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年我从沙漠大学城的大学里毕业,遇到经济萧条,只好换个地方继续读书。这么说起来读书好像也有逼良为娼之嫌,其实能抓住青春的尾巴赖在校园里,如果不考虑养家糊口事业前途之类的压力,还是件挺奢侈的美事。更何况,从美西的沙漠换到四季分明的东岸,春有百花秋有红叶,校园和校园所在的小城,的确都很美。最重要的是,小小的被中国留学生戏称为“德庄”的城市,居然有两家中国超市。一家大一点,离学校比较远,叫做大亚洲,一家小一点,离学校近,叫做小亚洲。名字分大小,彼此之间有距离,服务对象相同,服务内容类似而不完全雷同,以及彼此之间或明或暗的竞争关系,种种因素,在我心目中,常常把他们称作东宫和西宫。
小亚洲的好处是亲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蔬菜水果挤做一团,零食面点不分彼此,豆腐豆芽排排坐,总让我想起小時候常光顾的街头杂货店。收银台只有一个,坐台的不是老板就是老板娘,态度都很亲民,会指着我买的香脆锅巴之类的表扬我的好眼光:“这个好吃噢,吃到停不下嘴”——还带着点台湾口音。
我经常用打酱油的姿态围观猜测别人的八卦:比如某师兄多年坚持带各色师妹买菜,终于有一天他身边挽着刚从国内来的新娘。几个月后师嫂一个人来,小腹隆起。再几个月后又是师兄一个人来。再几个月后是师兄和他的老丈人一起出现在小亚洲。还有新来的小师妹,活泼俏丽,在小亚洲常常能碰到她,而她身边陪她买菜的师兄师弟走马灯一样地换。以及和先生两地的师姐,激动地告诉我总算搞定了转学的事,下个学期就去纽约,那里有很好的中国店,买的到游水鲈鱼。几个星期后买菜却看到她和不是她先生的一位师兄在白菜摊子面前很自然地十指紧扣。没多久传来消息,她不要去纽约了,宁可继续在小亚洲买冰冻虾仁。
学院有几位年龄相仿的中国女生,要么单身,要么伪单身,有事没事总要聚一下。聚会一般是涮火锅,饭桌上除了小亚洲买来的粉丝青菜冻豆腐牛百叶,还有那些从小亚洲看来的八卦,被我们用来下饭,没心没肺地捉摸着比较着添油加醋着——别人的人生里的浮光掠影,就这么装点了我们的饭局。
我同屋是个学德国文学的奥地利女生,瘦得像纸片,十多岁到美国,英语说得不如德语好,不过差不多也算母语了。她单身我伪单身,再加上都有点话痨成灾,所以我和她虽然没有成为闺蜜,很多时候也能做到无话不谈。那段时间我喜欢给我周围不讲中文的人们起中文绰号,这样就可以当着他们的面和讲中文的朋友尽情八卦他们。这位同屋大名加布里奥,我叫她小加。
小加是素食主义者,还对面粉过敏,她说她在奥地利活了那么多年,真算是个奇迹。当时我有车她没有,所以我买菜总带着她。她第一次光顾小亚洲,看到各种米粉米饼豆腐还有五花八门的糯米做的甜食,兴奋得不知所措,像掉进米缸里的老鼠,从此以后就爱上了和我逛亚洲超市。
除了爱逛超市,小加还是一个有政治热情的人。恰逢总统大选,她全情投入,大选之夜跑到酒吧去看最后结果揭晓。那年大选特别戏剧性(比2016年还是差远了),虽然是在很保守的州,大学里尤其是研究生院的师生政治倾向还是出奇的一致。一大堆人在酒吧里守着电视,群情激昂,选举过程也几经起伏,观众之间究竟没有打起来。结果揭晓以后小加眼睛红通通地回来,跟我说想移民加拿大。我对政治一向毫无兴趣,只注意到她出门的时候是一个人,回来的时候却是两个人。小加跟我介绍那是生物系的博士生,新西兰人,开车送她回来。两位不是在美国出生的国际友人,却对这个国家的政治前途有这么深厚的感情,我被感动了,于是问他们要不要吃夜宵。
作为主人,我和小加联手打造了简单美味的宵夜:泰式咖喱酱加水加椰子汁煮开,扔几片豆腐,几朵菜花,澆在用微波炉热得松松软软的隔夜饭上——规格其实相当不低,差不多能赶得上大部分单身人士的晚餐了。大概是政治热情消耗热能,大家都吃得很投入,新西兰生物男刚进门时手足无措的害羞也很快被热辣鲜香的夜宵融化,跟我们讲了很多他做项目的故事:主要是在一个岛上观察猴子,他和他的猴子们不得不说的往事相当引人入胜,“我的猴子们”,他一边吃着豆腐一边自豪地说。
不知道是礼貌还是真心,小伙子一再夸奖宵夜美味,问小加怎么做的,有菜谱么?小加一脸得意:“我有秘诀的啊,就是豆腐煮之前要吸干水分,还要放个盘子在上面压一压。”我心想什么呀,秘诀是小亚洲买的罐头泰式咖喱酱好不好。可是看到小加粉面含羞,眼波流转,我转念一想,附和她说:“嗯,这个豆腐……还有那个咖喱酱,在中国店买的到。”
小加赶紧点头:“对啊对啊,下次我们带你一起去买菜。”我注意到小加和新西兰生物男的眼睛里有小小的火苗闪烁着,以及生物男的头发是黑色的,有点卷,像小加电脑桌面上还没发胖的裘德罗。我想,什么我们,大概以后小加再也不会跟我买菜了。
