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高校数量、大学生人数都在不断提高,但由此大量的毕业生也带来了就业的难题,因此社会对高校的评价中就业水平成为了新衡量标准。开展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要解决的首先就是要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对此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学习以及就业方面对新媒体有着很大的依赖性,这与当前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也是一致,因此本文主要结合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创新对策也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
关键词:新媒体;在再就业培训;应用研
1新媒体给高校就业工作带来的机遇
1.1新媒体拓展了就业信息发布渠道
目前,大学生就业主管部门、高校均有就业效劳平台,特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效劳网站,开设就业资讯、就业指导等栏目,在显著位置提供就业招聘信息,拓展就业信息发布渠道。从传播形式上看,新媒体作为就业信息发布平台,高效处理了高校就业信息接纳效率低、信息发布载体少的问题,使得学生更为乐于承受和参与。新媒体改动了学生就业信息的获取方式、交流方式,即由过去就业指导工作者单一发布信息的“一对多”变为用人单位、就业指导部门等群体共享信息的“多对多”形式。就业工作者也应用QQ群、微信、就业官方微博、微信、人人网等方式向学生发布就业信息,展开就业政策宣传、引进就业常识及面试技巧等。另外,有的门户网站也开拓就业频道、用人单位网站也发布招聘信息,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便利。
1.2新媒体拓展了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渠道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获取信息愈加便利与直接,经过一些就业网站搜索、收集相关招聘信息,理解招聘岗位,投递求职资料,获取相应的求职时机。从传播内容上看,新媒体提供了强大的搜索功用和海量信息,满足了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即时控制,显现出强大的传播效能。有的大学生在“人人网”等社区网络“晒简历”,以此来引荐本人,求职过程愈加快捷。此外,还能够经过各种新媒体烦琐快捷地理解所学专业范畴最前沿的学问与岗位信息,从而及时调整本人的学问体系以顺应不时增长的就业竞争带来的就业压力。
2利用新媒体展开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全程性存在质疑
近几年来,高校招生人数增加,毕业生人数激增,加上经济发展放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2有效性存在障碍
微信平台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它的正常运营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大量的精力。高校的微信平台就业指导工作要想得到有效、优质地运行,就需要对大量的就业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实现技术支撑和改进。而目前在这些方面都存在着障碍。
2.3对就业工作人员的技能要求增加
一些高校就业工作人员受自身素质和工作思维等因素的影响,工作方式相对保守,而且对新鲜事物的学习和接受较慢,所以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来保证新媒体的运用。
2.4互动的深度不足
传统的就业指导在面对面交谈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互动的深入,而网络所带来的更多时候是一种“快餐文化”。这就要求高校就业工作人员充分结合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就业指导的优缺点,整合多种有效渠道,才能使就业工作的开展效率更高。
2.5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控制力差,辨别能力差,容易受到不良网络风气和社会风气的侵蚀。
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工作的应对措施
3.1应用新媒体,完善就业指导交流互动平台
教育部已明确表示,不时完善网络服务功能,提高信息发布的质量,在互联网上找到就业的雇主的信息做出的一切,让网络成为毕业生求职招聘的主要渠道,尽快使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就业的主体地位。当前,高校应顺应形势,应用新媒体技术,完善就业指导,交流互动平台,丰富网页内容,增加服务功能。如果能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在学校就业信息网站一栏,设置简历制作、就业体验等网上投票、网上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还可以添加杰出校友信息查詢”窗口,和杰出的校友人人网和微博的个人空间的链接,让毕业生进入个人空间和杰出校友”,引导毕业生杰出校友交流,让学生从优秀校友就业经验,增加就业机会。
3.2应用新媒体,丰富就业指导工作。
新媒体平台有利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多元化。例如,我们可以建立在线课程,并将教学内容和就业咨询放在网上,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留言板、在线聊天等方式进行交流。就业工作人员能够经过QQ群展开就业择业心得交流,发布就业信息等;就业工作人员发布工作邮箱,以Email方式传送学习材料和就业文件;就业人员公布邮箱,邮件的方式学习材料和工业文件传输,在网络中的大学生就业工作,让更多的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3应该利用微信平台为广大学子提供更优质的个性化就业服务
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为学生进行“私人定制”,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其性格特点,制订适合学生的职业规划,贯彻国家的政策,为高校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从而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学生创业和到基层就业。
3.4应该对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微信平台进行准确定位
新媒体区别于以往传统就业服务指导方式的核心点就在于它以移动通信工具为切入口。因此,微信微博必须第一时间吸引学生,掌握各类就业工作信息,保证与学生无限制地交流。
4结论
总之,高校就业工作者要可以全面认识新媒体带给就业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及时理解新媒体开展的趋向,积极控制新媒体技术,发掘新媒体传播的特征和优势,加深新媒体的应用程度,发明性地开展就业工作,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更好地为学生就业效劳。
参考文献:
[1]张守林.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工作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217-218.
[2]郑涵.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创新的研究[J].文化视野,2016(02):389.
