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适应官场应酬,再不出来就没机会了。”“或许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一个奢华的梦想。”
11月18日,《一名法院常务副院长的辞职感言》一文在社交媒体刷屏,辞职的主人公是43岁的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法院原常务副院长徐光明,他在北漂之后当了“梦寐以求”的律师。
徐光明在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袒露,曾辞职被拒。市委组织部的领导不解,当官多有前途多有面子,“当律师不就是摆摊搞服务的吗?”他于是“曲线救国”选择先去政法系统,在距离法院院长半步之遥时,他再次提出辞职。老领导劝他,马上就要当院长了,工资也得涨了,干折腾啥?
“不折腾,哪来的海阔天空!”徐光明坦言,大学起就想做律师,6年前想放弃仕途做律师没成功,再不跳出来就没机会了。他也坦承,当市人民法院副院长月薪4000余元,听说北京律师行业平均年薪二三十万,但辞官北漂,不是首先考虑收入,只是终于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领导说,当官多有面子”
记者:你说辞官当律师,是为了实现一个“奢华的梦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徐光明:我从汉江师范学院的政治历史教育专业毕业,曾是学校演讲协会会长、广播台负责人、校团委学生负责人,大学时代就很喜欢演讲、辩论,梦想做一个律师。
记者:有说你是26岁当副镇长、30岁当副局长,最年轻的同级政法委副书记、最年轻的同级法院常务副院长。
徐光明:我毕业后当了4年半老师,也一直在学习法律。1997年,我25岁的时候就准备参加法律资格考试,恰逢1998年丹江口市首次公开招录公务员,就凑热闹参加考试,结果考上市人事局第一名,端起这个“金饭碗”,几乎每隔一年半职务调动一次,2005年做到正科级干部。
记者:你说过,相比官场应酬,更喜欢研究法律。
徐光明:我毕业后从法律专科学起,一门门课程通过,包括后来在武大学习法律,这并不是为了做官刷履历,更不是为了文凭,而是单纯为了知识。那会儿在书桌上贴着“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诗句,把法律专业和司法考试需要过的每一个课程都写在墙上,过一门就打一个勾。司法考试那会儿,隔壁住着一个纪委干部,有一次问我,你怎么半夜一两点还不关灯?
记者:结果后来你做了政法委副书记和法院副院长,而不是做律师。
徐光明:其实中间辞职过,都没成功。有领导还说,你当官多有面子,当律师不就是摆摊搞服务吗?公务员体系中,行政职位由不得自己挑选,一般市委任命也不会提前打招呼。2010年本想去公检法部门,但因职位限制,只能去政法部门,后来做政法委副书记,2012年到了市人民法院。
记者:你博客转的一篇文章提到,明星检察官杨斌辞职了,其中有个细节,说“基层法庭破破烂烂的,坐上去一点感觉都没有”,这些你有什么体会?
徐光明:其实近几年基层法庭硬件水平提高了,我特别喜欢坐在法庭上的那种神圣与庄严,尽可能地还原案件的真相。我习惯自己开庭,送达文书,亲自打电话,尽可能自己经手多办案,办案的时候即便事件琐碎,但还是很憧憬很自豪。我崇尚法官这个职业,法官是公平正义的捍卫者之一,是社会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
“做一个纯粹的法官也难”
记者:你谈到,即使做一名审委会委员,分管民事、行政业务的副院长,无可避免的各种会议、各种检查、各种评比、各种协调,还是耗费了人量的时间和精力。
徐光明:我其实只想多办案、办好案,深入研究法律,做个专业的法律人。但市里会议太多,林业、农业、计划生育、文明创建、综合治理各种评比,都会叫上法院。法院院长只参加更高规格的会,这些会议就都落到我这个常务副院长的头上了,有时候到年末连续几周都开会。此外接待太多,上级来法院视察指导工作、外地来交流,院长出面之后,其他事情也靠我。
记者:做一个纯粹的法官呢?也无法免俗?
徐光明:其实,行政化制度下的法律系统,要做一个纯粹的法官太难,即便不是院长副院长,是一个普通的法官,也要应对各种会议。我曾经问过领导,能否跟我分工调整,不想管这些法律之外的事情,但领导笑着说,好多人巴不得分管你这些核心要务呢,争取了几次都不成。相比之下律师更自由。
记者:有人说,当法院副院长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力把一个市的案件公平公正处理,但一个律师处理的事件很有限。
徐光明:我分管过民事庭和行政庭,但是一个市的法院副院长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能对全市发挥那么大作用。法院系统,法官独立负责案件,需要副院长签字,有时候基层法官和领导意见不一,往往领导会很强势,最后听领导的。但我的原则是,充分尊重并听从直接办案法官的意见。
记者:近年来多起冤假错案浮出水面,你经历过冤假错案的纠偏吗?
