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荒诞不经的喜剧形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十诫,从另一个角度去解析现代社会的光怪陆离。这其中有一些故事我们应当心领神会,有一些却会在惊讶之佘打心底浮起一层心酸来,我们到底在经受什么样的约束与困境?
你可以没有通读过《圣经》,但一定对先知摩西写下的“十诫”碑文有所耳闻,传说那是上帝耶和华对人类立下的十条规定,如有破戒便是触犯天条,十恶不赦。那么你能想像一个半身埋在地底下的男人成了万众偶像吗?而某个性格开朗的医生居然为了开玩笑而将一把手术剪留在病人体内,导致其死亡,却在法庭上宣称自己只是制造了一个笑话;和一一个女人制造风流韵事的英俊男子居然正是耶稣本人……
没错,这就是一位婚姻生活看起来有点儿糟糕的年轻男子给我们讲述的全新十诫,同样有十个故事,却与其原意完全背道而驰,电影《新十诫》用荒诞不经的喜剧形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十诫,从另一个角度去解析现代社会的光怪陆离。这其中有一些故事我们应当心领神会,有一些却会在惊讶之余打心底浮起一层心酸米,我们到底在经受什么样的约束与困境?亲情、爱情、婚姻、际遇、犯罪、乃至邻里关系,在片中均成了调侃对象,与著名导演克日什托夫在1987年拍摄的《十诫》不同,后者厚重而深速,前者却似一张扭曲的鬼脸,打破对宗教一本正经的态度,来了一场神圣的恶搞。
道德的尴尬
《新十诫》从一开始没打算说教,和另一部恶搞宗教的喜剧电影《怒犯天条》一样,每个故事均被包装成了“无厘头”。比如十诫中象征罪恶的偷盗、杀人、淫人妻女、占有邻居财物,这些条条框框的东西成了个外膜,包裹起了现代人更透彻的精神实质。在“不可偷盗”的故事中,新婚夫妻去看腹语表演,腹语师的调侃却吸引了台下的妻子,她疯狂地爱上了那个木偶,不惜将它偷走。这看似荒唐的故事实则是告诉我们如何唤醒心中激情,当正常与麻木对等起来的时候,才是最可怕的。尽管这场盗窃案引发的后果依旧几家欢喜几家愁,偷的却不是物质财富而是自身逃避已久的一些狂想,一点儿臆念,诸如腹语师之类的平凡人,自然是将它们压在循规蹈矩的外表之下,故事中的这位有点疯癫的小女人却鼓起勇气将它“盗”回,倘若这是犯罪,那么这世界一定需要更多的“罪犯”。
“不可杀人”的诫条故事则狠狠涮了一把“恶搞”,用恶搞来嘲讽恶搞,将所有行为归结成“一个玩笑”,哪怕出了人命,制造了医疗事故的医生依旧坚持为自己辩护。在恶搞与开涮几乎成了美国喜剧文化一部分的今天,人人都一本正经地搞出事端,然后扮个鬼脸对你说:“嗨!这是个玩笑!”,不少走红的电视节目都足以恶搞平常人来赚取收视。这个故事的结尾尽管让玩笑开过火了的男主人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却教人忍不住要衡量文化传统对道德界线的侵犯,摧毁尊严、调戏大众,甚至丧失良知,一切均以“恶搞”的名义而变得顺理成章,这位玩世不恭的医生成了影射因无聊而力图解放身心,最终导致扭曲变态的社会缩影,它与道德之间暧昧的交流与对抗最终酿造了玩火自焚的尴尬后果。