果然小加跟我买菜的次数越来越少,很快我发现学校附近的公寓治安的确令人发指,就搬到离学校比较远的地方去住了,并且成功克服开车上高速的恐惧,买菜的指定地点改成有烤鸭有游水鱼有龙虾的大亚洲,直到我毕业。我就这样和小亚洲的八卦擦身而过,也这样错过了见证一场买菜中徐徐拉开帷幕的爱情。
小亚洲的好处是亲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蔬菜水果挤做一团,零食面点不分彼此,豆腐豆芽排排坐,总让我想起小時候常光顾的街头杂货店。收银台只有一个,坐台的不是老板就是老板娘,态度都很亲民,会指着我买的香脆锅巴之类的表扬我的好眼光:“这个好吃噢,吃到停不下嘴”——还带着点台湾口音。
我经常用打酱油的姿态围观猜测别人的八卦:比如某师兄多年坚持带各色师妹买菜,终于有一天他身边挽着刚从国内来的新娘。几个月后师嫂一个人来,小腹隆起。再几个月后又是师兄一个人来。再几个月后是师兄和他的老丈人一起出现在小亚洲。还有新来的小师妹,活泼俏丽,在小亚洲常常能碰到她,而她身边陪她买菜的师兄师弟走马灯一样地换。以及和先生两地的师姐,激动地告诉我总算搞定了转学的事,下个学期就去纽约,那里有很好的中国店,买的到游水鲈鱼。几个星期后买菜却看到她和不是她先生的一位师兄在白菜摊子面前很自然地十指紧扣。没多久传来消息,她不要去纽约了,宁可继续在小亚洲买冰冻虾仁。
学院有几位年龄相仿的中国女生,要么单身,要么伪单身,有事没事总要聚一下。聚会一般是涮火锅,饭桌上除了小亚洲买来的粉丝青菜冻豆腐牛百叶,还有那些从小亚洲看来的八卦,被我们用来下饭,没心没肺地捉摸着比较着添油加醋着——别人的人生里的浮光掠影,就这么装点了我们的饭局。
我同屋是个学德国文学的奥地利女生,瘦得像纸片,十多岁到美国,英语说得不如德语好,不过差不多也算母语了。她单身我伪单身,再加上都有点话痨成灾,所以我和她虽然没有成为闺蜜,很多时候也能做到无话不谈。那段时间我喜欢给我周围不讲中文的人们起中文绰号,这样就可以当着他们的面和讲中文的朋友尽情八卦他们。这位同屋大名加布里奥,我叫她小加。
小加是素食主义者,还对面粉过敏,她说她在奥地利活了那么多年,真算是个奇迹。当时我有车她没有,所以我买菜总带着她。她第一次光顾小亚洲,看到各种米粉米饼豆腐还有五花八门的糯米做的甜食,兴奋得不知所措,像掉进米缸里的老鼠,从此以后就爱上了和我逛亚洲超市。
除了爱逛超市,小加还是一个有政治热情的人。恰逢总统大选,她全情投入,大选之夜跑到酒吧去看最后结果揭晓。那年大选特别戏剧性(比2016年还是差远了),虽然是在很保守的州,大学里尤其是研究生院的师生政治倾向还是出奇的一致。一大堆人在酒吧里守着电视,群情激昂,选举过程也几经起伏,观众之间究竟没有打起来。结果揭晓以后小加眼睛红通通地回来,跟我说想移民加拿大。我对政治一向毫无兴趣,只注意到她出门的时候是一个人,回来的时候却是两个人。小加跟我介绍那是生物系的博士生,新西兰人,开车送她回来。两位不是在美国出生的国际友人,却对这个国家的政治前途有这么深厚的感情,我被感动了,于是问他们要不要吃夜宵。
作为主人,我和小加联手打造了简单美味的宵夜:泰式咖喱酱加水加椰子汁煮开,扔几片豆腐,几朵菜花,澆在用微波炉热得松松软软的隔夜饭上——规格其实相当不低,差不多能赶得上大部分单身人士的晚餐了。大概是政治热情消耗热能,大家都吃得很投入,新西兰生物男刚进门时手足无措的害羞也很快被热辣鲜香的夜宵融化,跟我们讲了很多他做项目的故事:主要是在一个岛上观察猴子,他和他的猴子们不得不说的往事相当引人入胜,“我的猴子们”,他一边吃着豆腐一边自豪地说。
不知道是礼貌还是真心,小伙子一再夸奖宵夜美味,问小加怎么做的,有菜谱么?小加一脸得意:“我有秘诀的啊,就是豆腐煮之前要吸干水分,还要放个盘子在上面压一压。”我心想什么呀,秘诀是小亚洲买的罐头泰式咖喱酱好不好。可是看到小加粉面含羞,眼波流转,我转念一想,附和她说:“嗯,这个豆腐……还有那个咖喱酱,在中国店买的到。”
小加赶紧点头:“对啊对啊,下次我们带你一起去买菜。”我注意到小加和新西兰生物男的眼睛里有小小的火苗闪烁着,以及生物男的头发是黑色的,有点卷,像小加电脑桌面上还没发胖的裘德罗。我想,什么我们,大概以后小加再也不会跟我买菜了。
果然小加跟我买菜的次数越来越少,很快我发现学校附近的公寓治安的确令人发指,就搬到离学校比较远的地方去住了,并且成功克服开车上高速的恐惧,买菜的指定地点改成有烤鸭有游水鱼有龙虾的大亚洲,直到我毕业。我就这样和小亚洲的八卦擦身而过,也这样错过了见证一场买菜中徐徐拉开帷幕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