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小学生的学习差错是难免的。如何活用学生学习中的差错资源,以提高教学实效?本文从实物演示、题组辨析、自查搜错、合作互助、生活感悟五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学习差错 差错资源 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9-0021-02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中要合理地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如师生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在课堂上暴露出来的学习差错是他们最朴实的想法,是他们的学习情况及学习思维的真实再现,是一种宝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差错往往包含着合理成分,甚至包含着某种独特的、超常的思想。有些时候,正确的东西也许只是模仿,错误的却可能是创新。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差错,我们教师不仅要持包容、欣赏、悦纳的态度,更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化“错点”为亮点,变“差错”为精彩教学。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活用学生出现的学习差错,使教学更有效精彩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借助实物,动态演示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智力是在操作活动中得到发生和发展的,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往往是在操作活动中实现的。”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直观动作思维仍然是他们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因此,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学习差错时,教师可以借助教具、学具等实物进行动态演示,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这样便于帮助学生理解、领悟所学知识内容,明晰自己出现差错的原因,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如教学人教版第八册《数学广角》一课。在巩固练习环节中,我出示一道练习题:“一根钢管长12米,要把它平均截成4段,每截完一段需要2分钟,截完这根钢管一共需要多少分钟?”学生交流反馈时,有一位学生列式为:“4×2=8(分)”,我没有马上做裁决,微笑着询问这位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他自信地回答:“截完一段要2分钟,截完4段不就是8分钟嘛!”显然,这位学生没有领悟截的段数与次数的关系。于是,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刀和粉笔,把小刀当作电锯,把粉笔当作钢管,现场模拟截钢管的情境,进行动态演示。通过直观操作,这位学生终于明白了截的次数比段数少一的道理,他激动地说:“老师,我现在明白了,这道题应该列式为4-1=3(次),3×2=6(分)”。
二、设计题组,对比辨析
学生在学习一些易混淆、易模糊的知识内容时,容易出现差错。要让学生弄清、悟透这些知识,如果仅凭老师的讲解、强调,收效是甚微的。对此,教学实践中,我紧扣学生出现的差错,设计一些表面相似,实质不同的题组,让学生进行训练。通过题组的对比辨析,让学生发现这些知识的本质区别,从而找准错点,领会错因,达到纠正一个错点、预防一类错题的目的。
如学生在计算“24×5”、“75+25×3”等题目时,往往会误算成“24×5=100”、“75+25×3=300”。出现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学生分别受到“25×4=100”、“75+25=100”这两个强信息的干扰。由于这些强信息的刺激,学生很自然的想到了简便计算,而忽视了运算顺序。于是引发错觉,出现差错。为了杜绝此类差错的再发生,我充分利用这一“错点”,设计了一些题组进行对比辨析,如“24×5”和“25×4”;“75+25×3”和“(75+25)×3”等。通过题组的对比训练,使学生发现了题组中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之处,从而采用相应的解答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解题的正确率。
三、自查自纠,搜寻错因
俗话说得好:“解铃还需系铃人”。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差错,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直接告诉现成答案,而应鼓励他们自己去检查、去发现、去纠正差错,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差错的原因,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发现、探究等能力,更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如教学完“商不变的规律”后,我出示一道变式题:计算“560÷30”,学生计算后,不少人认为这道题商是18,余数是2。这时,我采用延迟评价策略,暂时不做表态,而是让学生自己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学生检验之后发现自己做错了,但是不清楚哪里出错?为什么会出错?我再引导他们查看刚才的计算过程,看看究竟错在哪里?通过检查自己的计算过程,他们终于发现除法竖式中的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所以余数应该是20。这样通过自查自纠,学生明白了出错的根源,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印象更加深刻!
