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这一时代与科技发展的产物,使得高校德育工作机遇与挑战兼备。网络影响下,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学术信任缺失、道德观念下滑、身心缺乏健康、价值观念偏颇等德育现象。当今社会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提出了思想道德、职业素养以及个人修养三个方面的思想素质要求。网络环境下高校传统德育工作面临着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失落、德育理论偏离实践、网络德育师资力量薄弱、校园舆论导向难度加大四个方面的难题。网络化时代的高校德育工作应从从政策干预、德育创新、德育自媒体技术和大学生网络观四个方面进行对策探究。
关键词:网络;高校德育;自媒体;舆论危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292-03
网络作为时代与科技发展的产物,充斥着高校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高校德育工作亦利亦弊。一方面,网络的互动性、开放性以及共享性对于提升大学生民主独立意识、丰富高校德育内容、创新高校德育手段起着推动作用[1];另一方面,网络这一缺乏法律道德约束的 “无他律、无认证、无界限”的三无放纵环境正在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身心健康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难度。
一、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大学生德育现状
网络对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不容小觑,但是其带给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危害更是不容忽视,应当引起高校教育者以及大学生自身的高度关注:
1.网络引发校园学术信任危机
如今,大学生网络作弊、网络侵权、论文造假等问题不绝于耳,网络的便捷性及其资源的共享性无疑为大学生的这些不正当行为提供了渠道。此类学术腐败现象有损校园学术氛围的纯洁性,引起了社会对于高校教育质量的质疑,造成了高校学术信任缺失。此外,调查表明,当今高等学府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大量学生迷恋网络游戏。每年受处分、被退学的大学生有80%左右就是因为沉迷网络游戏、醉心于所谓“电子竞技”而荒废学业[2]。由于缺乏正确使用网络的认知,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仍沉醉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而无法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挂科、缺勤、造假以及抄袭等现象使得校园学术氛围日渐淡化。
2.网络诱发大学生身心健康毒瘤
随着全球“网络高速公路”的建设,网络迅速普及,网络的隐蔽性和无约束性给大学生创造了一个虚拟而又自由的环境,在此环境中,大学生可以消除身份、等级等一切差异,寻求心理上的满足感。据《2010—2011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 2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有心理方面的困扰。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仅有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心理方面的困扰。大学阶段的学生处在心理成长的过渡期,乐此不疲地沉迷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不仅危害身体健康,也极易脱离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和正常学习活动,久而久之会形成人际交流障碍、责任感缺失,影响心理定位以及人格塑造。
3.网络造成大学生道德观念下滑
校园网络犯罪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一些大学生以营利为目的,窃取网上用户的个人资料及账户信息,对网站进行蓄意破坏,恶意散播违法信息,进行网络犯罪活动,给校园安全甚至是社会安全带来了不稳定因素。网络缺乏道德约束力的“无他律”环境和现实法律管制督察的欠缺为大学生摆脱现实生活主流价值观的束缚提供了条件,使其道德观念行为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4.网络造成大学生价值观偏颇
大学生的道德结构处在不断吸纳、变化和发展中,网络中文化的多元性、无政府性恰恰迎合了其追求所谓自由、平等及自我的心理,但其中一些与传统主流思想相悖的消极思想极易造成大学生道德结构失衡,影响其情感认知以及人生价值观的形成。网络世界缺少法律道德的约束,信息繁多,复杂违法、反道德的信息遍布,心智仍处于塑形期的大学生难以甄别信息的是非,从而极易受到道德侵蚀而错误行事,形成偏颇甚至是错误的人生价值观。
二、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要求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人才,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是否符合当前经济社会的要求,则依赖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养要求。因此,从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需求入手,才能明晰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不足,为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以及大学生培养自身思想素质提供方向,解决高校德育工作的目标问题。
1.思想道德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任务繁重”。在推进全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流下,企业对于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度重视。思想道德是企业招聘人才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个人的思想道德是一个人素质的“灵魂”。企业之所以如此强调思想道德的原因在于,人才的思想道德情况决定着整个企业的根基,决定着企业发展前行的远近。有关数据表明,超过50%的用人单位对应聘大学生的诚信、吃苦耐劳、实事求是等思想道德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从侧面也反映出当前大学生注重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的必要性。
2.职业素养
如今,企业已将职业素养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企业要求大学生要有扎实的职业技能之外,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也必不可少。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和社会普遍认同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个人职业道德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一方面调节企业内部从业人员的关系,提升凝聚力,另一方面则体现企业的外在形象。“素质冰山”理论认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可以看成是一座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只有1/8,它代表大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显性职业素养,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而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7/8,它代表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的隐性职业素养[3]。可见,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着力于整座“冰山”,除开专业技能外,高校大学生必须具备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奉献精神的意识以满足企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需要。 3.个人修养
