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9月10日,是教师节,是每个教师最快樂、最幸福的日子。
一阵阵欢歌笑语时不时地从一间低矮简陋的屋子里传出来。屋子正面的墙壁上,钉着一块小黑板,上面用彩笔写着“教师节快樂”五个大字。台上,一个女教师面带笑容,正和几个孩子手牵手,围成一圈,无拘无束地蹦跳着。
女教师叫刘亚娟,她心满意足地和孩子欢樂着,忘记了多年来的辛苦和悲伤,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刘亚娟虽然是一名教师,遗憾的是,他只是一位临时的代课教师,每月工资只有500元。而这点钱,还是嘎查给她的特殊补助。薪水少倒没什么,更可怜的是,她的这个名叫荷也勿苏嘎查的教学点,距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的中心校还有60多公里,是位于科尔沁沙漠南部边缘地带的“沙窝子”。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环境恶劣,连敖润苏莫苏木的牧民也不愿更多地谈论它。尽管如此,她还是毫不计较,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地教学,从18岁起,一干就是漫长的34年。
这个教学点,在教育局并没有备案,只是一个村办性质。教学点有12个来自周边贫困牧民家的孩子,设幼儿班和学前班两个班,刘亚娟独自负责教授语文、数学、绘画、音樂等课程。教学点有时能得到教育部门的管理指导和业务指导,但是从未得到教育部门的资助。教学所需的费用,村里能拿出的也很少,大部分都是刘亚娟自掏腰包。教学用的粉笔是刘亚娟买的,教学用具是她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不仅如此,她还要为孩子们每天免费提供午饭。因为没有其他补贴,又无法向贫困孩子的家长收取伙食费,刘亚娟不得不将嘎查每年补贴的6000元补助,无偿地用在了孩子们的伙食上。
为了调剂孩子们的生活,刘亚娟有时不得不从家里拿肉、米和面到教学点。不仅受苦受累,一分钱拿不回家,而且还要倒贴,你想,谁又能支持呢?丈夫崔成慢慢地就不愿意了,时不时地发牢骚,冷言冷语地对待刘亚娟。其实,刘亚娟自己家里也贫困,家里家外所有的花销几乎都靠丈夫一个人种地打工来挣。“家里每年杀两头猪,有近一半给了教学点。每年开学她都要为上学的贫困孩子准备课本和书包。”崔成生气又无奈地说。而自己的孩子呢,别说吃肉了,就单单是书包吧,用了一年又一年,缝补了一次又一次,如今,它仍旧在“超期服役”。
吃不上肉,有点水果也好啊。好在家里种植了10棵苹果树,每年能产约2000斤苹果。崔成本想把这些全部卖掉,来补贴家用,可又遭到刘亚娟的反对。刘亚娟说:“这果子咱也不能卖,得留着给娃们补补营养,你看那些娃,平时都吃的是什么呀?只能勉强填饱肚子,一点也没有营养。”崔成一听,可火了,厉声道:“你心里就只装着那些娃,可咱家的娃呢,你关心过没有?你又给他吃点有营养的了吗?你看不到咱家的娃,瘦得皮包骨头了?你每年把大部分的肉都拿走了,给咱娃留的,连打馋虫的都不够,你想过这些没有!”
作为母亲,她很内疚,没有很好地照顾好自己的娃,因为她没时间照顾哇!一年到头,她几乎将全部的心思全投进了那12个娃身上。她更内疚的是,地里的所有活,全是丈夫一个人扛着。唉,不知那些年来,他是怎样熬过来的?而自己呢,没白没黑地忙,换来的是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内疚、自责、无奈、苦恼,又加上时不时折磨她的病痛,瘦弱娇小的她几乎要撑不下去了。她不止一次地想,自己辛辛苦苦地干了这些年,值得吗?再说了,自己还是一位临时代课教师。
有几次,她被软硬兼施的丈夫逼得决定放弃。可是没过一分钟,她就又想起那些可怜的孩子们。每当看到嘎查周边的孩子们从四五里以外的牧民点赶来上学时,刘亚娟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和欣慰。在她看来,只要牧区的孩子们都能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自己苦点儿、累点儿,算不了什么。
这么偏远的地方,能有一个教学点,着实不容易。更幸运的是,还有这么一位好老师,让附近的牧民个个心存感激。隔三岔五,他们就会诚心实意地拿着礼物,兴高采烈地去看望刘亚娟。但刘亚娟有一个原则,欢迎家长们就孩子的学习进行沟通、交流,但是礼物一概不收。
刘亚娟有一个学生名叫格桑,母亲是智障,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幼小的他,平时主要依靠奶奶。从他家到教学点需要走5里路。2009年开学时,年近70岁的奶奶拖着蹒跚的步子,三步一歇,两步一喘,历尽磨难,背着刚到上学年龄的格桑来报名。瘦小孱弱的格桑,头发凌乱,衣衫褴褛,眼光羞怯,十指乌黑,手里却紧紧攥着一个方便面袋子,里面有个破本子。看到格桑的第一眼,刘亚娟就心疼得难受,忙一把将这个孩子搂在怀里,泪流满面地说:“不要担心,只要有老师在,一切都会有的。”随后,她急忙给这个孩子买了新书包、铅笔、作业本、橡皮,又给他认真地洗了手和脸,梳了头发。一旁的奶奶看在心里,感激地流下了泪水。
