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观察阿是穴滞针术结合推拿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门诊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0例)运用阿是穴滞针术结合推拿的方法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采用推拿治疗。采用国际公认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观察两组病人在治疗1、3、10天后腰部疼痛程度评分。结果:治疗10天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腰痛VAS评分均减小,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治疗1、3及10天后,两组患者的腰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同样有显著性(均P<0.01)。结论:阿是穴滞针术结合推拿较单纯采用推拿更能改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的腰痛症状,且能更快地改善其疼痛症状。
关键词: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推拿疗法 针刺疗法 滞针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常见的腰背痛疾病之一,也是针灸推拿科的常见病,临床以慢性腰痛或腰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以第三腰椎横突部明显压痛为主要体征,它是腰肌筋膜劳损的一种类型。自2007年2月至2010年4月,本院针灸推拿科采用阿是穴滞针术结合推拿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0例,并设单纯推拿治疗30例作为对照组,以对比观察阿是穴滞针术对本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诊断要点:有腰部外伤或劳损史;第三腰椎横突处压痛,并可触及结节或条索状物;臀中肌后缘可摸到紧张的条索,或合并股内收肌紧张;腰椎x线检查可见一侧(病变侧)第三腰椎横突肥大,局部密度影增高。将符合诊断上述诊断要点的60例本病门诊病人,采用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5岁,平均(35.8±13.9)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4年半,平均(27.6±12.5)月。对照组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岁,平均(36.3±14.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6年3个月,平均(25.5±10.3)月。两组病例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下述推拿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另加用腰部阿是穴滞针术治疗。
2.1 推拿治疗 病人取俯卧位,暴露腰背部皮肤,在行推拿手法操作前先在腰部喷适量云香精(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然后用涂擦法按摩1分钟左右待皮肤上的药液干后,再涂上起润滑作用的推拿介质(医用凡士林或普通食用麻油)适量后即可开始推拿操作。手法主要以掌推法、掌根揉法、擦法为主,操作约15分钟致腰局部有较强温热感,再按操作前的方法涂擦云香精。然后用拇指点按法或肘尖按压法点按或按压下述穴位:肾俞、大肠俞、秩边、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等穴位,以上穴位均为双侧取穴。如伴患侧臀部及下肢疼痛者,则用掌背攘法或拳攘法、弹拨法、拿法等手法施术于臀部及下肢部,时间约10分钟。整个推拿过程共约30分钟。
2.2 阿是穴滞针术 在推拿治疗结束后操作。具体方法如下:病人仍取俯卧位,暴露腰背部。医生先用拇指在病人患侧腰部寻找阿是穴,阿是穴的位置多数位于病变一侧的第三腰椎横突处,按压此处患者有疼痛感,医生可感觉到患者腰部肌肉有紧张感,还可感觉指下有条索状结节或细核状物。阿是穴处常规皮肤消毒,取3寸长普通针灸针1支,刺入阿是穴,待针刺得气后采用单向搓针柄的方法至针体搓捻不动或难于搓捻时为止,此时患者针刺局部酸胀或酸胀痛的针感较甚,采用下述行针手法:刺手(针刺手,一般为右手)的拇、食二指持针柄,中指指腹向内抵住针身,同时翻腕与中指反向用力将针体向外板倒,使针尾向外、针身呈弧形板倒状,然后将针上提。行针约1分钟后停止行针,留针10~15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4次,最后一次行针结束后将针体反向捻转后出针,如出针困难时,医生可用左手在针刺处周围进行轻轻的捏拿、按摩,以配合右手出针,亦可再留针片刻待患者局部肌肉放松后采用上述方法出针。
2.3 观察指标所有病人在治疗1、3、10天后接受腰部疼痛程度评分,评分方法采用国际公认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具体如下:采用一长10cm的游动标尺,两端代表疼痛的极限,标为“0”的一端表示无痛,标为“10”的一端表示剧痛,让病人理解有关VAS的概念、用法和意义后,令病人将标尺移动到表示自己疼痛的位置时,医生即可记录具体的VAS记分。
3 结果
