的月亮河》《住在雨街的猫》等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奖项,部分作品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
其他文献
雪珠有节奏地敲打着地面,仰起头,打在脸上凉丝丝的、生疼生疼的。渐渐地,雪珠变成了雪花洋洋洒洒。雪花越来越大,雪精灵亲吻着大地。   雪霁天晴,在阳光的照耀下,地上的雪花忽闪着亮光,整个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我真想出去野一把。正在想着,爸爸大声地叫着:“打雪仗喽!”话音还没有落,我们俩已经狂奔到雪地里,完全顾不上身后妈妈的责怪。   “看招!”爸爸正得意地笑呢!一个雪球狠狠地砸到我的羽绒服上。幸
期刊
2015年12月6日 星期天 晴   今天,我和妈妈乘坐12路公交车上街。我们上车后不久,上来了两个外地游客。他们也许是刚到张家港,对这里还不熟悉,便向司机了解情况。司机滔滔不绝地介绍起来:“下一站是步行街,这里新开了一家曼巴特商场,商场里的东西一应俱全,但是都很高档,所以价格比较贵。从商场往右走一段路是杨舍老街,老街上的东西都很有特色。时间允许的话,你们还可以去凤凰古镇看一看……”两位外地游客听
期刊
2015年11月5日 星期四 晴   今天,老师让我们捉蜗牛观察并饲养。放学一回到家,我就缠着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去捉蜗牛。可是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后来,还是爷爷在老家的院子里捉到了两只小蜗牛。可惜不知怎么搞的,一只小蜗牛死了。   我坐在桌前,仔细观察剩下的这只被放在盒子里的小蜗牛。它有四个触角,背着一个重重的银灰色的壳,拖着一个短短的尾巴。我上网搜索关于它的资料,发现蜗牛的嘴大小和针尖差不多,却
期刊
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  “轰”的一声巨响,火车站的候车室瞬间倒塌了。车站里成千上万的人们惊慌失措,逃的逃,叫的叫,哭的哭,乱成一片。霎时间,硝烟滚滚,血肉横飞。  这时,从被炸的候车室的废墟和碎片中传来一个孩子的哭声,顺着声音寻去,只见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正坐在废墟里,声嘶力竭地哭着,他的周围都是血肉模糊的尸体,他身上也都溅满了血。显然那小男孩已被周围发生的一切吓坏了,
期刊
山下住着一只可爱的兔子和一只漂亮的狐狸,她们既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可是有一天,她们为了一点儿小事吵架了,还说谁都不能到对方的家里去玩。   过了几天,兔子终于忍不住了,她给狐狸打电话说:“狐狸姐姐,你到我家来玩吧!”   “不,不,还是你到我家来吧!”狐狸也迫不及待地说。   最终,她们决定到一个距离两家一半的地方汇合。她们都知道,两家之间的距离是20米,但兔子不知道20米的一半是多少。于是,她给狐
期刊
新年夜,我舒服地睡在暖炕上,迷迷糊糊地听见妈妈说:“涵涵,快去买点水果,好招待客人。”我高兴地说:“好!”   我接过妈妈手里的钱,来到了超市,走到水果摊前。忽然,一阵哭声传来。我心想:是谁呢?抬头一看,原来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我走到她跟前问:“小女孩,这么冷的天,你赤着脚卖火柴不冷吗?”   小女孩颤抖地说:“我……我不冷,只要能卖出火柴,我就不冷。”此时我的心情低落起来。我想:不如和小女孩一起卖
期刊
【习作指导】   老师: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也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同学们,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书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今天,我们来写一写有关读书的作文,好吗?   小丫:老师,是不是有关读书的事或是爱读书的人都可以写呢?   老师:是的,这次有关读书的话题可以写的内容很多。可以写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写你读书的体会;可以采访你身边爱读书的人,再整
期刊
【第一稿】  贪吃老爸   我的爸爸是个电焊工人,他干起活来很认真,但是却很贪吃。   有一次,小姑打电话,叫我和姐姐去她家里拿点东西,我和姐姐骑着自行车,到了小姑家,小姑在门口等着,看着。我和姐姐终于到了,小姑对我和姐姐说:“来,快到屋里来。”小姑走到屋里,打开冰箱,给我们拿了好几根雪糕,又把一些阿尔卑斯糖一大把一大把地装进了袋子里。然后,我和姐姐就回家了,刚把东西放下,爸爸就忍不住了,拿了一根
期刊
2016年3月12日 星期六 晴  过了一个料峭的冬,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今天吃完午饭,我走进了校园的植物园,寻找春的足迹。这边低矮的栅栏围成一圈,不用说,这就是菜园了。菜园里,油冬菜张开了绿色的手掌,一排排,一列列,像一群训练有素的卫兵,展现着春的活力。一些零零星星的油菜花,不知何时冒了出来,好似一位位迎春小姐,告诉人们春天已经来了。  绕过菜园,漫步河滨长堤,一棵棵亭亭玉立的柳
期刊
北京——祖国的首都,我从小就一直向往的地方。在今年的寒假里,我终于跟随爸爸妈妈来到了这里,来到了这个对我来说神奇而神秘的地方。  在北京旅游的五天里,我们来到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天安门广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瞻仰了毛主席的遗容,游览了北京的南锣鼓巷和北京胡同,参观了圆明园遗址,漫步在了北大、清华的校园里,还登上了雄伟的八达岭长城,参观了有趣的自然博物馆……在这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雄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