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了传统的羊肉火锅、海鲜火锅等经典菜品外,很多火锅店都打出“药膳”牌,如滋补火锅、养生火锅、中药火锅……店家均声称在火锅底料中添加了一些具有强身补体作用的中药,能发挥补血益气、理气健脾、温肾养颜的功效。但中医专家称,火锅中加入中药的做法并不完全科学,食用起来也要因人而异。
吃了中药火锅血压飙升
近日,邝先生和几位朋友在火锅店吃饭,服务员向他们推荐了一种火锅,即锅底是用20多种中草药特别熬制的,吃起来又香又滋补。但让邝先生意想不到的是,饭后半小时感觉头晕眼花,不一会儿症状继续加重,连人都看不清了。邝先生不放心,赶紧到附近医院就诊,经测量,他的血压高压(收缩压)达到150毫米汞柱,而他平常只有120毫米汞柱,脉搏也比平常快了30多次/分钟。经对症治疗,不适症状消失,一场虚惊总算过去了。
对此,中医师认为,人们在选择中药火锅时要谨慎,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中药火锅。火锅店通常是在汤料中直接放入豆蔻、桂皮、砂仁等药材,这些药材没有经过特定的煎煮,只能起到去膻、除腥、调味的作用,其药疗或滋补的功效并不大。同时这样做也无法避免特殊人群的禁忌,会产生副作用。
药食两用品可做底料
所谓药膳,绝不是食物和中药的简单叠加,而是在中医辨证配膳理论指导下,将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中医师提醒,大家聚桌而餐,个人体质状况不同,同一种药膳对于不同的人不见得都合适,而且必须长期服用才会见效。
中草药有疗效,但也有副作用。我国虽然有药食同源的传统,但经卫生部审核批准可用于食品的中草药仅87种,有很多能够调味的中药并不在其中。这一点,很多火锅店的经营者并不清楚,只知道一味地往火锅里加中药,根本不管是否可以食用,而加入中草药的成分和药理作用,就更说不清了,如八角、茴香、花椒、枣(大枣、酸枣、黑枣)、姜、枸杞子等属药食两用之品,可加入火锅中食用,而川贝母、当归等中草药则并不属于这一类。此外,单纯性的药品,是绝对不能随意加入火锅中食用的。
中药火锅应对症
专家提醒,人们在准备食用中药火锅之前,应先问清楚火锅里中草药的具体种类和适用人群,再根据自己的体质和身体状况来决定是否可以食用,如小儿体质娇嫩,选择的原料不宜大寒大热,像人参红枣锅底,老人吃了就补,小孩吃了却容易流鼻血,还会引发性早熟;为防止孕妇动胎气,则不宜用活血滑利或清凉下火的中药,如当归等;一些热性体质的人,则最好忌食温热类中药。不过,火锅底料中加入的八角、茴香等药食两用之品,只要不过量,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此外,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有一定差异,在选择火锅底料时要注意这些客观因素。
(摘自《 家庭保健报》2011年12月15日)
吃了中药火锅血压飙升
近日,邝先生和几位朋友在火锅店吃饭,服务员向他们推荐了一种火锅,即锅底是用20多种中草药特别熬制的,吃起来又香又滋补。但让邝先生意想不到的是,饭后半小时感觉头晕眼花,不一会儿症状继续加重,连人都看不清了。邝先生不放心,赶紧到附近医院就诊,经测量,他的血压高压(收缩压)达到150毫米汞柱,而他平常只有120毫米汞柱,脉搏也比平常快了30多次/分钟。经对症治疗,不适症状消失,一场虚惊总算过去了。
对此,中医师认为,人们在选择中药火锅时要谨慎,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中药火锅。火锅店通常是在汤料中直接放入豆蔻、桂皮、砂仁等药材,这些药材没有经过特定的煎煮,只能起到去膻、除腥、调味的作用,其药疗或滋补的功效并不大。同时这样做也无法避免特殊人群的禁忌,会产生副作用。
药食两用品可做底料
所谓药膳,绝不是食物和中药的简单叠加,而是在中医辨证配膳理论指导下,将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中医师提醒,大家聚桌而餐,个人体质状况不同,同一种药膳对于不同的人不见得都合适,而且必须长期服用才会见效。
中草药有疗效,但也有副作用。我国虽然有药食同源的传统,但经卫生部审核批准可用于食品的中草药仅87种,有很多能够调味的中药并不在其中。这一点,很多火锅店的经营者并不清楚,只知道一味地往火锅里加中药,根本不管是否可以食用,而加入中草药的成分和药理作用,就更说不清了,如八角、茴香、花椒、枣(大枣、酸枣、黑枣)、姜、枸杞子等属药食两用之品,可加入火锅中食用,而川贝母、当归等中草药则并不属于这一类。此外,单纯性的药品,是绝对不能随意加入火锅中食用的。
中药火锅应对症
专家提醒,人们在准备食用中药火锅之前,应先问清楚火锅里中草药的具体种类和适用人群,再根据自己的体质和身体状况来决定是否可以食用,如小儿体质娇嫩,选择的原料不宜大寒大热,像人参红枣锅底,老人吃了就补,小孩吃了却容易流鼻血,还会引发性早熟;为防止孕妇动胎气,则不宜用活血滑利或清凉下火的中药,如当归等;一些热性体质的人,则最好忌食温热类中药。不过,火锅底料中加入的八角、茴香等药食两用之品,只要不过量,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此外,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有一定差异,在选择火锅底料时要注意这些客观因素。
(摘自《 家庭保健报》2011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