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风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f10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庭筠是个性格怪异的人。
  温庭筠为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裔,出身显赫,只是到了他这一辈家道败落了。家学渊源的温庭筠还是想走科考取仕这条路,可是多次应试都没有考中,直到唐懿宗大中九年,他已经四十二岁了又去应试。这次考官沈询主春闱。沈询在考场单为温庭筠准备一顶帐帘,单请温庭筠一人在帘里应试答卷。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温庭筠有“救数人”这么一个绰号。绰号来源是,上次科考他竟然无视考场规矩,帮助左右考生做题解疑,一场科考被他搅成儿戏弄得满城风雨。这次考试为防范温庭筠旧戏重演,特设帐帘,请君在帘里试之。温庭筠因此又大闹起来,再一次扰乱了科场。这次考试,温庭筠自然又是不中的了。
  一些典籍上说温庭筠行为放浪,恃才不羁。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
  看出来温庭筠是个轻薄之人。轻薄的人就有轻佻的故事。
  下面是温庭筠与一个叫鱼玄机的女子的故事。
  鱼玄机,原名幼薇。她七岁作诗文,十岁时诗名远播,被誉为“诗童”。
  温庭筠听说了诗童的事,很想见这个女孩子。
  那是一个暮春的下午,温庭筠来到长安东街平康里一个小院,敲开门,迎出来一个婆婆,问:“先生是谁啊?”
  温庭筠报了名。婆婆一怔,说:“先生是找幼薇的吧?”
  “正是。”温庭筠说着就要迈步进门,却被婆婆拦住:“小女不在家。”婆婆返身关住门,把个兴冲冲跑来的诗人拦在了外面。温庭筠并不恼,坐到了门外一块石上。
  其实,家里来人,在屋子里的幼薇是看见了的。她问过母亲,母亲说是个过路的,她也就没在意。一个时辰过去了,门外那人还坐在石上,幼薇又问母亲:“那人怎么还坐在咱家门外呀?”母亲没好气地说:“八成是个疯子吧,甭理他。”这时候淅淅沥沥下起小雨来,那人移到门外柳树下躲雨。幼薇实在不忍,要母亲去请他进屋来避雨。
  母亲这才对女儿说:“你道那人是谁?”
  “不是过路的吗?嘻嘻,你还说是个疯子呢。”
  母亲说:“他是温庭筠,来找你的。听说他名声不佳,被我拦在外面了。”
  幼薇一听就急了,拿把伞就到院外,把温庭筠迎进家门。母亲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不知是大名鼎鼎的诗人,休怪!”
  幼薇翻出一身干净衣衫给先生换过,又捧来一碗热茶,说:“不知先生找小女何事?”
  温庭筠仔细端详,见幼薇果然如皇甫枚所言“色既倾城,思乃入神”,看得眼睛都直了。直到幼薇让茶:“请先生吃茶。”他才把眼睛从幼薇身上移开,呷一口茶说:“素闻小姐才思过人,尤致意于一吟一咏,不知小姐可否即兴赋诗一首?”
  幼薇活泼灵秀,毫无扭捏:“先生可给个题目?”
  温庭筠想起来时路上柳絮飘飞、江风拂面的情景,说了三个字“江边柳”。
  幼薇一手托腮,略作沉思,一行行诗句便如水一样飞流在一张花笺上:“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温庭筠拊掌称赞。这个刚刚十三岁的女子竟有这般才情,诗文不仅平仄合韵,而且意境诗情俱佳。若非眼见,真不敢相信是出自于一个少女笔下。
  后来,温庭筠就做了幼薇的老师,出入鱼家,指点幼薇写作。他们既像师生,又像父女、朋友。
  不久,温庭筠离开长安,到襄阳任职去了。
  温庭筠走了两个月,就到了秋天。秋风落叶,使幼薇思念恩师日甚,便写了一首五言律诗《寄飞卿》:“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露清。月中邻乐响,楼上远山明。珍簟凉风著,瑶琴寄恨生。嵇君懒书札,底物慰秋情?”
  “飞卿”是温庭筠的字。
  温庭筠一遍一遍读着幼薇寄来的诗札,眼睛就模糊了。他怎么能不知道幼薇的心呢?她那火辣辣的眼睛,眼睛后面的那颗滚烫的心早就让诗人感觉到了。他是害怕被这颗心融化了,才离开长安到襄阳来的呀!温庭筠摇摇头:“幼薇呀,你太年轻啦,你还小啊!”
  秋去冬来,幼薇一直得不到温庭筠的来信,她看着摇曳闪烁的灯花,忍不住又提笔写《冬夜寄温飞卿》诗:“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幼薇的诗文夹带着一颗少女的心,再一次飞往襄阳城。
  温庭筠读罢幼薇的诗札,心如针扎。想想自己长得如“温钟馗”,年龄又相差悬殊,怎么能让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子枯死在这个老枝上呢?
  温庭筠还是没有回信给幼薇。
  咸通元年,温庭筠返回长安。几年不见,幼薇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明艳照人,愈发叫人怜爱心动。可是温庭筠把这颗怜香惜玉的心紧紧地锁在道德和理智的笼子里。师徒二人来往愈频,把酒临风,所谈的多是诗词歌赋、文辞义理。幼薇的诗词写得愈发娴熟圆润。
  幼薇是个聪明的女子,她看出老师的心思,便渐渐淡去那份心思,反而对亦师亦友的温先生多了许多崇敬。
  咸通七年,幼薇已经是个二十二岁的成熟女子了,诗名艳容闻名遐迩,慕名来访求婚的人越来越多。幼薇的一颗心全不在此,实在心烦,就到长安城外的咸宜观出家做道人去了,道名:鱼玄机。
  古籍里几乎所有介绍温庭筠的文字都写他放浪形骸,行为无束,诗词多写女子闺情,且秾艳华巧,为花间派詩人之首。这样一个花间老手、风月情种,竟然对自己一往情深的苦恋女子不动邪念,不做妄情,守住了男女私欲的道德底线,着实令人赞叹。
  已在朝廷做翰林学士的沈询,听了温庭筠幽婉的故事,呵呵一笑:“乃温庭筠作为也。也是一种君子之风啊!”