十诫中的第九条“不可妄证”是告诫我们说谎的坏处,其实人这一生当中难免会说些谎言,只是就它造成的影响而言有大有小罢了。《新十诫》中关乎说谎的故事却是尖锐的,它套用了“狼来了”的模式,讲述了一个毒贩的诞生过程。诚然,就道德角度来说,这位绰号“犀牛”的墨西哥男子经历了失业的痛苦,只得依靠制造谣言寻找存在感,进而失去了大家的信任,当他竭力向大家传达一个可怕的阴谋时,人们都认为他在说谎,结果导致悲剧。短短不足十分钟的这段动画片,充分揭示了道德感不被重视的潜在危机,将从前所谓“好人人天堂,坏人下地狱”的概念一笔抹煞掉了。传播毒品亦象征着“道德沦丧症”的蔓延,它像瘟疫一般可怕,却又理所当然,与其讲那是解读圣经,勿如讲它是向道德教条竖起的一根中指。
信仰与爱情
《圣经》告诉我们,偶像的诞生是完全的奇迹,它神秘超凡,不可替代。于是,十诫第一条便宣称“除耶稣之外别无它神”。不幸的是,电影却告诉我们一个完全相反的事实——神是可以被民众制造出来的。大到国家首脑,小到有特殊经历的普通市民,人人都有一夜成名的机会,受万众追捧。故事中那位因跳伞事故而下半身在地下动弹不得的年轻人,终于因为这奇特事件受到媒体关注,从而一跃成为大明星。记得《阿甘正传》中的阿甘亦是在某天心血来潮便开始跑步,就因为跑个不停而成了大众偶像。在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我们不再相信上帝和孤胆英雄,而是需要实实存在的东西来吸引眼球,刺激心理。人人都能成为神,同样的神亦可以突然失去关注,重新转变为一个平庸的人。电影仿佛在用睿智而略带戏谑的口吻给我们讲述这样的道理:我们自己才是真正的神。
另一个煽在摩西脸上的耳光则是拿安息日说事,星期天当妻子们去教堂做礼拜的辰光,丈夫们却为那三个小时的时光感到浪费,上帝难道不休息吗?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们妙想天开地在家里开起了裸体派对。被责任与义务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男人们,总算在耶稣面前偷了个懒,稳稳地在家中享受“安息”乐趣。这又是向信仰下的一封挑战书,信仰对人的约束力已经渐渐消失了,故事中发明这游戏的男人自有一套理论来解释这一行为。它告诉我们,信仰总是在被不断地打破并重塑,大家从来都是依照自身欲求来改造信仰内容的。
用十诫解构爱情与婚姻的关系无疑是片中妙笔,尤其是“不可淫人妻女”和“不可偷情”两诫,前者场景被放在一座男了监狱当中,以同性恋之间的爱情纠葛包装了最朴实的内涵,既是炽烈的爱情胜过婚姻的桎梏。而偷情亦成了复合夫妻关系的“良药”,它让一对感情淡薄的夫妇从背叛、分手,在各自身边有了其它人的辰光又禁不住怀念起对方来,终于以偷情的方式冰释前嫌。偷情在这里边所赋予的意义几乎是甜美的,它给我们比较与重生的机会,同时几乎是挑衅似地提醒我们,偷情是一场多么重要的爱情考验。
而同样让耶稣颜面扫地的故事当属“不可假借耶稣的名义发虚誓”一诫,一个35岁的老处女总算在墨西哥度假时邂逅了人生中的第一春,她与那个健壮漂亮的墨西哥小匠有了一段美好时光,后来那与她颠鸾倒凤的男子竟然向她坦诚自己便是耶稣。耶稣终于很不幸地被凡化成了性感情人形象,这决定性的颠覆却只是想告诉我们“情欲面前,人神平等”的道理,我们开始猜测神的性爱需要,甚至给他安排了艳遇,这表面看似亵渎的桥段,实际上亦是摆出了“纵情纵性”的现代人姿态。以神之名,谁都可以被恶搞。
尾声:
颠覆性的《新十诫》显示了某种宽容与尖酸并存的矛盾气氛,可见嘲讽的力量远胜过刻板说教,它以条规颠覆条规的魔法真是无穷之大。尽管这片子脱不出插科打诨的路子,却掩盖不了其刻薄本质,当忤逆宗教的后果不再那么严重的时候,人人都打着自由的旗号嘻笑怒骂,反叛是潮流更是态度,看清世事,表明立场。
你可以没有通读过《圣经》,但一定对先知摩西写下的“十诫”碑文有所耳闻,传说那是上帝耶和华对人类立下的十条规定,如有破戒便是触犯天条,十恶不赦。那么你能想像一个半身埋在地底下的男人成了万众偶像吗?而某个性格开朗的医生居然为了开玩笑而将一把手术剪留在病人体内,导致其死亡,却在法庭上宣称自己只是制造了一个笑话;和一一个女人制造风流韵事的英俊男子居然正是耶稣本人……
没错,这就是一位婚姻生活看起来有点儿糟糕的年轻男子给我们讲述的全新十诫,同样有十个故事,却与其原意完全背道而驰,电影《新十诫》用荒诞不经的喜剧形式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十诫,从另一个角度去解析现代社会的光怪陆离。这其中有一些故事我们应当心领神会,有一些却会在惊讶之余打心底浮起一层心酸米,我们到底在经受什么样的约束与困境?亲情、爱情、婚姻、际遇、犯罪、乃至邻里关系,在片中均成了调侃对象,与著名导演克日什托夫在1987年拍摄的《十诫》不同,后者厚重而深速,前者却似一张扭曲的鬼脸,打破对宗教一本正经的态度,来了一场神圣的恶搞。
道德的尴尬
《新十诫》从一开始没打算说教,和另一部恶搞宗教的喜剧电影《怒犯天条》一样,每个故事均被包装成了“无厘头”。比如十诫中象征罪恶的偷盗、杀人、淫人妻女、占有邻居财物,这些条条框框的东西成了个外膜,包裹起了现代人更透彻的精神实质。在“不可偷盗”的故事中,新婚夫妻去看腹语表演,腹语师的调侃却吸引了台下的妻子,她疯狂地爱上了那个木偶,不惜将它偷走。这看似荒唐的故事实则是告诉我们如何唤醒心中激情,当正常与麻木对等起来的时候,才是最可怕的。尽管这场盗窃案引发的后果依旧几家欢喜几家愁,偷的却不是物质财富而是自身逃避已久的一些狂想,一点儿臆念,诸如腹语师之类的平凡人,自然是将它们压在循规蹈矩的外表之下,故事中的这位有点疯癫的小女人却鼓起勇气将它“盗”回,倘若这是犯罪,那么这世界一定需要更多的“罪犯”。
“不可杀人”的诫条故事则狠狠涮了一把“恶搞”,用恶搞来嘲讽恶搞,将所有行为归结成“一个玩笑”,哪怕出了人命,制造了医疗事故的医生依旧坚持为自己辩护。在恶搞与开涮几乎成了美国喜剧文化一部分的今天,人人都一本正经地搞出事端,然后扮个鬼脸对你说:“嗨!这是个玩笑!”,不少走红的电视节目都足以恶搞平常人来赚取收视。这个故事的结尾尽管让玩笑开过火了的男主人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却教人忍不住要衡量文化传统对道德界线的侵犯,摧毁尊严、调戏大众,甚至丧失良知,一切均以“恶搞”的名义而变得顺理成章,这位玩世不恭的医生成了影射因无聊而力图解放身心,最终导致扭曲变态的社会缩影,它与道德之间暧昧的交流与对抗最终酿造了玩火自焚的尴尬后果。
十诫中的第九条“不可妄证”是告诫我们说谎的坏处,其实人这一生当中难免会说些谎言,只是就它造成的影响而言有大有小罢了。《新十诫》中关乎说谎的故事却是尖锐的,它套用了“狼来了”的模式,讲述了一个毒贩的诞生过程。诚然,就道德角度来说,这位绰号“犀牛”的墨西哥男子经历了失业的痛苦,只得依靠制造谣言寻找存在感,进而失去了大家的信任,当他竭力向大家传达一个可怕的阴谋时,人们都认为他在说谎,结果导致悲剧。短短不足十分钟的这段动画片,充分揭示了道德感不被重视的潜在危机,将从前所谓“好人人天堂,坏人下地狱”的概念一笔抹煞掉了。传播毒品亦象征着“道德沦丧症”的蔓延,它像瘟疫一般可怕,却又理所当然,与其讲那是解读圣经,勿如讲它是向道德教条竖起的一根中指。