大学生的个人修养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人际关系、应变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是企业考核大学生的因素之一。大学生一踏入社会,必然面临着角色转换、环境变化,很容易受到一些消极腐败的思想所侵蚀而造成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从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体系相悖。提高个人修养、加强思想防护能力是应对这些不适应的关键所在,才能顺应社会主义思想主流,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校大学生在调整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也要注意个人修养的培养。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传统德育工作所面临的困境
一直以来,中国高校的德育工作以其独具中国特色的模式、手段和方法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校传统德育工作模式与内容的生命力已经跟不上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网络时代的今天,高校传统德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
1.网络道德问题凸显,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失落
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特点使得网络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呈现无政府状态的中西混杂局面,网络道德呈多元道德结构。随着网络迅速占领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中的一些西化思想,包括钱权、拜金、功利、享乐等西方消极腐败的价值观念侵蚀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引发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冲突与失范,使得大学生群体中网络道德问题频频发生。大学生作为网络信息的提供者、传播者和接受者,理应在网络道德领域中发挥主体性作用,但现实情况是,在很多时候,他们不但没能发挥这种主体性作用,反而正在被网络所控制、被信息所奴役、被虚拟角色和生活所替代,面临着网络道德主体的失落现象。
2.网络道德教育缺失,德育理论偏离实践
目前,多数高校仍然没有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引起高度重视,德育目标与内容一成不变。其在确立德育目标时,突出共性,淡化个性,忽视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和现实性[4]。显然,多数高校虽紧紧抓住了政治思想工作的理论共性,却忽略了网络这一时代个性。长期以来,几乎所有高校的德育目标都忽略了社会现实条件,忽略了大学生的需求与价值取向,在确定德育目标时追求片面政治效应,没有顾及到学生群体对于纯理论德育内容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效果,单一地灌输理论,以考试的方式来衡量学生的德育情况。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德育工作在进展过程中都远远偏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轨道,置社会热点焦点不顾,造成学生道德理论与行为存在矛盾的普遍现象。
3.传统德育方法陈旧,网络德育师资力量薄弱
传统的高校德育方法采取“思政”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双管齐下进行大学生德育工作。但是实际情况是,“思政”教师与辅导员各司其职,工作相对独立,对学生的德育状况缺乏沟通交流,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有欠缺,德育机制尚不完善。如今,大部分高校已都将学生德育工作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德育为首”的思想稳固,高校德育工作史较长。但是一直以来,高校德育方法与内容基本无创新,德育队伍也相对固定,“思政”教师多为年长,对于网络时代发生新观念、新价值的变化并不敏感,对网络德育也未做深入研究,网络德育师资力量薄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
4.网络环境日趋复杂,校园舆论导向难度加大
网络的虚拟性、隐藏性、匿名性使得网络中信息来源难以追踪、信息真伪难以甄别,网络环境较之前的大众媒体更加复杂。网络时代结束了原有的传统媒体舆论完全控制局面,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是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来源广泛,有新闻评论、电子公告(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等多种途径。信息的海量与广泛性使得校园舆论难以监控,舆论导向在某些方面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控现象,舆论导向和管理难度大大增加。
四、针对网络化时代的高校德育工作规避对策探究
德育由教育者、环境及受教育者三个因素组成[5]。21世纪俨然已过渡成网络信息时代,环境已经改变,因此,德育内容需要更新,德育模式需要创新,德育方法需要改变,德育工作必须适应时代进步而发展。
1.加强网络法规建设,完善网络干预机制
自1980年以来,中国先后制定了信息技术发展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以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对网络中具体的细化的可操作性的问题进行规范和管理。尽管如此,由于网络环境复杂,中国网络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很大的隐患,需要国家政府制定网络相关法律政策对当前网络犯罪活动进行约束和惩治。此外,政府还需完善网络干预机制,及时采用相关网络技术手段对互联网中有害的、反动的、腐败的信息进行过滤和处理,加大对网络的管理监测力度,并依法对互联网中不利于国家安全、人民安全的活动进行强制干预,创建“绿色”网络环境。
2.创新德育工作内容,建设网络德育工作队伍
中国现今已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随着经济发展,“个人利益”价值观念也在渐渐取代“集体利益”价值观念,社会道德结构也在发展,传统高校德育内容没有结合当今具体形式和时代特征,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因此,高校德育内容必须应时代要求而发展,必须结合网络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进行创新。首先,德育内容应当扩充,将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包含在内。其次,应增强德育工作的实践性和互动性,以双向式互动反馈德育代替原有的单向式灌输性德育,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趣味性。此外,高校应当开展多层次德育工作者的培养,不断强化队伍的理论水平,提高网络应用水平,建设出一支既懂理论、懂创新,又懂网络技术的网络德育工作队伍。
