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生活情境,伸展品社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u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程扎根于儿童生活,搭建了一个心灵沟通的平台,创设了愉悦的课程生活,它倡导人性化的道德,指导学生过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教师要善于巧用生活实例,活用生活经验,善用生活资源,把学生的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才能更好地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关键词:品社课 生活 情感教育
  《思想品德》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道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学生。《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自己和发展自己,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1]因此,教学时应该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
  一、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标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離的’纯道德’的生活。"[2]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多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明辨是非,提高认识,指导行为,从而引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无声的朋友》,我让一位学生模拟电线杆,让其他同学在"电线杆"上刻字,贴小广告,用锤子砸。。。。。。然后让扮演电线杆的同学说出他的感受。"电线杆"的痛苦感受让所有的同学动容,培养了学生自觉的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又如在教学《天有不测风云》一课时,结合着学校的"防地震"演练,教给学生在灾难发生时的危机时刻,如何自护、互救,在演练中教给学生一定的避险求生能力。学生在模拟的真实环境中,就像在生活中一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意愿。
  二、活用生活经验,寓教于乐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力求改革在教学中学生被动的状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任何教学活动都不可能单纯地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是最有效、最吸引孩子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的是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师要善于从这些活动中提取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更好地实现寓教于乐。在教学《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一课时,课前我就布置学生与家长一起去购物时注意搜集一些有关商品信息的资料,在课堂中让学生自主交流购物的体验以及平时由于对商品信息了解不多而导致买到不合格产品或过期食品的经验,通过交流购物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了解更多的商品信息,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并且我也向学生介绍了解商品信息的渠道,首先我展示一些商品信息的资料给他们看,然后我还给学生介绍关于食品信息的网页,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让学生在平时的购物中多留个心眼。这样使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体验不断丰富,思考不断深入,视野不断拓展,认识逐步加深。课后,我还请同学们利用假日和家长再次去购物,把课堂中学到的购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这样就可以让课堂的知识浸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将课堂延伸至生活。
  三、巧用活动环节,提升体验
  在教材中,每一单元设置了活动环节。在教学中采用学生喜欢的活动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乐于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丰富,教材中设置了许多学生喜欢的活动环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例如在教《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我让学生作课前调查,搜集家乡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的图片等相关资料,以及歌颂家乡的诗歌、歌曲等,到过这些地方的同学把自己拍的照片找出来,写写自己游览的感受;考察、搜集家乡历史上的名人、伟人,家乡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自己身边的、让自己感动的人的事迹。讲完这课后,又组织学生读有关家乡的书籍,从报刊上了解感动家乡的人物故事。最后回归到生活中,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该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家乡人。总之,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多样性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学,主动地去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品德。
  四设计探究作业,培养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是主动建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体现在作业布置上就是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重视作业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探究。同样,新课程理念也强调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主体的感知、知识的主观建构,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小学品社作业设计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
  品德课程是立足于课内外的结合,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要实现育人的功能,教师必须以儿童的生活为主线,从教材中引发、从儿童生活世界中开发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沟通课堂教学与儿童生活的联系,实现"从生活中来";又要关注学生需求,引领儿童自主建构良好品德,使品德课服务于儿童的生活,实现"再回到生活中去"。只有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才能真正让道德教育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才能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的生活课程。
  参考文献:
  [1、2]《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成尚荣.构建生活的课堂,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4]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拟从临床调查入手,通过对稳定期COPD患者的综合性康复治疗,了解综合性康复治疗对稳定期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稳定期的COPD患者寻找更加方便可行的康复治疗方案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课程的目标是"旨在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虽然安排了道德、心理、法律、国情四块内容,但它作为德育课程,首先肩负着品德教育的任务与功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它的首要的目标要求。  然而,综观目前的实施与目标
期刊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构建高效课堂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高效课堂应是学生学习的天堂,其实质是以一切学生的能力发展为核心,以快乐高效学习为根本,学生参与度高,敢问、敢说、敢做。构建高效课堂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更应是今天每一个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而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构建和谐平等,相互尊重的
期刊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课堂应该成为孕育智慧、启迪智慧、升华智慧的主阵地,思想政治课教学势必要从培养学生的知识智慧、情感智慧和心灵智慧方面人手,努力提升教学价值,实现课堂增值。所谓课堂增值,就是指学科教师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在同等的课堂投入前提之下,优化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实现或达成更加有效的教学目标。  加强和改进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服务和谐校园建设为直接目标之一,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
期刊
【摘要】在当今社会,网络的应用一方面给我国的经济带来高速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如,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现代社会显示出的矛盾日益尖锐,传统的显性思想教育的可行性日益受到挑战。因而,从现状出发,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的一些新特征以及其在不断的发展中呈现出来的新规律,从而找出解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新思路,新方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勃兴让我们看到了我国现代思政教育发展的新模式。由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