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进步构成因素的分解及评价——以浙江省为例

来源 :浙江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分解农业技术进步构成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德尔菲专家调查的办法,对浙江省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与政策、服务技术三大类12项构成因素的权重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显示:农业生产技术对农业技术进步起决定性的作用,贡献度超过了50%;12个单项因素中,动植物品种改良技术贡献最大;管理与服务技术中,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技术贡献较大。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一些政策性的建议:加强良种良法的研究和推广;重视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民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促进硬技术和软技术的协调发展等。
其他文献
沉积物是水体中营养盐的重要蓄积库或释放源,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大型底栖动物由于栖息在水体沉积物表面或中间,其摄食、排泄、挖洞或建立管状洞穴结构等途经会改变
以浙江省海宁市为试点,在GIS系统的支持下,利用耕地质量调查数据,农田水利设施状况数据及实验室分析数据,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数学建模的方法,对海宁耕地进行了耕地地力的分级评价。评价得出的耕地分布状况和属性信息基本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表明将GIS技术运用到耕地地力评价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对科学管理耕地具有指导意义。
对小麦植株图像进行分割,是将机器视觉技术应用到动态监测小麦生长状况的基础。采用K均值聚类和数学形态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割,充分利用了小麦植株颜色和背景颜色的差异。首先根据图像色彩对图像进行聚类,然后对聚类后的图像进行形态学开运算,实现了小麦植株与背景的分离,并达到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