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根据高职毕业学生就业后,工作岗位对液压传动方面知识和能力的要求,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 液压传动;教学改革;能力培养;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222-02
液压传动系统具有传动功率大,反应速度快,运动换向平稳等优良性能,在工业生产和工业控制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技术越来越先进。对于从事各种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生产装配、维护维修等岗位,液压传动技术都是必须掌握的技能,因此液压传动课程也是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专业课。这门课程知识点多,也较为抽象,很多学生反映很难学懂学好,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保证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液压传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能力的要求,对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液压传动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时少内容多,而高职学生很少有预习或复习的习惯,课堂上难以理解消化。
2、由于液压元件具有封闭性,很难观察了解其内部结构,阀芯运动、阀口启闭等工作情况,所以在讲解液压元件结构运动、工作原理及分析液压油路时,枯燥乏味、抽象难懂。
3、专业名词拗口难懂,元件符号容易混淆,增加了课程的学习难度。
4、学生缺乏行业背景,对于工业生产和工业控制中的常见案例缺乏感性上的认知,不利于知识点的讲解与难点的突破。
5、传统教学以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6、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实训课比例较少,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
7、实验课以验证为主,按照既定步骤依次操作,不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
二、基于能力培养的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1、明确教学目的,根据岗位要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高职高专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因此课程的教学应该注重应用,以培养学生实际工程应用能力为主。主要工作任务为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日常管理及维护维修,只有少数岗位要求具备一定的系统改进和简单的液压传动系统设计能力。因此,在确定教学内容时,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侧重应用能力培养。知识目标包括掌握液压传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常用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特点,掌握液压系统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范围,了解液压传动的一些新技术和发展方向。减少教材中理论性较强的液压传动流体力学基础部分内容,流体力学中的理论分析、公式推导和液压系统设计及计算部分的内容作为自学部分,对于静压传递、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等基本公式仅介绍其含义及基本应用。能力目标包括液压元件液压回路图的识读能力;液压系统的装配能力;液压元件拆装、保养、检测、维修能力;掌握液压传动常见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
2、提高实践环节的比例,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为对接岗位,满足企业对高职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需求,液压传动课程必须改变学科式的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减少纯理论讲解,增加实验实训项目,提高实践环节的比例,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所谓实践环节,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在实验平台,机电设备上实际操作,提升学生液压元件、液压回路图的识读能力;液压系统的装配能力;液压元件拆装、保养、检测、维修等能力。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液压传动课程,学生难学教师难教,主要原因是液压传动课程包含了各类原理图、结构图、回路图,这些图形结构复杂,较为抽象。单纯的理论学习,学生理解很费力,要应用于实际就更加困难了。因此,在教学时除了应充分使用视屏动画等教学手段外,还需使用仿真软件、模型教具、实验平台、机电设备等多种教学设备,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并能够实际操作,使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如课题--溢流阀的拆装,此类课题实训条件完善,适宜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教学时先通过实验教学平台演示溢流阀的作用;通过透明教具展示溢流阀结构和组成部分;通过flash动画演示其工作原理;在教师对常用液压元件进行拆装示范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溢流阀的拆装、清洗、检测等实训操作。完成溢流阀的拆装课题需四个课时,其中溢流阀的作用结构等理论知识的演示讲解需1课时,教师示范操作约0.5课时,学生完成拆装任务约2课时,任务检查及总结约需0.5课时。课时分配上,学生实践操作为主,理论知识服务于实践能力培养,穿插在实践之中,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印证。
3、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创造真实的工作条件。
在传统教学中,典型液压传动系统章节是以一张某设备的液压回路图为载体展开,教师主要以讲授的方式,对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对设备缺乏了解,即便使用视屏或动画,学生理解仍较为困难,不够直观,实际工作能力也不能得到提升。因此,典型回路的教学应以真实设备为载体进行。随着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各个专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实训实验室,其中许多设备上都有液压传动系统,如汽修专业的各式汽車及液压工具,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注塑机,机电维修专业的机床设备,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气动液压夹具等。使用这些真实设备为载体,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创造真实的工作条件,能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增加的实践环节也更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如以数控机床液压传动系统为载体的典型液压传动系统教学,可使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中淘汰下来的数控车床或数控维修专业的实训设备。将数控机床的液压系统可分成卡盘夹紧-松开、刀架刀盘转位、刀架刀盘松开-加紧、尾座套筒伸出-缩回等若干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可以作为一个载体,除用于液压传动系统原理的讲解与示范外,还能用液压系统的拆装维护;常见故障分析等课题。由于以设备为载体,学生能在真实的工作条件下进行实训,所学知识与技能也就能够直接用于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学生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4、改革考核方式,将理论知识融入具体工作任务,以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考核内容。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不仅仅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由于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能够解决液压系统的实际问题,因此,应以实际操作的考核方式,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以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考核内容。避免用一次性考核作为终结性评价的依据,学生的总评成绩应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并各占50%的比重。平时成绩是根据学生在每一次工作任务中的参与度和完成情况现场给出,在各个工作任务中表现出色者,可以免于参加期末考试,对于不积极参加各工作任务者,将取消期末考试资格。为保证期末考试的公平性,考核任务应事先公开,考核重点应为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和熟练程度。
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重点是将传统的学科式的教学模式改变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强调动手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岗位竞争力。但强调动手能力和工作能力并非忽视理论知识教学,在学生实际操作逐渐熟练以后,再穿插一些简单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方面的知识作为拓展,以提高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许迎莹.试析例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基础课程中的运用[J].科技视界,2012(06):74+76.
[2] 唐曙光.液压实验教学与机械能力培养分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4:44-45
[3] 李强,梁颖.探索液压传动课程的范例教学模式[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71-74.