中秋节那天,刘亚娟给孩子们放了假,自己也早早地回到了家,想着和丈夫、孩子好好过一个节。中午时,有人敲门。打开门的瞬间,刘亚娟惊呆了,来者正是格桑那拄着拐杖的奶奶。刘亚娟高兴地搀着老人进屋。老人擦了擦额角上的汗,喘了口气,才缓缓地说:“太谢谢您了,刘老师,孙子回家就向我夸你多么好多么好,有你这么个好老师,我的孙子可就享福了呀!这不,过节了,孙子非得叫我来看看你,这是他亲手画的一张画,您看看吧。”接过画,刘亚娟心潮澎湃。画虽然简单、稚嫩、粗糙,但这是孩子的一片心意呀!她忙背过身,悄悄地擦拭眼角的泪水。旁边的丈夫看得真切,一向有怨气的他,倏地也暖了一下。
让刘亚娟高兴的是,1992年嘎查从紧张的资金中挤出一部分来,要给教学点建教室。开工那天,家长们全来了,孩子们高兴得又蹦又跳。最高兴的莫过于刘亚娟了,她梦想着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的情景。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建造途中却因资金缺少不得不停工。刘亚娟闻听后心急如焚,为了不耽误孩子们按时上学,她把这事告诉了丈夫。丈夫崔成一听,也是着急万分,可又无法。两人商量了半天,只好一咬牙,最终把眼光放到了家里的那10多头猪身上,虽然这是全家的顶梁柱。正是这卖猪的4000多元钱,救了急,使得教室如期完工。
看着身边的孩子渐渐长大,学到了知识,一个个升入了高一级的学校,刘亚娟很欣慰。每逢年节,家里不是学生,就是家长,欢笑声三日不绝。
2012年,内蒙古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促进会热情地资助了这个教学点,这让让刘亚娟信心倍增。她高兴地说:“我可以在这个教学点更好地坚守了。”
刘亚娟虽然不是一名正式教师,却一点也不影响到她克服重重困难,一直坚守教书育人岗位的热情。她就像沙漠深处冉冉升起的一轮朝阳,照亮了孩子们的明天。
一阵阵欢歌笑语时不时地从一间低矮简陋的屋子里传出来。屋子正面的墙壁上,钉着一块小黑板,上面用彩笔写着“教师节快樂”五个大字。台上,一个女教师面带笑容,正和几个孩子手牵手,围成一圈,无拘无束地蹦跳着。
女教师叫刘亚娟,她心满意足地和孩子欢樂着,忘记了多年来的辛苦和悲伤,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刘亚娟虽然是一名教师,遗憾的是,他只是一位临时的代课教师,每月工资只有500元。而这点钱,还是嘎查给她的特殊补助。薪水少倒没什么,更可怜的是,她的这个名叫荷也勿苏嘎查的教学点,距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敖润苏莫苏木的中心校还有60多公里,是位于科尔沁沙漠南部边缘地带的“沙窝子”。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环境恶劣,连敖润苏莫苏木的牧民也不愿更多地谈论它。尽管如此,她还是毫不计较,任劳任怨、尽职尽责地教学,从18岁起,一干就是漫长的34年。
这个教学点,在教育局并没有备案,只是一个村办性质。教学点有12个来自周边贫困牧民家的孩子,设幼儿班和学前班两个班,刘亚娟独自负责教授语文、数学、绘画、音樂等课程。教学点有时能得到教育部门的管理指导和业务指导,但是从未得到教育部门的资助。教学所需的费用,村里能拿出的也很少,大部分都是刘亚娟自掏腰包。教学用的粉笔是刘亚娟买的,教学用具是她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不仅如此,她还要为孩子们每天免费提供午饭。因为没有其他补贴,又无法向贫困孩子的家长收取伙食费,刘亚娟不得不将嘎查每年补贴的6000元补助,无偿地用在了孩子们的伙食上。
为了调剂孩子们的生活,刘亚娟有时不得不从家里拿肉、米和面到教学点。不仅受苦受累,一分钱拿不回家,而且还要倒贴,你想,谁又能支持呢?丈夫崔成慢慢地就不愿意了,时不时地发牢骚,冷言冷语地对待刘亚娟。其实,刘亚娟自己家里也贫困,家里家外所有的花销几乎都靠丈夫一个人种地打工来挣。“家里每年杀两头猪,有近一半给了教学点。每年开学她都要为上学的贫困孩子准备课本和书包。”崔成生气又无奈地说。而自己的孩子呢,别说吃肉了,就单单是书包吧,用了一年又一年,缝补了一次又一次,如今,它仍旧在“超期服役”。
吃不上肉,有点水果也好啊。好在家里种植了10棵苹果树,每年能产约2000斤苹果。崔成本想把这些全部卖掉,来补贴家用,可又遭到刘亚娟的反对。刘亚娟说:“这果子咱也不能卖,得留着给娃们补补营养,你看那些娃,平时都吃的是什么呀?只能勉强填饱肚子,一点也没有营养。”崔成一听,可火了,厉声道:“你心里就只装着那些娃,可咱家的娃呢,你关心过没有?你又给他吃点有营养的了吗?你看不到咱家的娃,瘦得皮包骨头了?你每年把大部分的肉都拿走了,给咱娃留的,连打馋虫的都不够,你想过这些没有!”
