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鄂托克前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三大战略、实施三大工程、推进三个转变、树立三个典型、实现三步走跨越式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为鄂托克前旗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鄂托克前旗 跨越式发展 战略
鄂托克前旗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腹部,是鄂尔多斯高原的组成部分,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南大门。地理坐标为东经106 ° 26′-108 ° 26 ′ ,北纬37° 44′-38 °44′ ,处于内蒙古、陕西、宁夏三省区交界处,是内蒙古通往西部重要经济和旅游通道。鄂托克前旗国土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处。先后获得“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鄂尔多斯文化之乡”、“中国马文化保护基地",“中国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传承基地",“中国绿色名旗”等殊荣。
一、鄂托克前旗发展现状
2011年,鄂托克前旗热烈的举办了建旗三十周年庆典,迎来了而立之年。三十年来,鄂托克前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展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崛起、开发带动、集中发展战略”和科教强旗工程、文化塑旗工程、生态立旗工程,统筹城乡建设全面展开,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日益攀升,全旗经济呈现快速稳健增长态势。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全旗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6.2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0.23亿元,年均增长23.2%。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3442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01000元,年均增长4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0年的1.6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8.2亿元,年均增长4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4772元增加到2010年的21046元,年均增长1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443元增加到2010年的8764元,年均增长13.6%。
1.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全旗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1.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9.18亿元,年均增长31.9%。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全旗已建成和在建煤矿产能达到2000万吨,煤转化项目和煤电项目顺利推进。全旗以煤炭开发为主、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为补充,多元发展、多级增长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2.现代农牧业扎实推进
按照农牧民为主体、市场为主导,政府引导政策推进的“三农三牧”工作原则,深入实施“城乡统筹、集约发展”的战略,加快生态型、效益型、集约型现代农牧业建设。坚持生态立旗,建成了全市整体退出面积最大的自然恢复区750万亩,严格执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以草定畜、限时放牧政策,植被覆盖度和森林覆盖旅游分别达到81%和16.4%;全力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集中打造了百万只羊羔繁育基地 、十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十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基地、设施农业基地、昂素嘎查新牧区、三段地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和马鞍桥肉羊养殖示范园区等多个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牧业生产基地,集约型、效益型农牧业成效凸显。
3.新型服务业快速发展
201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8.6亿元,同比增长15.2%,在全旗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在逐年增大。深入实施“文化塑旗”工程,充分挖掘“中国鄂尔多斯文化之乡”、“中国鄂尔多斯马文化保护基地”和“中国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传承基地”文化品牌效益,提升城镇知名度。围绕“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开拓大市场”的发展战略,加快旅游项目建设进程,农家乐、牧户游发展迅速。全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拉动效益明显增加,大大促进了第三产业多层次、多功能、外向型发展格局。
4.基础设施全面改善
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贷款融资、财政收入、企业投资多措并举,不断加大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水利建设全面推进,人畜安全饮水、现代农牧业节水灌溉、工业供水、水源保护等工程取得时效;电力建设快速发展,全旗嘎查村通电率达到100%,农牧户通电率达到89%;交通建设成效显著,全旗公路里程达到2000多公里,三新铁路建成投运,上海庙至定边铁路和上海庙至陶利铁路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率达到96%;城镇建设面貌焕然一新。
5.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坚持富民与强旗并重,加大人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切实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全市前列,体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完善了各镇卫生院和嘎查村卫生室配套设施;加快推进城乡医疗保障工作,深入推进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全旗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城乡居民医疗报销封顶线达到10万元。城乡居民最底生活保障标准每人分别提高到3600元和420元。率先推行了农牧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77%。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1046元和8764元,比2009年增加2722和798元,同比增长14.9%和增长10%,带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5亿元,同比增长18.7%。
二、鄂托克前旗推进跨越式发展之路鄂途径探索
1.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积极融入国家统筹开发的蒙陕甘宁能源化工“金三角”,以产业集群为重点,以工业园为载体,大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力打造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尽快做大规模,提升层次,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增强工业经济对城镇化和整体经济拉动作用,积极构筑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主、汽油资源开发利用和非资源型产业为补充的多业并举、多元支持的产业发展体系,新型工业化实现质的飞跃。
2.加快统筹城乡进程