3.开展高校德育自媒体建设,建立舆论危机管理机制
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电子化手段提供与分享其本身事实与本身新闻的途径,主要包括个人空间、个人博客以及个人微博等,是目前大学生主流的网络交流工具。自媒体中的舆论呈多元化,是学生主流思想的阵地。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结合网络时代特征,主动占领大学生网络德育战场,大力进行自媒体建设,从而借由自媒体及时了解学生最真实的动向,把握学生群体中的动态舆论。在此基础上,高校可通过建立舆论危机管理机制,对学生思想动态进行实时监控和跟踪调研,若发现敏感信息或负面声音,即时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方式将敏感信息推送到德育工作者一方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在舆论危机管理过程中,德育工作者应当将学生的思想动态作为德育实效的反馈机制,在反馈中发现德育工作不足,要及时对德育内容进行扩充和更新,引导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正面发展,创建校园网络文明。
4.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观,重塑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
高校大学生的培养过程,是外部教育与自身教育的有机结合,需要大学生引起对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高度认识。大学生是网络道德建设的主体,是网络信息的提供者、传播者和接受者,理应发挥其作为主体所具备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然而现实是,一部分的大学生还是沉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逃避现实,责任感、人际关系面临淡化危机,形势不容乐观。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在德育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德育主动性,发动大学生有意识有选择地利用网络来进行自我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观,重塑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
总之,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高校德育工作也需不断创新。高校大学生也应充分认识自身教育的重要性,正确使用网络,发挥网络道德主体性作用。网络作为科技时代的产物,对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利有弊。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辩证的认识网络这一特殊的工具,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来完善德育体制,创新德育内容,让德育工作真正服务于学生群体,使高校能够为社会输入思想道德“货真价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徐培华.论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7-90.
[2] 陶宏开.电子竞技是堕落犯罪的网络海洛因[EB/OL].http://www.962.net/html/20471.html,2011-07-05.
[3] 钱平.依据“素质冰山理论”谈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机械职业教育,2010,(2):11-13.
[4] 丁国荣.高校德育低效原因探析与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25-27.
[5] 王子鸣.浅析网络化时代高校德育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181.
[责任编辑 魏 杰]
关键词:网络;高校德育;自媒体;舆论危机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4-0292-03
网络作为时代与科技发展的产物,充斥着高校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高校德育工作亦利亦弊。一方面,网络的互动性、开放性以及共享性对于提升大学生民主独立意识、丰富高校德育内容、创新高校德育手段起着推动作用[1];另一方面,网络这一缺乏法律道德约束的 “无他律、无认证、无界限”的三无放纵环境正在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身心健康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难度。
一、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大学生德育现状
网络对高校开展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不容小觑,但是其带给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危害更是不容忽视,应当引起高校教育者以及大学生自身的高度关注:
1.网络引发校园学术信任危机
如今,大学生网络作弊、网络侵权、论文造假等问题不绝于耳,网络的便捷性及其资源的共享性无疑为大学生的这些不正当行为提供了渠道。此类学术腐败现象有损校园学术氛围的纯洁性,引起了社会对于高校教育质量的质疑,造成了高校学术信任缺失。此外,调查表明,当今高等学府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大量学生迷恋网络游戏。每年受处分、被退学的大学生有80%左右就是因为沉迷网络游戏、醉心于所谓“电子竞技”而荒废学业[2]。由于缺乏正确使用网络的认知,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仍沉醉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而无法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挂科、缺勤、造假以及抄袭等现象使得校园学术氛围日渐淡化。
2.网络诱发大学生身心健康毒瘤
随着全球“网络高速公路”的建设,网络迅速普及,网络的隐蔽性和无约束性给大学生创造了一个虚拟而又自由的环境,在此环境中,大学生可以消除身份、等级等一切差异,寻求心理上的满足感。据《2010—2011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显示: 2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经常有心理方面的困扰。66%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偶尔有心理方面的困扰,仅有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心理方面的困扰。大学阶段的学生处在心理成长的过渡期,乐此不疲地沉迷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不仅危害身体健康,也极易脱离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和正常学习活动,久而久之会形成人际交流障碍、责任感缺失,影响心理定位以及人格塑造。
3.网络造成大学生道德观念下滑
