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口语教学 初中英语 策略 水平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63-01
目前,英语口语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笔者通过实际调研发现,基于语言环境的特殊性导致很多学生仍然对口语充满“恐惧感”,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传统的领读和背诵上面,使得口语教学的效率并不高。下面,笔者以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一章为例,简述提升口语教学水平的一些策略。
一、口语训练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人教版英语课本章节设计为Section A和Section B两个部分,Section A注重阅读、词汇和语法,Section B注重应用与写作。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侧重于语法、词汇的教学,往往忽视了对口语的教学。其实这背离了教材设计的初衷,教材中有大量的听力练习,其目的是配合口语教学的开展,同时为口语练习提供丰富的素材。因此,笔者提倡在口语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在英语课堂中,“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是口语练习的重要素材,无论是情景模拟还是同桌对话,都是口语教学中的常用方法,笔者不做赘述。笔者要讲的是在其他学习环节中的口语教学。例如,在本章“Section B”的1c部分,教师可以打破先听音频后检查的学习模式,选择一个学习小组(4人为佳),帮助小组以“Mary wants to know...”的各项为内容,设计关于Mary,Bob的对话情景,由师生进行问答。在问答中学生不仅掌握了1c部分的应用内容,而且对“Where...;How far...;How long...”等句型的口语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可见,如果听力练习可以成为口语教学的内容,那么教材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与口语教学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依据教材内容灵活丰富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口语基础,转变教学方法。另外,让口语教学与语法教学、词汇教学等相结合,既能激活课堂学习气氛,又可以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
二、口语训练与教学活动相结合
英语课堂不应是单纯的传授与接纳的教学过程,而应该是丰富的教学活动实践过程。当然,这里所指的教学活动不仅是英语演讲比赛、歌唱比赛、智力竞赛等(单纯组织这些活动的话耗时费力,目的性过强,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感),而且是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的教学活动(即利用教学活动趣味性、灵活性强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热情,从而潜移默化地掌握口语学习内容)。
在学习“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一章时,教师可成立一支由6-10名学生组成的实践小组,实践的主题是调研并统计同伴的上学方式。在准备阶段可设计几个问题,如“How do you get to school?”“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get to school?”等,并且制作如表1形式的表格用于调研统计;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让学生俩俩分组,在校门口,对入校的同学进行英语问询并记录答案;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再帮助学生整理和统计调查内容,形成英语调查报告,由组长在班上汇报。
约30分钟的调研活动和课堂的统计总结经历,促使学生对本章相关的口语知识进行了有效的练习。同时,这种简单、灵活的教学活动利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实施,投入小、收益大。在调研的交流中,学生增强了运用英语交流的信心,消除了对口语学习的抵触心理。
三、口语训练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媒介,不应当只成为课堂学习的内容,而应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方面现在与过去的英语环境不同,如家长的文化水平整体有所提高,有开展家庭口语练习的基础性条件;另一方面,英语学习媒介也愈发宽泛,如网络社交、在线外教交流等,为生活中的口语练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所以,学生有条件将英语作为生活中交流的一种方式。
本章的主题是关于上学交通方式的选择,完全可以成为生活中交流的一个话题,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组建一个以家长为主体的网络群组,根据教学进度,定期在群里发布讨论话题,鼓励家长在生活中主动用英语与学生进行互动。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视频来记录交流片段,在组中分享,供教师和其他家长点评。
家长的参与可以消除学生对英语交流的“畏惧感”和“羞涩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进行口语训练的好习惯。当然,教师还应该利用课堂交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口语习惯进行监督和纠正;应定期在家长群中对常见的问题进行广而告之,提醒学生在日常训练中注意类似的问题。相信在师生与家长的共同配合下,口语学习可以更轻松自如。
(责编 黎雪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63-01
目前,英语口语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笔者通过实际调研发现,基于语言环境的特殊性导致很多学生仍然对口语充满“恐惧感”,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还停留在传统的领读和背诵上面,使得口语教学的效率并不高。下面,笔者以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一章为例,简述提升口语教学水平的一些策略。
一、口语训练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人教版英语课本章节设计为Section A和Section B两个部分,Section A注重阅读、词汇和语法,Section B注重应用与写作。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侧重于语法、词汇的教学,往往忽视了对口语的教学。其实这背离了教材设计的初衷,教材中有大量的听力练习,其目的是配合口语教学的开展,同时为口语练习提供丰富的素材。因此,笔者提倡在口语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在英语课堂中,“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是口语练习的重要素材,无论是情景模拟还是同桌对话,都是口语教学中的常用方法,笔者不做赘述。笔者要讲的是在其他学习环节中的口语教学。例如,在本章“Section B”的1c部分,教师可以打破先听音频后检查的学习模式,选择一个学习小组(4人为佳),帮助小组以“Mary wants to know...”的各项为内容,设计关于Mary,Bob的对话情景,由师生进行问答。在问答中学生不仅掌握了1c部分的应用内容,而且对“Where...;How far...;How long...”等句型的口语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可见,如果听力练习可以成为口语教学的内容,那么教材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与口语教学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依据教材内容灵活丰富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口语基础,转变教学方法。另外,让口语教学与语法教学、词汇教学等相结合,既能激活课堂学习气氛,又可以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
二、口语训练与教学活动相结合
英语课堂不应是单纯的传授与接纳的教学过程,而应该是丰富的教学活动实践过程。当然,这里所指的教学活动不仅是英语演讲比赛、歌唱比赛、智力竞赛等(单纯组织这些活动的话耗时费力,目的性过强,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感),而且是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的教学活动(即利用教学活动趣味性、灵活性强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热情,从而潜移默化地掌握口语学习内容)。
在学习“How do you get to school”一章时,教师可成立一支由6-10名学生组成的实践小组,实践的主题是调研并统计同伴的上学方式。在准备阶段可设计几个问题,如“How do you get to school?”“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get to school?”等,并且制作如表1形式的表格用于调研统计;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让学生俩俩分组,在校门口,对入校的同学进行英语问询并记录答案;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再帮助学生整理和统计调查内容,形成英语调查报告,由组长在班上汇报。
约30分钟的调研活动和课堂的统计总结经历,促使学生对本章相关的口语知识进行了有效的练习。同时,这种简单、灵活的教学活动利于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和实施,投入小、收益大。在调研的交流中,学生增强了运用英语交流的信心,消除了对口语学习的抵触心理。
三、口语训练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媒介,不应当只成为课堂学习的内容,而应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一方面现在与过去的英语环境不同,如家长的文化水平整体有所提高,有开展家庭口语练习的基础性条件;另一方面,英语学习媒介也愈发宽泛,如网络社交、在线外教交流等,为生活中的口语练习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所以,学生有条件将英语作为生活中交流的一种方式。
本章的主题是关于上学交通方式的选择,完全可以成为生活中交流的一个话题,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组建一个以家长为主体的网络群组,根据教学进度,定期在群里发布讨论话题,鼓励家长在生活中主动用英语与学生进行互动。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视频来记录交流片段,在组中分享,供教师和其他家长点评。
家长的参与可以消除学生对英语交流的“畏惧感”和“羞涩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进行口语训练的好习惯。当然,教师还应该利用课堂交流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口语习惯进行监督和纠正;应定期在家长群中对常见的问题进行广而告之,提醒学生在日常训练中注意类似的问题。相信在师生与家长的共同配合下,口语学习可以更轻松自如。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