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都知道“画龙点睛”的故事,也知道“点石成金”的来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要善于运用教学的点金之术,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在轻轻一“点”间不断涌现、迸发,尽显其个性、灵性。
一、在学生“走向生活”时“点”
学生作为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他们对文本的感悟、体验是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是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文本的。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多元理解、激励学生进行大胆独特体验的同时,更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有悖于文本的价值取向给予“点”,从而实现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的统一。
列夫·托尔斯泰的《跳水》一文,刻画了一位船长在儿子生命遇到危险的时刻表现出的睿智,令人钦佩。
师:在这场人追猴、猴逗人的生死游戏中,睿智的船长化解了这场危机,船长成了英雄、胜利者。你们对这一突发事件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课文的开头写的“海面上风平浪静”。如果返航时正处在惊涛骇浪之中,水手们会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吗?
师:你真会读书。事情的发生往往与环境密切相关,正如你所描述的。
生:船长在这一突发事件中所表现出的机智,令人佩服。
师:正如大家讨论的,船长举枪逼儿子跳海是最佳方案。
生: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做任何事都得有个“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跳水》一文告诉人们:事物在发展和变化中,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动。在这一事件中从“船长的睿智”到“事情的起因”以及从中“悟出的道理”,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评判有关的人和事的。这种评判的“多元”,是从潜意识里滋生的,虽然是浅层次的,但学生却经历了走进文本、从文本里吸收各类信息与头脑里储存的相似模块进行匹配、再跳出文本去类推这样一个过程。依照文本,又不囿于文本。教师及时地一“点”,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走出课堂,并运用到社会广阔的天地中去。
二、在学生“一知半解”时“点”
在学习中,有些内容学生常会一带而过,貌似理解其实并未真正弄懂,这时教师就要运用点金之术,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他们真正领悟文章的内涵。《颐和园》里有这样一段话:“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许多学生都能从比喻句中感悟出昆明湖的平静、宽阔、美丽,却没有真正领悟其内涵。这时教师轻轻一点:“在这两句中,作者好像用错了一个字,大家觉得是哪个字?”学生说:“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这‘滑’写错了,应该是‘划’。”老师再次追问:“是真的用错了吗?”课堂上出现了片刻沉默,紧接着一学生说:“我认为没错,划船时湖面会产生许多波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如果用‘划’,这样就自相矛盾了。”老师赞许地点点头。一时间,学生纷纷举手。
生:文中说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镜子是玻璃做的,表面很光滑,这儿用“滑”,就显得很准确。
生:文中说昆明湖绿得像碧玉,玉的表面也很光滑,这儿应该用“滑”而不能用“划”。
生:我今年暑假去过北京颐和园,看到昆明湖大得不得了,湖面上虽然也有些波纹,但远远望去,像镜子一样平静。游船、画舫驶过去,也好像是滑过去的,看不到波纹。所以这里用“滑”是非常准确的,这个“滑”更能显示昆明湖的静、大、美。
这一假设,这一追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领悟,也使学生感受到作者遣词造
句的精妙之处。
三、在学生“欲说无言”处“点”
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有时会出现令自己很“尴尬”的场面:有所发现了但又不能说清楚,心有所悟但口不能言。出现这种情况,无非是两种因素在起作用:一是语言表达能力偏低,二是对表述的内容还不十分清楚。教师对学生的“点”,要针对学生思维受阻的“穴”,才能对学生有启发。一位教师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当学到“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一句时,学生能理解“四周黑洞洞的”是指当时社会的黑暗,但对“碰壁”的理解虽有所领悟,但模模糊糊,找不到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这时老师说:“在黑洞洞的房间里,不走动会碰壁吗?在黑暗的社会里不写革命文章,反动派会迫害他吗?鲁迅还会常常‘碰壁’吗?”老师的这一番话使学生“开窍”了:“哦,国民党反动派当然容不得鲁迅反对他们,他们当然要对鲁迅下手,鲁迅写文章遇到很多挫折啊!”“从这句话看出鲁迅多么富有斗争精神!”教师这么一“点”,学生不但变“无言”为“有言”,而且言而明意。
何时着“点”,这需要教师进行睿智的判断和理性的思考,及时点拨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提升学生的修养,让学生乐于学习,享受学习。
一、在学生“走向生活”时“点”
学生作为个性鲜明的生命个体,他们对文本的感悟、体验是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是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来接触文本的。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多元理解、激励学生进行大胆独特体验的同时,更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有悖于文本的价值取向给予“点”,从而实现价值取向与独特体验的统一。
列夫·托尔斯泰的《跳水》一文,刻画了一位船长在儿子生命遇到危险的时刻表现出的睿智,令人钦佩。
师:在这场人追猴、猴逗人的生死游戏中,睿智的船长化解了这场危机,船长成了英雄、胜利者。你们对这一突发事件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课文的开头写的“海面上风平浪静”。如果返航时正处在惊涛骇浪之中,水手们会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吗?
