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胃癌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的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胃癌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口腔是人体消化道的起点,同时也是人体主要的微生物菌库之一,而口腔微生物与胃肠道疾病存在紧密联系.近年来,关于口腔微生物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日益增多.口腔微生物菌群结构随着胃癌的发生发展出现显著改变,其中幽门螺杆菌已被列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因子,除幽门螺杆菌外,口腔内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链球菌、假单胞菌等其他细菌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也有密切联系.因此,深入研究口腔微
【机 构】
:
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兰州 73000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兰州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兰州730030;兰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兰州 730000;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国际健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的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胃癌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口腔是人体消化道的起点,同时也是人体主要的微生物菌库之一,而口腔微生物与胃肠道疾病存在紧密联系.近年来,关于口腔微生物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日益增多.口腔微生物菌群结构随着胃癌的发生发展出现显著改变,其中幽门螺杆菌已被列为胃癌的Ⅰ类致癌因子,除幽门螺杆菌外,口腔内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链球菌、假单胞菌等其他细菌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也有密切联系.因此,深入研究口腔微生物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将为胃癌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自噬是一种在应激条件下产生的细胞内自我降解过程,对结直肠癌具有双重作用,既可抑制结直肠癌的发生,又可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存活与生长.因此,深入研究自噬相关靶点,可以为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化疗是中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与传统单一化疗药物治疗相比,化疗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或物质)的新辅助化疗方案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而通过调节结直肠癌细胞自噬水平控制疾病的发生与进展,可以为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诊疗开辟新途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不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且肺功能呈进行性下降的慢性气道疾病.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是COPD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在气道、肺组织结构的破坏中起关键作用,可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参与患者气道重构进程.MMP还可通过降解细胞外基质的多种成分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及损伤修复.蛋白酶的数量和活性超过抗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可导致细胞外基质被大量降解,从而促进COPD的发展.此外,MMP的基因多态性也可影响COPD患者的病程进展,Toll样受体、Wnt信号通路和核因子κB
肠道菌群是人体胃肠道系统内数目庞大的微生物群体,参与维持胃肠道免疫稳态.桥本甲状腺炎(HT)是全球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HT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均发生改变.肠道菌群在甲状腺-肠轴基础上通过调节免疫、维持肠道屏障、参与微量元素代谢等方式影响HT的发生发展,微量元素摄入和有益肠道菌群对HT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未来根据HT患者肠道菌群组成制订肠道微生态个体化治疗策略和微量元素摄入方案可能是早期诊治HT的研究方向.
3D打印技术自产生后即得到快速发展,其中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和选区激光融化技术凭借精度良好、操作简便、材料来源广泛等优点在口腔正畸托槽制作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正畸托槽的制作中还存在舒适程度、个性化程度低,流程复杂等问题.而利用不同的3D打印技术可以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满足制作不同类型正畸托槽(如唇侧托槽、舌侧托槽及隐形矫治器)时的重点要求,实现有效的个性化治疗.但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正畸托槽仍存在材料性能限制及打印件与工件制作技术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未来需深入研究.
妊娠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产科严重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产科因素和非产科因素诱发,患者凝血系统异常活化、凝血因子严重消耗、微血管内血栓形成,继发纤溶功能亢进,出现出血倾向、器官功能障碍、休克甚至死亡.DIC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和凝血功能异常的复杂性使其难以早期诊断、治疗.DIC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因、特征性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目前其治疗包括积极处理原发疾病、依据临床血栓和纤溶情况综合决定血制品替代治疗、抗凝治疗和器官支持治疗等.DIC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只有早期识别并干预才能最终改善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参与人体钙、磷的调节以及骨代谢.近年来,维生素D与内分泌系统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尤其在女性生殖健康方面.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诸多不良妊娠结局,并增加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风险.在妊娠妇女中,维生素D缺乏亦可能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及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妊娠期补充维生素D可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预防子痫前期,并有望改善妊娠期糖尿病的病情.维生素D与多种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在调节女性生殖健康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结直肠癌作为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年龄、饮食习惯以及遗传等因素相关.目前外科手术仍为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Hedgehog信号通路在胚胎及生长发育期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该通路在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某些实体瘤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Hedgehog信号通路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机制存在相关性,甚至影响结直肠癌的侵袭能力,同时Hedgehog信号通路也可作为结直肠癌预后的评估指标及治疗靶点.
机体存在多种信号转导通路,参与发育调控和组织稳态维持等重要过程.Hippo通路是其中一种进化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可通过一系列相关激酶的相互作用和级联磷酸化传递信号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在组织发育、再生以及肿瘤发病的调节中起关键作用.其中,哺乳动物STE20样蛋白激酶1/2通过调节不同类型免疫细胞的生长、分化、迁移等,广泛参与适应性免疫反应;而大型抑癌激酶1/2和Yes相关蛋白/PDZ结合基序转录共激活因子仅部分参与这些免疫调节过程.深入研究Hippo信号通路与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望为自身免疫性疾
牙周炎是导致牙齿支持组织渐进性破坏的炎症性疾病,由菌斑微生物及宿主免疫反应共同作用,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破坏.菌斑微生物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导致中性粒细胞聚集,中性粒细胞释放的活性氧类(ROS)在牙周组织破坏中起关键作用.ROS通常参与正常的生理代谢,机体产生的抗氧化剂能够有效中和组织中细胞产生的ROS,但过量的ROS可发挥细胞毒性作用,引起蛋白质和DNA的氧化损伤,进而干扰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进程.ROS在骨破坏中起间接作用,过量ROS可直接诱导牙周组织损伤,并在破骨形成过程中作为炎症介质激活相关通路,引起牙周
Gitelman综合征(GS)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肾小管疾病,其起病隐匿,患者常出现嗜盐、四肢抽搐痉挛、肌肉无力疼痛、多尿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见低血钾、低氯性碱中毒、低血镁、低尿钙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异常激活.GS可通过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临床诊断,氯离子清除试验可初步鉴别GS和Batter综合征,而基因检测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未来下一代测序技术在GS中的应用,有望进一步明确GS突变位点的分类和不同种类突变位点相应的表型变化,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