校园网络犯罪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一些大学生以营利为目的,窃取网上用户的个人资料及账户信息,对网站进行蓄意破坏,恶意散播违法信息,进行网络犯罪活动,给校园安全甚至是社会安全带来了不稳定因素。网络缺乏道德约束力的“无他律”环境和现实法律管制督察的欠缺为大学生摆脱现实生活主流价值观的束缚提供了条件,使其道德观念行为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4.网络造成大学生价值观偏颇
大学生的道德结构处在不断吸纳、变化和发展中,网络中文化的多元性、无政府性恰恰迎合了其追求所谓自由、平等及自我的心理,但其中一些与传统主流思想相悖的消极思想极易造成大学生道德结构失衡,影响其情感认知以及人生价值观的形成。网络世界缺少法律道德的约束,信息繁多,复杂违法、反道德的信息遍布,心智仍处于塑形期的大学生难以甄别信息的是非,从而极易受到道德侵蚀而错误行事,形成偏颇甚至是错误的人生价值观。
二、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要求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人才,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专门人才是否符合当前经济社会的要求,则依赖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素养要求。因此,从企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需求入手,才能明晰当前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不足,为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以及大学生培养自身思想素质提供方向,解决高校德育工作的目标问题。
1.思想道德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的任务繁重”。在推进全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流下,企业对于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度重视。思想道德是企业招聘人才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个人的思想道德是一个人素质的“灵魂”。企业之所以如此强调思想道德的原因在于,人才的思想道德情况决定着整个企业的根基,决定着企业发展前行的远近。有关数据表明,超过50%的用人单位对应聘大学生的诚信、吃苦耐劳、实事求是等思想道德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从侧面也反映出当前大学生注重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的必要性。
2.职业素养
如今,企业已将职业素养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企业要求大学生要有扎实的职业技能之外,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也必不可少。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和社会普遍认同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个人职业道德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一方面调节企业内部从业人员的关系,提升凝聚力,另一方面则体现企业的外在形象。“素质冰山”理论认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可以看成是一座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只有1/8,它代表大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显性职业素养,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而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7/8,它代表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的隐性职业素养[3]。可见,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着力于整座“冰山”,除开专业技能外,高校大学生必须具备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奉献精神的意识以满足企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需要。 3.个人修养
大学生的个人修养体现在人生价值观、人际关系、应变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是企业考核大学生的因素之一。大学生一踏入社会,必然面临着角色转换、环境变化,很容易受到一些消极腐败的思想所侵蚀而造成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从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体系相悖。提高个人修养、加强思想防护能力是应对这些不适应的关键所在,才能顺应社会主义思想主流,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校大学生在调整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也要注意个人修养的培养。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传统德育工作所面临的困境
一直以来,中国高校的德育工作以其独具中国特色的模式、手段和方法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人才。随着时代的进步,高校传统德育工作模式与内容的生命力已经跟不上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网络时代的今天,高校传统德育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
1.网络道德问题凸显,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失落
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特点使得网络中的价值观、道德观呈现无政府状态的中西混杂局面,网络道德呈多元道德结构。随着网络迅速占领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中的一些西化思想,包括钱权、拜金、功利、享乐等西方消极腐败的价值观念侵蚀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引发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冲突与失范,使得大学生群体中网络道德问题频频发生。大学生作为网络信息的提供者、传播者和接受者,理应在网络道德领域中发挥主体性作用,但现实情况是,在很多时候,他们不但没能发挥这种主体性作用,反而正在被网络所控制、被信息所奴役、被虚拟角色和生活所替代,面临着网络道德主体的失落现象。
2.网络道德教育缺失,德育理论偏离实践
目前,多数高校仍然没有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引起高度重视,德育目标与内容一成不变。其在确立德育目标时,突出共性,淡化个性,忽视了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和现实性[4]。显然,多数高校虽紧紧抓住了政治思想工作的理论共性,却忽略了网络这一时代个性。长期以来,几乎所有高校的德育目标都忽略了社会现实条件,忽略了大学生的需求与价值取向,在确定德育目标时追求片面政治效应,没有顾及到学生群体对于纯理论德育内容的接受能力和接受效果,单一地灌输理论,以考试的方式来衡量学生的德育情况。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德育工作在进展过程中都远远偏离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轨道,置社会热点焦点不顾,造成学生道德理论与行为存在矛盾的普遍现象。
