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从这个理念出发,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下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而在众多能力的能力培养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则显得为重要。
【关键词】学生口语能力培养
说到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难点。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口语能力培养的难度更大,更富有艰巨性,而对于乡下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这似乎更是难上加难。作为课程改革最前线的一员,我在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中发现:其实我们乡下的孩子同样拥有很出色的口才。既然,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那我们就要在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供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们在尽可能广阔的天地里,插上想象的翅膀,不断发展自我,表现自我,从而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
一、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口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学生往往在无主题时能说很多话,但当给他们限制一主题并且当众说话时,就产生了为难心理。这时就特别需要教师尊重和关爱,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从而形成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只有在这种良好氛围里,学生才能轻松、自主、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敢于大胆的想象、大胆地说。这样一来,课堂上,学生往往思路畅通,发言踊跃。
想象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喜欢想象才会有所创造。而孩子的想象是一个无限的资源,要多广就有多广,要多深就有多深,要多奇妙那就会多奇妙。所以,孩子们的想象仿佛是童话中的宝库,丰富而神奇。既然有了这样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那我们为什么不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呢?
我在教《小小的船》一课时,借助课文原有的两大问题:(1)月儿像什么,你想用它来干什么?(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月儿?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第一问题的回答,可以是精彩纷呈:学生1:月儿像弯弯的小船,我想在它的两端绑绳上子,来荡秋千。学生2:月儿像一把镰刀,我想送给爸爸妈妈做工。——
第二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同样令人称赞。
学生1:月儿,月儿,你住在天上,那你认识太空人吗?你常常和奥特曼一起玩吗?
学生2:月儿,月儿,你为什么总是晚上出现?你不怕黑吗?——
从学生赋予个性的问答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的确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说出了自己多姿多彩的想法.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表达能力.
二、激发兴趣,建立信心使学生乐说
培养口语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如果在教学中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说爱说。
在许多时候,学生知识与智慧的表现,还需要教师来为他们铺下基石,插上明确的航标,让学生在航标的指引下,去发展自己,培养自己的能力。当然口语能力的培养同样如此。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设口语交际的情境,使他们感到交际的对象就在眼前,从而产生交际的动力。例如,在教学音节时,很多教师一味地认为,只教会学生们认识、拼读就可以了,因此认为汉语拼音教学只能是枯燥无味的,其实不然。我在教学音节时,是将认读作为基础,然后围绕着这一个小小的音节,大做文章,让学生用这个音节来组词、造句或唱歌……我在教学“yuan”这个音节时,就让学生用这个音节来组词、造句、背古诗……结果学生们的回答更是意想不到。
学生1:花园;
学生2:花园里有许多花;
学生3:(唱歌)花园里,篱笆下,我种下一棵小红花……;
看着学生们积极回答的热烈场面,听听着这五彩缤纷的回答,作为教师的我感到无比欣慰。瞧,我的学生多出色,经过这样从简到繁,众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训练,既巩固复习了拼音,又丰富的词汇,同时发展了学生对句甚至段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借机发挥,激发兴趣,培养口语
新的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具有很多的优势:渗透着美,孕育着情,包含着道理。古今中外,天上人间,古诗、儿歌,各种各样。那何不借机发挥,为学生创造培养口语能力、提高口语能力的条件呢?我在执教《江南》一课时,当整篇课文结束,我提出一个问题:你的家乡什么多?我有了想法:让学生借着优美的诗歌形式,来赞美自己的家乡,还不是一举多得吗?于是,我让学生仿照“江南什么多?”用诗歌形式,用“大化什么多?”来赞美我们的家乡——大化。学生的想法妙得很,小嘴巧得很,不仅说得好,而且夸得实。
学生1:大化什么多?楼多。千座楼,万座楼,人人都住大高楼。
学生2:大化什么多?车多。千辆车,万辆车,处处有车人方便。
宪政3:大化什么多?景点多。东一个,西一个,招来天下好朋友。
学生4:大化什么多?鲤鱼多。北景鱼,岩滩鱼,家家吃鱼多幸福。
学生5:大化什么多?电站多,东一座,西一座,家家有电多方便。
……
看,我们的孩子多棒,用自己美丽、朴实而幼稚的语言,赞美了我们的家乡,将我们大化的优点夸得淋漓尽致,而且从中体会到了这种文体形式的美。
四、在口语交际课堂上,培养口语
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最基本的是从口语交际课堂开始。口语交际课堂是专门训练学生说话、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课堂,因此在开展与落实上都要做到:利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力求取得最佳的口语交际效果。
例如:在讨论“我们应该怎样接待客人?”学一话题时,我先让学生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自由交流;然后说出自己以前见客人时怎样招待客人,最后让学生们分成小组演一演怎样问好、道歉、致谢、告别,说出自己的做法。对于这个训练,学生们的表现可让你大吃一惊:
小组一:
学生1:您好,请问您找谁?
