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同时强调学生也是自身发展的直接动力。“生本导学”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有效的学习,教师表现自我、体现能教的境界应该是“教而不见(现)”,让教学成为学生主动学习、愉快学习的活动,让课堂变成学生以小组为主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殿堂,让学生自己去整合知识,使学生的智慧、能力自然生成;而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为学生好学、乐学而设计的教学,让每堂课都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的文化盛宴。近年来,我校开展了以“以生为本,学案导学”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改革。围绕此课题,我们就化学课堂“生本导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摸索和尝试,得出了一些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现将成果和反思与大家共享,也望得到大家的指导。
一、“以生为本”教学模式学案的编写
学案撰写是实践“以生为本,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保障。“学案”即学习方案,是教师围绕学习目标设计的课前学习材料。学案要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知识衔接、学习内容、学法指导、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习反思八个环节。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我制定出了适合化学课堂教学的学案,现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学案为例。
【学习目标】
1.掌握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的基本方法。(重点)
2.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步骤和书写格式。(重点)
【课前预习——我先行】
1.说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4Al 3O2点燃2Al2O3
质:;
微:;
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
3.利用化学方程式,可以根据反应物的质量计算出质量或者根据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的质量。
【课堂导学——我参与】
(一)情景体验
神舟五号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升空时,火箭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
(1)写出火箭点火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反应中,氢气、氧气、水的质量比为。
(3)若你是火箭推进器设计师,当确定升空的火箭需要液氢100kg时,你会在火箭助燃剂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的完全燃烧?(写出解题过程)
(二)学习探究
1.阅读教科书第99页例题1,你的解题思路、解题过程与例题中一样吗?有哪些欠缺?请你将解题过程按“例题2”的格式书写出来。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是:
(1)写“解”,设;
(2)写出反应的;
(3)求出相关物质的,写在相关物质的正下方。
(4)然后把量和量标在相对分子质量的下方。
(5)列出;
(6)求出;
(7)简明写出。
反思一:
学案的编写没有完全固定的模式,应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及内容设计各环节。化学学科是初三才开设的学科,其知识特点及学习方法与数学、物理有很大的差异,它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和一定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所谓“化学入门难”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简化了学案环节。我们在学习目标的设计上降低难度,将知识点分解清晰到位,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课前预习环节如果要求学生自学新课,学生会觉得难度太大。因此,课前预习可以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复习与之相关的知识,或者让学生了解一些与此课题有关的生活实例、常识,为新课做好准备。
反思二:
课堂导学是“生本导学”教学模式的核心。课堂导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但是,由于受旧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还很少,课堂上多数问题主要还是由教师提出。因此,要使学案导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精心设计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促使学生凭已知去探索未知,利用已知去释疑解惑。问题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要具有探索性和启发性,难度要恰好落在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
例如,在设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学案的课堂导学环节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且能根据意义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简单计算,因此我以“计算神舟五号长征系列火箭升空”为背景,设计了如上情境体验,并将计算过程细化,降低难度,使学生能轻松地完成。在完成的同时,要求学生写出计算过程。这时,学生立刻感到困难,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计算方法。于是,要求学生模仿课本例题将计算过程写出。通过互相交流、小组讨论,学生自己得出根据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的方法、步骤及要求。
二、“以生为本”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导
导,即开导、启迪之意,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一个“导”字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在认知过程中,适当的问题能激发学习动机。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不仅能使学生不断地体验成功,维持持久的学习动力,而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缩短获取知识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探索问题的能力。什么时候导、怎样导以及导的程度如何把握,这些环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反思一:
如何把握诱导的时机呢?“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教育家孔子的论述。它恰如其分地点明了学生需要启发的最佳时机,即当学生讨论热烈,对问题似懂非懂,想说却又说不清楚时,正是最强烈渴望得到启发的时候。教师要善于捕捉这种时机,给予适当的诱导和点拨,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如何计算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先让学生模仿书上例题自己计算,当碰到计算Ca(OH)2相对分子质量时,学生自然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是乘2还是加2,但仍然有学生能够完成。这时教师要善于利用成功的学生,让学生来讲解自己的计算过程。
反思二:
教师的导要讲究艺术。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变教为导更要讲究艺术,任何拙劣的导学,不仅不能诱导、启发学生的思路,反而会使学生的思维僵化,甚至退化。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刻地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能力、动机、兴趣、态度,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放下老师的架子,完全投入到和学生的交流中,始终与学生要表达的思想合拍,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教师既要跟上学生的思路,又要引导学生的思路。对任何疑难问题不能直接讲授给学生,要创设不同梯度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真正领悟、掌握,不能把自己的思路强加给学生,使其硬性接受。
例如,在上“化学方程式”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自己讨论得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我的学案设计如下:
【符号大比拼】1.数一数反应前后各类原子的数目,你会发现什么?
