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需要更多更全面且优秀的中职毕业生,语文教师就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改革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实施各方面的素质教育,为社会多输送优秀或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德、智、体、美、劳教育的主要途径,而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的模式,作为一个语文学科的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本文就此谈一点个人浅见。
一、改变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兴趣的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提高学习效率。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愿学和乐学。愿学不是根本,乐学才是动力。愿学是确保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是前提。要使学生愿学,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在愿学的基础上如何使学生乐学呢?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起无数次成功的意念和力量,中职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为他们在学习上的成功创设条件。教师要精心设计、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充满快乐的情境、和谐的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亲身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己是在愉快的心境下快乐地学,从而激起无穷的学习动力。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教给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这就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二、强化教学内容与其他专业的融合,培养“一专多能”人才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中职生的素质,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首先,语文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除了掌握本学科知识外,教师还要具备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一专多能”。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讲究综合能力的培养,强化教学内容与其他专业的融合,将各学科知识渗透、交融起来,让学生适当进行综合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中职语文教学,注重实用性
中职生的年龄和高中生相当,但大部分高中生毕业后可以继续上大学深造,距离踏入社会,独立谋生还有相当一段时间。而中职生则不同,二至三年的学业结束后,他们就要投身社会,开始独立工作与生活。因此,对中职生进行语文教育应注重实用性,以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为导向来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体现鲜明的职教特色,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优秀的或合格的中职生。
四、中职语文教学,应侧重学习专业知识
(一)注重听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以突出专业知识
从近几年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在同等专业能力的条件下,能说会写的毕业生普遍容易找到工作,而说写能力差的学生就往往“滞销”。中职生毕业后大多通过“双向选择”的形式谋求工作,口齿伶俐,准确、流畅和清晰的表达关系到求职的成败。不少学生在面试的时候,口头语言表达不流畅,态度不自然,难以将自己的特点恰到好处地介绍给用人单位。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就有必要开展为学生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听说能力的训练;开设普通话课程,全面推广普通话,要求学生说准、说好普通话,平时用普通话交流,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内容,结合专业设置情境,进行听说训练。学生用熟悉的材料练习听说能力,会感到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心理优势增强,大胆练习,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并能更系统地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二)突出书写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俗话说,字是一个人的名片,大部分中职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比较差,写字时错别字连篇又极不规范、美观,不仅影响表达效果,也有损自身形象,甚至有碍于被选拔、被任用。因此,中职语文课程应开设书法、写字等课程,并要加强书法、写字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写好字的重要性,把写字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为学生们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准备一张有分量的名片,又为他们在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突出应用写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应用文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频率越来越高,应用文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培养中职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中职教育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业,语文等文化课教学是副业,副业应该为主业服务。在培养中职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时候,中职语文教学首先应该弄清主业与副业的关系,明确自己的地位,确立适合职教特色的写作能力的培养方法,从学生的职业课程的角度,开设相近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总之,要加大应用文体的教学分量,把与实际工作中密切相关的实用文体讲深讲透,让中职生熟练掌握,为中职生将来工作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学习也是为学生将来找工作服务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中职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语文教学也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必须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体现职业的特点,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素质好、技能强的新一代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广西教育》.自治区教育厅主办.2003年11月.
[2]張吉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第8-9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德、智、体、美、劳教育的主要途径,而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的模式,作为一个语文学科的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本文就此谈一点个人浅见。
一、改变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兴趣的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之中,提高学习效率。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愿学和乐学。愿学不是根本,乐学才是动力。愿学是确保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基础,是前提。要使学生愿学,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在愿学的基础上如何使学生乐学呢?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起无数次成功的意念和力量,中职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为他们在学习上的成功创设条件。教师要精心设计、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充满快乐的情境、和谐的氛围、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亲身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己是在愉快的心境下快乐地学,从而激起无穷的学习动力。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教给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这就进一步完善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二、强化教学内容与其他专业的融合,培养“一专多能”人才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中职生的素质,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首先,语文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除了掌握本学科知识外,教师还要具备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一专多能”。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讲究综合能力的培养,强化教学内容与其他专业的融合,将各学科知识渗透、交融起来,让学生适当进行综合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中职语文教学,注重实用性
中职生的年龄和高中生相当,但大部分高中生毕业后可以继续上大学深造,距离踏入社会,独立谋生还有相当一段时间。而中职生则不同,二至三年的学业结束后,他们就要投身社会,开始独立工作与生活。因此,对中职生进行语文教育应注重实用性,以职业岗位群的需求为导向来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体现鲜明的职教特色,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优秀的或合格的中职生。
四、中职语文教学,应侧重学习专业知识
(一)注重听说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以突出专业知识
从近几年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在同等专业能力的条件下,能说会写的毕业生普遍容易找到工作,而说写能力差的学生就往往“滞销”。中职生毕业后大多通过“双向选择”的形式谋求工作,口齿伶俐,准确、流畅和清晰的表达关系到求职的成败。不少学生在面试的时候,口头语言表达不流畅,态度不自然,难以将自己的特点恰到好处地介绍给用人单位。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上就有必要开展为学生加强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听说能力的训练;开设普通话课程,全面推广普通话,要求学生说准、说好普通话,平时用普通话交流,以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内容,结合专业设置情境,进行听说训练。学生用熟悉的材料练习听说能力,会感到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心理优势增强,大胆练习,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极大的帮助,并能更系统地进行听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二)突出书写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俗话说,字是一个人的名片,大部分中职生的汉字书写能力比较差,写字时错别字连篇又极不规范、美观,不仅影响表达效果,也有损自身形象,甚至有碍于被选拔、被任用。因此,中职语文课程应开设书法、写字等课程,并要加强书法、写字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写好字的重要性,把写字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为学生们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准备一张有分量的名片,又为他们在工作中能够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突出应用写作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应用文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频率越来越高,应用文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培养中职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中职教育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业,语文等文化课教学是副业,副业应该为主业服务。在培养中职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时候,中职语文教学首先应该弄清主业与副业的关系,明确自己的地位,确立适合职教特色的写作能力的培养方法,从学生的职业课程的角度,开设相近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总之,要加大应用文体的教学分量,把与实际工作中密切相关的实用文体讲深讲透,让中职生熟练掌握,为中职生将来工作和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学习也是为学生将来找工作服务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中职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语文教学也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必须改革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体现职业的特点,形成具有职业特色的课程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素质好、技能强的新一代劳动者。
参考文献:
[1]《广西教育》.自治区教育厅主办.2003年11月.
[2]張吉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第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