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黎惠和先生
用热爱和激情为自己的事业开辟新路,由零开始,一路学习,一路凯歌高唱,终於学成一代名家。他用一支画笔来描绘他眼中的人间百态,来演绎他心中的鸟语花香。书画,让他能夠在艺术的世界里畅遊,让他结识了众多同好,最重要的是,让他听到了自己的心声,找到了真我。
一路奮进,集之大成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与这个世界沟通交流的方式,对於歌手而言,歌喉就是他的传声筒;对於作家而言,文字就是他的扩音器;对於画家而言,画笔就是他的放大镜,用来窥探这个诗意的世界。用画画的方式来与这个世界交流,是黎惠和先生从小就养成了的习惯,他喜欢在这样静谧的环境中将所有的心事付诸於画纸之上。不过那时候,他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绘画教学,画画只是他的一个业餘爱好,他也从没想过自己有天会以它为职业。
黎惠和先生的父母虽然都是香港人,但都在内地工作,所以他生於内地,长於内地。1979年,他追随着母亲的脚步来到了香港。初来之时,他没有自己生存的手段,因为在内地学校,他学的是农学,而此学科在香港几乎没有用武之地。在一筹莫展之际,他得知美孚宋城那边在招收一些人画画的消息,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面试了,结果被顺利录用。从此开始,他就不再只是利用业餘时间来画画,画画变成了他的日常生活。
1979年到1986年的这段时间,他每天都在宋城里面作画。宋城是当时的一个景点,所以常有遊客过来参观,他就画些国画,一边对外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边还能学到一些传统的文艺知识,对於他来说,可谓是获益良多。而且当时宋城的遊客並不多,他还能有一些空閒的时间去学习,去研究画作,他还趁此机会考取了香港大学的一个中国画的证书。由此,他既有了专业的培训,又在这七年的打磨里,技艺不断精进,这才有了後来的一步步发展。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电视台的导演在宋城拍片,看到了黎惠和先生的画作,十分欣赏他的才华,於是就告诉他,电视台现在正在招会画画的人,让他去试试看。黎惠和先生就带着自己的画作去了电视台,最终被顺利录取,这开启了他职业生涯的另一段旅程。
在电视台的工作不像之前在宋城的时候,在宋城,他只用专注於画国画,因为他面对的是来自外国的遊客,扮演的是一个文化大使的角色。而在电视台,则是所有画画的工作都要包揽,並不局限於一个画种。那时候的他,素描也画,铅笔画也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他都要去画。在这样的工作要求和工作强度之下,他在电视台工作的七年时间,学会了画各种类型的画。
从电视台离职之後,黎惠和先生去做了设计师,因为他本身学过机械,看得懂图纸,画家的身份又让他绘起图来遊刃有餘。这份工作将他之前的知识背景都联繫了起来,让他能夠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这对於他来说,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每一段征程都在为黎惠和先生的绘画梦想添砖加瓦,让他能有机会从一个业餘画家成长为今天的艺术家。他的努力和付出也功不可没,让他把握住了光顾而来的机遇,也让他的人生,开始充满更多的可能。他一路耕耘,笔墨不停,创造了一幅又一幅的佳作,让他能夠有机会在日後举办个人画展。所谓的天道酬勤,大抵如此。
从心而作,随心而为
黎惠和先生拿起画笔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在这几十年里,他欣赏到了各种不同门类、不同风格、不同学派的画作,对他的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他的恩师徐嘉阳老师。
徐嘉阳老师是一位後现代风格的画家,他的经历与黎惠和先生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绘画方面涉及的面都很广,艺术创作集之大成。徐嘉阳老师最初师从香港著名画家赵少昂先生,赵少昂先生主要创作中国画尤擅花鸟,走兽,徐嘉阳先生从这里学到了中国画的基础。同时,他生於当代,这让他又受到了现代画派的影响。此後,他先後去了加拿大和日本留学进修,对艺术创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从而创作出结合各种地方特色的所谓後现代的画法。这样突破原有框架的桎梏,自成一派的做法,让黎惠和先生深受影响。从这之後,他也开始从各种门类的画作中吸取养分,日积月累,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每一段经历,都成为他艺术作品中的点缀,让他的作品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的表达方式都不一样,我的所谓的现代国画,那就是属於我自己的东西。”现在,黎惠和先生已经突破了所谓的章法,开始从心而为,随心而作,开始中西结合,贯穿中外,只画自己最想画的东西,这反而让他的作品变得愈加的纯粹。
艺术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时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来延长其发展寿命。就拿中国画而言,黎惠和先生说到:“我觉得中国画发展到现在应该有另外一番景象。”中国画已发展千年,从传统文化的意义上来说,它已经登峰造极,但步入现代社会,它应该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这是每个艺术家都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也是他不断进行尝试的根本原因。
说到底,艺术其实就是主观产物,它最本质的属性,就是一个表情达意的手段,这种情感表达如果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它才上升为艺术。有许多创造者囿於艺术二字的桎梏,一味的追求高雅,追求标新立異,反而失了本心。像黎惠和先生这样,用艺术来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情,才能让艺术成为真正的艺术。
