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作文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内容千篇一律,空洞无物;语言矫揉造作,缺乏真情实感;习作大同小异,毫无个性可言。这与时代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格格不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能自由地发展。也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解放其思想束缚,开阔其写作思路的空间,使学生能在作文中尽情地倾吐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习作亮出个性的风采。
一、善于激励,启迪学生个性化的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使学生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思想,不要千人一面。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习作中具有个性光彩的思想观点、独特见解,必须鼓励、表扬,要撞击学生个性化的思想火花,使学生乐于表达,形成“人人表达自己观点”的浓郁的写作氛围。如我让学生针对“生日请客”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就该不该请客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再写下来。这样学生既写出现实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又勇于正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正当行为。教师适时给予鼓励,学生更是兴趣盎然,尽情地抒写自己的喜怒哀乐,从写作中享受思想和言语的乐趣。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才会有生命力。
二、巧于疏导,开放学生个性化的内容
作文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选题时,要巧于疏导,注入时代活力。传统的作文命题大都是狭窄的、片面的,这样的题目充斥着作文教学的课堂。年复一年,学生练成了“闭门造车”的本事,在相当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灵性,践踏了学生对生活的体悟,更谈不上时代感。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训练中也被压抑。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内容没什么个性可言,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找准切入点,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显示自己个性的环境。如让学生看《今日说法》,写小评论;对身边发现的事写体会;从看影片到议影片再到对影视作品的评价等等,这样就能让学生写自己思考的观点,展示自己的个性语言。学生的习作内容不再单调,而是新颖独特,情感自然真实;学生不再谈文色变,也无须任何遮掩与伪装,真正做到实情实抒、实话实说。这样使学生感到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我心态的流露,是个性生命原生态的展示。
三、注重体验,积累学生个性化的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我们生活的世界多姿多彩,学生周围的人、事、物层出不穷,我们应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观察,调动身体各个器官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做,让他们获得亲身的体验。由于有了观察,有了体验,学生在作文中很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各种不同的感受,表达了真情实感,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来。例如,今年腊月的一天,天空下起了雪,虽说下得不大,但对于南方的孩子来说是很稀奇的,他们还是头一回看到,学生们目不转睛地望着窗外,时而小声议论着,时而对着窗外指手画脚,看那神情,他们多么高兴,多么想出去看个清楚,探个究竟!我立刻对他们说:“雪花在向你招手,怎么你们还无动于衷?”学生一听飞一般地冲出教室,来到操场,个个欢呼雀跃。有的用手接,有的用伞接,有的用围巾捧……操场上一片笑声。回到教室,我让学生把自己观察所得写下来。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那雪花像个调皮的孩子似的跟我捉迷藏。它像棉絮飞扬着,飘舞着,然后轻盈地落下来。我仰着脸,它亲吻着我,有的钻进我的脖子,冰凉冰凉的。”这是多么有个性的语言啊!学生只有从观察到体验,习作语言才会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富有个性化。
四、诱发联想,提供展示个性的空间
孩子的世界充满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教师要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才华。例如,我让学生写《未来的教室》时,有学生是这样设计未来教室的:“黑板换成了大屏幕的,屏幕上会显示老师讲课的内容,每位同学都有一台电脑,电脑可以贮存许多文件。每位同学进入电脑必须有一把独一无二的“钥匙”——密码,同学不用背书包,所有的课本内容都刻在光盘上……教室的门窗都装上吸热玻璃,它能使教室冬暖夏凉,教室还有一个特异功能,它能随要求自动变身,若上活动课,教室就会立刻变成一个大操场,教室内物品会自动放置地下仓库中,不用担心下雨,下课后又恢复原样……”这些虽然是奇思妙想,但和胡思乱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和对未来的向往,活跃了思维,较充分地展示了学生的习作个性和创造性。
五、关注生活,放飞学生的独特个性
叶圣陶曾打过这样的比方:“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这就是说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比较丰满的程度,心中的写作欲望就会呼之而出,不吐不快。因此,不要急于用文本的框架去束缚学生,要让学生融入社会生活中,对丰富多彩的生活自觉观察、领悟、思考,获得认识,然后激发他们的表达欲,讲真话、抒真情,让学生冲破羁绊,给学生个性以充分发展的自由。
随着电脑的普及,学生出现上网热。针对这一现象,我组织了一次“上网利多还是弊多”的讨论会,让每位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看法以及自己是如何对待的。讨论会上,学生畅所欲言。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把所想的写下来。在作文中,学生道出上网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我喜欢上网,因为在网上遨游,不仅增长见识,还充实了自己的头脑。网络世界真精彩,这儿无须买门票便可轻松闯入周游世界,徜徉在世界艺术长廊中,将所有艺术珍品尽收眼底,感觉好极了。同时也指出上网带来的烦恼:被网上一些不文明现象困扰;沉迷于打游戏而忘了做作业,以致学习成绩下降。最后终于明白要使上网利多弊少,应该把握自己,恰当安排时间,要做网络的主人,千万不要让它反过来控制你!
