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发展这个古老的话题一直是规划者讨论的话题,如何使城市持续良好的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本文对城市文化在城市中的重要地位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通过南京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成功案例进行说明,旨在引起人们对城市文化的重视。
关键词:容器内容;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城市风貌;城市发展
一、“容器”与“内容”的内在涵义
(一)概念的界定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说,“容器”即指作为供城市居民乃以生存的物质空间环境。“内容”即指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在长期生活过程中沉淀的文化气息,在此所阐述的内容只是一个非常狭窄的层面,主要是精神方面的感应效果。
(二)容器与内容的关系
辩证的看“容器”与“内容”的关系,它们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的改变必将影响到另一方面。实际上,物质空间环境在可操作性层面上是一个与城市规划相联系的要素,即“容器”与城市规划相联系,我们可以这么的理解,“容器”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城市的发展建设;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这种精神方面的感受是一个与城市意向相联系的要素,即“内容”与城市意向或者说是城市感应方面相联系的因素,在此我们姑且认为“内容”就是指我们的城市文化。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城市就是一种文化形态.一个城市从构成来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经人们长期的经营建设而形成的城市格局、宫殿、寺观、府第、园林、街道、民居等物质环境(体形环境),这是城市物质文化;二是上述物质环境所负载的人类社会结构、组织制度、价值观意、思维方式等内部蕴趣,也就城市的精神文化。无论是城市的物质文化还是城市的精神文化,他们在城市的发展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此,我们主要侧重精神文化的方面。
二、城市文化的地位
(一)城市文化保存城市记忆
城市文化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是城市成长的精神土壤和根基所在。城市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隐性的观念文化、风俗文化和艺术文化,也有显性的器物文化与建筑文化,而且,隐性和显性的文化往往相伴相生,互为表里。因此,城市领导者、城市规划与管理部门、历史文化研究与保护机构、市民大众都应该自觉成为自身历史文化的认同者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切莫让城市在所谓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浪潮中失根丧魂。
(二)城市文化决定城市品质
城市品质既有共同的成分,同时也有各个城市不同的韵味。共同的成分是那些反映现代社会的公共道德精神、公民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容,无论在哪个现代化的城市,其表现形式和内容基本都是一样的,本质上没有差别。不同的内容主要是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统,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品位、艺术韵味和个性魅力,这就是一种区域文化。
(三)城市文化塑造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所应具有的内涵是“社会氛围的高度概括、鲜明的城市特色、厚重的历史感和更高的追求境界”。城市精神是城市独特风貌的浓缩。著名城市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指出:“城市都具有各自突出的个性,这个性是如此强烈,如此充满‘性格特征’,以至可以说,城市从一开始便具有人类性格的许多特征。”
三、案例研究: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概况
南京作为长三角著名的古都,2400余年的城建史和累计达450年的建都史为其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明城墙围合的老城是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核心,面积约40km2,南京历朝都城均位于此范围内,老城内至今尚存的各类历史文化资源1000处左右,占南京历史文化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二。近年来,南京在发展经济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不断开拓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新途径,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保下来”:多层次多元化保护体系
2001年结合总体规划调整,南京市编制了新一轮《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建立起完整的历史文化资源规划保护体系,并对各层次的保护内容都进行了深化和拓展。2002年,编制完成《南京市主城文物紫线规划》,主城内市级以上文物古迹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全部划定。2002年,南京着手编制《南京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紧接着,南京又组织相关设计单位完成了老城五个分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此,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范围大幅度扩大,建立了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
(二)“亮出来”:大批文化资源放出来
长期以来,由于对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六朝文化、明朝文化和民国文化特征的历史资源的展现挖掘不够,大量记载着古都金陵二千多年诸多文明的历史遗迹让人们虽可辨识却又模糊。其中明城墙是南京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保存至今最大的一座古代城垣。但因年久失修,加上后人不断拆城取砖、倚墙建厂、违章搭建,明城墙受到较大损害。1988年,南京明城墙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市政府開始了持续的保护与整治。
四、结语
