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经》是我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因其微言大义、无所不包,被誉为“万经之王”。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妨从领导艺术的角度,探讨一下其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智慧。
一、“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谋划决策的艺术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道德经》中的名句“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告诫全党要增强忧患意识,学会“下先手棋”,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领导干部作为牵头人、责任人,几乎事事需要谋划、时时需要决断,谋划决策的艺术不可或缺。那么,什么样的谋划决策才算成功?参照领导工作流程,应从四个方面理解把握。
(一)在“有无相生”的弦外之音里领会上级意图
古人带兵打仗之前,有一个“受君命、请兵符”的环节。这个环节,对今天的领导干部来讲,就叫“领会上级意图”。有过领导工作经验的同志都清楚,领会上级意图并不是“你说我听”那么简单。很多“肚里能撑船”、涵养功夫好的上级领导,讲话往往不会流于直白,而是点到即止,非常考验下属悟性。很多话乍一听有如门外青山,平平无奇,细细思量才发现其弦外之音里意蕴丰富,稍有不慎就会理解偏差,说错话办错事。《道德经》对此作了简单概括,“有无相生”。对这四字箴言,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听上级领导讲话不光要听话里有什么,还要听话里没什么。“有”“无”本就相反相成,要能从“有”中听出“无”,进而再从“无”中生出“有”来,上级意图才算是领会了十之八九。
(二)从“善计,不用筹策”中学会按规律办事
谋划决策有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实事求是。要在领会上级意图、摸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按客观规律办事。所谓 “善计,不用筹策”,就是这个意思。“筹”“策”是指古代计数用的器具。具体而言,就是说善于计划的人不需要外在的多余的工具或技巧。《三十六计》中有句话,叫作“数中有术,术中有数”。“术”指人为谋术,“数”指客观规律。如果只是一味地运用诡道之谋和虞诈之术,而不知“术中有数”,忽略客观规律,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例如,机关工作遇到突发状况时,往往讲究按方案办事。这些遵循客观规律而制定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善计,不用筹策”的含义。对领导干部而言,应该将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时刻放在心中,作为“方案预案”。在进行决策之时,就不需要再过多“筹策”,按方案执行、按规律办事即可。
(三)以“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作为工作标准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其“鬼神莫测之机”几乎所向披靡,却终究不能凭一己之力兴复汉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事无巨细咸于亮”,偏于个人英雄主义,不懂得充分放权,没有充分调动下属工作的积极性。《道德经》则有云,“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此话颇含玄机,仅从管理学角度来“断章取义”的话,可将其作为区分谋划决策工作高下的标准。说直白一些,就是让部属忙起来,让自己闲下来。最近,上映了一批抗战题材的电视剧和电影,从《百团大战》《延安》等剧中我们看到,越是战火纷飞、枪炮轰鸣之时,毛泽东越是举重若轻,不慌不乱。现实中,我们也看到,凡遇事而自身忙乱的领导,大都疏于日常的系统筹谋和科学管理;而高明的领导,往往会“权力下放”,让下属各司其职、各安其位,自己则胸有成竹、掌控大局。
二、“善为士者,不武”——管人用人的艺术
所谓领导,就要“领而导之”,必然会有下属。如何管好用好下属是领导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道德经》给我们的建议是“善为士者,不武”,意思是善于充当将帅的人,是不必诉诸武力来管人的。至于具体如何管,也有诸多操作性很强的秘诀,不妨从识人、管人、用人三个角度来领会把握。
(一)“常无欲以观其妙”,是识人的可靠法宝
发现人才,是管人用人的重要前提。历史上有许多“识人”的经典论述,孔子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孙子的“智、信、仁、勇、严”,诸葛孔明的“识人七法”,曾国藩的《冰鉴》等。而《道德经》留下的一大识人法宝则是“常无欲以观其妙”。这里的“无欲”,不妨理解为两层意思。一是,要在下属“无欲”之时观之。例如,一些党员干部中“形式主义”问题的存在,究其根源,在于这些人心中,或因个人愿望未达而欲求不满,或因工作业绩平平而愧疚难安,进而生出做表面文章给领导看的“歪风”,在这样的“歪风”中是看不到真正的本质的。二是,领导者要以“无欲”之心观之。怎么才能让下属“无欲”?领导在“察其言,观其行”时,不能带有个人情感倾向,不能先行定下标准,不能苛求一时显绩,而是要 “静”看,更要“净”看,这样才能发现问题、抓住本质。
(二)“太上,不知有之”,是管人的最高境界
老子把领导分为四个层次:“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中国几千年的官场生态中,我们不难发现,被下属“侮之”“畏之”者自然不算好领导,能做到“亲而誉之”者却也如凤毛麟角。即便如此,老子还是看不上。最好的领导是什么样?那就是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细细想来,感觉不到存在,却一切都井然有序,这是多么高明的领导艺术!好比一所学校,哪怕校长不在,只要制定了完善的规矩,铃声一响,整个学校就能正常运转。这样的校长,远比天天训话、表决心的校长要好。“不知有之”,是以科学完备的体系制度作支撑的。当下,我们党将“依法治国”提到了战略高度,强调用“法”管人而不是用“人”管人,深合“太上,不知有之”之妙意。