总之,作文教学应贴近生活,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天地,让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这样,学生的笔端才能流淌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那率真的思想和独特的个性才能自由飞扬。
(责编 张敬亚)
一、善于激励,启迪学生个性化的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使学生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思想,不要千人一面。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习作中具有个性光彩的思想观点、独特见解,必须鼓励、表扬,要撞击学生个性化的思想火花,使学生乐于表达,形成“人人表达自己观点”的浓郁的写作氛围。如我让学生针对“生日请客”阐述自己的观点,最后就该不该请客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再写下来。这样学生既写出现实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又勇于正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正当行为。教师适时给予鼓励,学生更是兴趣盎然,尽情地抒写自己的喜怒哀乐,从写作中享受思想和言语的乐趣。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才会有生命力。
二、巧于疏导,开放学生个性化的内容
作文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在选题时,要巧于疏导,注入时代活力。传统的作文命题大都是狭窄的、片面的,这样的题目充斥着作文教学的课堂。年复一年,学生练成了“闭门造车”的本事,在相当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灵性,践踏了学生对生活的体悟,更谈不上时代感。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训练中也被压抑。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内容没什么个性可言,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找准切入点,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显示自己个性的环境。如让学生看《今日说法》,写小评论;对身边发现的事写体会;从看影片到议影片再到对影视作品的评价等等,这样就能让学生写自己思考的观点,展示自己的个性语言。学生的习作内容不再单调,而是新颖独特,情感自然真实;学生不再谈文色变,也无须任何遮掩与伪装,真正做到实情实抒、实话实说。这样使学生感到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我心态的流露,是个性生命原生态的展示。
三、注重体验,积累学生个性化的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我们生活的世界多姿多彩,学生周围的人、事、物层出不穷,我们应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观察,调动身体各个器官去看、去听、去闻、去尝、去做,让他们获得亲身的体验。由于有了观察,有了体验,学生在作文中很自然地流露出自己的各种不同的感受,表达了真情实感,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来。例如,今年腊月的一天,天空下起了雪,虽说下得不大,但对于南方的孩子来说是很稀奇的,他们还是头一回看到,学生们目不转睛地望着窗外,时而小声议论着,时而对着窗外指手画脚,看那神情,他们多么高兴,多么想出去看个清楚,探个究竟!我立刻对他们说:“雪花在向你招手,怎么你们还无动于衷?”学生一听飞一般地冲出教室,来到操场,个个欢呼雀跃。有的用手接,有的用伞接,有的用围巾捧……操场上一片笑声。回到教室,我让学生把自己观察所得写下来。有一位学生这样写道:“那雪花像个调皮的孩子似的跟我捉迷藏。它像棉絮飞扬着,飘舞着,然后轻盈地落下来。我仰着脸,它亲吻着我,有的钻进我的脖子,冰凉冰凉的。”这是多么有个性的语言啊!学生只有从观察到体验,习作语言才会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富有个性化。
四、诱发联想,提供展示个性的空间
孩子的世界充满奇思妙想,甚至异想天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教师要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展示学生的个性和才华。例如,我让学生写《未来的教室》时,有学生是这样设计未来教室的:“黑板换成了大屏幕的,屏幕上会显示老师讲课的内容,每位同学都有一台电脑,电脑可以贮存许多文件。每位同学进入电脑必须有一把独一无二的“钥匙”——密码,同学不用背书包,所有的课本内容都刻在光盘上……教室的门窗都装上吸热玻璃,它能使教室冬暖夏凉,教室还有一个特异功能,它能随要求自动变身,若上活动课,教室就会立刻变成一个大操场,教室内物品会自动放置地下仓库中,不用担心下雨,下课后又恢复原样……”这些虽然是奇思妙想,但和胡思乱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和对未来的向往,活跃了思维,较充分地展示了学生的习作个性和创造性。
五、关注生活,放飞学生的独特个性
叶圣陶曾打过这样的比方:“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这就是说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比较丰满的程度,心中的写作欲望就会呼之而出,不吐不快。因此,不要急于用文本的框架去束缚学生,要让学生融入社会生活中,对丰富多彩的生活自觉观察、领悟、思考,获得认识,然后激发他们的表达欲,讲真话、抒真情,让学生冲破羁绊,给学生个性以充分发展的自由。
随着电脑的普及,学生出现上网热。针对这一现象,我组织了一次“上网利多还是弊多”的讨论会,让每位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看法以及自己是如何对待的。讨论会上,学生畅所欲言。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把所想的写下来。在作文中,学生道出上网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我喜欢上网,因为在网上遨游,不仅增长见识,还充实了自己的头脑。网络世界真精彩,这儿无须买门票便可轻松闯入周游世界,徜徉在世界艺术长廊中,将所有艺术珍品尽收眼底,感觉好极了。同时也指出上网带来的烦恼:被网上一些不文明现象困扰;沉迷于打游戏而忘了做作业,以致学习成绩下降。最后终于明白要使上网利多弊少,应该把握自己,恰当安排时间,要做网络的主人,千万不要让它反过来控制你!
总之,作文教学应贴近生活,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天地,让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这样,学生的笔端才能流淌出个性化的思想和语言,那率真的思想和独特的个性才能自由飞扬。
(责编 张敬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