4Fe 3O2=2Fe2O3
原子种类反应前原子个数反应后原子个数铁原子氧原子3Fe 2O2点燃Fe3O4
原子种类反应前原子个数反应后原子个数铁原子氧原子2.算一算下面两个式子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你会发现什么?
4Fe 3O22Fe2O3
()()()
3Fe 2O2点燃Fe3O4
()()()
反思三:
导学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长时间单一的引导方式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是这个道理。导学与学案是密不可分的,好的学案是教师有一堂好的导学课的先决条件,但教师决不能仅仅局限于已设计好的学案,因为再好的学案也不能把课堂上的所有情境都设计到。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课堂上的不同情形,迅速且不断地搜集学生学习的信息,进行多元化备课,对学案进行添加、修改,使其进一步完善,教师不能受其固定思维框架的束缚。灵活多样的导学方式,可以给学案注入“活化剂”,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导学方式的选择也与导学的对象有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分类诱导的方法。对差生设置的问题难度要低一些,且要层层递进,逐渐接触问题的实质;对优秀生仅仅需要点拨关键之处,设置的问题难度可以大一些,力争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训练。
另外,导学并不专属于教师。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个差异,让学习好的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教师在旁边进行适当引导,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领地转让”,也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在各个方面还很稚嫩,因此,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以生为本,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改革,不能一味地照搬,必须结合学科特点不断地摸索和创新。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说:“以生为本”是一种教育理念,在这种理念下,我们将继续努力,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形成具有特色的课型模式。
(责任编辑罗艳)
一、“以生为本”教学模式学案的编写
学案撰写是实践“以生为本,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保障。“学案”即学习方案,是教师围绕学习目标设计的课前学习材料。学案要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知识衔接、学习内容、学法指导、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习反思八个环节。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我制定出了适合化学课堂教学的学案,现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学案为例。
【学习目标】
1.掌握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的基本方法。(重点)
2.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步骤和书写格式。(重点)
【课前预习——我先行】
1.说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4Al 3O2点燃2Al2O3
质:;
微:;
量:;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
3.利用化学方程式,可以根据反应物的质量计算出质量或者根据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出的质量。
【课堂导学——我参与】
(一)情景体验
神舟五号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升空时,火箭燃料是液氢,助燃剂是液氧。
(1)写出火箭点火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反应中,氢气、氧气、水的质量比为。
(3)若你是火箭推进器设计师,当确定升空的火箭需要液氢100kg时,你会在火箭助燃剂仓中填充多少千克的液氧来满足这些液氢的完全燃烧?(写出解题过程)
(二)学习探究
1.阅读教科书第99页例题1,你的解题思路、解题过程与例题中一样吗?有哪些欠缺?请你将解题过程按“例题2”的格式书写出来。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是:
(1)写“解”,设;
(2)写出反应的;
(3)求出相关物质的,写在相关物质的正下方。
(4)然后把量和量标在相对分子质量的下方。
(5)列出;
(6)求出;
(7)简明写出。
反思一:
学案的编写没有完全固定的模式,应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及内容设计各环节。化学学科是初三才开设的学科,其知识特点及学习方法与数学、物理有很大的差异,它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和一定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所谓“化学入门难”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我们简化了学案环节。我们在学习目标的设计上降低难度,将知识点分解清晰到位,使之具有可操作性。课前预习环节如果要求学生自学新课,学生会觉得难度太大。因此,课前预习可以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复习与之相关的知识,或者让学生了解一些与此课题有关的生活实例、常识,为新课做好准备。
反思二:
课堂导学是“生本导学”教学模式的核心。课堂导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但是,由于受旧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还很少,课堂上多数问题主要还是由教师提出。因此,要使学案导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精心设计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问题,促使学生凭已知去探索未知,利用已知去释疑解惑。问题设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要具有探索性和启发性,难度要恰好落在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
