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理念与立意决定教学设计的功能与策略.素养立意的历史教学设计应当实现设计功能的四个超越,即由“教学”向“学习”、“学理”向“学情”、“教学前”向“教学过程中”、“通用型”向“类型”的超越;设计策略应当实现三个重构,即“以学科大概念生成教学立意,实现对课标教材的重构”,“以关键问题生成教学任务,实现对教学过程的重构”,“以不确定性拓展确定性,实现对教学环节的重构”.同时,厘清教学设计功能与结构的主次关系、内容要素之间的指向性联系,亦不可忽视.
【机 构】
:
湖北省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443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念与立意决定教学设计的功能与策略.素养立意的历史教学设计应当实现设计功能的四个超越,即由“教学”向“学习”、“学理”向“学情”、“教学前”向“教学过程中”、“通用型”向“类型”的超越;设计策略应当实现三个重构,即“以学科大概念生成教学立意,实现对课标教材的重构”,“以关键问题生成教学任务,实现对教学过程的重构”,“以不确定性拓展确定性,实现对教学环节的重构”.同时,厘清教学设计功能与结构的主次关系、内容要素之间的指向性联系,亦不可忽视.
其他文献
“时代意识”指时人对其自身所处时代的感知和定义.传统中国以盛世、浊世、衰世、乱世等概念标记时代.在转型时期的近代中国,面临“大变局”的国人对时代的感知成为一大历史难题,民国的“大时代”概念即印证国人时代意识的多歧性.这是因为时代定义由单维的“史鉴”演变为“历史”和“世界”双轨并行的认知机制之后,造成了认知层面的混乱.从“时代”概念的演变和使用来看,近代中国的时代意识空前强烈.但章士钊对梁启超的“知更鸟”之喻也说明,近代转型期启蒙者的时代意识具有明显的模糊性特征.
16世纪中叶,明代嘉靖“倭乱”自华南蔓延至江南地区.苏州府同知任环虽出身文官,毅然担起了“御倭”重任,不仅谋划防御战略,还亲自领兵,活跃在战场前线.任环领兵“御倭”的足迹遍布苏州、昆山、吴江、常熟、太仓、嘉定、上海、华亭、崇明等地.其在军事上功绩卓越,是明代江南地区“御倭”的杰出将领.而任环在“倭乱”平息不久后逝世,引发了江南民众的追思热潮.其在一片赞誉声中成为了江南民众心中的“御倭”英雄.明代万历年间,日本丰臣秀吉率兵入侵朝鲜,重新唤醒了江南民众的“倭乱”记忆和反抗情绪,江南各地再次掀起了追思任环和谈兵
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准应体现历史进步趋势.社会进步呈现纵、横两大基本趋势,现代化、全球化是近代以来社会纵、横发展趋势的基本表现,以此评估近代以来的区域社会发展水平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要求.无论考察纵向发展,还是评估横向开放,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都是衡量社会进步的终极标准,物质、制度、文化等不同层次的综合分析不可或缺.以此衡量,16-19世纪初中国社会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欧洲国家,我们反对“欧洲中心论”,但不能因此否定近代西方相对先进、东方相对落后这一基本史实.
18世纪苏格兰启蒙文人形成了他们特有的历史观念和著史方法,亚当·斯密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认为治史是为了揭示历史真相背后的哲学真相,以期达到“教谕”目的.他试图利用“推测的历史”为人类社会的演进寻找一个关联律,提出了社会发展四阶段论,并将其中的商业社会作为自己研究的落脚点.他始终强调经济和激情的因素在社会演进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演进由此所具有的自然而然的非人为属性.斯密的这一理论,折射出苏格兰启蒙文人在社会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和他们与其法国同行在进步史观方面的差异,为人类思考何谓现代社会以及如何实现这一社会提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下,美国社会高度关注移民的“美国化”问题.在移民城市圣路易斯市,公共图书馆针对移民儿童展开“美国化”教育.以美国参战为节点,图书馆的“美国化”教育迈向更深层次.通过举办大量的阅读、表演和展览活动,圣路易斯图书馆向移民儿童集中展现了“美国”所代表的价值观念,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了移民儿童对美国的认同情感.圣路易斯公共图书馆将移民儿童列为“美国化”教育对象,目的在于为美国培养“未来的合格公民”,背后蕴含的则是美国主流社会长期以来对同质国家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