作为母亲,她很内疚,没有很好地照顾好自己的娃,因为她没时间照顾哇!一年到头,她几乎将全部的心思全投进了那12个娃身上。她更内疚的是,地里的所有活,全是丈夫一个人扛着。唉,不知那些年来,他是怎样熬过来的?而自己呢,没白没黑地忙,换来的是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内疚、自责、无奈、苦恼,又加上时不时折磨她的病痛,瘦弱娇小的她几乎要撑不下去了。她不止一次地想,自己辛辛苦苦地干了这些年,值得吗?再说了,自己还是一位临时代课教师。
有几次,她被软硬兼施的丈夫逼得决定放弃。可是没过一分钟,她就又想起那些可怜的孩子们。每当看到嘎查周边的孩子们从四五里以外的牧民点赶来上学时,刘亚娟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和欣慰。在她看来,只要牧区的孩子们都能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自己苦点儿、累点儿,算不了什么。
这么偏远的地方,能有一个教学点,着实不容易。更幸运的是,还有这么一位好老师,让附近的牧民个个心存感激。隔三岔五,他们就会诚心实意地拿着礼物,兴高采烈地去看望刘亚娟。但刘亚娟有一个原则,欢迎家长们就孩子的学习进行沟通、交流,但是礼物一概不收。
刘亚娟有一个学生名叫格桑,母亲是智障,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幼小的他,平时主要依靠奶奶。从他家到教学点需要走5里路。2009年开学时,年近70岁的奶奶拖着蹒跚的步子,三步一歇,两步一喘,历尽磨难,背着刚到上学年龄的格桑来报名。瘦小孱弱的格桑,头发凌乱,衣衫褴褛,眼光羞怯,十指乌黑,手里却紧紧攥着一个方便面袋子,里面有个破本子。看到格桑的第一眼,刘亚娟就心疼得难受,忙一把将这个孩子搂在怀里,泪流满面地说:“不要担心,只要有老师在,一切都会有的。”随后,她急忙给这个孩子买了新书包、铅笔、作业本、橡皮,又给他认真地洗了手和脸,梳了头发。一旁的奶奶看在心里,感激地流下了泪水。
中秋节那天,刘亚娟给孩子们放了假,自己也早早地回到了家,想着和丈夫、孩子好好过一个节。中午时,有人敲门。打开门的瞬间,刘亚娟惊呆了,来者正是格桑那拄着拐杖的奶奶。刘亚娟高兴地搀着老人进屋。老人擦了擦额角上的汗,喘了口气,才缓缓地说:“太谢谢您了,刘老师,孙子回家就向我夸你多么好多么好,有你这么个好老师,我的孙子可就享福了呀!这不,过节了,孙子非得叫我来看看你,这是他亲手画的一张画,您看看吧。”接过画,刘亚娟心潮澎湃。画虽然简单、稚嫩、粗糙,但这是孩子的一片心意呀!她忙背过身,悄悄地擦拭眼角的泪水。旁边的丈夫看得真切,一向有怨气的他,倏地也暖了一下。
让刘亚娟高兴的是,1992年嘎查从紧张的资金中挤出一部分来,要给教学点建教室。开工那天,家长们全来了,孩子们高兴得又蹦又跳。最高兴的莫过于刘亚娟了,她梦想着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的情景。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建造途中却因资金缺少不得不停工。刘亚娟闻听后心急如焚,为了不耽误孩子们按时上学,她把这事告诉了丈夫。丈夫崔成一听,也是着急万分,可又无法。两人商量了半天,只好一咬牙,最终把眼光放到了家里的那10多头猪身上,虽然这是全家的顶梁柱。正是这卖猪的4000多元钱,救了急,使得教室如期完工。
看着身边的孩子渐渐长大,学到了知识,一个个升入了高一级的学校,刘亚娟很欣慰。每逢年节,家里不是学生,就是家长,欢笑声三日不绝。
2012年,内蒙古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促进会热情地资助了这个教学点,这让让刘亚娟信心倍增。她高兴地说:“我可以在这个教学点更好地坚守了。”
刘亚娟虽然不是一名正式教师,却一点也不影响到她克服重重困难,一直坚守教书育人岗位的热情。她就像沙漠深处冉冉升起的一轮朝阳,照亮了孩子们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