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时代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我们虽然应该不断创新,接受新鲜的事物,但是有关于民族传统的文化我们也不能丢弃。近年来,民族体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广大高校体育的重视,高校体育教育应该与民族传统体育相互适应,共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资源需要高校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对我国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民族体育是现代体育发展的参考依据,将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民族体育 高校体育课程
长期以来我国民族体育一直受到西方体育的挤压和冲击,但是民族体育却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民族体育的文化底蕴依旧十分强大,不断支撑它生存和发展。我国民族体育以其自身的显著的特点吸引高校体育的注意,它因为不同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而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喜爱。因此,应该将民族体育融入到高校的体育教育当中去,必定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提升高校体育的教学水平,促进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民族体育在高校体育课堂中的意义
(一)符合我国国情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幅员辽阔,56个民族就具有56个民族特点,也就具有各种不同的民族运动。这些运动虽然因为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民族风俗等等外界因素而千差万别,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同造就了中国体育活动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这也是中国传统民族体育得以延续至今的原因。这些传统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强身健体,而且这些民族体育都非常有趣,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民族文化,可以让学生们在娱乐的时候掌握我国少数民族的相关知识,了解我国的国情。
(二)增强民族意识
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我国的民族意识,只有56个民族团结一致,国家才能和谐的发展。将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堂,不仅可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还可以有效的传播和推广我国的民族体育,同学们之间也会产生民族团结的意识,增强自身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继承传统文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经济、文化、体育、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全球化趋势都加快了步伐,我国的民族文化自然的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挤压和冲击,民族体育也受到世界体育的冲击。当前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就是不能在大形势下丧失我国民族体育的独特特点,坚守我国完整的民族价值观念,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文化。而民族体育见证了我国历史的发展,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物资载体。但是由于缺少良好的推广途径,我国民族体育已经逐渐走出了人们的视线,长期下来,就会走向我们最不想看到的衰败的道路。如果将民族体育和高校体育相结合,一定会缓解这样的情形,拯救民族体育。
(四)促进教学改革
教学理念直接关系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如果想进行教学改革,那么首要的就是要转变教学理念。将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的课堂,有利于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升教学理念,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让更多的高校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为我国更多的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全能型人才。
二、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客堂的具体措施
(一)民族体育场地设置应当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民族体育场地具有限制小和时空制约性低的特点,因为这样的特点使少数民族的大多数体育项目都可以在高校现有的条件下被引进。我们可以走出学校的限制,走出校园,利用天然的地理优势,结合各地区不同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特点,更好的进行民族体育教学,既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设施条件,又要积极拓展学校以外的场地使用范围,提高体育教学的场地利用率。
(二)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投入到民族体育课堂上
长期以来,大多素大学生在体育课上都进行老练的传统体育运动,是更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而体育运动失去兴趣和信心,不再愿意把自己民族的运动方式展示给大家。这样在另一个方面来说同样是制约民族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应该鼓励、调动这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为自己民族勇敢的发声,自觉主动地参与宣扬民族精神的民族体育运动中去,帮助老师做好民族体育文化的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高校学生参加到民族体育运动中来。
(三)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堂,是对体育教育改革的挑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为了更好的将两者有效的融入,使民族体育增添新的生命力和活力,关键就是强大教师队伍。如果教师自己本身都对民族体育项目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也不了解其中的基本规则和基本技能,那么就更不能去教学生了。所以说教师的培训工作才是关键,体育教师要深知自己领路人的身份,加强自身对民族体育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对民族体育运动的兴趣,不断增强相关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眼界,在学习与思考中探索出最合适的教授民族体育运动的方法。只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才能真正让民族体育走入高校体育的课堂。
三、结语
将民族体育融入当代高校体育课堂,可以帮助民族体育逐渐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的道路,可以使高校学生对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进行继承、传播和发扬,在教师的带领下,严格遵循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对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具有较为长远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兆臣.嫩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与校园文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3:67-68.
[2] 李文,张磊.对贵州民族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反思与对策研究——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例[J].搏击(武术科学).2014.03:115-118.
[3] 纪莉萍.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思考[J].运动.2014.16:97-98.
[4] 孟峰年.甘肃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109-112.