信仰与爱情
《圣经》告诉我们,偶像的诞生是完全的奇迹,它神秘超凡,不可替代。于是,十诫第一条便宣称“除耶稣之外别无它神”。不幸的是,电影却告诉我们一个完全相反的事实——神是可以被民众制造出来的。大到国家首脑,小到有特殊经历的普通市民,人人都有一夜成名的机会,受万众追捧。故事中那位因跳伞事故而下半身在地下动弹不得的年轻人,终于因为这奇特事件受到媒体关注,从而一跃成为大明星。记得《阿甘正传》中的阿甘亦是在某天心血来潮便开始跑步,就因为跑个不停而成了大众偶像。在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我们不再相信上帝和孤胆英雄,而是需要实实存在的东西来吸引眼球,刺激心理。人人都能成为神,同样的神亦可以突然失去关注,重新转变为一个平庸的人。电影仿佛在用睿智而略带戏谑的口吻给我们讲述这样的道理:我们自己才是真正的神。
另一个煽在摩西脸上的耳光则是拿安息日说事,星期天当妻子们去教堂做礼拜的辰光,丈夫们却为那三个小时的时光感到浪费,上帝难道不休息吗?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们妙想天开地在家里开起了裸体派对。被责任与义务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男人们,总算在耶稣面前偷了个懒,稳稳地在家中享受“安息”乐趣。这又是向信仰下的一封挑战书,信仰对人的约束力已经渐渐消失了,故事中发明这游戏的男人自有一套理论来解释这一行为。它告诉我们,信仰总是在被不断地打破并重塑,大家从来都是依照自身欲求来改造信仰内容的。
用十诫解构爱情与婚姻的关系无疑是片中妙笔,尤其是“不可淫人妻女”和“不可偷情”两诫,前者场景被放在一座男了监狱当中,以同性恋之间的爱情纠葛包装了最朴实的内涵,既是炽烈的爱情胜过婚姻的桎梏。而偷情亦成了复合夫妻关系的“良药”,它让一对感情淡薄的夫妇从背叛、分手,在各自身边有了其它人的辰光又禁不住怀念起对方来,终于以偷情的方式冰释前嫌。偷情在这里边所赋予的意义几乎是甜美的,它给我们比较与重生的机会,同时几乎是挑衅似地提醒我们,偷情是一场多么重要的爱情考验。
而同样让耶稣颜面扫地的故事当属“不可假借耶稣的名义发虚誓”一诫,一个35岁的老处女总算在墨西哥度假时邂逅了人生中的第一春,她与那个健壮漂亮的墨西哥小匠有了一段美好时光,后来那与她颠鸾倒凤的男子竟然向她坦诚自己便是耶稣。耶稣终于很不幸地被凡化成了性感情人形象,这决定性的颠覆却只是想告诉我们“情欲面前,人神平等”的道理,我们开始猜测神的性爱需要,甚至给他安排了艳遇,这表面看似亵渎的桥段,实际上亦是摆出了“纵情纵性”的现代人姿态。以神之名,谁都可以被恶搞。
尾声:
颠覆性的《新十诫》显示了某种宽容与尖酸并存的矛盾气氛,可见嘲讽的力量远胜过刻板说教,它以条规颠覆条规的魔法真是无穷之大。尽管这片子脱不出插科打诨的路子,却掩盖不了其刻薄本质,当忤逆宗教的后果不再那么严重的时候,人人都打着自由的旗号嘻笑怒骂,反叛是潮流更是态度,看清世事,表明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