关键词: 液压传动;教学改革;能力培养;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2-0222-02
液压传动系统具有传动功率大,反应速度快,运动换向平稳等优良性能,在工业生产和工业控制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技术越来越先进。对于从事各种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生产装配、维护维修等岗位,液压传动技术都是必须掌握的技能,因此液压传动课程也是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专业课。这门课程知识点多,也较为抽象,很多学生反映很难学懂学好,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保证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液压传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能力的要求,对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液压传动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时少内容多,而高职学生很少有预习或复习的习惯,课堂上难以理解消化。
2、由于液压元件具有封闭性,很难观察了解其内部结构,阀芯运动、阀口启闭等工作情况,所以在讲解液压元件结构运动、工作原理及分析液压油路时,枯燥乏味、抽象难懂。
3、专业名词拗口难懂,元件符号容易混淆,增加了课程的学习难度。
4、学生缺乏行业背景,对于工业生产和工业控制中的常见案例缺乏感性上的认知,不利于知识点的讲解与难点的突破。
5、传统教学以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6、以理论教学为主,实验实训课比例较少,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
7、实验课以验证为主,按照既定步骤依次操作,不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
二、基于能力培养的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1、明确教学目的,根据岗位要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高职高专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因此课程的教学应该注重应用,以培养学生实际工程应用能力为主。主要工作任务为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使用、日常管理及维护维修,只有少数岗位要求具备一定的系统改进和简单的液压传动系统设计能力。因此,在确定教学内容时,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侧重应用能力培养。知识目标包括掌握液压传动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常用液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应用特点,掌握液压系统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范围,了解液压传动的一些新技术和发展方向。减少教材中理论性较强的液压传动流体力学基础部分内容,流体力学中的理论分析、公式推导和液压系统设计及计算部分的内容作为自学部分,对于静压传递、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等基本公式仅介绍其含义及基本应用。能力目标包括液压元件液压回路图的识读能力;液压系统的装配能力;液压元件拆装、保养、检测、维修能力;掌握液压传动常见故障分析和排除方法。
2、提高实践环节的比例,提升学生动手能力。
为对接岗位,满足企业对高职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需求,液压传动课程必须改变学科式的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减少纯理论讲解,增加实验实训项目,提高实践环节的比例,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所谓实践环节,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通过在实验平台,机电设备上实际操作,提升学生液压元件、液压回路图的识读能力;液压系统的装配能力;液压元件拆装、保养、检测、维修等能力。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液压传动课程,学生难学教师难教,主要原因是液压传动课程包含了各类原理图、结构图、回路图,这些图形结构复杂,较为抽象。单纯的理论学习,学生理解很费力,要应用于实际就更加困难了。因此,在教学时除了应充分使用视屏动画等教学手段外,还需使用仿真软件、模型教具、实验平台、机电设备等多种教学设备,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并能够实际操作,使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如课题--溢流阀的拆装,此类课题实训条件完善,适宜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教学时先通过实验教学平台演示溢流阀的作用;通过透明教具展示溢流阀结构和组成部分;通过flash动画演示其工作原理;在教师对常用液压元件进行拆装示范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溢流阀的拆装、清洗、检测等实训操作。完成溢流阀的拆装课题需四个课时,其中溢流阀的作用结构等理论知识的演示讲解需1课时,教师示范操作约0.5课时,学生完成拆装任务约2课时,任务检查及总结约需0.5课时。课时分配上,学生实践操作为主,理论知识服务于实践能力培养,穿插在实践之中,两者相辅相成,相互印证。
3、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创造真实的工作条件。
在传统教学中,典型液压传动系统章节是以一张某设备的液压回路图为载体展开,教师主要以讲授的方式,对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对设备缺乏了解,即便使用视屏或动画,学生理解仍较为困难,不够直观,实际工作能力也不能得到提升。因此,典型回路的教学应以真实设备为载体进行。随着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各个专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实训实验室,其中许多设备上都有液压传动系统,如汽修专业的各式汽車及液压工具,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注塑机,机电维修专业的机床设备,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气动液压夹具等。使用这些真实设备为载体,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创造真实的工作条件,能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增加的实践环节也更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如以数控机床液压传动系统为载体的典型液压传动系统教学,可使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中淘汰下来的数控车床或数控维修专业的实训设备。将数控机床的液压系统可分成卡盘夹紧-松开、刀架刀盘转位、刀架刀盘松开-加紧、尾座套筒伸出-缩回等若干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都可以作为一个载体,除用于液压传动系统原理的讲解与示范外,还能用液压系统的拆装维护;常见故障分析等课题。由于以设备为载体,学生能在真实的工作条件下进行实训,所学知识与技能也就能够直接用于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学生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4、改革考核方式,将理论知识融入具体工作任务,以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考核内容。
考核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目的不仅仅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由于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使学生能够解决液压系统的实际问题,因此,应以实际操作的考核方式,以具体工作任务为载体,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以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考核内容。避免用一次性考核作为终结性评价的依据,学生的总评成绩应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核两部分组成,并各占50%的比重。平时成绩是根据学生在每一次工作任务中的参与度和完成情况现场给出,在各个工作任务中表现出色者,可以免于参加期末考试,对于不积极参加各工作任务者,将取消期末考试资格。为保证期末考试的公平性,考核任务应事先公开,考核重点应为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和熟练程度。
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重点是将传统的学科式的教学模式改变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强调动手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岗位竞争力。但强调动手能力和工作能力并非忽视理论知识教学,在学生实际操作逐渐熟练以后,再穿插一些简单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方面的知识作为拓展,以提高学生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许迎莹.试析例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机械基础课程中的运用[J].科技视界,2012(06):74+76.
[2] 唐曙光.液压实验教学与机械能力培养分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4:44-45
[3] 李强,梁颖.探索液压传动课程的范例教学模式[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