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曾说,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她自己的土壤,各有自己的家乡和故土观念,有自己的“风景”和“图象”,“每个文化的存在都是为了把自己的特性表现在她的生命发展的每个细节之中”。所以,每种文化都应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源泉,也是城市的重要资源。现代城市发展要赋予历史,就要在保护中利用,在开发中保护,在历史中表现人文之光,将城市建设在丰厚的文化基础上,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建设的长远发展,实现城市建设与人的和谐。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关键词:容器内容;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城市风貌;城市发展
一、“容器”与“内容”的内在涵义
(一)概念的界定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说,“容器”即指作为供城市居民乃以生存的物质空间环境。“内容”即指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在长期生活过程中沉淀的文化气息,在此所阐述的内容只是一个非常狭窄的层面,主要是精神方面的感应效果。
(二)容器与内容的关系
辩证的看“容器”与“内容”的关系,它们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的改变必将影响到另一方面。实际上,物质空间环境在可操作性层面上是一个与城市规划相联系的要素,即“容器”与城市规划相联系,我们可以这么的理解,“容器”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城市的发展建设;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这种精神方面的感受是一个与城市意向相联系的要素,即“内容”与城市意向或者说是城市感应方面相联系的因素,在此我们姑且认为“内容”就是指我们的城市文化。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城市就是一种文化形态.一个城市从构成来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经人们长期的经营建设而形成的城市格局、宫殿、寺观、府第、园林、街道、民居等物质环境(体形环境),这是城市物质文化;二是上述物质环境所负载的人类社会结构、组织制度、价值观意、思维方式等内部蕴趣,也就城市的精神文化。无论是城市的物质文化还是城市的精神文化,他们在城市的发展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此,我们主要侧重精神文化的方面。
二、城市文化的地位
(一)城市文化保存城市记忆
城市文化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形成的,是城市成长的精神土壤和根基所在。城市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隐性的观念文化、风俗文化和艺术文化,也有显性的器物文化与建筑文化,而且,隐性和显性的文化往往相伴相生,互为表里。因此,城市领导者、城市规划与管理部门、历史文化研究与保护机构、市民大众都应该自觉成为自身历史文化的认同者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切莫让城市在所谓现代化和工业化的浪潮中失根丧魂。
(二)城市文化决定城市品质
城市品质既有共同的成分,同时也有各个城市不同的韵味。共同的成分是那些反映现代社会的公共道德精神、公民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容,无论在哪个现代化的城市,其表现形式和内容基本都是一样的,本质上没有差别。不同的内容主要是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统,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品位、艺术韵味和个性魅力,这就是一种区域文化。
(三)城市文化塑造城市精神
城市精神所应具有的内涵是“社会氛围的高度概括、鲜明的城市特色、厚重的历史感和更高的追求境界”。城市精神是城市独特风貌的浓缩。著名城市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指出:“城市都具有各自突出的个性,这个性是如此强烈,如此充满‘性格特征’,以至可以说,城市从一开始便具有人类性格的许多特征。”
三、案例研究: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概况
南京作为长三角著名的古都,2400余年的城建史和累计达450年的建都史为其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明城墙围合的老城是南京历史文化资源的核心,面积约40km2,南京历朝都城均位于此范围内,老城内至今尚存的各类历史文化资源1000处左右,占南京历史文化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二。近年来,南京在发展经济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不断开拓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新途径,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保下来”:多层次多元化保护体系
2001年结合总体规划调整,南京市编制了新一轮《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建立起完整的历史文化资源规划保护体系,并对各层次的保护内容都进行了深化和拓展。2002年,编制完成《南京市主城文物紫线规划》,主城内市级以上文物古迹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全部划定。2002年,南京着手编制《南京老城保护与更新规划》。紧接着,南京又组织相关设计单位完成了老城五个分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由此,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范围大幅度扩大,建立了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
(二)“亮出来”:大批文化资源放出来
长期以来,由于对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六朝文化、明朝文化和民国文化特征的历史资源的展现挖掘不够,大量记载着古都金陵二千多年诸多文明的历史遗迹让人们虽可辨识却又模糊。其中明城墙是南京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保存至今最大的一座古代城垣。但因年久失修,加上后人不断拆城取砖、倚墙建厂、违章搭建,明城墙受到较大损害。1988年,南京明城墙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市政府開始了持续的保护与整治。
四、结语
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曾说,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她自己的土壤,各有自己的家乡和故土观念,有自己的“风景”和“图象”,“每个文化的存在都是为了把自己的特性表现在她的生命发展的每个细节之中”。所以,每种文化都应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源泉,也是城市的重要资源。现代城市发展要赋予历史,就要在保护中利用,在开发中保护,在历史中表现人文之光,将城市建设在丰厚的文化基础上,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建设的长远发展,实现城市建设与人的和谐。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李其荣.《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