在治疗1、3、10天后,两组病人腰部疼痛程度的VAS评分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治疗10天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腰痛VAS评分均减小,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但在治疗1、3及10天后,两组患者的腰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同样有显著性(均P<0.01)。结果提示,观察组更能改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腰痛症状,且能更快地改善其疼痛症状。
4 讨论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常见的腰背痛疾病之一,是常见的软组织疼痛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为过长的第三腰椎横突受到反复牵拉损伤而引起。正常腰椎呈生理性前凸,前凸的顶点位于第三腰椎。因此,第三腰椎是5个腰椎的活动中心,成为腰椎活动的枢纽。腰椎横突是腰背筋膜前层的附着处,是腰方肌和横突棘肌的起止点,腹内斜肌和腹横肌通过腱膜也起于此,对腰背部运动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臀上皮神经自L1-3椎间孔发出,穿出横突间韧带骨纤维孔之后,走行于L1-3横突的背面,并紧贴骨膜,经达横突间沟,穿过起始于横突的肌肉至背侧。当附着于横突的肌纤维组织因损伤产生粘连及瘢痕时,神经可受到嵌压产生疼痛。因第三腰椎横突最长,此处的软组织及神经容易受到反复的牵拉损伤,从而产生粘连及瘢痕,神经受到嵌压,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与水肿,故而产生疼痛。因此,本症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腰部疼痛,主要体征是第三腰椎横突处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定位固定,且在此处可触及痉挛结节。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上,应以消肿止痛、松解瘢痕粘连为主。推拿手法能舒筋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宣通散结,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腰部肌肉、筋脉的营养状态。本临床观察中所采用的推拿疗法中用到的云香精能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当然,在操作过程中,如没有云香精时也可用红花油或活络油等活血止痛类中药制剂代替。因此对照组单纯采用推拿疗法,经过10天的治疗后,其腰痛症状也得到明显的改善。但从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更能改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腰痛症状,且能更快地改善其疼痛症状。其原因在于它采用了阿是穴滞针术。在阿是穴处针刺,能使针刺的刺激直达病所,起到活血化瘀的治疗目的,且采用滞针的行针方法,能起到松解瘢痕粘连的作用。因此,观察组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在推拿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是穴滞针术,作者认为有类似于小针刀疗法的松解作用,但它较小针刀疗法创伤更小,既能达到治疗目的,患者又更易于接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推拿疗法 针刺疗法 滞针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常见的腰背痛疾病之一,也是针灸推拿科的常见病,临床以慢性腰痛或腰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以第三腰椎横突部明显压痛为主要体征,它是腰肌筋膜劳损的一种类型。自2007年2月至2010年4月,本院针灸推拿科采用阿是穴滞针术结合推拿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30例,并设单纯推拿治疗30例作为对照组,以对比观察阿是穴滞针术对本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诊断要点:有腰部外伤或劳损史;第三腰椎横突处压痛,并可触及结节或条索状物;臀中肌后缘可摸到紧张的条索,或合并股内收肌紧张;腰椎x线检查可见一侧(病变侧)第三腰椎横突肥大,局部密度影增高。将符合诊断上述诊断要点的60例本病门诊病人,采用查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30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5岁,平均(35.8±13.9)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4年半,平均(27.6±12.5)月。对照组30例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岁,平均(36.3±14.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6年3个月,平均(25.5±10.3)月。两组病例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下述推拿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另加用腰部阿是穴滞针术治疗。
