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希望的田野
有人问我最崇拜的人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爱迪生,众所周知,这位享誉世界的美国发明家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一百多年来,真不知道有多少青少年立志向他学习,决心像他一样发明出许许多多的专利产品。当然绝大多数人在不断追求而屡屡受挫的途中失去了信心,我就是他们中的一个,当然,在过去每年的工作中自己的确做过不少机械设备以及加工装备方面的创新和改进,也取得了很好效果,曾多次受到所在单位表彰。正因为如此,也更激发了自己的创造欲望,但是有时候,尽管有很好的创意,却因为受到技术或资金等条件的限制而不能付诸实施,所以心里一度很迷茫,但自从订阅了《发明与创新》一刊,使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刊中栏目涵盖了世界领先科技动态,创新论坛以及古今中外的发明史话、科技人物等精彩内容。其中本刊的“创造探幽”栏目,像一把钥匙开启人们创造灵感的思维之门。“发明参谋”和“创意无限”栏目更是给基层的科技工作者和发明爱好者创造了一个展示智慧的舞台一在这里,既有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的经验之谈,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发明专业户的发明体会。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发明创造历史,今天有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关心和支持,也有像《发明与创新》杂志这样凝聚千万发明爱好者的辛勤耕耘的沃土。我们就更有理由相信:中国科技的发展即将进入一个空前繁荣时期,中华民族必将创造出更加灿烂的辉煌。
读者:辽宁 康富岩
《发明与创新》:我的良师益友
编辑部老师:
您们好!我是贵刊一名忠实的读者。我的专业是工业设计,其主要目的是发现生活中不合理的地方然后加以改进,以期让人与产品、环境更加和谐。如何独到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创新。大学四年以来,我在《发明与创新》,尤其是其中的“创新论坛”、“创新先锋”、“新发明新产品”等栏目中受益匪浅。借此之机,我想说说自己的体会,并对贵刊提一点微薄之见。
中国产品之所以缺乏国际竞争力,关键在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放眼国际。每一个杰出的创新大国无不具备两个必要的条件:其一,政府高度重视:其二,较高的全民素养。对于第一点。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项措施条例。足见其重视。
但在第二点上却明显存在不足。如何提高全民的创新素养,报刊、杂志成了最主要的宣传载体。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创始人之一王受之指出国内还没有一家严肃的类似于美国的《建筑记录》等杂志的设计专业类刊物。而一向将前沿科技、创意思潮介绍、普及的《发明与创新》是国内仅有的几个对提高全民创新素养作出巨大贡献的杂志之一。贵刊内容新颖,文图并茂,是各行各业的发明创新者和广大青少年开发创造力的有效工具,是设计专业广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另外,除了表达对贵刊的敬意与支持外,我个人认为贵刊文章是否可以设置一个篇末提示符,这样对于跨页阅读也许会稍微方便些。还有,对于同一个新发明新产品,贵刊若能多增加一些在不同角度表现的图片就好了。
读者:黑龙江 牟志勇
回音壁
编者按:我们的读者调查表发布之后,得到了许多忠实读者的反馈,我们的00交流群中也有不少读者开始与我们进行交流,读者中肯的意见和诚挚的话语让我们格外感动,在感激之余,也深感责任重大。为了更好地与广大读者进行交流,从本期起,我们将在“读者俱乐部”中分享部分读者的反馈意见,对读者提出的建议或问题进行解答,也欢迎更多的读者加入到《发明与创新》这个大家庭。
读者:我希望贵刊多刊登一些如何让发明人走上致富道路的文章。此外,贵刊发起主办的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已经开过三次,但缺乏政府的有力支持,会议的凝聚作用还不是很大,建议贵刊开辟民间科技探索专栏,疏通发明创造成果转化渠道,以解决民间发明人在成果转化中存在的社会问题。
编辑的话:您提到的关于刊登“如何让发明人致富”的建议我们认为的确非常必要,也是我们应该着力报道的一个方面。我们会在今后的刊物中做好此方面的选题。另外,对于您提到的民间科技发展的问题,我刊历来重视对于民间科技的宣传和支持,今年我们会在相关专栏中融入这一选题,为民间科技及民间发明家搭建平台。
读者:
我以前也是办杂志的,杂志要办到看完以后不想扔,因为里面的内容好,现在有的杂志看完就想扔,因为没有保存的价值。你们的杂志确实办得不错,但也存在以上我所说的这个问题
《发明与创新》编辑:
那您是我们的前辈了,要向您学习
您认为我们的杂志具体有哪些问题?