徐光明:要说审判完全出错、事后纠偏的案件,这两年没有遇到。不过经常会有当事人缠着法官,不厌其烦喊冤,但其实很多案件就那么简单明了,法官也会不耐烦,这种时候找到我,我还是会耐心听他们说,毕竟再小的案子对他们也是天大的事,我觉得沟通和倾听是法官最基本的要求。
“我不适应官场应酬”
记者:你在辞职报告中说,根据个人的人生规划和职业选择决定从事自由职业。辞职感言的文章中谈及你的父亲和妻子,你说父亲去世让你更加淡泊名利,妻子支持你辞职做律师。
徐光明:从去年开始辞职的念头愈来愈强,父亲也突发心梗,心肺衰竭,最后守到他去世。父亲生前常说,当官就要做好官,要把事情做好,要那么多钱干啥?也是在父亲生命最后的时间,想清了很多事情,对功名利禄更看淡了。
记者:你在朋友圈和博客转发了很多官员辞职的文章,比如9月你对济宁市长辞职评价说,辞职有时和职位高低真的没什么关系,主要还是自身的人生评价标准和志趣爱好。
徐光明:尽管升得比较快,行政工作也得心应手,但擅长的不是最喜欢的。我不适应官场应酬,经常别人请吃饭请三次都不去,后来有人说我架子大,其实只是不愿意参加那些活动,有的事情是我应该办的一定办好,不该办的别人再求也坚持不办。
记者:你说,从6月辞职到10月29日接到市委组织部通知同意辞去所有职务和公务员身份,如释重负。中间有没有挣扎?
徐光明:有领导劝我,你辞职多可惜,距离法院院长只有半步之遥,光宗耀祖前途无量啊,什么功名利禄不谈,就是工资也得马上涨啊。法官威严,但我还是想当律师。身边很多朋友劝我,你不当官做生意啊,或者在湖北本地做律师也行啊,这么多官场的资源,但我还是选择到远方。
记者:有网友关注,律帅比法官更好赚钱。
徐光明:的确有人说我是为了钱。在丹江口这个县级市,2010年我在市里当政法委副书记,一个月所有收入只有3000多元,今年辞去法院副院长之前,收入有4000多元。当律师,听说北京业内律师平均水平是年薪二三十万,既然敢下海就不怕淹死,我希望能为律所做贡献,在两三年能达到律师行业的平均薪资水平。
11月18日,《一名法院常务副院长的辞职感言》一文在社交媒体刷屏,辞职的主人公是43岁的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法院原常务副院长徐光明,他在北漂之后当了“梦寐以求”的律师。
徐光明在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袒露,曾辞职被拒。市委组织部的领导不解,当官多有前途多有面子,“当律师不就是摆摊搞服务的吗?”他于是“曲线救国”选择先去政法系统,在距离法院院长半步之遥时,他再次提出辞职。老领导劝他,马上就要当院长了,工资也得涨了,干折腾啥?
“不折腾,哪来的海阔天空!”徐光明坦言,大学起就想做律师,6年前想放弃仕途做律师没成功,再不跳出来就没机会了。他也坦承,当市人民法院副院长月薪4000余元,听说北京律师行业平均年薪二三十万,但辞官北漂,不是首先考虑收入,只是终于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
“领导说,当官多有面子”
记者:你说辞官当律师,是为了实现一个“奢华的梦想”,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徐光明:我从汉江师范学院的政治历史教育专业毕业,曾是学校演讲协会会长、广播台负责人、校团委学生负责人,大学时代就很喜欢演讲、辩论,梦想做一个律师。
记者:有说你是26岁当副镇长、30岁当副局长,最年轻的同级政法委副书记、最年轻的同级法院常务副院长。
徐光明:我毕业后当了4年半老师,也一直在学习法律。1997年,我25岁的时候就准备参加法律资格考试,恰逢1998年丹江口市首次公开招录公务员,就凑热闹参加考试,结果考上市人事局第一名,端起这个“金饭碗”,几乎每隔一年半职务调动一次,2005年做到正科级干部。
记者:你说过,相比官场应酬,更喜欢研究法律。
徐光明:我毕业后从法律专科学起,一门门课程通过,包括后来在武大学习法律,这并不是为了做官刷履历,更不是为了文凭,而是单纯为了知识。那会儿在书桌上贴着“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诗句,把法律专业和司法考试需要过的每一个课程都写在墙上,过一门就打一个勾。司法考试那会儿,隔壁住着一个纪委干部,有一次问我,你怎么半夜一两点还不关灯?