2.1 推拿治疗 病人取俯卧位,暴露腰背部皮肤,在行推拿手法操作前先在腰部喷适量云香精(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然后用涂擦法按摩1分钟左右待皮肤上的药液干后,再涂上起润滑作用的推拿介质(医用凡士林或普通食用麻油)适量后即可开始推拿操作。手法主要以掌推法、掌根揉法、擦法为主,操作约15分钟致腰局部有较强温热感,再按操作前的方法涂擦云香精。然后用拇指点按法或肘尖按压法点按或按压下述穴位:肾俞、大肠俞、秩边、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等穴位,以上穴位均为双侧取穴。如伴患侧臀部及下肢疼痛者,则用掌背攘法或拳攘法、弹拨法、拿法等手法施术于臀部及下肢部,时间约10分钟。整个推拿过程共约30分钟。
2.2 阿是穴滞针术 在推拿治疗结束后操作。具体方法如下:病人仍取俯卧位,暴露腰背部。医生先用拇指在病人患侧腰部寻找阿是穴,阿是穴的位置多数位于病变一侧的第三腰椎横突处,按压此处患者有疼痛感,医生可感觉到患者腰部肌肉有紧张感,还可感觉指下有条索状结节或细核状物。阿是穴处常规皮肤消毒,取3寸长普通针灸针1支,刺入阿是穴,待针刺得气后采用单向搓针柄的方法至针体搓捻不动或难于搓捻时为止,此时患者针刺局部酸胀或酸胀痛的针感较甚,采用下述行针手法:刺手(针刺手,一般为右手)的拇、食二指持针柄,中指指腹向内抵住针身,同时翻腕与中指反向用力将针体向外板倒,使针尾向外、针身呈弧形板倒状,然后将针上提。行针约1分钟后停止行针,留针10~15分钟,留针期间行针2~4次,最后一次行针结束后将针体反向捻转后出针,如出针困难时,医生可用左手在针刺处周围进行轻轻的捏拿、按摩,以配合右手出针,亦可再留针片刻待患者局部肌肉放松后采用上述方法出针。
2.3 观察指标所有病人在治疗1、3、10天后接受腰部疼痛程度评分,评分方法采用国际公认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具体如下:采用一长10cm的游动标尺,两端代表疼痛的极限,标为“0”的一端表示无痛,标为“10”的一端表示剧痛,让病人理解有关VAS的概念、用法和意义后,令病人将标尺移动到表示自己疼痛的位置时,医生即可记录具体的VAS记分。
3 结果
在治疗1、3、10天后,两组病人腰部疼痛程度的VAS评分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治疗10天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腰痛VAS评分均减小,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但在治疗1、3及10天后,两组患者的腰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同样有显著性(均P<0.01)。结果提示,观察组更能改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腰痛症状,且能更快地改善其疼痛症状。
4 讨论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常见的腰背痛疾病之一,是常见的软组织疼痛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为过长的第三腰椎横突受到反复牵拉损伤而引起。正常腰椎呈生理性前凸,前凸的顶点位于第三腰椎。因此,第三腰椎是5个腰椎的活动中心,成为腰椎活动的枢纽。腰椎横突是腰背筋膜前层的附着处,是腰方肌和横突棘肌的起止点,腹内斜肌和腹横肌通过腱膜也起于此,对腰背部运动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臀上皮神经自L1-3椎间孔发出,穿出横突间韧带骨纤维孔之后,走行于L1-3横突的背面,并紧贴骨膜,经达横突间沟,穿过起始于横突的肌肉至背侧。当附着于横突的肌纤维组织因损伤产生粘连及瘢痕时,神经可受到嵌压产生疼痛。因第三腰椎横突最长,此处的软组织及神经容易受到反复的牵拉损伤,从而产生粘连及瘢痕,神经受到嵌压,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与水肿,故而产生疼痛。因此,本症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腰部疼痛,主要体征是第三腰椎横突处有明显的局限性压痛,定位固定,且在此处可触及痉挛结节。在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治疗上,应以消肿止痛、松解瘢痕粘连为主。推拿手法能舒筋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宣通散结,促进新陈代谢,改善腰部肌肉、筋脉的营养状态。本临床观察中所采用的推拿疗法中用到的云香精能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当然,在操作过程中,如没有云香精时也可用红花油或活络油等活血止痛类中药制剂代替。因此对照组单纯采用推拿疗法,经过10天的治疗后,其腰痛症状也得到明显的改善。但从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更能改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腰痛症状,且能更快地改善其疼痛症状。其原因在于它采用了阿是穴滞针术。在阿是穴处针刺,能使针刺的刺激直达病所,起到活血化瘀的治疗目的,且采用滞针的行针方法,能起到松解瘢痕粘连的作用。因此,观察组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在推拿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是穴滞针术,作者认为有类似于小针刀疗法的松解作用,但它较小针刀疗法创伤更小,既能达到治疗目的,患者又更易于接受,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