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时的我对月亮特别敏感,据说还是牙牙学语的时候,有次爸爸背着我行走在有银色月光的夜里,我便自个儿在爸爸背上念叨:“月月(月亮)走,我也走”。记事之后第一次认真地看月亮,是在小学三年级的那个中秋的夜晚。爸爸在外地出差,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带着几块切好的豆沙月饼和各人的小板凳,来到家附近的一个叫“飞机坪”的大操场,一面说着嫦娥奔月的故事,背诵与月亮有关的诗句,一面津津有味地品尝月饼。那晚的月亮,圆润之中带着朦胧的清光,好美。
当我们渐渐长大,又接触到很多中国古典文学里关于月亮的描述,“秦时明月汉时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多是孤独清凄。月亮常常成为我们或失恋,或思乡,或伤感于时事,或迷离于处境的寄情之物。加上年轻时候热血沸腾,儿女情长,情绪焦躁不安,心情起伏不定,所以也常感同身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以至于形成了我对中国的月亮的印象:冷清、伤感、遥远、孤高。
十二年前走出国门,先到德国,后到加拿大,拼尽所有精力适应外国环境(气候、交通),然后是人文(语言、风俗),对人家的文化的了解也是从生活用语的低级阶段人手,浅尝辄止,从未有心去读“原版”的诗作或者其他文学作品,自然也就“不解风情”,每天在日光下,或是灯光下忙忙碌碌,视线的聚焦常常只是在眼前的路上,只求每天不要走得跌跌撞撞,哪有心思去抬头望天,欣赏什么星星,留意什么月亮。倒是在德国暑假打工时,在给家人的家信中,似乎用过“披星戴月”之类的成语,其实只是用来描述起早贪黑的艰辛的留学生活,没记得曾认真地看过什么月亮。
到了加拿大,又是一遍适应环境、人文,积累四年的“西欧经验”,又没有太多可以立即加以应用并转化成“北美经验”的。曾哀叹自己去德国而没有直接来北美乃是走了人生中最大的弯路。有一次偶然接触到莎拉·布莱德曼的音乐会,全场的主题都是月亮,惊叹于人家西方的文学历史掌故里,原来月亮也是一个重要角色。莎拉·布莱德曼以她那天使般柔美的声音,剔透淋漓地演绎了月亮的神秘,安详,柔和,热情。才觉得事过境迁,回过头来想,德国之行虽然艰辛,但是它让我尝试到另一种与我出生和生长环境完全不同的文化的气息,给了我一颗更加开放的心灵,便也无怨无悔,体会到所有的经历其实都是财富。
去年初秋,驱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见到了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圆最大的月亮。天未尽黑,那一轮圆月金黄,近得好似就等候在高速公路的尽头,圆得像是舞台美术的效果,加上汽车排出的气体蒸蒸浮动上升,把那一轮金黄的圆月衬得更加生动感人。也许是将进中年,心里平静沉稳,又怀感恩知足之心的时候,才得以发现这一轮人生中最绝美的月亮的画面。
同样是在这座高架桥上,今年有名来自中国的双料博士纵身跳下,不知在那瞬间他是否也见到那一轮圆月?只不过却勾起他的思乡情结,从而生出顾影自怜以至轻生之念?于网上得知一位友人在美国著成其博士论文,知道这是他二十年前的夙愿,终于在他认为是“中国最大的战略威胁”的美国完成。不禁唏嘘不知这位仁兄在美国时,曾否比较过美国的月亮与中国的月亮之不同?是否身在美国看中国,比身在中国看中国更加清晰敏锐呢?
在外面的时候,不太留意外国的月亮,总还是思念中国的月亮,以及对青春年少时的青涩岁月、对家乡的美食、拥挤的人群和川流不息的自行车流的回忆。现在想来,小时候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坐在小竹凳上赏月的那一幕,那时的母亲也正像如今的我一样的年纪,对人生有许多感怀,却又平静,所以给我的记忆中留下了一幅美好的圆润的月亮的图像。
如今发现,外国的月亮真的也是圆的,也许是因为刚好在我岁月的年轮中划了一个大圆圈。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我却不再是原来的我。
当我们渐渐长大,又接触到很多中国古典文学里关于月亮的描述,“秦时明月汉时关”,“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多是孤独清凄。月亮常常成为我们或失恋,或思乡,或伤感于时事,或迷离于处境的寄情之物。加上年轻时候热血沸腾,儿女情长,情绪焦躁不安,心情起伏不定,所以也常感同身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以至于形成了我对中国的月亮的印象:冷清、伤感、遥远、孤高。
十二年前走出国门,先到德国,后到加拿大,拼尽所有精力适应外国环境(气候、交通),然后是人文(语言、风俗),对人家的文化的了解也是从生活用语的低级阶段人手,浅尝辄止,从未有心去读“原版”的诗作或者其他文学作品,自然也就“不解风情”,每天在日光下,或是灯光下忙忙碌碌,视线的聚焦常常只是在眼前的路上,只求每天不要走得跌跌撞撞,哪有心思去抬头望天,欣赏什么星星,留意什么月亮。倒是在德国暑假打工时,在给家人的家信中,似乎用过“披星戴月”之类的成语,其实只是用来描述起早贪黑的艰辛的留学生活,没记得曾认真地看过什么月亮。
到了加拿大,又是一遍适应环境、人文,积累四年的“西欧经验”,又没有太多可以立即加以应用并转化成“北美经验”的。曾哀叹自己去德国而没有直接来北美乃是走了人生中最大的弯路。有一次偶然接触到莎拉·布莱德曼的音乐会,全场的主题都是月亮,惊叹于人家西方的文学历史掌故里,原来月亮也是一个重要角色。莎拉·布莱德曼以她那天使般柔美的声音,剔透淋漓地演绎了月亮的神秘,安详,柔和,热情。才觉得事过境迁,回过头来想,德国之行虽然艰辛,但是它让我尝试到另一种与我出生和生长环境完全不同的文化的气息,给了我一颗更加开放的心灵,便也无怨无悔,体会到所有的经历其实都是财富。
去年初秋,驱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见到了有生以来见过的最圆最大的月亮。天未尽黑,那一轮圆月金黄,近得好似就等候在高速公路的尽头,圆得像是舞台美术的效果,加上汽车排出的气体蒸蒸浮动上升,把那一轮金黄的圆月衬得更加生动感人。也许是将进中年,心里平静沉稳,又怀感恩知足之心的时候,才得以发现这一轮人生中最绝美的月亮的画面。
同样是在这座高架桥上,今年有名来自中国的双料博士纵身跳下,不知在那瞬间他是否也见到那一轮圆月?只不过却勾起他的思乡情结,从而生出顾影自怜以至轻生之念?于网上得知一位友人在美国著成其博士论文,知道这是他二十年前的夙愿,终于在他认为是“中国最大的战略威胁”的美国完成。不禁唏嘘不知这位仁兄在美国时,曾否比较过美国的月亮与中国的月亮之不同?是否身在美国看中国,比身在中国看中国更加清晰敏锐呢?
在外面的时候,不太留意外国的月亮,总还是思念中国的月亮,以及对青春年少时的青涩岁月、对家乡的美食、拥挤的人群和川流不息的自行车流的回忆。现在想来,小时候妈妈带着我和妹妹坐在小竹凳上赏月的那一幕,那时的母亲也正像如今的我一样的年纪,对人生有许多感怀,却又平静,所以给我的记忆中留下了一幅美好的圆润的月亮的图像。
如今发现,外国的月亮真的也是圆的,也许是因为刚好在我岁月的年轮中划了一个大圆圈。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我却不再是原来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