用热爱和激情为自己的事业开辟新路,由零开始,一路学习,一路凯歌高唱,终於学成一代名家。他用一支画笔来描绘他眼中的人间百态,来演绎他心中的鸟语花香。书画,让他能夠在艺术的世界里畅遊,让他结识了众多同好,最重要的是,让他听到了自己的心声,找到了真我。
一路奮进,集之大成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与这个世界沟通交流的方式,对於歌手而言,歌喉就是他的传声筒;对於作家而言,文字就是他的扩音器;对於画家而言,画笔就是他的放大镜,用来窥探这个诗意的世界。用画画的方式来与这个世界交流,是黎惠和先生从小就养成了的习惯,他喜欢在这样静谧的环境中将所有的心事付诸於画纸之上。不过那时候,他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绘画教学,画画只是他的一个业餘爱好,他也从没想过自己有天会以它为职业。
黎惠和先生的父母虽然都是香港人,但都在内地工作,所以他生於内地,长於内地。1979年,他追随着母亲的脚步来到了香港。初来之时,他没有自己生存的手段,因为在内地学校,他学的是农学,而此学科在香港几乎没有用武之地。在一筹莫展之际,他得知美孚宋城那边在招收一些人画画的消息,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面试了,结果被顺利录用。从此开始,他就不再只是利用业餘时间来画画,画画变成了他的日常生活。
1979年到1986年的这段时间,他每天都在宋城里面作画。宋城是当时的一个景点,所以常有遊客过来参观,他就画些国画,一边对外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边还能学到一些传统的文艺知识,对於他来说,可谓是获益良多。而且当时宋城的遊客並不多,他还能有一些空閒的时间去学习,去研究画作,他还趁此机会考取了香港大学的一个中国画的证书。由此,他既有了专业的培训,又在这七年的打磨里,技艺不断精进,这才有了後来的一步步发展。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电视台的导演在宋城拍片,看到了黎惠和先生的画作,十分欣赏他的才华,於是就告诉他,电视台现在正在招会画画的人,让他去试试看。黎惠和先生就带着自己的画作去了电视台,最终被顺利录取,这开启了他职业生涯的另一段旅程。
在电视台的工作不像之前在宋城的时候,在宋城,他只用专注於画国画,因为他面对的是来自外国的遊客,扮演的是一个文化大使的角色。而在电视台,则是所有画画的工作都要包揽,並不局限於一个画种。那时候的他,素描也画,铅笔画也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他都要去画。在这样的工作要求和工作强度之下,他在电视台工作的七年时间,学会了画各种类型的画。
从电视台离职之後,黎惠和先生去做了设计师,因为他本身学过机械,看得懂图纸,画家的身份又让他绘起图来遊刃有餘。这份工作将他之前的知识背景都联繫了起来,让他能夠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这对於他来说,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
每一段征程都在为黎惠和先生的绘画梦想添砖加瓦,让他能有机会从一个业餘画家成长为今天的艺术家。他的努力和付出也功不可没,让他把握住了光顾而来的机遇,也让他的人生,开始充满更多的可能。他一路耕耘,笔墨不停,创造了一幅又一幅的佳作,让他能夠有机会在日後举办个人画展。所谓的天道酬勤,大抵如此。
从心而作,随心而为
黎惠和先生拿起画笔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在这几十年里,他欣赏到了各种不同门类、不同风格、不同学派的画作,对他的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要数他的恩师徐嘉阳老师。
徐嘉阳老师是一位後现代风格的画家,他的经历与黎惠和先生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绘画方面涉及的面都很广,艺术创作集之大成。徐嘉阳老师最初师从香港著名画家赵少昂先生,赵少昂先生主要创作中国画尤擅花鸟,走兽,徐嘉阳先生从这里学到了中国画的基础。同时,他生於当代,这让他又受到了现代画派的影响。此後,他先後去了加拿大和日本留学进修,对艺术创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从而创作出结合各种地方特色的所谓後现代的画法。这样突破原有框架的桎梏,自成一派的做法,让黎惠和先生深受影响。从这之後,他也开始从各种门类的画作中吸取养分,日积月累,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每一段经历,都成为他艺术作品中的点缀,让他的作品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人的表达方式都不一样,我的所谓的现代国画,那就是属於我自己的东西。”现在,黎惠和先生已经突破了所谓的章法,开始从心而为,随心而作,开始中西结合,贯穿中外,只画自己最想画的东西,这反而让他的作品变得愈加的纯粹。
艺术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时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来延长其发展寿命。就拿中国画而言,黎惠和先生说到:“我觉得中国画发展到现在应该有另外一番景象。”中国画已发展千年,从传统文化的意义上来说,它已经登峰造极,但步入现代社会,它应该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这是每个艺术家都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也是他不断进行尝试的根本原因。
说到底,艺术其实就是主观产物,它最本质的属性,就是一个表情达意的手段,这种情感表达如果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它才上升为艺术。有许多创造者囿於艺术二字的桎梏,一味的追求高雅,追求标新立異,反而失了本心。像黎惠和先生这样,用艺术来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情,才能让艺术成为真正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