[3]张家瑞.浅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发展新策略[J].科技风,2014(21):199.
[4]李双力.微信时代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挑战及策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116-117.
关键词:新媒体;在再就业培训;应用研
1新媒体给高校就业工作带来的机遇
1.1新媒体拓展了就业信息发布渠道
目前,大学生就业主管部门、高校均有就业效劳平台,特地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效劳网站,开设就业资讯、就业指导等栏目,在显著位置提供就业招聘信息,拓展就业信息发布渠道。从传播形式上看,新媒体作为就业信息发布平台,高效处理了高校就业信息接纳效率低、信息发布载体少的问题,使得学生更为乐于承受和参与。新媒体改动了学生就业信息的获取方式、交流方式,即由过去就业指导工作者单一发布信息的“一对多”变为用人单位、就业指导部门等群体共享信息的“多对多”形式。就业工作者也应用QQ群、微信、就业官方微博、微信、人人网等方式向学生发布就业信息,展开就业政策宣传、引进就业常识及面试技巧等。另外,有的门户网站也开拓就业频道、用人单位网站也发布招聘信息,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便利。
1.2新媒体拓展了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渠道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获取信息愈加便利与直接,经过一些就业网站搜索、收集相关招聘信息,理解招聘岗位,投递求职资料,获取相应的求职时机。从传播内容上看,新媒体提供了强大的搜索功用和海量信息,满足了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即时控制,显现出强大的传播效能。有的大学生在“人人网”等社区网络“晒简历”,以此来引荐本人,求职过程愈加快捷。此外,还能够经过各种新媒体烦琐快捷地理解所学专业范畴最前沿的学问与岗位信息,从而及时调整本人的学问体系以顺应不时增长的就业竞争带来的就业压力。
2利用新媒体展开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全程性存在质疑
近几年来,高校招生人数增加,毕业生人数激增,加上经济发展放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2.2有效性存在障碍
微信平台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它的正常运营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大量的精力。高校的微信平台就业指导工作要想得到有效、优质地运行,就需要对大量的就业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实现技术支撑和改进。而目前在这些方面都存在着障碍。
2.3对就业工作人员的技能要求增加
一些高校就业工作人员受自身素质和工作思维等因素的影响,工作方式相对保守,而且对新鲜事物的学习和接受较慢,所以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来保证新媒体的运用。
2.4互动的深度不足
传统的就业指导在面对面交谈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互动的深入,而网络所带来的更多时候是一种“快餐文化”。这就要求高校就业工作人员充分结合利用新媒体与传统就业指导的优缺点,整合多种有效渠道,才能使就业工作的开展效率更高。
2.5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控制力差,辨别能力差,容易受到不良网络风气和社会风气的侵蚀。
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工作的应对措施
3.1应用新媒体,完善就业指导交流互动平台
教育部已明确表示,不时完善网络服务功能,提高信息发布的质量,在互联网上找到就业的雇主的信息做出的一切,让网络成为毕业生求职招聘的主要渠道,尽快使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就业的主体地位。当前,高校应顺应形势,应用新媒体技术,完善就业指导,交流互动平台,丰富网页内容,增加服务功能。如果能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在学校就业信息网站一栏,设置简历制作、就业体验等网上投票、网上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还可以添加杰出校友信息查詢”窗口,和杰出的校友人人网和微博的个人空间的链接,让毕业生进入个人空间和杰出校友”,引导毕业生杰出校友交流,让学生从优秀校友就业经验,增加就业机会。
3.2应用新媒体,丰富就业指导工作。
新媒体平台有利于大学生就业指导多元化。例如,我们可以建立在线课程,并将教学内容和就业咨询放在网上,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留言板、在线聊天等方式进行交流。就业工作人员能够经过QQ群展开就业择业心得交流,发布就业信息等;就业工作人员发布工作邮箱,以Email方式传送学习材料和就业文件;就业人员公布邮箱,邮件的方式学习材料和工业文件传输,在网络中的大学生就业工作,让更多的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3应该利用微信平台为广大学子提供更优质的个性化就业服务
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为学生进行“私人定制”,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和其性格特点,制订适合学生的职业规划,贯彻国家的政策,为高校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从而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学生创业和到基层就业。
3.4应该对高校就业服务指导微信平台进行准确定位
新媒体区别于以往传统就业服务指导方式的核心点就在于它以移动通信工具为切入口。因此,微信微博必须第一时间吸引学生,掌握各类就业工作信息,保证与学生无限制地交流。
4结论
总之,高校就业工作者要可以全面认识新媒体带给就业工作的机遇与挑战,及时理解新媒体开展的趋向,积极控制新媒体技术,发掘新媒体传播的特征和优势,加深新媒体的应用程度,发明性地开展就业工作,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更好地为学生就业效劳。
参考文献:
[1]张守林.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工作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217-218.
[2]郑涵.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创新的研究[J].文化视野,2016(02):389.
[3]张家瑞.浅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发展新策略[J].科技风,2014(21):199.
[4]李双力.微信时代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挑战及策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