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内蒙古自治区地处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服务业发展处于国内落后水平。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使用内蒙古宏观产业数据,针对内蒙古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进行研究。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内蒙古生产性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制造业;生产性服务;创新
1.研究文献评述
基于本研究需要,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阅读与梳理,分类整理如下。
1.1基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关系及其机理的研究
高觉民等(2011)提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1]。陆小成(2009)提出制造业服务化是基于生产性服务知识化,通过构建知识链模型,提出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机制[2]。
1.2基于劳动分工细化、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的生产性服务研究
马库森(Markusen,1989)指出,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提供专业化服务,有利于制造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陈宪等(2004)提出作为制造业生产过程的中间投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效率。江静等(2007)的实证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效率的提升[4]。
1.3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的生产性服务研究
夏杰长等(2007)以北京市为例指出高技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方法之一是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链上外向辐射来进行[5]。刘鹏等(2008)从企业价值链的分解和整合来阐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过程,并指出这一过程是通过价值链的价值转移来实现的[6]。
2.内蒙古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性研究
本研究从内蒙古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性入手,选取内蒙古自治区2010-2014年5年间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2.1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的相关性分析
选取内蒙古5年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总值作为相关性分析变量,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双侧相关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内蒙古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性分析
注:**.在 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皮尔逊相关性检验认为:正值表示两变量正相关,负值表示两变量负相关。当皮尔逊 相关性计算值为0.90-1.00之间,变量间存在显著性相关。所以,表1表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在0.01 水平上存在双侧显著相关性。
2.2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内各行业的相关性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7个行业。将每一个行业的生产总值作为变量,运用SPSS18.0软件,分别分析其与制造业生产总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内蒙古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内各行业的相关性分析
注:**. 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 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通过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可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0.01 水平上与制造业存在双侧显著相关性。其余两项,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在 0.05水平上与制造业存在双侧显著相关性。
2.3实证研究结论
通过分析可见,虽然内蒙古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所包括的7个行业都呈现高度正相关性,但生产性服务业经济增长相对于制造业发展滞后,说明内蒙古制造业发展并未对服务业发展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
3内蒙古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推动制度创新,引导制造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方向
3.2坚持理念创新,寻求制造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新思路
首先,重新思考服务价值定位,挖掘增值的生产性服务环节。随着制造的服务化进程,产品增值中最显著的部分必须由生产过程逐渐转向价值链两端的知识密集型服务,向价值链上游或下游找寻整合的机会,增加和创新的服务内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次,创新企业运营模式,将服务利润链引入企业运营。服务管理与生产过程的运营模式截然不同。服务型制造更注重顾客的全程参与,顾客需求的差异性决定了产品服务系统需要为顾客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这需要对“大规模”和“定制”模式下的生产调度与控制技术进行研究。 同时,生产性服务剥离要求企业间合作更密切,信息、知识的扩散更顺畅。这一切,都需要将服务利润链引入企业运营。
参考文献:
[1]高觉民,李晓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279 (6):151-160.
[2]陆小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知识链模型[J].情报杂志,2009(2):119-121.
[4]江静,刘志彪,于明超.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區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7(8):52-62.
[5]夏杰长.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75-94.
[6]刘鹏,刘宇翔.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7):113-114.
作者简介:
梅蕾,女(1972.6-)内蒙古通辽市,教授,硕士,服务管理。
崔林影,内蒙古科技大学。
关键词:制造业;生产性服务;创新
1.研究文献评述
基于本研究需要,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阅读与梳理,分类整理如下。
1.1基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关系及其机理的研究
高觉民等(2011)提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1]。陆小成(2009)提出制造业服务化是基于生产性服务知识化,通过构建知识链模型,提出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机制[2]。
1.2基于劳动分工细化、降低制造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的生产性服务研究
马库森(Markusen,1989)指出,生产性服务业通过提供专业化服务,有利于制造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陈宪等(2004)提出作为制造业生产过程的中间投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效率。江静等(2007)的实证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效率的提升[4]。
1.3基于产业价值链理论的生产性服务研究
夏杰长等(2007)以北京市为例指出高技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方法之一是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链上外向辐射来进行[5]。刘鹏等(2008)从企业价值链的分解和整合来阐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过程,并指出这一过程是通过价值链的价值转移来实现的[6]。
2.内蒙古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性研究
本研究从内蒙古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性入手,选取内蒙古自治区2010-2014年5年间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数据进行相关分析。
2.1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的相关性分析
选取内蒙古5年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总值作为相关性分析变量,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双侧相关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内蒙古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性分析
注:**.在 0.01 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皮尔逊相关性检验认为:正值表示两变量正相关,负值表示两变量负相关。当皮尔逊 相关性计算值为0.90-1.00之间,变量间存在显著性相关。所以,表1表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间在0.01 水平上存在双侧显著相关性。
2.2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内各行业的相关性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7个行业。将每一个行业的生产总值作为变量,运用SPSS18.0软件,分别分析其与制造业生产总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内蒙古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内各行业的相关性分析
注:**. 在0.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 在0.05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通过皮尔逊相关性检验可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0.01 水平上与制造业存在双侧显著相关性。其余两项,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在 0.05水平上与制造业存在双侧显著相关性。
2.3实证研究结论
通过分析可见,虽然内蒙古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所包括的7个行业都呈现高度正相关性,但生产性服务业经济增长相对于制造业发展滞后,说明内蒙古制造业发展并未对服务业发展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
3内蒙古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3.1推动制度创新,引导制造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方向
3.2坚持理念创新,寻求制造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新思路
首先,重新思考服务价值定位,挖掘增值的生产性服务环节。随着制造的服务化进程,产品增值中最显著的部分必须由生产过程逐渐转向价值链两端的知识密集型服务,向价值链上游或下游找寻整合的机会,增加和创新的服务内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次,创新企业运营模式,将服务利润链引入企业运营。服务管理与生产过程的运营模式截然不同。服务型制造更注重顾客的全程参与,顾客需求的差异性决定了产品服务系统需要为顾客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这需要对“大规模”和“定制”模式下的生产调度与控制技术进行研究。 同时,生产性服务剥离要求企业间合作更密切,信息、知识的扩散更顺畅。这一切,都需要将服务利润链引入企业运营。
参考文献:
[1]高觉民,李晓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279 (6):151-160.
[2]陆小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知识链模型[J].情报杂志,2009(2):119-121.
[4]江静,刘志彪,于明超.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地區和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7(8):52-62.
[5]夏杰长.高新技术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75-94.
[6]刘鹏,刘宇翔.基于产业价值链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7):113-114.
作者简介:
梅蕾,女(1972.6-)内蒙古通辽市,教授,硕士,服务管理。
崔林影,内蒙古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