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兰索拉唑治疗胃食管返流的疗效进行研究。
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2010年12月,消化内科门诊接诊的并经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确诊胃食管反流病的100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0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奥美拉唑治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于治疗组患者进行兰索拉唑融合莫沙必利的新型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经过4~6周的治疗,两组患者病状评分均已下降,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对照组治疗情况相对于治疗组治疗情况来看,愈合速度、有效率均低于治疗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兰索拉唑治疗GERD疗效显著,相对于传统的奥美拉唑治疗法,不良反应小,因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兰索拉唑 质子泵抑制剂 胃食管反流 莫沙必利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163-0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患者症状主要为: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反食,其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损害,严重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本文将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按照比例融合,进行临床试验后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实验研究过程与分析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0年2月~2010年12月,消化内科门诊接诊的并经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确诊胃食管反流病的100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2~65岁,男54例,女45例,经过寻求患者同意后展开实验治疗。将100位接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位,其中男患者26位,女患者24位,年龄为:22~61岁;对照组50位,其中男患者23位,女患者27位,年龄为25~65岁。两组别患者年龄、性别已经发病症状与病情结果等情况,均具有可比意义。
1.2 治疗方法。将我院接诊的100位患者随机分为两对照组与治疗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奥美拉唑治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于治疗组患者进行兰索拉唑融合莫沙必利的新型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兰索拉唑30mg/次,1次/d,莫沙必利5mg/次,3次/d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20mg/次,2次/d,多潘立酮10mg/次,3次/d的方式治疗。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严格的饮食控制。
1.3 临床症状疗效观察标准。
1.3.1 治疗前,对实验的100位病患进行症状分级评分,评分依据为耐量表(RDQ)。发作频率分级评分: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反食,以上所述症状,病患按照发病频率、病情程度分别计为1、2、3、4、5分。按照症状发作的程度进行评分:症状并不明显的患者为1~2分。症状明显,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需通过药物进行治疗的为3~4分。症状十分显著,需长期大量服用药物控制病情的患者为5分。综合两项评分标准的结果,根据积分判断GERD的程度:12~20分为轻度;21~30分的患者病情属于中度;>31分的患者病情属于重度。
1.3.2 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确诊患者病情。诊断结果包括: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糜烂性食管炎(EE)、Barrett食管(BE)[1]。治疗前内镜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50例患者中NERD15例(15/50,30.00%),EE23例(23/50,46.00%),BE12例(12/50,24.00%)。对照组50例患者中NERD12例(12/50,24.00%),EE28例(28/50,56.00%),BE10例(10/50,20.00%)。治疗后对所有EE和BE患者复查内镜,观察食管粘膜病变愈合情况,治愈:内镜下粘膜病变彻底消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内镜下粘膜病变有所改善;无效:内镜下粘膜病变无减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3.3 药物治疗期间,时刻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的频率、程度进行记录,病情严重者,遵医嘱进行药物干预或停止治疗。
1.4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3 讨论
随着近几年来人们生活习惯朝着不健康的趋势发展,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发病率也随着上升。由于诱发患者发病的原因比较复杂,因此为治疗增加了难度[2]。经过多年临床治疗结果显示,传统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引发的不良反应大,而且病情治愈效果不佳。经过4~6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状评分均已下降,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对照组治疗情况相对于治疗组治疗情况来看,愈合速度、有效率均低于治疗组,相对于传统药物,兰索拉唑对胃酸分泌的抑制效果显著,因此以兰索拉唑相对于莫沙必利而言,采用兰索拉唑治疗GERD是一种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少,且依从性高的治疗方案,可作为治疗GERD方案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 卢艳华.兰索拉唑治疗100例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13(7):50-51
[2] 史艳伟.莫沙必利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12):145-146
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2010年12月,消化内科门诊接诊的并经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确诊胃食管反流病的100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0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奥美拉唑治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于治疗组患者进行兰索拉唑融合莫沙必利的新型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经过4~6周的治疗,两组患者病状评分均已下降,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对照组治疗情况相对于治疗组治疗情况来看,愈合速度、有效率均低于治疗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兰索拉唑治疗GERD疗效显著,相对于传统的奥美拉唑治疗法,不良反应小,因此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兰索拉唑 质子泵抑制剂 胃食管反流 莫沙必利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163-0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患者症状主要为: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反食,其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损害,严重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本文将兰索拉唑和莫沙必利按照比例融合,进行临床试验后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效果,实验研究过程与分析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0年2月~2010年12月,消化内科门诊接诊的并经胃十二指肠镜检查确诊胃食管反流病的100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2~65岁,男54例,女45例,经过寻求患者同意后展开实验治疗。将100位接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位,其中男患者26位,女患者24位,年龄为:22~61岁;对照组50位,其中男患者23位,女患者27位,年龄为25~65岁。两组别患者年龄、性别已经发病症状与病情结果等情况,均具有可比意义。
1.2 治疗方法。将我院接诊的100位患者随机分为两对照组与治疗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奥美拉唑治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于治疗组患者进行兰索拉唑融合莫沙必利的新型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兰索拉唑30mg/次,1次/d,莫沙必利5mg/次,3次/d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20mg/次,2次/d,多潘立酮10mg/次,3次/d的方式治疗。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严格的饮食控制。
1.3 临床症状疗效观察标准。
1.3.1 治疗前,对实验的100位病患进行症状分级评分,评分依据为耐量表(RDQ)。发作频率分级评分: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酸、反食,以上所述症状,病患按照发病频率、病情程度分别计为1、2、3、4、5分。按照症状发作的程度进行评分:症状并不明显的患者为1~2分。症状明显,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需通过药物进行治疗的为3~4分。症状十分显著,需长期大量服用药物控制病情的患者为5分。综合两项评分标准的结果,根据积分判断GERD的程度:12~20分为轻度;21~30分的患者病情属于中度;>31分的患者病情属于重度。
1.3.2 治疗前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确诊患者病情。诊断结果包括: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糜烂性食管炎(EE)、Barrett食管(BE)[1]。治疗前内镜检查结果显示治疗组50例患者中NERD15例(15/50,30.00%),EE23例(23/50,46.00%),BE12例(12/50,24.00%)。对照组50例患者中NERD12例(12/50,24.00%),EE28例(28/50,56.00%),BE10例(10/50,20.00%)。治疗后对所有EE和BE患者复查内镜,观察食管粘膜病变愈合情况,治愈:内镜下粘膜病变彻底消失;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内镜下粘膜病变有所改善;无效:内镜下粘膜病变无减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3.3 药物治疗期间,时刻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的频率、程度进行记录,病情严重者,遵医嘱进行药物干预或停止治疗。
1.4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3 讨论
随着近几年来人们生活习惯朝着不健康的趋势发展,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发病率也随着上升。由于诱发患者发病的原因比较复杂,因此为治疗增加了难度[2]。经过多年临床治疗结果显示,传统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引发的不良反应大,而且病情治愈效果不佳。经过4~6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状评分均已下降,其中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对照组治疗情况相对于治疗组治疗情况来看,愈合速度、有效率均低于治疗组,相对于传统药物,兰索拉唑对胃酸分泌的抑制效果显著,因此以兰索拉唑相对于莫沙必利而言,采用兰索拉唑治疗GERD是一种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少,且依从性高的治疗方案,可作为治疗GERD方案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 卢艳华.兰索拉唑治疗100例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13(7):50-51
[2] 史艳伟.莫沙必利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12):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