3.传统德育方法陈旧,网络德育师资力量薄弱
传统的高校德育方法采取“思政”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双管齐下进行大学生德育工作。但是实际情况是,“思政”教师与辅导员各司其职,工作相对独立,对学生的德育状况缺乏沟通交流,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有欠缺,德育机制尚不完善。如今,大部分高校已都将学生德育工作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首位,“德育为首”的思想稳固,高校德育工作史较长。但是一直以来,高校德育方法与内容基本无创新,德育队伍也相对固定,“思政”教师多为年长,对于网络时代发生新观念、新价值的变化并不敏感,对网络德育也未做深入研究,网络德育师资力量薄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目前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
4.网络环境日趋复杂,校园舆论导向难度加大
网络的虚拟性、隐藏性、匿名性使得网络中信息来源难以追踪、信息真伪难以甄别,网络环境较之前的大众媒体更加复杂。网络时代结束了原有的传统媒体舆论完全控制局面,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是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来源广泛,有新闻评论、电子公告(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等多种途径。信息的海量与广泛性使得校园舆论难以监控,舆论导向在某些方面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控现象,舆论导向和管理难度大大增加。
四、针对网络化时代的高校德育工作规避对策探究
德育由教育者、环境及受教育者三个因素组成[5]。21世纪俨然已过渡成网络信息时代,环境已经改变,因此,德育内容需要更新,德育模式需要创新,德育方法需要改变,德育工作必须适应时代进步而发展。
1.加强网络法规建设,完善网络干预机制
自1980年以来,中国先后制定了信息技术发展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以及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对网络中具体的细化的可操作性的问题进行规范和管理。尽管如此,由于网络环境复杂,中国网络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很大的隐患,需要国家政府制定网络相关法律政策对当前网络犯罪活动进行约束和惩治。此外,政府还需完善网络干预机制,及时采用相关网络技术手段对互联网中有害的、反动的、腐败的信息进行过滤和处理,加大对网络的管理监测力度,并依法对互联网中不利于国家安全、人民安全的活动进行强制干预,创建“绿色”网络环境。
2.创新德育工作内容,建设网络德育工作队伍
中国现今已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随着经济发展,“个人利益”价值观念也在渐渐取代“集体利益”价值观念,社会道德结构也在发展,传统高校德育内容没有结合当今具体形式和时代特征,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因此,高校德育内容必须应时代要求而发展,必须结合网络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进行创新。首先,德育内容应当扩充,将网络道德教育内容包含在内。其次,应增强德育工作的实践性和互动性,以双向式互动反馈德育代替原有的单向式灌输性德育,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趣味性。此外,高校应当开展多层次德育工作者的培养,不断强化队伍的理论水平,提高网络应用水平,建设出一支既懂理论、懂创新,又懂网络技术的网络德育工作队伍。
3.开展高校德育自媒体建设,建立舆论危机管理机制
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电子化手段提供与分享其本身事实与本身新闻的途径,主要包括个人空间、个人博客以及个人微博等,是目前大学生主流的网络交流工具。自媒体中的舆论呈多元化,是学生主流思想的阵地。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结合网络时代特征,主动占领大学生网络德育战场,大力进行自媒体建设,从而借由自媒体及时了解学生最真实的动向,把握学生群体中的动态舆论。在此基础上,高校可通过建立舆论危机管理机制,对学生思想动态进行实时监控和跟踪调研,若发现敏感信息或负面声音,即时通过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方式将敏感信息推送到德育工作者一方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在舆论危机管理过程中,德育工作者应当将学生的思想动态作为德育实效的反馈机制,在反馈中发现德育工作不足,要及时对德育内容进行扩充和更新,引导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正面发展,创建校园网络文明。
4.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观,重塑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
高校大学生的培养过程,是外部教育与自身教育的有机结合,需要大学生引起对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高度认识。大学生是网络道德建设的主体,是网络信息的提供者、传播者和接受者,理应发挥其作为主体所具备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然而现实是,一部分的大学生还是沉溺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逃避现实,责任感、人际关系面临淡化危机,形势不容乐观。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在德育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德育主动性,发动大学生有意识有选择地利用网络来进行自我教育,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络观,重塑大学生网络道德主体性。
总之,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高校德育工作也需不断创新。高校大学生也应充分认识自身教育的重要性,正确使用网络,发挥网络道德主体性作用。网络作为科技时代的产物,对于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利有弊。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辩证的认识网络这一特殊的工具,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来完善德育体制,创新德育内容,让德育工作真正服务于学生群体,使高校能够为社会输入思想道德“货真价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徐培华.论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7-90.
[2] 陶宏开.电子竞技是堕落犯罪的网络海洛因[EB/OL].http://www.962.net/html/20471.html,2011-07-05.
[3] 钱平.依据“素质冰山理论”谈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机械职业教育,2010,(2):11-13.
[4] 丁国荣.高校德育低效原因探析与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1):25-27.
[5] 王子鸣.浅析网络化时代高校德育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181.
[责任编辑 魏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