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静脉输注方法在短期TP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来源 :中国现代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uns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3种静脉输注方法在短期TP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6例短期TPN支持患者随机分为普通针组(62例)、静脉留置针组(62例)、非留置静脉留置针组(62例),分别进行TPN静脉营养液输注,普通针组采用7号普通金属针,非留置静脉留置针组2.2mm直型留置针,输注营养液后不保留输液针,留置针组采用2.2mm安全型留置针,保留输液留置针。比较3组患者静脉炎、药物外渗发生率。结果非留置针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留置针组(P〈0.05)。非留置针组输液部位渗漏发生率低于留置针组及普通针组(P〈0.05);而药物
其他文献
<正>滑液囊支原体病是近两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病,并且由于一旦鸡感染了此病,会长期带毒,所以说危害比较大,也是很让养殖户朋友头疼的问题,大家现在都像是惊弓之鸟一般,一提到
以刺梨果实与冰糖按3种比例(质量比1∶1,2∶1,4∶1)制作酵素,测定酵素及刺梨自然发酵后残余果实中维生素C(VC)、总酚、类黄酮、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同时采用
对火龙果酵素发酵过程中17个时间点发酵液的总多酚含量、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和pH值进行跟踪检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探讨发酵时间对火龙果酵素抗氧化功能的
介绍和讨论了孤立热力学系统内粒子数分布的几种常用计算方法,并利用辅助参数改进了平均分布的计算.
分析了导致民族高校中数字鸿沟的重要因素以及信息素质教育与数字鸿沟的关系。提出通过图书馆和其它教育力量相结合、分类教学与分层教学相结合、课堂实体教学与网络虚拟教学
<正>随着近些年国内麻醉学科的迅猛发展,麻醉护理工作逐渐成为护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世界发达国家已广泛开展麻醉护理工作,我国麻醉学界的著名专家也多次呼吁要培养麻醉护士
会议
结合(湘)潭-邵(阳)高速公路膨胀土的判别实践,运用属性数学理论,建立基于客观性权重的膨胀土属性识别模型。验证和运用结果表明,属性识别模型的判别结果与《公路路基设计规范》评判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评价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由于属性识别理论能很好地解决某类具有多个模糊属性的综合评价问题,其识别准则是根据某些评价类具有有序性这一特点而提出的置信度准则,且评价模型采用客观性权重,避免了权重确定中的主观性和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