读者:
深的东西少,解渴的东西少,你们的杂志是给有一定层次的人看的,不能做成一般的普及读物。
《发明与创新》编辑:
我们会接受这个意见
在以后的编辑过程中注意这个问题
读者:
好的,创新方法、创新案例要多上
《发明与创新》编辑:
谢谢您对我们的支持!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爱上创新,爱上发明
有人问我最崇拜的人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是爱迪生,众所周知,这位享誉世界的美国发明家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一百多年来,真不知道有多少青少年立志向他学习,决心像他一样发明出许许多多的专利产品。当然绝大多数人在不断追求而屡屡受挫的途中失去了信心,我就是他们中的一个,当然,在过去每年的工作中自己的确做过不少机械设备以及加工装备方面的创新和改进,也取得了很好效果,曾多次受到所在单位表彰。正因为如此,也更激发了自己的创造欲望,但是有时候,尽管有很好的创意,却因为受到技术或资金等条件的限制而不能付诸实施,所以心里一度很迷茫,但自从订阅了《发明与创新》一刊,使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刊中栏目涵盖了世界领先科技动态,创新论坛以及古今中外的发明史话、科技人物等精彩内容。其中本刊的“创造探幽”栏目,像一把钥匙开启人们创造灵感的思维之门。“发明参谋”和“创意无限”栏目更是给基层的科技工作者和发明爱好者创造了一个展示智慧的舞台一在这里,既有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的经验之谈,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发明专业户的发明体会。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发明创造历史,今天有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关心和支持,也有像《发明与创新》杂志这样凝聚千万发明爱好者的辛勤耕耘的沃土。我们就更有理由相信:中国科技的发展即将进入一个空前繁荣时期,中华民族必将创造出更加灿烂的辉煌。
读者:辽宁 康富岩
《发明与创新》:我的良师益友
编辑部老师:
您们好!我是贵刊一名忠实的读者。我的专业是工业设计,其主要目的是发现生活中不合理的地方然后加以改进,以期让人与产品、环境更加和谐。如何独到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关键在于创新。大学四年以来,我在《发明与创新》,尤其是其中的“创新论坛”、“创新先锋”、“新发明新产品”等栏目中受益匪浅。借此之机,我想说说自己的体会,并对贵刊提一点微薄之见。
中国产品之所以缺乏国际竞争力,关键在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放眼国际。每一个杰出的创新大国无不具备两个必要的条件:其一,政府高度重视:其二,较高的全民素养。对于第一点。我国已经出台了多项措施条例。足见其重视。
但在第二点上却明显存在不足。如何提高全民的创新素养,报刊、杂志成了最主要的宣传载体。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创始人之一王受之指出国内还没有一家严肃的类似于美国的《建筑记录》等杂志的设计专业类刊物。而一向将前沿科技、创意思潮介绍、普及的《发明与创新》是国内仅有的几个对提高全民创新素养作出巨大贡献的杂志之一。贵刊内容新颖,文图并茂,是各行各业的发明创新者和广大青少年开发创造力的有效工具,是设计专业广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另外,除了表达对贵刊的敬意与支持外,我个人认为贵刊文章是否可以设置一个篇末提示符,这样对于跨页阅读也许会稍微方便些。还有,对于同一个新发明新产品,贵刊若能多增加一些在不同角度表现的图片就好了。
读者:黑龙江 牟志勇
回音壁
编者按:我们的读者调查表发布之后,得到了许多忠实读者的反馈,我们的00交流群中也有不少读者开始与我们进行交流,读者中肯的意见和诚挚的话语让我们格外感动,在感激之余,也深感责任重大。为了更好地与广大读者进行交流,从本期起,我们将在“读者俱乐部”中分享部分读者的反馈意见,对读者提出的建议或问题进行解答,也欢迎更多的读者加入到《发明与创新》这个大家庭。
读者:我希望贵刊多刊登一些如何让发明人走上致富道路的文章。此外,贵刊发起主办的全国民间科技发展研讨会已经开过三次,但缺乏政府的有力支持,会议的凝聚作用还不是很大,建议贵刊开辟民间科技探索专栏,疏通发明创造成果转化渠道,以解决民间发明人在成果转化中存在的社会问题。
编辑的话:您提到的关于刊登“如何让发明人致富”的建议我们认为的确非常必要,也是我们应该着力报道的一个方面。我们会在今后的刊物中做好此方面的选题。另外,对于您提到的民间科技发展的问题,我刊历来重视对于民间科技的宣传和支持,今年我们会在相关专栏中融入这一选题,为民间科技及民间发明家搭建平台。
读者:
我以前也是办杂志的,杂志要办到看完以后不想扔,因为里面的内容好,现在有的杂志看完就想扔,因为没有保存的价值。你们的杂志确实办得不错,但也存在以上我所说的这个问题
《发明与创新》编辑:
那您是我们的前辈了,要向您学习
您认为我们的杂志具体有哪些问题?
读者:
深的东西少,解渴的东西少,你们的杂志是给有一定层次的人看的,不能做成一般的普及读物。
《发明与创新》编辑:
我们会接受这个意见
在以后的编辑过程中注意这个问题
读者:
好的,创新方法、创新案例要多上
《发明与创新》编辑:
谢谢您对我们的支持!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爱上创新,爱上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