坚持“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按照鄂托克前旗统筹城乡建设试点要求加快统筹城乡建设步伐,促进城乡要素和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不断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距,促使城乡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农牧区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城乡居民发展条件、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均等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到2015年,城乡化实现大发展,农村牧区面貌得到根本改观,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99:1,城镇化率达到87%。
3.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
文化旅游业按照“依托旅游资源,拓展文化内涵,打响城镇品牌”的思路,重点打造“一镇二区五大基地”,提升城镇品味和知名度。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物流业要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优化空间发展布局,着力筑建“一圈两区两带”物流产业空间布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旅游、商贸、金融、信息、中介服、房地、餐饮娱乐、等新型服务业,改善居民消费环境,提高三产整体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4.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镇化进程
扎实抓好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承载功能。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的管理原则,加大城镇建设力度,优化空间布局,集中力量建设重点城镇,增强人口吸纳和产业集聚能力。工业重镇要全面完善起步建设区综合服务功能,加大建设力度,构建高品位的城市建设群落、多层的园林绿化体系,建成产业集聚能力强、就业空间广阔,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草原城镇。中心城镇要继续加大建成区改造力度,到“十二五” 末,基本完成平房区改造,打造服务功能完善、人居环境一流的宜居城镇。
5.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持续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原则,实施生态立旗工程、科教强旗工程、文化塑旗工程、全民健康工程,创业就业工程、社会保障工程、住房保障工程和平安惠民工程“八大工程” 。以加强全旗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质量为核心,通过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机制创新、项目推进等综合措施,逐步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切实加强教育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培育和使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快速提升文化品味和知名度。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建立多渠道的岗位开发与就业引导机制,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重点解决困难家庭人员的就业问题。继续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全力构建符合全民健康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居民住房保障,建立有效的住房保障机制,扩大经济适应住房、廉租住房,公租房受益面。加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多层面的城市防灾减灾与公共危机预防、应急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进一步改善食品药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鄂托克前旗由农牧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战略性转变,有力地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那就是只有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因地制宜的跨越发展,才能将发展潜力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我们坚信鄂托克前旗在跨越式发展的征程中必将谱写出更加壮丽的诗篇。
关键词:鄂托克前旗 跨越式发展 战略
鄂托克前旗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腹部,是鄂尔多斯高原的组成部分,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南大门。地理坐标为东经106 ° 26′-108 ° 26 ′ ,北纬37° 44′-38 °44′ ,处于内蒙古、陕西、宁夏三省区交界处,是内蒙古通往西部重要经济和旅游通道。鄂托克前旗国土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处。先后获得“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鄂尔多斯文化之乡”、“中国马文化保护基地",“中国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传承基地",“中国绿色名旗”等殊荣。
一、鄂托克前旗发展现状
2011年,鄂托克前旗热烈的举办了建旗三十周年庆典,迎来了而立之年。三十年来,鄂托克前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展资源和区位优势,大力实施“工业崛起、开发带动、集中发展战略”和科教强旗工程、文化塑旗工程、生态立旗工程,统筹城乡建设全面展开,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日益攀升,全旗经济呈现快速稳健增长态势。全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全旗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6.2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50.23亿元,年均增长23.2%。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3442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01000元,年均增长4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2000年的1.6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88.2亿元,年均增长4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4772元增加到2010年的21046元,年均增长1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2443元增加到2010年的8764元,年均增长13.6%。
1.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全旗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1.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9.18亿元,年均增长31.9%。上海庙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全旗已建成和在建煤矿产能达到2000万吨,煤转化项目和煤电项目顺利推进。全旗以煤炭开发为主、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为补充,多元发展、多级增长的工业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2.现代农牧业扎实推进
按照农牧民为主体、市场为主导,政府引导政策推进的“三农三牧”工作原则,深入实施“城乡统筹、集约发展”的战略,加快生态型、效益型、集约型现代农牧业建设。坚持生态立旗,建成了全市整体退出面积最大的自然恢复区750万亩,严格执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以草定畜、限时放牧政策,植被覆盖度和森林覆盖旅游分别达到81%和16.4%;全力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集中打造了百万只羊羔繁育基地 、十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十万头优质肉牛养殖基地、设施农业基地、昂素嘎查新牧区、三段地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和马鞍桥肉羊养殖示范园区等多个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牧业生产基地,集约型、效益型农牧业成效凸显。
