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主探索,把本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掌握知识。
  【关键词】自主探索表扬兴趣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事物发展的次要原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规律在教学中的表现,就是以学生的学为主,教师的教为辅。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因此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教师总是对学生持怀疑态度,不敢相信学生,或者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太浪费时间等原因,不愿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于是在课堂教学中,以自我为中心,滔滔不绝,不顾学生的感受,让学生跟着自己的节奏,不知觉的以教为主了,学生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很少。“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教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就是给他一把钥匙,他拿到这把钥匙能够自己开箱子、开门、到处去找东西”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自主探索,把本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探究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掌握知识。
  何谓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但前提必须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地去学习,积累知识,增长见识,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兴趣盎然的接受、获得知识,而不是漫无边目的的自由学习。如何才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呢?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前提条件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是保证师生合作、共同进步的先决条件。所有的教育都应该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在教育教学中,师生之间要相互信任、相互学习、相互合作。师生之间虽然角色不同,但人格与尊严是平等的。教师应抛弃传统的师生观念,把学生看做学习的主体,与他们进行平等的交往。首先教师要培养师生感情,关爱学生。爱是师生之间的纽带,只有关爱学生,才能正确的处理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帮助每一名学生。教师要具有博大的胸怀和真挚的爱心,发自内心的喜欢他们、包容他们、关心他们。这样的老师学生才敢亲近,才乐于倾吐心声,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其次,建立相互尊重与理解的理念。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放下高高在上的主导地位,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也就是说我们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与学生成为良师益友型的关系。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多多听取学生的意见,遇到问题先调查再发言。课堂上要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不以学习成绩优劣及性格来评价学生,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表扬,即使学生的观点错了,也不能打击他们,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这也是建立师生平等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一个肯定的眼神或一句话,就是对学生的极大鼓励。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学习氛围才会融洽,教室才会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土,学生才敢大胆地参与其中。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持之以恒地学习的内在动力,没有兴趣就没有求知欲。所谓兴趣,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倾向性的一种心理现象。兴趣的基础建立在需要之上,对需要的满足就是成功,这种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即产生新的兴趣。对于学生来说,这种兴趣就是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动力,求知欲。反之,如果学生没有了学习兴趣,就不可能主动参与学习,探究。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多鼓励表扬学生。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当教师看到学生有进步时,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教师也应该表扬他,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感到他在学习上有天赋,他就会更爱学习,其中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例证。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強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不要再吝惜自己的表扬之词,多多鼓励表扬学生。
  其次,教师要做个榜样,以身现法。原苏联加里宁在《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一书中说:“教育者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着全体学生。”用自己的知识,语言、态度感染学生,带头与学生共同研究教材中的知识点,只有当教师对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时,学生才会受到潜移默化。
  再者,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其中多媒体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把传统静止的书本知识转化为文本、声音、图像、视频等构成的动态教材,极大地拓展了书本知识。为学生创设生动丰富的情景,刺激了学生的兴奋点,使之身不由己地被吸引并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课堂教学中,努力使课件的优势真正体现出来。
  三、给学生讨论、交流、合作、研究的空间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而以前的传统教育往往只传授知识,教师往往低估,漠视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压制了学生的个性,从而导致学生独立学习不断丧失,培养出来很多的高分低能学生。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张扬个性,独立的思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研究者,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合作交流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知识,问题的难易程度,留给学生相应的时间,让学生交流、研究,畅所欲言,发挥想象的空间,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点点滴滴都给予表扬,说错了没关系。切记讽刺、挖苦,这样极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变的不爱回答问题,从而不喜欢这门学科。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应少限制,不要牵着 学生的鼻子走,任何问题都有多种答案,同时,教师也应该参与学生的讨论之中,让学生感到他的见解很重要。总之,要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学生小结、质疑、自我评价
  课堂小结、质疑、自我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课堂小结,有助于学生把握课堂重点,储存知识,提高学习效益,课堂小结也是实施自我评价的最好时机。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留一点时间,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实施自我评价,以起到巩固知识,鼓舞学生自信心的作用。小结收获、学法与发现等等,讲述时,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其他学生也可给予肯定或补充,学生之间相互鼓励,树立信心,看到努力的方向。质疑不同的见解与学法,评价教材、学生。有不同之处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共同评价,给学生充足的发言权,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教师应该时刻记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思维模式与知识结构,他们的学习方法、习惯与能力各不相同,我们教师不可能拿一个标准来要求他们。应该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发扬各个学生的个性,给他们创造一个张扬个性的空间,让他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教育学教程》 王守恒 查晓虎 主编 安徽大学出版社 2001
其他文献
情境教学的形式十分多样,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选取适合的展开方式。情境教学对于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能够起到很重要的推动作用。无论是实物情景教学、影视情境教学还
期刊
有效的小学语文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汇的流露,是培养智慧学生的愉快过程,是全面发展学生的求知旅程,是师生互动的探索表现,是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行动.文章通过三个方面的描述,呈现
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互动对话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推广到各个阶段、各个科目的教学实践中。高中地理学科运用互动对话教学模式也不例外。众所周知,在传统的地理课堂上
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优秀古诗词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优美的诗词,深刻的内涵,高远的意境,流传的佳句,精湛的语言,是我们取之不尽
我校实施高校课堂改革已近一年,我觉得,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打造有效课堂是全面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要想打造有效课堂,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直接影响着有效课堂的全面实施。  教师的魅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至关重要,演员演的好不好,关键在于导演的水平。尽管学生之间存在差异,但兴趣对于每个人都是同等的,教师不可以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优生,但可以让每个孩子都
【摘要】本文针对口语交际的重要性,阐述了培养学生在交际中发展语言,在语言学习中提高口语能力。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口语交际教学的方式。  【关键词】树立自信贴近生活注意互动入情入境活泼多样  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流、演讲、辩论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是一种使用最广、最多、最基本的信息交流手段,具备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口语交际能力反映人的语言素养、因而《语文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能力已被列为课
期刊
比较教学法可以应用于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的很多方面,无论是针对专有名词的教学、地理区位的教学还是针对具体案例分析的教学,这些过程中比较教学法都能够非常好的发挥其成效
文章以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论点鲜明,并运用教学中的案例,充分说明:只有精心预设,生成才自然有效.课堂不能毫无准备的教学,而是要吃透教材,把握好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