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社团活动的开发与管理策略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er1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举办小学社团活动,实施全新教育教学方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与思考能力。除此之外,学生还能将自身所学知识加以实践,让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不再是一场空谈。但是,笔者发现现阶段大部分小学在开展社团活动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导致无法帮助学生提高各项学习能力,致使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为此,结合自身小学社团组织活动经验,笔者就如何完善社团规章制度、扩展社团活动领域、丰富学生社团活动、创新社团活动内容进行了深刻思考。
  一、完善小学社团的规章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虽然小学生年龄尚小,但是也应让其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小学社团活动应和成人社团活动有着部分相似之处,无论是社团组织、日常活动、打卡记录,还是社团骨干选拔等都需要遵循相应的规章制度。只有通过规章制度公平、公正、公开选举出来的社团骨干,在班级社团活动中才能做到一呼百应,受到其他社团成员的大力支持。但由于学生年龄尚小,对很多规章制度理解不够深刻,在个人组织与运用能力上也相对较弱,很多情况下还是无法发挥出自身的价值,最后也就导致社团活动缺乏有效管理。面对此种情况,教师要加大对学生社团骨干的培养力度,为小学生社团骨干讲解规章制度条例内容,促使小学生社团骨干快速成长。
  例如,教师在完成小学生社团骨干人员选拔后,要对社团骨干人员进行全面了解。首先教师可以从其他社团成员的口中了解学生的日常表现,然后总结出骨干人员的优点与缺点。很多小学生在教师面前和在其他同学面前完全是两副面孔,这并不是学生刻意隐瞒,而是因为他们在内心世界对教师充满了敬畏之情。基于此,学生很难将真实的自己表露给教师,导致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充分。部分优异学生虽然在教师眼里品学兼优、带头能力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但在其他同学眼里可能并非如此。在完成对其他社团成员的询问调查后,教师还需主動与社团骨干进行深入交流——以贴心、诚恳、平等、互助的形式和学生面对面沟通,鼓励社团骨干学生敞开心扉,向教师诉说自己的想法。在深入了解了骨干学生的内心世界后,教师可以为其认真讲解社团规章制度,询问其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进而使他们逐渐认识到规章制度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使用规章制度管理社团成员。在完成小学社团骨干对规章制度认识的提升后,教师还需逐步完善规章制度的内容。简而言之,就是通过规章制度规定学生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但是在制订规章制度时,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规章制度的感受,新增的规章制度不宜太难理解——其中逻辑思维较为简单,在理解层面上需使用正序的思维模式,这样学生才能积极地接纳全新的规章制度。若规章制度过于复杂,且蕴含的道理过于深奥,则会导致小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理解,从而降低社团活动的号召力与影响力。
  在小学社团规章制度建设过程中,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让学生去主动拥护规章制度,而不是通过规章制度去束缚学生的个人行为。只有这样,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时才会感到快乐,不会被各种条条框框所束缚。
  二、开拓社团活动新领域
  社团活动所涉及的领域需要不断开拓与创新。就活动场地来讲,应该选在不同的地方且适宜活动内容开展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免于小学社团活动的僵化。笔者通过大量的调查走访发现,很多小学所给予社团活动的权力过小,学生只能在一个固定场地完成各项社团活动,从而导致了社团活动逐渐演变成了室内游戏,最终失去了其根本意义。这些小学对于学生社团活动场地的限制,主要是出于安全方面考虑,但是笔者认为小学生应学会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而不是成为学校、教师庇护下的温室花朵。在这点上,日本就拥有丰富的学校社团文化。在小学期间,日本的学生可以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而且教师和学校都会给予相应的鼓励支持,还会为其提供大量的活动资源。虽然我国开始创设小学生校园社团文化时间相较于其他国家略晚,但只要学校与教师能够逐步提升对社团文化的认识,积攒相关经验,我国小学校园社团文化也一定能够实现质的转变。
  例如,某校以“家乡”为题,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对此,教师可以鼓励骨干学生组织其他社团成员准备相应的表演或写作,完成学校对社团的任务安排。但是,由于教师会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定势和认知程度,意识到学生对“家乡”这一理念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寻找节目创作和写作灵感,教师与学校可以进行社团活动内容的具体协商,然后选定表演形式与学生社团活动场地。
  如大部分学生选择去感受家乡的美食与风景。基于此,教师选择带领学生参观当地著名的旅游景区。在此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首先要与该景区取得联系,并表明自己是学校教师的身份与此次活动的目的。完成了准备工作后,教师带领学生正式开始活动。参观旅游景区时,让社团骨干学生为社团成员介绍旅游景点、讲解景点历史故事等内容,深挖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使社团成员逐渐了解家乡的特点,感受家乡的魅力所在,从而使他们在内心深处形成对家乡别样的依恋。这种做法,一方面会使小学生脑海中对“家乡”作品的创造灵感呈“井喷式”迸发,不再拘泥于传统社团写作的形式。另一方面,也会有效提升社团成员对事物的表达能力与观察能力,进而增加他们生活的情感体验。
  小学教师在配合学生开展社团活动时,一定要注意与学生社团之间的距离,不过于干涉学生社团的探究行为,在保障学生人身安全情况下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发挥空间,鼓励学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支持社团骨干成员开展的一系列组织活动,让社团所有成员逐渐形成团结一致的意识,不再害怕任何困难与挑战,敢于通过活动去打破知识与实践的壁垒,最终让社团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三、小学社团管理模式多样化
  小学社团管理者不只是学生与教师,也可以是家长和其他教研人员。部分小学学校社团设置了多重管理结构,但在这些结构中起到主导作用的一般多为教师与学校领导。这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责任推卸问题:在实际引导学生开展社团活动过程中,可能会需要3~4个领导做审批,而引导的教师则只有2~3名,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的只有社团骨干学生。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小学社团管理应该采取多样化模式,改变传统小学社团管理结构,让家长或专业教研人员参与到小学生社团管理过程中。家长作为学生最亲近的人,他们的改进意见学生一般都会虚心接受,并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这对于学生而言有着极大的帮助。而专业科研人员则可以凭借对学生个人行为和心理状态的研究,与学生快速打成一片,以大人的身份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了解学生内在实际需要,并通过正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学校对学生社团活动的安排,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教师与学校的良苦用心。由于家长与专业教研人员的加入,学校及教师关于社团方面的工作压力将会得到极大缓解,他们也将有更多的时间优化教学质量,为学生制订合理的引导计划,这能促使教师教学与小学生社团活动之间形成一种相互辅助、相互融合的良性发展状态。