学生2:这是王丽丽家吗?我是她妈妈的朋友,她妈妈让我给王丽丽捎口信;
学生1:我就是王丽丽,阿姨请到家里坐一坐;
学生2:不啦,谢谢;学生1:阿姨再见;
学生2:再见
……
看似简单的话题,但通过活动的开展,却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不仅是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而且向学生进行了接待客人,注意文明礼貌的教育,同时,还通过“回忆自己接待客人的过程、自己表演”的活动,让学生懂得了知识的积累,对话的语言表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口语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朝夕,也不是一节别具一格的口语交际课,而是天长地久。日积月累。不要吝啬每一个机会,时时处处注意给演创造机会,提供条件,提供空间,让学生们像自由的小一样,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航标的指引下,在广阔泊天空中展翅高飞,不断的发展自己,勇敢的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
【关键词】学生口语能力培养
说到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每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难点。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口语能力培养的难度更大,更富有艰巨性,而对于乡下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这似乎更是难上加难。作为课程改革最前线的一员,我在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中发现:其实我们乡下的孩子同样拥有很出色的口才。既然,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那我们就要在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供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们在尽可能广阔的天地里,插上想象的翅膀,不断发展自我,表现自我,从而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
一、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口语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学生往往在无主题时能说很多话,但当给他们限制一主题并且当众说话时,就产生了为难心理。这时就特别需要教师尊重和关爱,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从而形成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进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只有在这种良好氛围里,学生才能轻松、自主、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敢于大胆的想象、大胆地说。这样一来,课堂上,学生往往思路畅通,发言踊跃。
想象是孩子的天性,只有喜欢想象才会有所创造。而孩子的想象是一个无限的资源,要多广就有多广,要多深就有多深,要多奇妙那就会多奇妙。所以,孩子们的想象仿佛是童话中的宝库,丰富而神奇。既然有了这样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那我们为什么不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呢?
我在教《小小的船》一课时,借助课文原有的两大问题:(1)月儿像什么,你想用它来干什么?(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月儿?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第一问题的回答,可以是精彩纷呈:学生1:月儿像弯弯的小船,我想在它的两端绑绳上子,来荡秋千。学生2:月儿像一把镰刀,我想送给爸爸妈妈做工。——
第二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同样令人称赞。
学生1:月儿,月儿,你住在天上,那你认识太空人吗?你常常和奥特曼一起玩吗?
学生2:月儿,月儿,你为什么总是晚上出现?你不怕黑吗?——
从学生赋予个性的问答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的确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说出了自己多姿多彩的想法.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表达能力.
二、激发兴趣,建立信心使学生乐说
培养口语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及年龄特点,如果在教学中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说爱说。
在许多时候,学生知识与智慧的表现,还需要教师来为他们铺下基石,插上明确的航标,让学生在航标的指引下,去发展自己,培养自己的能力。当然口语能力的培养同样如此。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设口语交际的情境,使他们感到交际的对象就在眼前,从而产生交际的动力。例如,在教学音节时,很多教师一味地认为,只教会学生们认识、拼读就可以了,因此认为汉语拼音教学只能是枯燥无味的,其实不然。我在教学音节时,是将认读作为基础,然后围绕着这一个小小的音节,大做文章,让学生用这个音节来组词、造句或唱歌……我在教学“yuan”这个音节时,就让学生用这个音节来组词、造句、背古诗……结果学生们的回答更是意想不到。
学生1:花园;
学生2:花园里有许多花;
学生3:(唱歌)花园里,篱笆下,我种下一棵小红花……;
看着学生们积极回答的热烈场面,听听着这五彩缤纷的回答,作为教师的我感到无比欣慰。瞧,我的学生多出色,经过这样从简到繁,众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训练,既巩固复习了拼音,又丰富的词汇,同时发展了学生对句甚至段的理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借机发挥,激发兴趣,培养口语
新的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S版)具有很多的优势:渗透着美,孕育着情,包含着道理。古今中外,天上人间,古诗、儿歌,各种各样。那何不借机发挥,为学生创造培养口语能力、提高口语能力的条件呢?我在执教《江南》一课时,当整篇课文结束,我提出一个问题:你的家乡什么多?我有了想法:让学生借着优美的诗歌形式,来赞美自己的家乡,还不是一举多得吗?于是,我让学生仿照“江南什么多?”用诗歌形式,用“大化什么多?”来赞美我们的家乡——大化。学生的想法妙得很,小嘴巧得很,不仅说得好,而且夸得实。
学生1:大化什么多?楼多。千座楼,万座楼,人人都住大高楼。
学生2:大化什么多?车多。千辆车,万辆车,处处有车人方便。
宪政3:大化什么多?景点多。东一个,西一个,招来天下好朋友。
学生4:大化什么多?鲤鱼多。北景鱼,岩滩鱼,家家吃鱼多幸福。
学生5:大化什么多?电站多,东一座,西一座,家家有电多方便。
……
看,我们的孩子多棒,用自己美丽、朴实而幼稚的语言,赞美了我们的家乡,将我们大化的优点夸得淋漓尽致,而且从中体会到了这种文体形式的美。
四、在口语交际课堂上,培养口语
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最基本的是从口语交际课堂开始。口语交际课堂是专门训练学生说话、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课堂,因此在开展与落实上都要做到:利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力求取得最佳的口语交际效果。
例如:在讨论“我们应该怎样接待客人?”学一话题时,我先让学生看图,用自己的语言自由交流;然后说出自己以前见客人时怎样招待客人,最后让学生们分成小组演一演怎样问好、道歉、致谢、告别,说出自己的做法。对于这个训练,学生们的表现可让你大吃一惊:
小组一:
学生1:您好,请问您找谁?
学生2:这是王丽丽家吗?我是她妈妈的朋友,她妈妈让我给王丽丽捎口信;
学生1:我就是王丽丽,阿姨请到家里坐一坐;
学生2:不啦,谢谢;学生1:阿姨再见;
学生2:再见
……
看似简单的话题,但通过活动的开展,却从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不仅是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能力,而且向学生进行了接待客人,注意文明礼貌的教育,同时,还通过“回忆自己接待客人的过程、自己表演”的活动,让学生懂得了知识的积累,对话的语言表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口语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朝夕,也不是一节别具一格的口语交际课,而是天长地久。日积月累。不要吝啬每一个机会,时时处处注意给演创造机会,提供条件,提供空间,让学生们像自由的小一样,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航标的指引下,在广阔泊天空中展翅高飞,不断的发展自己,勇敢的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