四、合作交流,同伴互助
合作交流是2011年版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现代教学论也指出:“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交流互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学习历程。”在课堂教学中,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能产生互补效应与合力效应,可以把学习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互相启迪、共同提高的目的。
如教学人教版第十册《因数和倍数》一课。在练习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找出12的因数有哪些?”学生解答后,一位学生抢先汇报:“12的因数有1、2、3、4、12”。我先问其他学生:“这位同学说得对吗?”他们齐声回答:“不对!”我转而又问这位学生:“你知道错在哪里吗?”他先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显得很茫然,无助地望了望其他同学。显然,他想从同学中获得帮助、启发。看到火候差不多了,我便问:“谁来帮帮这位同学,说说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学生听后都想一试身手,学生甲首先发言:“我的办法是,找一个数的因数时,要一对一对的找,如12的因数有1和12、2和6、3和4”。学生乙随声附和:“对!我也是这么想的,这种办法的好处是找一个数的因数时,能够保证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听了他们的“高见”,刚才做错的那位学生说:“哦,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找因数的方法,感谢大家的热情帮助!”这样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出现差错的学生的心中顿时豁然开朗,实现了从“山穷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认识上的飞跃!
五、联系生活,亲身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能够有机会获得间接经验,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叶澜教授也曾经说过:“当数学知识同儿童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教学才具有活力,富有生命力。”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天然、内在、有机的联系,当学生出现学习差错时,教师应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学习、去感悟。
如教学人教版第四册《克与千克》一课。在练习环节,我出示一些练习,其中一题为:“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一个西瓜重3000()。”在解答过程中,我发现有部分学生的答案是千克。这是由于这些学生的头脑中没有建立1千克有多重的丰富表象。于是,我问做错的其中一位学生:“你知道自己的体重吗?”他站起来回答:“当然知道!我的体重是30千克。”我走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身体,问道:“奇怪!你的体重才30千克,怎么一个西瓜的重量有3000千克呢?”通过老师的提醒,他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说:“哎呀,西瓜跟自己的体重一对比,我就明白了,这道题的答案应该是克。”我赞赏地说:“我们以后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生活经验,通过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对比、沟通,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另一位学生受到启示,高兴地说:“老师,我发现许多数学问题都能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答案呢!”
当然,课堂教学中,学生随机生成的学习差错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差错都要把它当作教学资源加以利用,也不是所有的学习差错都必须当堂处理。正确处理的关键是在于看它是否服务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只有在课前认真钻研课标、研读教材、摸清学情,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上课时方能灵活应对学生出现的各种生成性问题,灵活机智地选择和运用学生随机生成的差错资源。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更灵动精彩,更鲜活高效。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学习差错 差错资源 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9-0021-02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中要合理地利用生成性教学资源,如师生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新方法等,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在课堂上暴露出来的学习差错是他们最朴实的想法,是他们的学习情况及学习思维的真实再现,是一种宝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差错往往包含着合理成分,甚至包含着某种独特的、超常的思想。有些时候,正确的东西也许只是模仿,错误的却可能是创新。因此,对于学生的学习差错,我们教师不仅要持包容、欣赏、悦纳的态度,更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化“错点”为亮点,变“差错”为精彩教学。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活用学生出现的学习差错,使教学更有效精彩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借助实物,动态演示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智力是在操作活动中得到发生和发展的,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往往是在操作活动中实现的。”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直观动作思维仍然是他们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因此,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学习差错时,教师可以借助教具、学具等实物进行动态演示,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这样便于帮助学生理解、领悟所学知识内容,明晰自己出现差错的原因,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如教学人教版第八册《数学广角》一课。在巩固练习环节中,我出示一道练习题:“一根钢管长12米,要把它平均截成4段,每截完一段需要2分钟,截完这根钢管一共需要多少分钟?”学生交流反馈时,有一位学生列式为:“4×2=8(分)”,我没有马上做裁决,微笑着询问这位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他自信地回答:“截完一段要2分钟,截完4段不就是8分钟嘛!”显然,这位学生没有领悟截的段数与次数的关系。于是,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刀和粉笔,把小刀当作电锯,把粉笔当作钢管,现场模拟截钢管的情境,进行动态演示。通过直观操作,这位学生终于明白了截的次数比段数少一的道理,他激动地说:“老师,我现在明白了,这道题应该列式为4-1=3(次),3×2=6(分)”。