  例如,某小学为了缓解社团活动对学校教师教学的压力问题,校领导重新优化小学社团管理结构,让家长与其他教研工作者参与进小学社团管理日常,并通过多方面监管及时纠正社团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社团活动的兴趣,使学生成为了社团的主导者。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学校采取了学生家长轮流监管制,让每个家长监管学生社团活动一周,通过信息技术了解社团的具体内容,在学生制订好社团活动方案后,给予学生正确的意见。但是家长不能直接参与学生社团活动设计,这样会让学生对家长产生依赖,从而失去社团活动的根本意义。在完成家长方面的监管构建后,学校将改革重点逐渐放在教师与社团之间的关系上,校领导指出教师作为小学社团的组织者应承担起组织责任,但也不要跨过引导限制,要将社团活动最大的权力下放给学生,让学生组建属于自己的社团活动。此时,教师要想的只是如何让社团活动变得有意义,并使其能够与日常教学活动相呼应。
  在小学社团管理模式重新架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一定要放弃对学生的主体引导,给予学生自由发挥与想象的空间,做好社团活动题材选择工作,帮助学生降低社团活动的难度,依照教学实际、生活经验弥补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不足,让学生能够快速成长,早日适应社团学习方法。
  我国小学生社团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不断积极探索,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小学社团建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改变单调的小学校园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其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沣东办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在建筑企业开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机电设备的安全可以说是其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其对于建筑项目工程的有序开展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整个建筑项目工程各个环节所必须涉及的内容。与此同时,由于现阶段机电设备的安装范畴较为广泛,所以不管是在居民建筑还是在公共建筑等项目的开展过程中,建筑企业都一定要确保其施工的质量。除此之外,机电安装工程对于建筑能量的利用以及运转也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和现实意义。因此,有关建筑企业要想确保建筑工程后续作业的有序开展和项目的利益最大化,就一定要及时增强对机电设备安装和建筑
在建筑工程电气施工中,安全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于电气工程设计工作来说,有必要考虑其应用问题和电气安全问题,以避免漏电事故,提高电气工程的安全性。在施工期间,要科学选择漏电保护装置和保护器,加强对漏电保护装置安装的了解,为用户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
针对房屋建筑工程中的结构裂缝问题,必须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更新、更有效的控制和处理技术,从根本上解决这类问题。同时,要进一步优化建设流程和策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和效益。结合这一现状,本文重点分析了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控制和处理技术,希望能为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结构质量和性能的提高做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人类在从事生产活动中不可避免的对岩层层状进行了改变,从而对岩层边坡的稳定性产生了影响,造成了大量的损失。本文采用理正岩土6.5来研究岩层层状倾角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利用安全系数来分析倾角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规律,从规律中找出最合适的倾角范围,提出有效的措施建议,减少边坡失稳的危害。
在城市发展中,电梯在高层建筑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应保障稳定性。针对于曳引式电梯轿厢运动来讲,其主要是借助曳引绳和曳引轮间的摩擦力来实现的,电梯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会直接关系到电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所以,在这一背景下,应全面分析电梯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失效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阐述相应的对策。
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决定着居民的生活体验和人身财产安全,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须千方百计提高施工技术的有效性,才能使建设工程的质量达到预期的要求。目前,随着人们对建筑室内外设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新的建筑技术和工艺应运而生,为建筑业的顺利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高模是一种重要的施工技术。高模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而且有助于提高高模工程的结构性能。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中高模板的施工工艺及安全控制进行分析研究,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就地冷再生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环保性。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逐步推广,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步增强。为了能够平衡环境和经济利益两者之间的关系,应充分认识到就地冷再生技术的重要性。在对沥青路面进行处理时,要合理把控施工材料,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力度,实现更高层次的环境保护。所以,应当参照严格的标准执行相应的操作,合理地运用就地冷再生技术,为我国的沥青路面建设和保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就地冷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作用,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公路建设。
建筑施工工程质量主要由建筑工程中地基施工质量的优劣决定。在建筑工程中加固地基施工,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确保施工稳定性。为此,研究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加固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就建筑工程中地基施工加固技术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微型课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区别于常态课的新课型。这种新课型经过多年实践迅速成为教师课堂评优、职务晋升以及教师资格面试等采用的一种简单、有效的考核办法。接下来,笔者结合查阅资料以及学习工作中的积累,谈谈对微型课的思考。  一、什么是微型课  微型课就是基于某一节教学内容或其中某个知识点而完成的一节形式完整的课。其课堂一般是没有学生的,上课时间只有15~20分钟。这种上课方式更能体现出教师的逻辑思维和教
目前的建设实践中,新道路与现有高速公路的交叉主要有两种方式,即上跨和下穿。对比分析两种桥梁设计方案,并对方案组织进行综合分析,对科学选择桥梁设计方案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对新建道路与既有高速公路的立交桥设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为工程实践提供帮助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