师:你真会读书。事情的发生往往与环境密切相关,正如你所描述的。
生:船长在这一突发事件中所表现出的机智,令人佩服。
师:正如大家讨论的,船长举枪逼儿子跳海是最佳方案。
生:我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做任何事都得有个“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跳水》一文告诉人们:事物在发展和变化中,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行动。在这一事件中从“船长的睿智”到“事情的起因”以及从中“悟出的道理”,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评判有关的人和事的。这种评判的“多元”,是从潜意识里滋生的,虽然是浅层次的,但学生却经历了走进文本、从文本里吸收各类信息与头脑里储存的相似模块进行匹配、再跳出文本去类推这样一个过程。依照文本,又不囿于文本。教师及时地一“点”,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走出课堂,并运用到社会广阔的天地中去。
二、在学生“一知半解”时“点”
在学习中,有些内容学生常会一带而过,貌似理解其实并未真正弄懂,这时教师就要运用点金之术,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他们真正领悟文章的内涵。《颐和园》里有这样一段话:“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许多学生都能从比喻句中感悟出昆明湖的平静、宽阔、美丽,却没有真正领悟其内涵。这时教师轻轻一点:“在这两句中,作者好像用错了一个字,大家觉得是哪个字?”学生说:“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这‘滑’写错了,应该是‘划’。”老师再次追问:“是真的用错了吗?”课堂上出现了片刻沉默,紧接着一学生说:“我认为没错,划船时湖面会产生许多波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如果用‘划’,这样就自相矛盾了。”老师赞许地点点头。一时间,学生纷纷举手。
生:文中说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镜子是玻璃做的,表面很光滑,这儿用“滑”,就显得很准确。
生:文中说昆明湖绿得像碧玉,玉的表面也很光滑,这儿应该用“滑”而不能用“划”。
生:我今年暑假去过北京颐和园,看到昆明湖大得不得了,湖面上虽然也有些波纹,但远远望去,像镜子一样平静。游船、画舫驶过去,也好像是滑过去的,看不到波纹。所以这里用“滑”是非常准确的,这个“滑”更能显示昆明湖的静、大、美。
这一假设,这一追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领悟,也使学生感受到作者遣词造
句的精妙之处。
三、在学生“欲说无言”处“点”
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有时会出现令自己很“尴尬”的场面:有所发现了但又不能说清楚,心有所悟但口不能言。出现这种情况,无非是两种因素在起作用:一是语言表达能力偏低,二是对表述的内容还不十分清楚。教师对学生的“点”,要针对学生思维受阻的“穴”,才能对学生有启发。一位教师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当学到“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一句时,学生能理解“四周黑洞洞的”是指当时社会的黑暗,但对“碰壁”的理解虽有所领悟,但模模糊糊,找不到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这时老师说:“在黑洞洞的房间里,不走动会碰壁吗?在黑暗的社会里不写革命文章,反动派会迫害他吗?鲁迅还会常常‘碰壁’吗?”老师的这一番话使学生“开窍”了:“哦,国民党反动派当然容不得鲁迅反对他们,他们当然要对鲁迅下手,鲁迅写文章遇到很多挫折啊!”“从这句话看出鲁迅多么富有斗争精神!”教师这么一“点”,学生不但变“无言”为“有言”,而且言而明意。
何时着“点”,这需要教师进行睿智的判断和理性的思考,及时点拨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提升学生的修养,让学生乐于学习,享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