例如,在设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学案的课堂导学环节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且能根据意义解决生活实际中的简单计算,因此我以“计算神舟五号长征系列火箭升空”为背景,设计了如上情境体验,并将计算过程细化,降低难度,使学生能轻松地完成。在完成的同时,要求学生写出计算过程。这时,学生立刻感到困难,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计算方法。于是,要求学生模仿课本例题将计算过程写出。通过互相交流、小组讨论,学生自己得出根据化学方程式简单计算的方法、步骤及要求。
二、“以生为本”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导
导,即开导、启迪之意,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一个“导”字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在认知过程中,适当的问题能激发学习动机。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不仅能使学生不断地体验成功,维持持久的学习动力,而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缩短获取知识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培养探索问题的能力。什么时候导、怎样导以及导的程度如何把握,这些环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反思一:
如何把握诱导的时机呢?“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教育家孔子的论述。它恰如其分地点明了学生需要启发的最佳时机,即当学生讨论热烈,对问题似懂非懂,想说却又说不清楚时,正是最强烈渴望得到启发的时候。教师要善于捕捉这种时机,给予适当的诱导和点拨,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讲如何计算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先让学生模仿书上例题自己计算,当碰到计算Ca(OH)2相对分子质量时,学生自然会感到困惑,不知道是乘2还是加2,但仍然有学生能够完成。这时教师要善于利用成功的学生,让学生来讲解自己的计算过程。
反思二:
教师的导要讲究艺术。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变教为导更要讲究艺术,任何拙劣的导学,不仅不能诱导、启发学生的思路,反而会使学生的思维僵化,甚至退化。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刻地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能力、动机、兴趣、态度,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放下老师的架子,完全投入到和学生的交流中,始终与学生要表达的思想合拍,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教师既要跟上学生的思路,又要引导学生的思路。对任何疑难问题不能直接讲授给学生,要创设不同梯度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真正领悟、掌握,不能把自己的思路强加给学生,使其硬性接受。
例如,在上“化学方程式”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自己讨论得出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我的学案设计如下:
【符号大比拼】1.数一数反应前后各类原子的数目,你会发现什么?
4Fe 3O2=2Fe2O3
原子种类反应前原子个数反应后原子个数铁原子氧原子3Fe 2O2点燃Fe3O4
原子种类反应前原子个数反应后原子个数铁原子氧原子2.算一算下面两个式子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你会发现什么?
4Fe 3O22Fe2O3
()()()
3Fe 2O2点燃Fe3O4
()()()
反思三:
导学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长时间单一的引导方式会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居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就是这个道理。导学与学案是密不可分的,好的学案是教师有一堂好的导学课的先决条件,但教师决不能仅仅局限于已设计好的学案,因为再好的学案也不能把课堂上的所有情境都设计到。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课堂上的不同情形,迅速且不断地搜集学生学习的信息,进行多元化备课,对学案进行添加、修改,使其进一步完善,教师不能受其固定思维框架的束缚。灵活多样的导学方式,可以给学案注入“活化剂”,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导学方式的选择也与导学的对象有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采取分类诱导的方法。对差生设置的问题难度要低一些,且要层层递进,逐渐接触问题的实质;对优秀生仅仅需要点拨关键之处,设置的问题难度可以大一些,力争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训练。
另外,导学并不专属于教师。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个差异,让学习好的学生充当教师的角色,教师在旁边进行适当引导,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把课堂还给学生,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领地转让”,也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在各个方面还很稚嫩,因此,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绝对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以生为本,学案导学”的课堂教学改革,不能一味地照搬,必须结合学科特点不断地摸索和创新。正如郭思乐教授所说:“以生为本”是一种教育理念,在这种理念下,我们将继续努力,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形成具有特色的课型模式。
(责任编辑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