(三)“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是用人的精妙功夫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人才,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故事随时都在上演。关于用人,古人也有很多论述,最常见的如“任人唯贤”“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拘一格降人材”等,大抵都是原则性的要求。老子教给我们的功夫要更实在一些,“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左契”,就是古代的借据存根。借据在我手里,但我并不向你索取偿还,这对“借方”来说是很大的制约。我国古代有个荆轲刺秦的故事,流传甚广。刺秦之前,燕太子丹奉荆为上卿,“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其所欲,以顺适其意。荆轲为报知遇之恩而刺秦王,于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依我看来,荆轲之豪气远逊太子丹之谋略。当然,“左契”不仅可以是人情,也可以是某种过错、人生的挫折、工作中的失誤等。在这种情况下,好的领导往往不会动辄呵斥下属、惩罚下属,反而非常善于安慰下属、鼓励下属,这种“心里的契约”一旦形成之后,就更不需要以“左契”而“责于人”。因为,心甘情愿的积极主动,远比迫于权威的消极被动更能创造出成绩。 三、“清静为天下正”——自身修养的艺术
《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领导干部要以良好的形象给下属作出表率,可见领导干部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性。如今,大多数领导干部往往集管权、管钱、管人于一身,工作内容十分广泛,熙攘世界、纷扰红尘,难免容易心浮气躁。对此,《道德经》指出了一条修身的明路——“清静为天下正”。
(一)“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的无欲无求
老子认为,人应当效法天地,圣人更是如此,即所谓“道法自然”。天地为什么那样长久呢?老子一语道破天机,“以其不自生”。意思是说,天地从来都不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生存,它的存在是为了天地万物。这个“不自生”,应该是历史上关于“群众路线”的最早诠释,可惜封建帝王没有一以贯之地执行,否则历史可能会重新书写。《道德经》中还有其他类似论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水滋润万物却不争功,就算身在大家都厌恶的深坑和泥潭中。这种无欲无求的精神状态,放在今天似乎更具有现实意义。翻翻这两年来中纪委的反腐案件记录,我们不难看出,不管什么领域、什么性质、什么内容的贪腐,其源头无一例外都是“私欲膨胀”,权欲、物欲、情欲,等等。领导要如何才能“长且久”?老子说,去向天地学习“不自生”,向水学习“利万物而不争”,因为只会利用权力成就一己之私的领导是断然不能长久的。
(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审慎态度
曾国藩在《挺经》中谈到“慎独”时说,“遏欲不忽隐微,循理不间须臾”,意思是越是细微之处越要下真功夫。这种慎微的严谨态度,古人典故颇多。比如,“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太守陈蕃,“杜渐防萌”的大臣丁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哲学家王充等。《道德经》中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包含三层意思:一是要明白小事不好做。古人云,“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一旦放松警惕、掉以轻心,就容易在平坦之处摔跤、在司空见惯中犯错。二是大事要从小事做起。要杜绝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轻浮作风,妄图一口吃成胖子、一天建成罗马,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好,最终只会一事无成。三是要防微杜渐。不好的事,同样从“细”处发展而来。因此,对自身的不良习惯和作风,要学习曾国藩的“不忽隐微”“不间须臾”,更不能 “温水煮青蛙”。
(三)“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的容人肚量
明代洪应明的《菜根谭》里有段话,“势力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之而不用者尤高。”领导干部身处“名利场”,难免遭遇“势力纷华”“智械机巧”,甚至是尔虞我诈,被迫在夹缝中求生存。怎么办呢?老子说了三句话,可以概括为“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对领导干部而言,这三条原则里,具备容人之雅量更为重要。原文的意思是说,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有容乃大。 “守雌”含有持静、处后、守柔的意思,同时也含有内收、内敛、含藏的意义。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即便本领再强,也终究强不过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所以要谦卑处下而“为天下溪”,给下属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机会。古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果時时逞强好胜、处处不弱于人,难免有一天失势之后众叛亲离、树倒猢孙散。
(责编/傅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