3.新型服务业快速发展
201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8.6亿元,同比增长15.2%,在全旗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在逐年增大。深入实施“文化塑旗”工程,充分挖掘“中国鄂尔多斯文化之乡”、“中国鄂尔多斯马文化保护基地”和“中国鄂尔多斯婚礼文化传承基地”文化品牌效益,提升城镇知名度。围绕“发展大旅游、形成大产业、开拓大市场”的发展战略,加快旅游项目建设进程,农家乐、牧户游发展迅速。全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域不断拓宽,拉动效益明显增加,大大促进了第三产业多层次、多功能、外向型发展格局。
4.基础设施全面改善
通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贷款融资、财政收入、企业投资多措并举,不断加大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水利建设全面推进,人畜安全饮水、现代农牧业节水灌溉、工业供水、水源保护等工程取得时效;电力建设快速发展,全旗嘎查村通电率达到100%,农牧户通电率达到89%;交通建设成效显著,全旗公路里程达到2000多公里,三新铁路建成投运,上海庙至定边铁路和上海庙至陶利铁路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率达到96%;城镇建设面貌焕然一新。
5.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坚持富民与强旗并重,加大人民生领域投入力度,切实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走在全市前列,体育事业得到进一步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完善了各镇卫生院和嘎查村卫生室配套设施;加快推进城乡医疗保障工作,深入推进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全旗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城乡居民医疗报销封顶线达到10万元。城乡居民最底生活保障标准每人分别提高到3600元和420元。率先推行了农牧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77%。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1046元和8764元,比2009年增加2722和798元,同比增长14.9%和增长10%,带动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5亿元,同比增长18.7%。
二、鄂托克前旗推进跨越式发展之路鄂途径探索
1.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积极融入国家统筹开发的蒙陕甘宁能源化工“金三角”,以产业集群为重点,以工业园为载体,大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全力打造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尽快做大规模,提升层次,突出重点,全力推进,增强工业经济对城镇化和整体经济拉动作用,积极构筑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主、汽油资源开发利用和非资源型产业为补充的多业并举、多元支持的产业发展体系,新型工业化实现质的飞跃。
2.加快统筹城乡进程
坚持“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按照鄂托克前旗统筹城乡建设试点要求加快统筹城乡建设步伐,促进城乡要素和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不断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距,促使城乡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农牧区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城乡居民发展条件、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均等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到2015年,城乡化实现大发展,农村牧区面貌得到根本改观,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99:1,城镇化率达到87%。
3.加快服务业发展步伐
文化旅游业按照“依托旅游资源,拓展文化内涵,打响城镇品牌”的思路,重点打造“一镇二区五大基地”,提升城镇品味和知名度。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物流业要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优化空间发展布局,着力筑建“一圈两区两带”物流产业空间布局。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旅游、商贸、金融、信息、中介服、房地、餐饮娱乐、等新型服务业,改善居民消费环境,提高三产整体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
4.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镇化进程
扎实抓好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承载功能。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的管理原则,加大城镇建设力度,优化空间布局,集中力量建设重点城镇,增强人口吸纳和产业集聚能力。工业重镇要全面完善起步建设区综合服务功能,加大建设力度,构建高品位的城市建设群落、多层的园林绿化体系,建成产业集聚能力强、就业空间广阔,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草原城镇。中心城镇要继续加大建成区改造力度,到“十二五” 末,基本完成平房区改造,打造服务功能完善、人居环境一流的宜居城镇。
5.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持续改善民生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原则,实施生态立旗工程、科教强旗工程、文化塑旗工程、全民健康工程,创业就业工程、社会保障工程、住房保障工程和平安惠民工程“八大工程” 。以加强全旗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质量为核心,通过结构优化、技术进步、机制创新、项目推进等综合措施,逐步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优先发展教育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设施,切实加强教育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培育和使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快速提升文化品味和知名度。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建立多渠道的岗位开发与就业引导机制,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重点解决困难家庭人员的就业问题。继续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全力构建符合全民健康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居民住房保障,建立有效的住房保障机制,扩大经济适应住房、廉租住房,公租房受益面。加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多层面的城市防灾减灾与公共危机预防、应急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进一步改善食品药品市场秩序,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鄂托克前旗由农牧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战略性转变,有力地证明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那就是只有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因地制宜的跨越发展,才能将发展潜力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我们坚信鄂托克前旗在跨越式发展的征程中必将谱写出更加壮丽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