  [责任编辑 晨 飞]
其他文献
◎咸阳市群众艺术馆:  举办“我们的节日——传承非遗经典 制作纳福香包”端午节系列公益文化活动  6月25日,以“我们的节日——传承非遗经典 制作纳福香包”为主题的端午节系列公益文化活動在咸阳市民文化中心非遗馆启动。本次活动由咸阳市群众艺术馆、咸阳市非遗保护中心主办,乾县非遗保护中心承办。咸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乾州布玩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任凤霞和面花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美莹在活动现场开展“香包制
期刊
6月10日下午,铜川市群众艺术馆和武警铜川支隊联合举办的“鱼水情深代代传 军民共建谱新篇”脱贫攻坚主题慰问演出在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文岭村上演。《丰收欢歌》《洪湖赤卫队》《花木兰》《铜川美了大西北》《幸福中国一起走》等节目受到现场一致好评。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同时也是铜川市群众艺术馆和武警铜川支队开展“双拥共建”工作的开端之年,在“双拥共建”相关指导框架下,两
期刊
“心里的花,带你回家,感受我家乡的文化,看看我的老爹老妈,让他们也看看你这朵美好的花!”  德昌高兴地哼着改了的歌词,握着九月的手,车速缓缓。再翻过前面的岗坡,一路下去,不過二三里地,就可以安全进村了。疫情随时播报,一路上还算顺利,被拦着测量了几次体温,都正常。刚才几个发小还高兴地相约,晚上就见,好好地喝酒说话……  手机响起。“是爹的,快接。” 德昌想让九月多给爹说话,就握好方向盘,把手机递给九
期刊
6月17日至19日,全省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培训班(推进会)在韩城举办。本次會议由陕西省文化馆主办、韩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协办,全省各县(市)近60家文化馆负责人参加。开班仪式上,韩城市副市长刘德峰致辞,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梦榆进行了讲话。省文化馆馆长洪济龙、省公共服务处处长谭佳峰、对外合作和交流处处长戴卫红、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处长张智林,韩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高少武,副局长杜朝建
期刊
摘 要:重庆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彭水木蜡庄傩戏是西南地区巫傩文化遗存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木蜡庄傩戏融合了本土俗信与多种宗教文化。彭水地区木蜡庄傩戏不仅保留了完整的傩戏班子,完整的傩面具、服饰和道具,更是当地民间信仰和社会生活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傩戏;历史传承;文化价值  一、木蜡庄傩戏的历史起源  “傩”是中国古代驱鬼祈福的仪式,傩戏则是随傩礼、傩祭不断发展而成的。关于傩的最早记载见
期刊
除夕之夜,汤国澡堂灯火通明。洗澡的多是民工。八点半时,三个民工来洗澡,还要搓澡。老板汤国说:“泡泡就行了,搓什么?要打烊过年了。”泡过澡的民工说:“赶工期,家回不去,我们要搓净身子过年!”正吵吵着,搓澡工张飞说:“搓吧搓吧,我这就给你们搓。”  三个民工搓完澡走了。汤国瞅着疲惫的张飞说:“把裤衩脱了。”张飞惊慌失措:“老板这是唱的哪一出?”汤国说:“快脱了,我给你搓。”  “不不不……”张飞语无伦
期刊
摘 要:随着阅读推广工作的不断深化,阅读推广工作内容丰富多样。本文从空工大信院图书馆近年来开展的阅读活动、营造的阅读空间、打造的专业阅读平台等方面梳理分析,提出面对信息资源爆炸式增长及读者阅读方式的改变,阅读推广工作需建立专业长效的推广机制,不断拓展阅读推广内容和方式,重点分析读者需求,融合阅读推广模式,深化数字与专业阅读。  关键词:阅读推广;专业院校;实践;思考  引 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
期刊
冬天里,如果醒得早,她们就在床上再躺一会儿,说说话,说说梦,刚刚做的梦,或者以前的梦。从梦开始,有时候讲一讲就扯远了,一辈子总有很多事情,小时候、爸爸妈妈、老家、工作、男人、孩子们、孙男孙女、天气、温度……讲也讲不完。讲着讲着,就该起床吃早饭了。说话让时间过得飞快。  总归有的说。上年纪了,夜里的睡眠经常是一截一截的,睡了醒,醒了再睡,梦想联翩,不像小时候一觉到天亮。小时候,她俩也睡一个房间,也这
期刊
6月5日至7日,由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主办、渭南市澄城县好运古建有限公司承办的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承培训活動在好运古建传承基地举办。陕西省民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刘丽玲、副秘书长王小兰参加开班仪式,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顺利作辅导报告,关博院助理研究员梁挺作非遗法律法规讲座,30余名学员参加了学习。(何华生)
期刊
我与妻子恋爱一年多准备结婚的时候,我考上了卫校,她又等我两年我们才结婚。  20世纪80年代初,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开放。我与我对象都是农村人,两个村子离着十几里地,见面都不容易的。我们两个真正聊得时间长的一次,是我制造的一次机会。  我上学要到她的村头儿坐车。那天我提前到了她家,我提出让她送我去学校。  她问:“怎么送?”  我说:“骑自行车。”  她笑了笑就答应了。  她准备了一下,我就驮着她上了
期刊