二、设计题组,对比辨析
学生在学习一些易混淆、易模糊的知识内容时,容易出现差错。要让学生弄清、悟透这些知识,如果仅凭老师的讲解、强调,收效是甚微的。对此,教学实践中,我紧扣学生出现的差错,设计一些表面相似,实质不同的题组,让学生进行训练。通过题组的对比辨析,让学生发现这些知识的本质区别,从而找准错点,领会错因,达到纠正一个错点、预防一类错题的目的。
如学生在计算“24×5”、“75+25×3”等题目时,往往会误算成“24×5=100”、“75+25×3=300”。出现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学生分别受到“25×4=100”、“75+25=100”这两个强信息的干扰。由于这些强信息的刺激,学生很自然的想到了简便计算,而忽视了运算顺序。于是引发错觉,出现差错。为了杜绝此类差错的再发生,我充分利用这一“错点”,设计了一些题组进行对比辨析,如“24×5”和“25×4”;“75+25×3”和“(75+25)×3”等。通过题组的对比训练,使学生发现了题组中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之处,从而采用相应的解答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解题的正确率。
三、自查自纠,搜寻错因
俗话说得好:“解铃还需系铃人”。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了差错,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直接告诉现成答案,而应鼓励他们自己去检查、去发现、去纠正差错,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产生差错的原因,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发现、探究等能力,更能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如教学完“商不变的规律”后,我出示一道变式题:计算“560÷30”,学生计算后,不少人认为这道题商是18,余数是2。这时,我采用延迟评价策略,暂时不做表态,而是让学生自己根据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学生检验之后发现自己做错了,但是不清楚哪里出错?为什么会出错?我再引导他们查看刚才的计算过程,看看究竟错在哪里?通过检查自己的计算过程,他们终于发现除法竖式中的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所以余数应该是20。这样通过自查自纠,学生明白了出错的根源,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印象更加深刻!
四、合作交流,同伴互助
合作交流是2011年版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现代教学论也指出:“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交流互动、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学习历程。”在课堂教学中,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能产生互补效应与合力效应,可以把学习差错消灭在萌芽状态,达到互相启迪、共同提高的目的。
如教学人教版第十册《因数和倍数》一课。在练习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找出12的因数有哪些?”学生解答后,一位学生抢先汇报:“12的因数有1、2、3、4、12”。我先问其他学生:“这位同学说得对吗?”他们齐声回答:“不对!”我转而又问这位学生:“你知道错在哪里吗?”他先想了想,然后摇了摇头,显得很茫然,无助地望了望其他同学。显然,他想从同学中获得帮助、启发。看到火候差不多了,我便问:“谁来帮帮这位同学,说说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学生听后都想一试身手,学生甲首先发言:“我的办法是,找一个数的因数时,要一对一对的找,如12的因数有1和12、2和6、3和4”。学生乙随声附和:“对!我也是这么想的,这种办法的好处是找一个数的因数时,能够保证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听了他们的“高见”,刚才做错的那位学生说:“哦,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找因数的方法,感谢大家的热情帮助!”这样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出现差错的学生的心中顿时豁然开朗,实现了从“山穷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认识上的飞跃!
五、联系生活,亲身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注意使学生在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能够有机会获得间接经验,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叶澜教授也曾经说过:“当数学知识同儿童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教学才具有活力,富有生命力。”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存在天然、内在、有机的联系,当学生出现学习差错时,教师应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学习、去感悟。
如教学人教版第四册《克与千克》一课。在练习环节,我出示一些练习,其中一题为:“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一个西瓜重3000()。”在解答过程中,我发现有部分学生的答案是千克。这是由于这些学生的头脑中没有建立1千克有多重的丰富表象。于是,我问做错的其中一位学生:“你知道自己的体重吗?”他站起来回答:“当然知道!我的体重是30千克。”我走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身体,问道:“奇怪!你的体重才30千克,怎么一个西瓜的重量有3000千克呢?”通过老师的提醒,他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地说:“哎呀,西瓜跟自己的体重一对比,我就明白了,这道题的答案应该是克。”我赞赏地说:“我们以后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借助生活经验,通过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对比、沟通,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另一位学生受到启示,高兴地说:“老师,我发现许多数学问题都能在生活实际中找到答案呢!”
当然,课堂教学中,学生随机生成的学习差错是多种多样的,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差错都要把它当作教学资源加以利用,也不是所有的学习差错都必须当堂处理。正确处理的关键是在于看它是否服务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只有在课前认真钻研课标、研读教材、摸清学情,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上课时方能灵活应对学生出现的各种生成性问题,灵活机智地选择和运用学生随机生成的差错资源。这样,课堂教学才会更灵动精彩,更鲜活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