摘 要 时代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我们虽然应该不断创新,接受新鲜的事物,但是有关于民族传统的文化我们也不能丢弃。近年来,民族体育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广大高校体育的重视,高校体育教育应该与民族传统体育相互适应,共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资源需要高校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对我国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民族体育是现代体育发展的参考依据,将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民族体育 高校体育课程
长期以来我国民族体育一直受到西方体育的挤压和冲击,但是民族体育却有着极其顽强的生命力,民族体育的文化底蕴依旧十分强大,不断支撑它生存和发展。我国民族体育以其自身的显著的特点吸引高校体育的注意,它因为不同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而受到广大高校学生的喜爱。因此,应该将民族体育融入到高校的体育教育当中去,必定会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兴趣,提升高校体育的教学水平,促进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民族体育在高校体育课堂中的意义
(一)符合我国国情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幅员辽阔,56个民族就具有56个民族特点,也就具有各种不同的民族运动。这些运动虽然因为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民族风俗等等外界因素而千差万别,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同造就了中国体育活动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这也是中国传统民族体育得以延续至今的原因。这些传统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强身健体,而且这些民族体育都非常有趣,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民族文化,可以让学生们在娱乐的时候掌握我国少数民族的相关知识,了解我国的国情。
(二)增强民族意识
党和政府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我国的民族意识,只有56个民族团结一致,国家才能和谐的发展。将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堂,不仅可以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还可以有效的传播和推广我国的民族体育,同学们之间也会产生民族团结的意识,增强自身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继承传统文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经济、文化、体育、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全球化趋势都加快了步伐,我国的民族文化自然的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挤压和冲击,民族体育也受到世界体育的冲击。当前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就是不能在大形势下丧失我国民族体育的独特特点,坚守我国完整的民族价值观念,继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文化。而民族体育见证了我国历史的发展,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物资载体。但是由于缺少良好的推广途径,我国民族体育已经逐渐走出了人们的视线,长期下来,就会走向我们最不想看到的衰败的道路。如果将民族体育和高校体育相结合,一定会缓解这样的情形,拯救民族体育。
(四)促进教学改革
教学理念直接关系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如果想进行教学改革,那么首要的就是要转变教学理念。将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的课堂,有利于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提升教学理念,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让更多的高校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为我国更多的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全能型人才。
二、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客堂的具体措施
(一)民族体育场地设置应当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民族体育场地具有限制小和时空制约性低的特点,因为这样的特点使少数民族的大多数体育项目都可以在高校现有的条件下被引进。我们可以走出学校的限制,走出校园,利用天然的地理优势,结合各地区不同的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特点,更好的进行民族体育教学,既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设施条件,又要积极拓展学校以外的场地使用范围,提高体育教学的场地利用率。
(二)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投入到民族体育课堂上
长期以来,大多素大学生在体育课上都进行老练的传统体育运动,是更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而体育运动失去兴趣和信心,不再愿意把自己民族的运动方式展示给大家。这样在另一个方面来说同样是制约民族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应该鼓励、调动这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为自己民族勇敢的发声,自觉主动地参与宣扬民族精神的民族体育运动中去,帮助老师做好民族体育文化的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高校学生参加到民族体育运动中来。
(三)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民族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堂,是对体育教育改革的挑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为了更好的将两者有效的融入,使民族体育增添新的生命力和活力,关键就是强大教师队伍。如果教师自己本身都对民族体育项目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也不了解其中的基本规则和基本技能,那么就更不能去教学生了。所以说教师的培训工作才是关键,体育教师要深知自己领路人的身份,加强自身对民族体育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对民族体育运动的兴趣,不断增强相关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的眼界,在学习与思考中探索出最合适的教授民族体育运动的方法。只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才能真正让民族体育走入高校体育的课堂。
三、结语
将民族体育融入当代高校体育课堂,可以帮助民族体育逐渐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的道路,可以使高校学生对我国传统的民族体育进行继承、传播和发扬,在教师的带领下,严格遵循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对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具有较为长远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兆臣.嫩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与校园文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03:67-68.
[2] 李文,张磊.对贵州民族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反思与对策研究——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例[J].搏击(武术科学).2014.03:115-118.
[3] 纪莉萍.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校体育课程的思考[J].运动.2014.16:97-98.
[4] 孟峰年.甘肃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