记者:结果后来你做了政法委副书记和法院副院长,而不是做律师。
徐光明:其实中间辞职过,都没成功。有领导还说,你当官多有面子,当律师不就是摆摊搞服务吗?公务员体系中,行政职位由不得自己挑选,一般市委任命也不会提前打招呼。2010年本想去公检法部门,但因职位限制,只能去政法部门,后来做政法委副书记,2012年到了市人民法院。
记者:你博客转的一篇文章提到,明星检察官杨斌辞职了,其中有个细节,说“基层法庭破破烂烂的,坐上去一点感觉都没有”,这些你有什么体会?
徐光明:其实近几年基层法庭硬件水平提高了,我特别喜欢坐在法庭上的那种神圣与庄严,尽可能地还原案件的真相。我习惯自己开庭,送达文书,亲自打电话,尽可能自己经手多办案,办案的时候即便事件琐碎,但还是很憧憬很自豪。我崇尚法官这个职业,法官是公平正义的捍卫者之一,是社会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
“做一个纯粹的法官也难”
记者:你谈到,即使做一名审委会委员,分管民事、行政业务的副院长,无可避免的各种会议、各种检查、各种评比、各种协调,还是耗费了人量的时间和精力。
徐光明:我其实只想多办案、办好案,深入研究法律,做个专业的法律人。但市里会议太多,林业、农业、计划生育、文明创建、综合治理各种评比,都会叫上法院。法院院长只参加更高规格的会,这些会议就都落到我这个常务副院长的头上了,有时候到年末连续几周都开会。此外接待太多,上级来法院视察指导工作、外地来交流,院长出面之后,其他事情也靠我。
记者:做一个纯粹的法官呢?也无法免俗?
徐光明:其实,行政化制度下的法律系统,要做一个纯粹的法官太难,即便不是院长副院长,是一个普通的法官,也要应对各种会议。我曾经问过领导,能否跟我分工调整,不想管这些法律之外的事情,但领导笑着说,好多人巴不得分管你这些核心要务呢,争取了几次都不成。相比之下律师更自由。
记者:有人说,当法院副院长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力把一个市的案件公平公正处理,但一个律师处理的事件很有限。
徐光明:我分管过民事庭和行政庭,但是一个市的法院副院长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能对全市发挥那么大作用。法院系统,法官独立负责案件,需要副院长签字,有时候基层法官和领导意见不一,往往领导会很强势,最后听领导的。但我的原则是,充分尊重并听从直接办案法官的意见。
记者:近年来多起冤假错案浮出水面,你经历过冤假错案的纠偏吗?
徐光明:要说审判完全出错、事后纠偏的案件,这两年没有遇到。不过经常会有当事人缠着法官,不厌其烦喊冤,但其实很多案件就那么简单明了,法官也会不耐烦,这种时候找到我,我还是会耐心听他们说,毕竟再小的案子对他们也是天大的事,我觉得沟通和倾听是法官最基本的要求。
“我不适应官场应酬”
记者:你在辞职报告中说,根据个人的人生规划和职业选择决定从事自由职业。辞职感言的文章中谈及你的父亲和妻子,你说父亲去世让你更加淡泊名利,妻子支持你辞职做律师。
徐光明:从去年开始辞职的念头愈来愈强,父亲也突发心梗,心肺衰竭,最后守到他去世。父亲生前常说,当官就要做好官,要把事情做好,要那么多钱干啥?也是在父亲生命最后的时间,想清了很多事情,对功名利禄更看淡了。
记者:你在朋友圈和博客转发了很多官员辞职的文章,比如9月你对济宁市长辞职评价说,辞职有时和职位高低真的没什么关系,主要还是自身的人生评价标准和志趣爱好。
徐光明:尽管升得比较快,行政工作也得心应手,但擅长的不是最喜欢的。我不适应官场应酬,经常别人请吃饭请三次都不去,后来有人说我架子大,其实只是不愿意参加那些活动,有的事情是我应该办的一定办好,不该办的别人再求也坚持不办。
记者:你说,从6月辞职到10月29日接到市委组织部通知同意辞去所有职务和公务员身份,如释重负。中间有没有挣扎?
徐光明:有领导劝我,你辞职多可惜,距离法院院长只有半步之遥,光宗耀祖前途无量啊,什么功名利禄不谈,就是工资也得马上涨啊。法官威严,但我还是想当律师。身边很多朋友劝我,你不当官做生意啊,或者在湖北本地做律师也行啊,这么多官场的资源,但我还是选择到远方。
记者:有网友关注,律帅比法官更好赚钱。
徐光明:的确有人说我是为了钱。在丹江口这个县级市,2010年我在市里当政法委副书记,一个月所有收入只有3000多元,今年辞去法院副院长之前,收入有4000多元。当律师,听说北京业内律师平均水平是年薪二三十万,既然敢下海就不怕淹死,我希望能为律所做贡献,在两三年能达到律师行业的平均薪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